第四百一十二章 龍國飛信的往事(二)
當年,龍國移動憑借的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龍國飛信,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通訊公司。那么,這時候就有人要問了,早已占據市場的龍國飛信,為什么在后來的發展中被淘汰下來,并且如今銷聲匿跡呢? 很多研究龍國通訊市場的學者對此做過大量的分析。 從上個世紀開始,龍國就開始針對互聯網方面作出相關研究,3g成為了當時最主流的無線技術。 而龍國飛信,正是龍國移動在3g的基礎上所創建的社交平臺,在那之前,國內并沒有系統的社交平臺,所以龍國飛信一經推出,就成為了龍國當時最受關注的社交平臺。 雖然當時鵝廠推出了q聊這一軟件,并且憑借著自己收費低的優點,成為了大眾經常使用的軟件之一,但那時的鵝廠,只不過是一個小公司,抄襲4399起家,而移動憑借通訊這一業務,已經在龍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人們對于老牌公司的信任度,是遠遠高于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公司的,并且在資金上,移動所投入的也要遠遠高于鵝廠當時在q聊方面投入的資金。 不僅如此,移動作為通訊公司,在當時的互聯網技術應用方面的成熟度,也比當時如同新生兒一般的鵝廠要成熟得多,所以它在軟件開發質量上比鵝廠要更加穩定。 所以,明明是同一時段推出的互聯網社交平臺,當時的龍國飛信并沒有受到q聊太大的影響。 但是龍國飛信在后來的發展中卻因為一些原因,將q聊作為自己在社交平臺發展上的最大對手。 兩家公司所研發的社交平臺,在功能上出現了“撞車”,當時的q聊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復雜的功能,只能滿足在互聯網基礎上實現語音通訊這個功能,以及普通的收發信息;而當時的龍國飛信在功能方面也是將即時的語音通訊作為自己的主要功能。 但當時鵝廠q聊雖然擁有著和龍國飛信同樣的功能,但是卻并沒有擁有大量市場,準確來說就是被當時的龍國飛信給“擠”了下去。 而龍國飛信,通過它的王牌功能免費發送短信一度將鵝廠q聊逼死。 當初發短信一條1毛錢,看似不貴,但聊嗨了十多塊就沒有了。 飛信首先是免費的,這對于絕大部分用戶來說,都是可以使毫無顧慮使用的存在。其次,就是這項功能的推出完美地迎合了當時人們對于通訊的需求。 畢竟所謂的市場是人創造的,用戶多少是決定產品在市場份額中占比的關鍵。 用戶的數量也是根據是否能夠接受并且喜歡使用這個產品而決定的,當時的龍國飛信就是利用自身的特點,贏得了用戶的支持,成為了當時通訊市場中最大份額的擁有者。 發展前景如此之好的龍國飛信,如今又究竟是因為什么而被發展迅速的市場所淘汰,并徹底被信一點取代,就此銷聲匿跡的呢?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畢竟隨著市場的發展產品的新舊更替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但是很多人覺得龍國飛信的落幕,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它的消失并不是單純的市場淘汰,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在于龍國移動自己沒有把握好機會。 首先,就是互聯網的發展。龍國的互聯網發展是非常迅速地,這也導致很多人沒有乘上互聯網帶來的快車,致使自己落后。而鵝廠信一點和q聊則是那一群順利搭乘上互聯網快車的幸運兒。 在網絡的發展中,鵝廠將自己的信一點和q聊做了系統化的升級,使其變得更加人性化,并且符合大眾的需求。 從僅僅能只能接收文字消息,完成即時的語音通話以外,還擁有了發送圖片、視頻等一系列功能。 不僅如此,信一點還利用之前q聊所打下的基礎,實現可以直接通過q聊添加通訊錄中的人。這cao作讓許多人感受到了根本上的便利,不用因為使用兩個軟件而需要一個一個地去添加聯系人。 龍國飛信和信一點相比,它的用戶擴展速度是非常緩慢的。當年信一點正式上線后,僅僅一年的時間,信一點就收獲了破億的用戶數量,但是龍國飛信從出現開始,所擁有的用戶只是在緩慢增長,三四年的時間只發展出來兩億的用戶。 這樣的發展速度是遠遠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的,畢竟龍國飛信這一類移動通訊平臺所需要做到的,就是為大眾提供更為方便的社交場所。 但是在其發展中,由于自己是龍國移動所研發出來的軟件,所以并不能和其他通訊公司的用戶共用。 尤其是龍國飛信有著“不支持龍國移動用戶以外的人群使用”這樣的一個先決條件,這讓許多人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使用龍國飛信,尤其是龍國聯通和龍國電信用戶。 如果需要使用飛信,那就必須要去移動辦理相關業務,這樣自帶捆綁的營銷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使人們對于龍國飛信的意見越來越大。 而在使用過程中,龍國飛信所帶來的體驗感又遠不及鵝廠旗下的產品所帶來的那般優秀,在龍國飛信的使用過程中網絡延遲問題非常嚴重。 并且在收費方面,龍國飛信也顯得有一點不清不楚。因為龍國飛信在發送信息的方面是免費的,但是在接收信息方面卻有著另外一條規則,就是直接回復短信是需要收費的,而這一條規則經常被人們所遺忘,導致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被龍國飛信扣除了一大筆費用。 其實龍國飛信的發展,如果像之前那樣“無拘無束”,那么很可能現在的市場就不會有信一點的存在,而它需要做到的僅僅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稍加升級。 根據用戶的需求以及網絡的發展添加相應的功能,就足以替代現階段龍國所有的社交通訊軟件,但當時的龍國移動高層根本看不到這一點,以至于錯失了發展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