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6)
梁夫人會交代他這個事,也確實是原來在娘家時,親眼目睹過這種慘劇。 這個事,梁辰一直記在心里,也嚴格執行了兩年,李景之前一直以為這是他的一個癖好,直到今日梁辰帶著病還自己去抱被子也不叫李府的下人進來幫忙,他才發現不對勁兒。 他都想不明白梁辰為什么要這么做,明明家里有那么多下人伺候,李夫人最近又新給梁辰這邊派了四個丫鬟過來伺候,就怕他在病中不方便,可是梁辰將那些人都派到了外院兒干活。他自己住的這個后院,日常就還是阿黑伺候。本來梁辰陪嫁來的小廝還有一位,不過,那個在他們成親的頭一年被李景一怒之下失手打殘了。這次回京,那人沒跟過來,留在了沽城府里。 說起來,李珍的奶娘也是梁辰從沽城帶回來的。為了找那位奶娘,李景記得當初梁辰差不多是把人家祖宗八輩兒都查了個底吊兒,他當時還覺得梁辰事多,如今看來,梁辰好像不是事多事少的問題,他應該是從始至終從來沒有相信過李家不,確切的說是梁辰從來不相信他!他跟他成親這些年,過得一點兒都不踏實! 梁辰沒有安全感!而造成這一點的罪魁禍首就是他李景! 第113章 寒露三候 李景終于看明白了梁辰的現狀,也看出來了梁辰不信任他,這令他無法接受的同時,終于也開始反省自己。這對李景來說也是破天荒頭一回。他甚至都不知道這份反省的動機和來源是什么,只是下意識遵循本能,陷入了沉思。 然而,人就是這樣,當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開始自我質疑,就是建立情感基礎的開始。 可對于李景和梁辰來說,這個情感基礎建立的契機來得有些太晚了,若是早兩年,哪怕早一年到來,李景和梁辰都不至于走到今日這個地步。 李景杵在一旁發愣,梁辰當然看到了,可他依舊選擇了無視。抱著被子回到床邊,把之前灑了藥汁的被子換下來,扔到一旁等著阿黑來收。他自己則是又爬回了床上,裹著被子躺好。全程依舊沒給李景一個眼神,就當他不存在一樣。 老太醫用之前的余藥,很快又熬了一副藥,親自端過來給梁辰。梁辰接過那藥,吹了一會兒,就昂頭一口悶了。那藥比之前的要苦,但梁辰一聲沒吭,也沒抱怨。喝完了藥,便伸出手臂十分配合老太醫針灸。這一點,令老太醫十分滿意。 老太醫邊給梁辰針灸邊想,倒不是個嬌娃子。 梁辰在老太醫的醫治下,第二日總算明顯見好,被批準可以穿著夾襖出門了。這個天氣早晚溫差大,梁辰是帶病上崗穿個夾襖也算有情可原,但令人意外的是高悅竟然也穿了件夾襖,他又沒病,也不知到底為什么,早早地就把夾襖穿上了。 齊鞘和卞術也考進了戶部計司,這個消息在皇家后宮一經傳開,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兩個人日常和嬪妃們走動得并不多,可這次他們考進了戶部卻幾乎收到了后宮所有嬪妃的祝賀,良人所這半年來都沒有這么熱鬧過,僅昨天一日就人滿為患。 卞術那個幸郎的住所就更不用提了,道賀的人來得多,都差點兒沒地方坐。 嬪妃們心動啊,這種能出宮的機會讓他們的心里瞬間長出了一片大草原宮里的生活是黑白色,宮外的生活似彩虹??!好想出去看看??! 可以說,這一天里卞術和齊鞘總算是體會了一次在后宮當紅人的感受,兩人當然也很興奮,卻也都記得這個機會是誰給他們創造的是高畢焰。沒有他,就不會有戶部計司,也不會有哥兒選拔,更不會有現如今的他們!因此,人發達了,不能忘本,兩人第二日一早就起來去極陽殿等候高悅一同出宮去戶部。 他們到的時候,高悅正跟周斐琦討價還價,我批個斗篷不就行了嗎?這么早穿夾襖會不會有些奇怪? 周斐琦正哄他:早晚涼,斗篷也要帶上,但夾襖也要穿上,外面不比宮里 高悅:我人家老話不是說春捂秋凍嗎?這么早穿夾襖不科學。 科學,周斐琦義正言辭,乖,聽話,讓我給你穿上 你!你就是想脫我衣服 齊鞘和卞術等在極陽殿的主殿門口,冷不丁就聽見了高畢焰一聲怒吼傳了出來,當時兩個人內心幾乎不約而同冒出來一句陛下可真會玩兒??! 高悅最終被周斐琦套上了一件蠶絲夾襖,順帶被皇帝種了滿身的小草莓,好在這夾襖領子高把鎖骨處的那些罪惡之痕給遮得嚴嚴實實。其實昨晚周斐琦按著他親的時候,高悅就警告過他,讓他不要留下證據,那時候周斐琦就說了句什么夾襖,高悅當時被他親得暈暈乎乎沒聽清,早上就被實踐驗證了真相,對此,高悅能猜到的也就一種可能,那就是周斐琦難道在擔心他被什么人搶走嗎?這才迫不及待火急火燎地給他蓋了滿身的印章?! 這個傻子! 高悅心中好笑,出極陽殿的時候臉上不自覺還帶著無奈又甜蜜的笑容。他這副神情,齊鞘和卞術都看見了。齊鞘是心里松了一口氣兒,覺得皇帝還算有分寸。卞術卻是暗自感慨高畢焰好強!至于強在哪點兒,呵呵,不可說! 暗日和小樂子照舊跟著高悅,齊鞘和卞術都沒有帶太監,之前一直有侍衛護送,這次跟高悅一起出宮,就兩隊并成了一隊,到了戶部衙門大院前,高悅回身看了眼跟上來的小樂子,道:今日是本相正式上任,你們都在外面候著吧。他說完又單獨看了暗日一眼,意味深長。 暗日會意,因此在高悅三人進了衙門后,就自動從明衛換成了暗衛模式,繼續不離不棄地保護高悅。 梁辰見高悅也穿了件夾襖,以為他也染了風寒,還關心地問了句:你身體沒大礙吧? 高悅被他突如其來地這一問,給問得懵了下,直到發現梁辰也穿了件夾襖才明白過來,便笑著搖了搖頭。見梁辰還蒙了半張臉,顯然這個防傳染的意識還挺強,不免還夸了他一句:我沒事,你這臉蒙得對,不過我等會兒畫個口罩的圖給你,你拿回去讓人給做出來,那個帶臉上比這布巾方便。 今日是戶部計司的哥兒們入職的第一天,當然沒人遲到。就連李尚書都比平日早來了半個時辰,他為此還特地在昨日就跟皇帝打了招呼,早朝都推了沒去。 在大周,但凡正二品以上的官員是要求每日都要參加早朝的。二品以下四品以上的官員每十日一次早朝,其余京官每月一次早朝,因此,大周的早朝其實是分為大朝會、旬朝會和每日的例朝會。最辛苦的當然就是皇帝,大臣們還有個休沐,他可是三百六十五天,日日無休。也難過周斐琦之前說要改朝會制度了,那還真不是玩笑話,出于身體健康考慮,其實是有必要的。 高悅目前也是正二品的計相,按說也該日日去早朝,但是計司才成立,他的任務太多事務也太雜,根本沒那個時間去早朝上耗著。再有他是皇帝的媳婦,貿然出現在早朝上,那些大臣真能都接受嗎?恐怕不能。 就這個事,高悅跟周斐琦討論過,兩人都覺得,暫時還是先別刺激那些老古董們了,朝會的事還是循序漸進的好。 戶部添新人,李尚書特地組織了一次全體戶部官員的大集會。在會上他把主持權讓給了高悅,這是又一次給高悅抬轎,同時也是給所有新入職的哥兒們吃一顆定心丸,讓他們知道,戶部是非常重視計司這個部門的,而高悅更是地位僅次于李尚書這位兩朝元老的戶部二把手! 李尚書還說了一席話,言詞間反復暗喻在戶部不會有什么男子和哥兒的身份歧視,若是有誰敢不聽話,往槍口上撞,那就等著挨罰吧! 之后高悅主持會議,先是讓所有人都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緊接著又讓每個部門都匯報了一下本月的工作內容,進展程度和目前的困難節點。 戶部共計十六司,加上目前的計司共計十七司,這一番匯報基本一上午就過去了,雖然耗時,但對于幫助新人迅速了解整個部門的情況還是很有幫助的。 高悅把每個部門目前遇到的困難都一一記錄下來,散會之后,下午緊接著又給計司十一人單獨開了小會。這十一人,經過上午的一場會,對于計司的認識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他們這些人本就是在大周這個朝代里具有超前思維的杰出代表人物,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模式與高悅有著某種無需言說的契合度,因此下午開的小會上,高悅便就十六司目前遇到的工作困難,讓這些人集思廣益,把一場小會開成了頭腦風暴。 通過這場頭腦風暴,高悅對他們的能力和思維邊界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會議開完之后,他不但帶著這十一人總結出了一份針對十六司工作困難的解決方案,還將這十一人的定位也做了初步規劃。 人情練達、思維縝密的陸淼、魚箋石和李尚書的兒子李皎陽往巡管的方向培養,也就是專門負責對接戶部其它十六司的日常業務。這三個人不論是從自身能力還是出身背景都壓得住,由他們負責各部門之間的對接不至于吃虧,也沒人敢故意刁難。就算是偶爾遇到刺頭,高悅也相信這三人絕對有能力擺平。 十六司里,單獨將農司拿出來給梁辰管,其余十五司,三人平分,剛好每人負責五司。至于梁辰和齊鞘,這兩人在高悅看來綜合能力和與他的思想契合度更高,他準備將這兩人培養成自己的左右手,也就是計司侍郎預備役,當然前提是這兩人要做出實政。高悅考慮到齊鞘還有許多后宮事務要替自己監管,戶部這邊的活兒,高悅不認為他還有更多的精力能做更多,因此高悅給他的定位就是自己的秘書,高悅去哪兒他去哪,高悅干啥他前期就打下手就行。 而梁辰,高悅讓他單獨對接農司,自然也是為后續的試驗田項目在做準備。試驗田一旦成功,梁辰的政績就算出來了,屆時將他提拔上來,高悅便可以開啟下一步計劃了。 剩余六人全部往掌事方向培養,當然掌事前期的名額也只有三個,表現突出者上。 心中打定了這個主意,下午,計司小會結束后,高悅便讓齊鞘把這次的工作困難方案整理成十六份,又單獨把農司的抽出來,其余十五分分給陸淼、魚箋石和李皎陽,讓他們分別給十六司掌事送去,算是計司成立第一天給各部門送得一份大禮。同時,他還囑咐那三人,要借此打好關系,疏通有利于和諧,是很重要的。 其它兩個沒結婚的聽了也就沒什么,陸淼聽后竟然鬧了個大紅臉,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梁辰是在那三人出來后,被高悅單獨叫進辦公室的,他見陸淼紅著臉從高悅的衙室內出來,還挺好奇,進屋就問高悅:你跟陸淼說了什么?把人家臉都說紅了? 高悅皺眉,道:我沒說什么吧,就正常的工作指導。 梁辰不大相信地瞄了瞄他。 高悅也沒再跟他廢話,把農司那個方案推到他面前,道:以后農司的事務你來對接。這份方案是剛才大家集思廣益總結出來的,你看看還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此時深秋近冬的時節,農司的工作困難主要就是針對秋收后,一些產糧不豐的地區催繳稅收困難,對此剛才計司的同事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以物易物,即用別的物品以市面價格折合成糧價,補上空缺。這個時節出了黍、麥、谷,還有高粱、大米等農作物都是成熟期。當然還有棉花等稀有物資,也是豐收的季節。 這個方案其實很合理,而高悅卻還讓梁辰補充,說明在高悅心里還有別的方案。 然而,梁辰畢竟不是高悅,他不可能完全猜出高悅心里在想什么,他能想到的除了以物易物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種抵稅。梁辰說出這個想法之后,高悅就對一旁的齊鞘道:把這條也加上吧。 齊鞘便拿起那張紙,在后面又加了這一條。他加好后,把紙再遞還給高悅時,卻聽高悅道:先放你那兒。 梁辰便問:難道,計相還有妙招兒? 高悅微微一笑道:有個想法,還在試驗階段,尚缺一位幫我實踐的高人,不知梁大人可有興趣??? 梁辰被他逗笑,道:高人我可擔當不起,不過,若計相缺人,在下倒是愿為大人效勞。 好。等得就是你這句話!高悅說著,站起身來,親自去后面的柜子里打開一把鎖,拉開一個抽屜,拿出了一疊紙。而后,他讓梁辰和齊鞘都圍過來,當著他們倆的面,把那份農戶遷山計劃的第一章單拿了出來 這第一章里,重點講得都是如何讓老百姓吃飽飯。其中就有稅收與稅后余糧一項,這一項里,高悅早就將各種抵稅的法子總結得十分全面了,除了之前提到的兩條,還有稅收折價、勞力抵稅等多種方式,當然這里面高悅重點要跟梁辰說得卻只有一條,就是秋稅春繳。 所謂秋稅春繳即是秋天交不上稅收或交不齊稅收的農戶,可按短缺斤兩領取相應的種子,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國家要求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基本都是適合冬季種植,春末收成的植物。適合深秋種植的有很多,但結合大周的國情,高悅暫時就選了兩種飽腹感比較強的農作物一是土豆,二是胡蘿卜。其實紅薯也很好,不過卻不適合在秋季種植。 高悅對梁辰說:這個秋稅春繳,是我的想法,目前還沒有成熟的事例可以說服百姓,因此我向陛下申請到了一個村莊,專門用來驗證這個制度是否可行,現在耐寒農物的種子已經由暗衛索羅來了,就是還差個主事的人,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這件事,我是想要交給你來辦的! 我可以。 從剛才高悅開始詳細講述這件事的時候梁辰就在權衡,因此他已經想明白這件事對計司對戶部對大周的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旦這個示范村在這個模式下完成了稅收改革,那么整個大周的稅務體系恐怕都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事情只要仔細想一想就令梁辰熱血沸騰,他怎么可能會拒絕! 不過,既然他準備接下這個事,肯定是要跟高悅要一些東西的,他道:茲事體大,計相既然將這事托與我,恐怕也早就做好了部署吧? 高悅便笑了,道:你若做牽頭人,我會從計司劃撥兩人給你為副手,你有沒有主意的人? 梁辰想了好一會兒,才道:計司才剛成立便要給我抽走兩人,這樣合適嗎? 這個由我來調配,稅制是我要攻的下一步,同樣重要。人得方面你不用擔心,我還有五百人才儲備著沒動呢! 聽他這樣說,梁辰是真的放心了,他笑了,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選程章和郭無水。這兩位都是武將之家出身,今日接觸下來性格更加外放,不似一般哥兒那樣精細,想必他們對于下鄉歷練也不會有太大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