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25節
就在與會成員唾沫橫飛之時,姚春暖注意到城主府的門房小哥數次探頭,她走了出去,叫住了他,“什么事?” “姚大人,是這樣的,城主府外來了三位老人,說是回安鎮的三老,想求見城主府的任一位大人?!边@等來歷不明的人,他本不想通報的,但禁不住對方的哀求,加上他下意識覺得通報此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干了。果不其然,姚大人接下來的做法,證明他這一趟通報做對了。 綏化回安鎮?三老乃一地掌教化之人,姚春暖轉頭對議事廳的眾人說道,“會議先暫停,我一會就回來?!?/br> “有說是因為什么事嗎?”姚春暖一邊往外走著一邊問門房小哥。 門房小哥道,“應該是有事相求,小的問了,但對方不肯和小的說?!?/br> 出來大門,姚春暖果然見到了站在避風處的三位老人。阿夏緊隨其后,目光炯炯地盯著眼前這三位老漢。 門房小哥喝道,“這位是我們城主府的姚大人,你們有什么事還不速速道來?!” 史廣柱連忙道,“是是,我們這就說這就說?!?/br> 其實他們并不認識姚春暖,但他們都知道伊春城主府只有一位女大人,這位女大人就是姚功曹姚春暖姚大人。 “姚大人,是這樣的,我們三人都是回安鎮的鄉三老,此次前來,是為了火炕而來的。因為打仗,我們回安鎮的青壯都被征調了,鎮上的老人和孩子特別多。這大冬天的,老人孩子太難熬了。每年,鎮上都有好些因為冬天凍死的老人孩子?!闭f到這里,史廣柱的聲音更低了?;匕叉?,緊靠他們伊春,屬于緩化,冬天的冷也是真的冷。 另外一位老人接著道,“是啊,從去年起,我們就聽說了伊春有火炕這種東西。我們尋思著,屋里盤上一座火炕,老人孩子就不怕冷了?!?/br> 那時他們就盤算好了,等來年的時候,秋收之后,統計一下鎮上村里需要盤炕的人家,然后就前來伊春請人。哪知局勢變化,將他們的計劃給打亂了。 “我們這次來是懇請城主府的大人們派兩個人去我們鎮上給我們盤炕,我們會出錢的?!闭f著,幾位老人就要給他們跪下。 “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不用跪的?!币Υ号B忙阻止他們。 在姚春暖的示意下,城主府的侍衛們將要下跪的三人給攔住了。 甚至有人懷疑地看著這三位老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不會是想賺他們的人吧? 這盤炕的技術,一直都握在官方手中。 姚春暖嘆氣,是她考慮不周了,“給你們回安鎮盤炕倒是沒問題,只是回安鎮是綏化治下,如今甘化城屯兵綏化,我們的人貿然進入,于你我而言都非好事?!?/br> 史廣柱急道,“姚大人放心,我們知道一條路,不必經城門,直通回安鎮,不會驚動甘將軍的。而且我們回安鎮也會保護前去給我們盤炕的人的安全?!?/br> “還是不妥?!币Υ号瘬u頭。 他們太小看甘化城了,甘化城此人,行事可不是那么正的。她擔心的不僅是派去盤炕的技術人員,她還擔心他們三位老人。甘化城得知三人的作為后,有可能會拿他們作伐子。 以為她拒絕了,幾位老漢都神色黯然。不怪他們這些大人,誰讓現在綏化和伊春分屬兩個不同的陣營呢,而他們回安鎮,也算是伊春的敵對方。 “這樣吧,你們回去,在鎮上好好挑兩個聰明一點的后生,送來伊春。我讓匠人教他們盤炕,等他們學會了,就回回安鎮去,你們自己就能給自己盤炕了?!边@樣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聽到這話,幾位老漢眼睛一亮,然后面面相覷,“可是,這盤炕的技術不是伊春官方獨有的嗎?” “沒事,你們安心將人送來就是了?!笔撬紤]不周,這樣的技術,應該散播于民間才是,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最后,最年長的那位老人顫巍巍地說道,“城主大人仁義,姚大人仁義,諸位大人仁義?!?/br> 等姚春暖回到議事廳的時候,對兩個爭議點已經有了決斷。 二十萬斤紅薯,姚春暖決定留下十萬斤的種子供官方種植,剩下十萬斤,用于推廣,伊春七萬斤,松花府兩萬斤,會寧一萬斤。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其中伊春的七萬斤,兩萬斤供給伊春軍屯的屯民,算是兌現她之前的承諾。 用于推廣的十萬斤紅薯,全部由官方幫忙催芽,并指導種植。 分給伊春軍屯的兩萬斤紅薯,按人頭比例分配。另外的八萬斤,每戶只能領十斤紅薯催出來的苗,也就是能種上一分地。 八萬斤紅薯催出來的苗,大概能有八千戶人家可以領到紅薯苗。加上伊春所分配到的人家,大概就有上萬戶人在春耕的時候能種上紅薯。 想種的人可以參與抽簽,得到紅薯種植資格的人家,都會被叮囑一定要好好種植,否則,日后會被取消類似的福利。 至于北狄的近兩萬奴隸們,這段日子賣力地干活,開墾出了二三十萬畝的荒地。 姚春暖建議,以較低的價格賣給伊春軍屯的屯民。 伊春軍屯,可以說是他們的起家之地。他們如今有三郡之地,伊春軍屯的屯民們有什么呢?就一場大勝時的獎賞,還有秋收后的分糧,以及他們自己在軍屯合力所建的房子,然后就沒有了,沒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田地。 而他們城主府,有伊春軍屯的公田一百一十萬畝,有鹽場,有各式作坊,有自己的大船……真沒必要盯著那荒地不放。 而且,把芒地分給伊春軍屯的屯民后,公田的耕種,還可以安排近來收留的難民進去,走伊春軍屯屯民的老路,漸漸地讓他們自己把日子過起來。 姚春暖把他們說服了,最終,狄羅俘虜們開墾的二十多萬畝荒地,以二兩每畝的價格賣給伊春軍屯的屯民們。每人限購兩畝,在役軍人優待。 這地說是荒地而已,但東北的土地是出了名的肥沃,即使是新開荒出來的土地,再由屯民采用科學的方法種植,糧食產量也不會低。 而且開荒一畝地的成本肯定是高于二兩的。首先需要清理上面的雜草或者矮小灌木,還有上面的石頭等等。清理完這些,還得深耕一遍,堆肥。最后開出來的荒地,還得去官府上契。后面這個,又是一筆花費。 其實狄羅俘虜開辟出來的這片荒地,有大地主想買,給到五兩銀子一畝。這個價格遠高于請人開墾的人工價,當然,對方出五兩銀子的高價買這些地,還有交好城主府的意圖在內。 咳,其實伊春開荒的人力價格也漲了,比以往漲了三分之一這樣。 開玩笑,主城府的大人們愛惜民力,連挖河渠開荒修路這樣的重活都安排給了北狄俘虜干,舍不得讓他們這些當地的老百姓服那么重的徭役。他們自己也要愛惜自己呀,至于重活嘛,也不是不能干,但要加錢!就是這么一個想法,佃工的工錢就上漲了。 伊春的地主老財們:也是見鬼,這亂世里,人力應該便宜如狗才是,怎地,他們還要花高價格才能雇傭到人力。 所以這批荒地以這么低的價格放出來,伊春軍屯的屯民們都樂瘋了。家家數著人頭,看看自家能買多少畝地。有些大肚子臨近生產的媳婦,家里人一個勁地盯著,都希望肚子里的孩子趕緊出來,趕上這一趟分田地的福利。 這個針對伊春軍屯的福利,也叫伊春其他的老百姓眼熱啊。人地主老財出五兩銀子一畝買地,偏城主府不賺這個銀子,都要把地便宜賣給伊春軍屯的屯民。相比之下,伊春軍屯的屯民們真像城主府的親兒子,城主府啥事都緊著他們。 這些議論,伊春軍屯的屯民們都聽說了,既窩心又驕傲。 后來伊春城主府放出消息,說下次等奴隸們再多開墾一些荒地出來,就再放出來一批這樣的田地。下次,伊春城,人人都有機會。 聞言,伊春老百姓喜笑顏開。然后,又輪到松花府和會寧的老百姓急眼了。當地的父母官也緊跟著表示日后會跟進類似的好事,老百姓才平靜下來。 第167章 臨近年關,城主府說忙也忙,各種匯算上計,由于伊春無戰事,說閑也閑。有一點是肯定的,城主府的眾成員終于能準時地下值了。 小姚晞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她每天見到娘親的時候變多了。對此,小姚晞表示很滿意,她好開心鴨。 小孩子覺多,晚上睡九到十個小時,白天再睡上兩三覺,都是很正常的事,他們都是在睡覺中成長的。 這不,小姚晞剛睡醒,被抱著洗漱好,就很開心地去找她娘去了。 先去臥室,沒找到,只看到她叔叔在呼呼大睡。再去書房,果然發現她娘親就在這里看書,她很開心地蹬蹬蹬地跑了進去,“娘親——” 小人兒的小嘴像是含了蜜,喊人都甜甜蜜蜜的。用她娘的話說,被這樣的漂亮的三頭身小可愛喊著親近著,就是人聽了心都要融化掉了。 “嗯,睡醒啦?”姚春暖正貼著她拜托巴淵研制的面膜,就沒有起身,而是隨口答道。 “嗯嗯,小晞睡醒惹?!闭f話間,小家伙手腳并用地往炕上爬。 姚春暖沒有幫她,書房里都鋪子上了毯子,四周的角落突出的地方都包了邊,傷不到小家伙。小家伙屬于早慧的那類孩子,因為今年是閏年,她將將一歲,就能表達自己了,雖然有時候吐字不清。 就著小凳子,小家伙很用力地爬到了炕上,然后很自然地拉開她的一只手,親親密密地躺在她旁邊,“娘親,哦告樹你一個秘密喲?!?/br> “什么秘密???” 小姚晞湊近湊近了說,“叔叔的嘴嘴長——長頭發惹!變丑惹……” 姚春暖低下頭,“寶貝,那不是頭發,那是胡須?!?/br> “哦,什么系胡須鴨?”它們不是頭發嗎?都是一根根的,黑黑的,和頭發一樣的鴨。小姚晞歪著腦袋,大眼睛里滿是迷惑。 這讓她怎么解釋她才聽得懂呢?“長在腦殼上的是頭發,長在嘴巴邊上和下巴處的是胡須,頭發很長,胡須很短?!?/br> “短短的系胡須?”小姚晞求證。 “對?!彼畠汉軙ブ攸c,這么說也沒錯。 “那叔叔的腿腿上長惹好多胡須!”小人兒比劃著,告訴她這么一個大秘密。 姚春暖:…… 寶,那不是胡須,那是腳毛! 花了一點時間,姚春暖耐心地和小家伙解釋頭發、胡須、腳毛的區別。 小家伙很會舉一反三,“那我我雞到了,長在手手的四不四手毛鴨?” “對!” 得到肯定,小家伙開心地笑了,還自己拍起了小手。 “主子,她剛才去臥室找你了,估計看到了姑爺還沒睡醒的模樣?!绷_素衣在一旁輕聲解釋。 姚春暖點了點頭,最近戚應善也是忙瘋了,今兒個才能徹底歇下來,這不就狠狠地睡了一場,連小家伙跑進去了都沒察覺。 臨近過年,喜事也多。尤其是嫁娶的喜宴特別多,姚春暖推不過去的喜酒都喝了三場。大多數邀請她的喜宴,她是禮到人不到,但姚家會另有人出席,或者是姚祖父或者是姚父姚母前往。反正視情況而定,誰適合就誰出席。辦喜宴的人家都知道她忙,而且來的都是她至親的親人,也都沒挑理兒。 伊春年關之前,最大的喜事,便是城主大人娶妻了。他的這場婚事,也算是一波三折,但總算有了一個好結果,算是好事多磨吧。 城主大人成親的時候,擺了三天的流水席,給足了霍家面子,也算是與民同樂了。 今年,統計各作坊的收益時,經商議,高層一致同意抽取其中的兩成來給城主府成員以及軍中的各級將領發放福利,福利由高到低,逐層遞減。 城主大人自然屬于第一梯隊,姚春暖、于宸、吳總管、朱大帥等人屬于第二梯隊,蒙毅、周玉樹、紀澤、許翀等人屬于第三梯隊…… 姚春暖屬于第二梯隊的都領到一份厚厚的福利,城主大人領到的福利,足夠他大辦這場婚禮的。 朱大帥領到入伙以來第一份福利,看到上面禮單上那一長串的名字,他笑得合不攏嘴。 這刑長風姚春暖等人真是經營有道,先前他一度擔心,城主府財政吃緊時,會將主意打到他頭上來。但入伙之后,他觀察了一陣子,就放下心來,變得淡定無比。人家那作坊,堪稱日進斗金都不為過,真是摟錢小能手。 精油作坊、食鹽加工坊、成藥廠、兵工廠、成衣坊、酒廠、飾品樓…… 就拿伊春酒廠來說,他們家的酒也不知道怎么釀的,一壇壇都清冽得很,不見絲毫的混濁和酸澀,還分各種度數…… 各種種類各種度數都有,價錢也死貴。偏偏國人對這伊春酒喜愛得很,可謂供不應求,多少貨運出去,都會被吃下的那種。當然,伊春酒廠出品的佳釀也深受他的喜愛,其中,他最愛的是三十八度的紫米釀,味道那叫一個甘醇芳香。 這些人的腦瓜子太聰明了,每天有無數地產品從這些作坊里產出,然后定期裝車上船,運往各地。再由各地,運回來的金銀物資,裝滿了一船又一船。 更別提他們自有的養豬場、養牛場、養羊場……這些畜生進入成熟期后,從不銷往外地,都是自產自銷。 養殖業在伊春,也是遍地開花,只要老百姓愿意搞養殖業的,那地批的很快,各種手續也非常的順利和迅速。 朱大帥此時無比慶幸自己入伙了,就這么發展下去,終有一天,刑長風姚春暖等人能將整個大梁給買下來。 這不,剛領了城主府下發的福利,朱大帥就大手一揮,請戲班子,必須請戲班子!大鬧天宮,東海祝壽,必須給他唱起來! 朱大帥一邊哼著哥,一邊喝著小酒,感慨如今這才是人過的日子嘛。以前請個戲班子,他總是提心吊膽的?,F在就算一下子請上十個八個的,他都穩如泰山,反正他看戲的時候,就算天塌下來都有刑長風和姚春暖等人給他頂著,他怕啥? 城主大人的婚禮辦得盛大,不僅是男方這邊,女方那邊直接用了一支三千人的兵馬來送嫁。 這三千送嫁的兵團,被安排住到伊春軍屯的兵營里去,那里的兵營離他們主城區算是最近的一個營區了,地方也大。如果全安排住城里,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三千霍家軍到了伊春軍屯暫時安置下來之后,就走動開了。 雙方已經是盟軍了,伊春軍團的人見了對方四處走動,也沒說什么,有些活躍的士兵還自來熟的和人套起了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