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21節
這一年來,她一直讓人有意識地收集羊毛、鴨絨,動物皮子等御寒之物。對了,還有棉花!只可惜,這時候,棉花還沒有傳入內地,只在邊疆有人種植。他們商隊也是去了很遠的地方,才弄到了一批棉花,最重要的收獲是拿到了種子。等明年,棉花種子種下,以后將士們和老百姓們就有棉衣可穿有棉被可蓋了。 如今嘛,只能用收集到的羊毛、鴨絨,動物皮子等物資做些衣物發放下去給將士們御寒。還有木炭,也得多多備下,到時發放下去。 若說姚春暖如今最滿意的一點,就是伊春工匠多。她想把羊毛制成毛線,只需說明自己的需求,將任務發放下去,工匠們就會鉆研,最后還真就把羊毛線給弄出來了。雖然比不上后世的質量,看著也比較粗糙,但好歹弄出來了不是? 有了毛線,有了巧手的婦人,就能打成毛衣。第一批毛衣,姚春暖交給商隊,讓他們限量賣給富人,又大賺了一筆,運回來了更多的原料,算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 估摸著太子的封賞快到了,刑長風從嘉蔭回到了伊春主城。 這日,甘化城果然前來叫陣了,“刑長風可在?” 刑長風詢問地的目光看向姚春暖。 姚春暖點了點頭,“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好了?!?/br> 刑長風走上城墻,“甘將軍,何事?” “太子有旨,汝抗擊北狄有功,先前一切既往不咎,封汝為鎮北王,賜汝伊春為封邑。刑長風,接旨吧!” 老百姓們以及城主府一些低官階的還有軍中一些中低等級的將領們并不知道他們早已接到消息,都擔憂地朝刑長風那里看。 刑長風姚春暖等人倒是平靜。 這樣的平靜在眾人看來就是鎮定自若,心中頓時感到佩服,要是別人初聽這個消息,恐怕都要激動得難以自抑了。 甘化城也很驚訝,這么大的封賞都不動心?要知道,大梁已經許久不封異姓王了,甚至還找借口收回了不少當年隨太、祖打天下分封出去的異姓王的爵位以及封地。太子這次對他的封賞,可謂是大手筆。 “要是大將軍接受了太子的恩封,我們是不是又要過回以前的日子了?不要啊?!?/br> “是啊,現在的日子好,回歸大梁之后,鬼知道朝廷又會干出什么事來?!?/br> “城主大人別答應啊,頭上有個婆婆在,哪有自己當家做主自在啊?!?/br> 刑長風姚春暖等人還沒說什么呢,底下有膽子大的老百姓就嚎開了。 姚春暖正好聽到兩句,也是哭笑不得。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老百姓們吼叫著,“我們不答應!”剛過了幾天好日子,誰要回去過以前的日子啊。 “對,我們不答應!城主大人,你也不要答應!求求了?!?/br> “姚大人,你勸一下城主大人??!” 底下的老百姓懇求姚春暖。 姚春暖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都放心吧,事情不會那么糟糕的?!?/br> 就好比賓主之間,客人因為受了委屈,怒而掀桌,掀桌子掀到一半時,主人對你說,你別掀了,我給你多少好處,此事打住吧。但這事真能當作什么都沒發生過嗎?你道那主人不惱火嗎?如果他們真聽勸了,收了主人的好處,停止了掀桌子的行為。之后被這么一個占據道德正義的人惦記著,后面還能有好下場嗎? 而且說真的,老百姓們的反應在她意料之外,但效果卻是出乎意料地好。君壓臣,臣反抗不好,用民壓君,很好的應對。 甘化城整個人都懵了,他沒想到,最先抗旨的人不是刑長風,而是伊春的老百姓。刑長風等人竟得民心如斯。 突然,甘化城旁邊的小太監尖聲說道,“刑大將軍,你不要降,灑家都偷聽到了,這只是太子殿下的緩兵之計,等他平定了汝陰安南,回頭就會收拾你的?!?/br> 甘化城先是大驚,繼而大怒,“你在胡說八道什么?!” “灑家沒說假話——” 噗噗—— 小太監被甘化城一劍畢命,鮮血從他的脖頸處汨汨流出,他倒下之后,面向的是東北方向。 爹娘,你們到了伊春,要好好地生活啊,還有弟弟meimei,你們一定要努力讀書。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還有爺爺,你的病孫兒已經找到神醫替你治了,一定要長命百歲呀。 他眼中的光,漸漸地暗淡下去了。 甘化城一臉煞氣地提著沾血的劍站在那里。 事故就發生在一瞬間,短暫的驚愕過后,底下一片嘩然。 “我就說嘛,怎么會無緣無故地給大將軍封王,原來都是陰謀啊?!?/br> “太壞了!” “這個小太監是好人,可惜了?!?/br> 姚春暖靜靜地站在那里,是啊,很可惜,但有些犧牲是必須的。他們能做的,唯有安置好他的家人,才能告慰死者,讓死者安息。 不,不是這樣的,甘化城知道太子給刑長風封賞異姓王爵位的用意,斷臂求生,再不濟也能給刑長風安一個狼子野心亂臣賊子的罪名。以巨大的犧牲將刑長風一軍,可惜所有的盤算,都被一個小太監給破裂怠盡。 甘化城深吸口氣,“刑長風,我只問你,這旨意,你是接還是不接?” 盡管他已經知道答案不會如愿,但,有些話還是要問清楚的。太子啊,如果對方不接旨,我這點兵,到底是上還是不上?罷了,為了大局,繼續忍氣吞聲吧。 “大將軍,不能接啊?!?/br> “對,城主大人,別接!” 就在這時,何慶這個小將領疾步向他們走來,“大將軍,好消息,松花府孟郡守來獻城了!” 刑長風和姚春暖都吃了一驚。 刑長風:盡管他將松花府視為囊中之物,卻沒想過它會不取自來。 姚春暖:她先前就推測出來,以孟琰等人的性子,只要cao作得當,他們有很大可能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松花府。但因為合適的人都不在主城,怕適得其反,只能作罷。 其他人也吃驚,驚訝過后,便是大喜,“哈哈哈,孟郡守獻城可來得真是時候啊?!?/br> 唯獨甘化城,臉一陣青一陣白。此時孟琰獻城,如同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他臉上,也打在太子的臉上! 姚春暖笑著說道,“快有請孟郡守!” 甘化城憤恨的目光,猶如實質落在越來越近的那人身上。 孟琰已經知道現場正在發生什么,剛得知的時候,他只覺得眼前一黑,心中叫苦不已,怎么就挑在了這個時間點來獻城?這是狠狠地踏太子的臉面啊。 相反,李漾很興奮,對孟琰的擔憂不以為然。他們投降獻城的舉動,肯定是往死里得罪太子的。債多不壓身,也不差這么一樁了。而且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當然是以討好新主子為重了。瞻前顧后,想兩邊都不得罪,哪有這么好的事? 等孟琰等人走近了,刑長風開口問道,“孟郡守,你說你是來獻城的?” 孟琰斂住了心神,拱手說道,“回刑城主,琰此次前來,確實是來獻城的?!?/br> 刑長風還沒說話,甘化城就罵開了,“孟琰,你個吃里扒外的家伙!我等著看你不得好死的那天!刑長風,他今日能將城獻給你,改天他就能將城獻給別人。這樣的人,你敢用嗎?” 孟琰聞言,目眥盡裂。還有李漾等人,全都惡狠狠地瞪著甘化城。挑撥離間,妥妥的挑撥離間,這也正是孟琰等人擔心的,自己的行為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擔心自己因此不被重用。 姚春暖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刑長風果然沒有中計,“放心,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需要他們再次獻城,那就證明我刑長風氣數將盡,孟郡守即使再次獻城,我也不怪他!” 見對方沒有中計,甘化城冷冷一哼。 聞言,孟琰的眼淚都差點出來了,“城主大人英明!”刑長風這話真的說到了他們心坎里去了,不管刑長風這話是真是假,他都不后悔今天獻城了! 孟琰一抹臉,反擊了,“甘化城,若不是你等太無能,用得著我們獻城?朝廷讓你帶兵來平叛,你至今取得過什么勝利嗎?從你接到詔令至今有月余了吧?消耗了多少糧草,寸功未進,簡直廢物!你這樣的人,有何資格詰問評價別人?” 孟琰反擊的話讓甘化城的臉色又難看了兩分,但他對比了一下己方和伊春的兵力,深呼吸了幾次,決定最后問刑長風一次,然后回去,不再在此受辱! “刑長風,我最后問你一次,太子的恩封,你受還是不受?!” 刑長風還沒回答,城中的老百姓就自發地替他答了。 “不受!” “不受!” “不受!” 刑長風笑了笑道,“甘將軍,你聽到了嗎?老百姓們的心聲,也是我的回答,恕我不能接受此等心懷惡意的恩封!” 聽到這個答案,孟琰等人也松了口氣,這城獻的時機太巧了,要么盡全功,要么里外不是人。萬幸,結果是最好的那個。 第162章 甘化城退走后,一群人移步城主府。 雙方即將成為一個鍋里吃飯的人,一方謙遜,一方溫和,就著松花府的交接問題進行了友好的商談。 就在交談中,姚春暖等人得知了他們投降獻城的心跳歷程。 提起這個,李漾也是唏噓,“我怕我們不獻城的話,來日大將軍兵臨城下,老百姓會偷偷把我們給賣了?!?/br> 孟琰也跟著自嘲地笑笑,等來了伊春,他才算明白了這里的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多好,他們對城主府的眾成員又是多么地愛戴。 姚春暖是沒想到,大將軍帶著眾將士負責在前方推進,她帶著城主府的眾文官負責后方的經營,會有那么好的效果。 她真的就只是專注于建設伊春,專注于自己的事,竟然會得到那么多老百姓的認可。 而在場的將領們感觸更深,他們沒想到,姚大人將地方經營好了,名聲在外了,竟然有人舉城來投,完全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了一個郡!太不可思議了,這算不算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后大將軍對孟琰等人說道,“與北狄之戰,結果即將分曉,稍晚我們就得趕回嘉蔭縣。你們且在伊春停留兩日,順便參觀一下伊春的新貌,或者可以和蔣欣等人見一見聚一聚。待北狄一退,就著手松花府的合并事宜?!?/br> 孟琰等人對于這樣的安排沒有異議,反正他的意思就是目前抽不出人力和時間去接管松花府唄。 ****** 嘉蔭縣外,北狄營地 營地里一片狼藉,將士們被火燒傷被刺傷被割傷后的呻、吟聲此起彼伏,營地里彌漫著揮不去的痛苦氛圍。 一敗涂地,隗希哲真沒想到,他當上北狄的新王之后,第一次親征,竟然連伊春建來防守他們的城門都攻不破。 說損兵折將還是輕的,十萬兵馬被逐漸打殘,隗希哲不知道怎么就變成這樣了?出征前的信心滿滿,到了此時,提起伊春這支軍隊,他下意識都覺得心臟緊縮。對方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些武器,對方勇猛不輸他們,還陰險狡詐。自己的軍隊對上對方,敗多勝少。即使勝也是慘勝。對上這支軍隊,他身為大王身為主帥都感覺到害怕,麾下的族人們,只怕更甚。 隗希哲問,“知道他們夜里用來襲擊我們的玩意是啥嗎?”油膏狀,刺激的味兒,火星子在上頭,一點就著。 這時,他的部將崩潰地大喊,“大王,別管這個了,咱們撤軍吧!” 隗希哲紅著眼,他很痛苦,他不想撤軍,仗打到現在,投入了那么多的族人那么多的軍糧,甚至連在老家族人的口糧都挪用了。最終,他們卻要灰溜溜地撤軍嗎?這個結果,他無法接受。 “大王,我們北狄軍隊,出來的是時候是七萬六千七百多人?,F在還完好的族人,只有三萬二千八百人,傷亡四萬四千人左右,傷亡過半,騎兵營基本被打殘,戰馬更是所剩無幾?!辈肯缕鼫I述說。 另一個將領也勸道,“大王撤軍吧,好歹給我們北狄留點種子啊,不能將人都打沒了?!边^冬的糧食物資搶不到就搶不到吧,回去族里,再想辦法弄糧食,總比再硬杠下去,直接死在這里強啊。 這些數據報出來后,隗希哲整個人都在顫抖,他再也不能對軍隊的傷亡視而不見。等他去巡視了那些受傷的死亡的族人之后,他終于艱難地吐出了兩個字,“撤軍!” 京城,皇宮 太子在接到伊春的奏報之后,直接吐了一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