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81節
“這便是她的厲害之處了?!蓖趵蕫澣坏?。 “事已至此,多思無異,調往黔東南一事已是定局,多多準備吧?!彼呀洸幌攵嗾f了。 王朗走后,雷倩整個人跌坐在椅子上,真如丈夫所言,姚氏果然心狠手黑,一動手,丈夫被趕出伊春了,說是調令,和驅逐有什么區別?去的還是千里之外的黔東南等窮鄉僻壤之地! 這個結果,說實話,真的太出乎意料了,也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因為她也被這個結果深深地連累著,她也將隨丈夫一起,前往黔東南。雖然說嫁雞隨雞,但誰不想嫁得離娘家近一點呢?況且她娘家還有勢力,在伊春,她的婚后生活會過得順遂,去了黔東南,娘家的影響就要大打折扣。她已經能預見,比現在艱難是肯定的。 后果這樣嚴重,一時間,雷倩心里是又悔又恨,悔的是自己沖動,惹到了姚春暖,恨也是恨姚春暖,出手太狠。 通知了妻子,王朗也回家和家里人知會了一聲。 聽到王朗接到了調往黔東南的調令,王家人都懵了,“怎么會那么突然?” “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加上太子需要我到那邊主持大局,所以就下令了?!敝虚g的博弈,王朗沒和家里面人說。 但王家人都知道他近來和姚春暖斗得兇狠,連雷太守這個親家,都損失了一座秘庫。他們都在心里默默猜測,這其中有沒有姚春暖的手筆。 王老夫人掃視了眾人一眼,“我們有幾天時間準備?” 王朗:“三天?!?/br> “好,為娘曉得了,會準備好的,放心吧?!?/br> 王家人心中惶惶,好不容易脫離伊春軍屯這個苦海,來到伊春大營安頓下來,可是才過了多久啊,兒子|二弟|二叔又要調離,他們又要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嗎?還有黔東南,聽說是窮鄉僻壤之地啊。 ******* 王朗走了?他夢想成真了?朱大帥神情恍惚。 先前王朗來勢洶洶,一上來新官上任也燒了三把火,后面更與雷太守聯姻,分明是大干一場的架勢啊。轉眼,他就被人弄出了伊春。想必此刻他肯定懵了吧?腦袋瓜子嗡嗡的吧? 因為這事,朱大帥高興得多吃了一碗飯。他突然覺得,伊春軍屯的人也不是那么可惡的嘛。 關于王朗的調令,他爽快地批了,朱印一按,從此伊春大營少了王朗這么一號人。 按完大印,朱大帥又在想,只不知道伊春軍屯那邊用了什么方法讓太子下了調令的? 他先前是想將王朗弄走的,但這不一直沒找到機會嘛,他沒辦到的事,當然,也是他這邊沒下死力氣去辦才沒辦到的,伊春軍屯那邊竟然辦到了,說實話,朱大帥還挺好奇。好奇之余,他不由得暗暗警惕伊春軍屯的實力和手段。 伊春軍屯那邊也接到了消息,聽說關于王朗的調令已經下來了,事情進展順利,姚春暖心情很好。 終于啊,終于讓王朗這個人滾出她的世界了。沒有他在她的世界里來回地折騰,姚春暖覺得神清氣爽。 “姚主薄,王朗三日后離開伊春,你要去送送人家嗎?”朱永年擠眉弄眼地問她。 說是送,其實就是去看他的笑話。 姚春暖搖頭,“不去?!?/br>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王朗已經被她弄出伊春了,人家黯然退場的那一刻,她要是還去看他的笑話,無異于奚落,這樣就太過了,讓人心里不舒服。 人心是很奇怪的東西,離別也最容易牽引某些情緒,他們只會看到王家人被迫背井離鄉的可憐,進而同情起他們來,不會再去想他們是不是做了什么過分的事。 朱永年驚訝,所以再次確認,“真不去???” “說不去就不去?!辈唤o垃圾眼神,不給他們關注。就讓他們靜悄悄地沉沒吧。 幕府的成員都聽到了姚春暖的話,心中暗暗佩服,王朗離開伊春的那一刻,應該是她最得意的時候,她竟然能忍住不去享受,不愧是姚主薄。 王朗走的那天,天氣也不好,昏昏暗暗的,象征著他在伊春的政績。 王朗走的時候,帶上了魏秋瑜。 雷倩得知他要帶上一個女人的時候,匆匆趕來,只得了一句交待,“我和她不是你想的那種關系,別為難她。她這個人,等到了黔南之地,我有用?!?/br> 雷倩還能說什么,只能憋屈著給魏秋瑜安排馬車。 王家人走的并不算落魄,王朗直接雇了一支鏢局的人護送他們。但官場的人看事情哪里只會看表面呢? 離開前,王朗回頭張望,來送他,或者說來看他笑話的人很多,但是他來回看了兩次,這些人中都沒有姚春暖的身影。 他神色一黯,離開伊春前的最后一面,她都不來么?他們彼此都知道,此去經年,他們估計都不會再見面。他想見見他女兒,說實話,自她出生至今,他也就見過她一面。這次沒有機會見一見的話,他們父女下次相見的時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王朗最終是帶著遺憾離開的。 得知王朗走時帶上了魏秋瑜這個消息的時候,姚春暖挑眉。 她是真的沒想到,魏秋瑜和韓家鬧掰,韓家直接入了她麾下,而魏秋瑜竟然和王朗湊到了一起。這番勢力重組,真是有意思。 此時有管事農事的管事來問,“姚主薄,于長史派人來問,農稼院管理的兩畝紅薯地,是不是可以栽苗和移植了?” 和姚春暖一樣,在王朗離開一事成定局之后,于宸就扔開不關注了,他更關心那兩畝紅薯地。 姚春暖道,“我去看看?!?/br> 夏收之后,好多作物又開始新一輪的種植了,唯獨紅薯,先前因為王朗的原因,一直都栽在田里育種育苗,沒有開始大范圍種植。紅薯這個高產利器,她一直在防著王朗?,F在他離開伊春了,他們也能放開手腳來種了。 第104章 “姚主薄,快來,見證奇跡的一刻到了?!?/br> 姚春暖剛出現在田頭,于宸就連忙招呼她過去了。 姚春暖好笑,“奇跡?還沒開挖呢,你就那么相信會有奇跡?” “當然?!庇阱穼@兩畝地的期望很高,“廢話不多說了,咱們開始吧。這第一鋤,讓大將軍來?!彼f著,給大將軍遞過來一把鋤頭。 聽說要挖紅薯,大將軍等所有軍屯的高層都來了,還有北境的秦老將軍和霍少將軍等客人們,后者是來看稀奇的。他們不知道這紅薯是啥玩意兒,只知道是伊春軍屯發現的新的糧食物種,莖塊果實根葉都能吃,全身都是寶。而軍屯高層的人挺重視,就跟著一道來了。 這兩畝地的紅薯被侍弄得很好,藤蔓長得很茂盛,蔓延了整整一片地。 現在他們需要藤蔓扦插,所以長得越茂盛越好,能得到更多的扦插的紅薯藤。但等真正種植想要的時候,就不能這樣了。藤蔓過于茂盛,會影響地里的紅薯的果實的,畢竟營養都在藤蔓上,不好。 “早上我們吃的那盤青菜是不是就是這個葉子?”秦老將軍辨認了一下問道。 于宸沖他豎起了大拇指,“秦老將軍眼眼好,正是它?!庇阱方裨缟莩薜仄艘换@子紅薯尖,能嘗到的只有軍屯高層和北境的客人們。 “這紅薯尖的味道還怪好的?!鼻乩蠈④娺瓢土艘幌伦斓?。 說話的空當,屯民們手腳麻利地地里的紅薯藤都被收割好了,并且都剪成九寸的長短,壘在一起,然后被高高壯壯的屯民們搬走,搬去指定的沙田里種下。 大將軍一鋤頭下去,翻出來的泥塊里就有紅薯。 這些挖出來的紅薯,會兩次被埋到疏松的水質土壤里,然后催芽,等長出了芽,再切片種進沙田里。這樣能最大量地獲得紅薯種子。 大將軍只象征性地動了動手,就交給屯民來挖了。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于宸站在田梗上叮嚀,“小心點,別挖壞了?!蓖趬牧说募t薯不好催芽。 秦老將軍感嘆,“這玩意可真高產啊?!边@才挖了一分地吧?就挖出來一堆的紅薯。 秦老將軍掂量了其中一根的分量,估計著這一堆,估計有兩百多斤?這玩意也太高產了吧? 一畝地,不得有兩千多斤啊。加上它的藤蔓也可食用,嫩的部分人可以吃,老的部分,人嚼不動,可以喂豬喂馬喂牛羊。兩者加起來,畝產三千斤是一定的。 算出來這個數,秦老將軍呼吸都急促了,他一把拉住大將軍,急切地說道,“長風,這個紅薯,你一定要給我們一些?!本退闫渌麞|西都不要,都放棄,只要帶回去這個紅薯,就是莫大的收獲。 所有人都看向大將軍,北境的客人怕大將軍不答應。軍屯這邊的人怕他一下子許出去太多,特別是于宸,他很緊張,就怕大將軍一下子給出去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如果真這樣,他發誓他要當場表演暈厥。 大將軍想了想說道,“行,到時給你們一百斤紅薯,你們拿回去自己育種自己種?!?/br> 一百斤已經很多了,比起他們最初十來根的起點。他們只需要種上兩輪,就能大面積大范圍地種植了。 秦老將軍和霍幍連忙道謝,“謝謝,太感謝了?!彼麄儎偛乓呀浿儡娡头N植這些紅薯時,開局也是很艱難的。他們一下子得了一百斤的紅薯,比他們當初的情況好太多了。至少這一百斤的紅薯,能讓他們省下一輪的育種時間。 大將軍知道挖壞的紅薯,育種不容易,于是就做主拿了幾根壞的去洗,然后分吧分吧地吃了。 所有嘗過的人都紛紛表態,“這玩意味道怪好。甘甜脆爽?!?/br> 姚春暖笑道,“這玩意,生吃是一個味,熟了吃又是一個味。大家想不想試一試熟的紅薯?”她想吃窯番薯了。 姚春暖這么一說,于宸就想起被她吃掉的那些個紅薯,至今還痛心疾首呢。你說當初她要是沒吃那些紅薯,多留點種,他們何止只種兩畝地啊。她吃掉的不是幾根紅薯,是幾百斤啊。 其他人不知于宸的心痛,而是好奇姚春暖的話,“怎么試?挑一些挖壞的讓人拿回去煮?” “不用那么麻煩,咱們搭個窯子,就地解決?!痹谝Υ号磥?,熟的紅薯最好吃的是窯出來的,其次是放在火碳里烤熟的,味道最差的是煮熟的。 “行,那咱們就試試?!贝髮④娕陌?。 就現在看來,這次紅薯的收獲不會少,他們這些人,還不能吃上一點嗎?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他們所有人,除了姚主薄,都沒吃熟的紅薯呢,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滋味? 姚春暖心情好,親自動手壘了一個大土窯。因為人多,有些將領及大人們的隨從手巧的,學著另壘了幾個,然后都燒上火。 大家都不愿意走,都想看看這兩畝地的紅薯起出來,會有多少。 沒多久,姚春暖吃上了窯番薯。 香糯甜軟的窯番薯,將他們一個個都征服了。 等他們吃完,關于紅薯的兩畝地產量已經被統計出來了,紅薯莖塊是四千二百六下六斤。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產出是兩千一百多斤。 聽到這個產量,在場的除了姚春暖,沒有一個不吃驚的,真是好高的產量!比起稻谷小麥菽藜等大多數只有兩三石的畝產量,紅薯差不多是它們的十倍了。這紅薯堪稱神種,活人的神種!如果整個大梁都種上它,豈不是再也沒有人會餓肚子?大家浮想連篇。 秦老將軍和霍幍心里都很火熱。 于宸看到了,為避免某些麻煩,他嘴里嘀咕道,“這三四千斤的紅薯,還不知道能育出多少紅薯苗來?” 據他們估計,一畝地需要一百斤紅薯,這四千斤紅薯,也只能種四十畝地,加上之前的紅薯藤移栽扦插的部分,勉強能種上七十來畝地吧。 秦老將軍對數字很敏感,聽到這話,下意識就在心里算了起來。 七十多畝地,就按畝產兩千斤算,等秋收時,那也是十四萬斤,何況這畝產肯定是高于兩千斤的,也就是說,保守估計,秋收時,他們光紅薯這項就能收十二三萬石以上。對了,他還沒算上紅薯藤的產量! 這還只是種了七十多畝地而已,而且還是種在稱上是好田的沙地里,要是種上七百畝七千畝或者七萬畝呢?那豈不是要收千萬石,萬萬石的紅薯?這么多的糧食,多少兵馬招不到??! 他這想法太理所當然了,首先,這紅薯根本不可能一直保密,搞不好今年秋收之后,就會有一部分紅薯流落到外面。要是老百姓能靠著這紅薯果腹了,他們招兵反而會更艱難才對。 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姚春暖也沒想阻止。主要是比起后世,這里的老百姓們過得太苦了,很多人一家子從年頭忙到年尾,也只是堪堪餓不死,可能一年都不知道rou味。每到災年,為了一袋子半袋子粗糧,賣兒賣女的多了去了。只能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她只希望這紅薯流傳出去之后,能讓老百姓們過得稍微好一點。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大將軍,朱大帥那邊派人來了,問我們答應給的八十八萬石糧食什么時候給他們?他們說了,這次夏收,他們至少要拿到一半的糧食?!?/br> 伊春軍屯豐收的消息,不脛而走,畢竟作物上頭的果實騙不了人的。這不,他們剛收割完所有成熟的作物,好多都還沒曬干入倉呢,朱大帥就迫不及待地派人來要糧了。 “給他們!”有了高產的紅薯,大將軍給糧食爽快極了,根本懶得和朱大帥扯皮。再說也是之前答應了的。 說完這話,大將軍朝姚春暖那里掃了一眼,反正以朱大帥守財奴的性子,這些糧食到了他手里,至少得有一小半進了他的私庫。等以后他們軍屯缺糧了,他們還不能到朱大帥那里拿一點嗎?現在呢,就當是存到他那里了。 大帥府里,正在盤算著即將有一大筆糧食入賬的朱大帥突然心底一陣惡寒,左看右看,沒找著原因,只當是自己的錯覺。 有了大將軍的命令,伊春軍屯糧倉大開。伊春軍屯大曬場,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有序地壘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