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94節
結果,整整去了兩個月。 莫少珩在工地上呆得都不想走了。 等回來的時候,都已經是冬末了。 莫少珩一回來,就對趙棣道,“我準備建一條商船?!?/br> “噗!” 趙棣愣是將才喝進嘴里的茶都給噴了出來。 “當真?一條商船的花費估計都趕得上建一工廠了?!?/br> 而且,北涼少河流,并沒有建大型商船的經驗,倒是南離,河流眾多,聽說畫舫商舫特別流行。 比如,他們現在建設的這條運河,就是從通往南離的一條大河引流。 那條大河名叫濟河,面積之龐大,站在河邊看對岸,都是模糊的,勉強只能看見對岸的人影。 涼京離那條大河的距離可不近,修兩年修到涼京,還是因為這條運河,是前朝的前朝已經修建了好幾年,修進北涼不小的一段距離了,前朝的前朝還因為修這條運河,直接被推翻了,最后不了了知。 莫少珩點點頭,“我們現在修的運河,是按照以前的運河的規格來修的?!?/br> “我考察了這么久,足夠一條大商船運行?!?/br> “以前北涼無這樣能運行大商船的河流,所以從來沒有考慮過河運?!?/br> “但……你想想,這條運河沿途經過我北涼三個洲,光是將商品賣到這三個洲就已經十分有期待了,更別說,運河直通濟河?!?/br> “濟河下通南離,上通樓蘭古國?!?/br> “諸國的商人和外域商人,不惜跋山涉水都要買我的商品回去賣,可見其中的利潤,我們如果有了一條商船,開辟出來商路,節省了爬山涉水的運輸費,豈不是能更賺?!?/br> 趙棣:“……” 說得好像頗為有理。 “不過光是修商船的花費就是不菲?!?/br> “運行商船的花費更是巨大?!?/br> 古時的這種遠航的商船,順水也就罷了,如果是逆水,因為沒有動力發動機,都是通過水手一起劃槳。 一條商船,光是水手的人數,都是無法想象的。 莫少珩笑瞇瞇的,花費不菲他當然知道。 莫少珩讓人將府上的賬本拿來,“我們來理理賬?!?/br> 趙棣一愣,自從將賬本交給莫少珩,他就沒怎么管賬了,他也只知道,欠了朝廷不少錢。 結果這一理賬。 趙棣都有些愣,因為除了按時需要歸還朝廷的錢外,竟然還剩下了好大一筆,完全足夠修建一條商船的了。 莫少珩說道,“怎么樣?” 都看著他花錢,卻不知道,也在不停的進賬。 光是批發給加盟商的商品,都能賺一大筆。 加上牧場的盈利也是極大的,沒看到趙景澄等一個個現在富得流油,分紅都分得樂開花了,還有閑錢去各洲加盟紙廠這些。 趙棣:“……” 他也想過會賺錢,沒想到這么賺錢,這還是紙筆廠和印刷廠因為投資修建還沒有回本的情況。 得,有錢就去折騰吧。 只要別餓得討口就行。 其實,他有時候就覺得,像莫少珩這么折騰,要是沒點商業頭腦,真得討口不可,到時候只有去圣人那里討飯吃了。 莫少珩要修商船的消息,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的。 沒辦法,修一條商船,光靠鎮北王府的工匠就完全不夠了。 莫少珩甚至還高價請來了一個匠師,這人曾經在南離呆過大半輩子,專門修商船的。 古時的商船大都是木質結構,如果用鐵的話,消費實在太高了,也因為太過笨重,水手未必能逆水劃得動。 別看木質結構的船,其工藝也是超乎想象的,古時的戰船就不說了,光是商船,都有遠渡重洋的能力。 當然,也不全是木質的,一條普通的船,都要用三千鐵釘呢。 商船的話,也會加一些防撞的鐵皮。 莫少珩對這門工藝不是特別熟悉,但他會提需求啊。 老工匠姓徐,看著莫少珩的需求圖:“……” “世子,你這該不會是想在河上修一棟樓罷?” 莫少珩問道,“這樣不行么?” “行倒是行,只是沒人這么修?!?/br> 樣式有些像南離的畫舫,就是龐大了很多,對堅固程度的要求更是大了好幾倍。 莫少珩笑道,“能行就成?!?/br> “修船有什么需要盡管提,我會讓人盡量滿足?!?/br> 老匠人:“……” 百姓都傳開了,莫少珩這敗家子,欠朝廷的錢都還沒有還上,又開始敗家了,他們覺得,遲早有一天,莫少珩得將賺的錢全敗光。 一般人,都無法想象,莫少珩能多花錢。 趙棣對此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他能看到花費的流水,他現在開始有些心如止水了,都不是錢,是數字。 無論如何,在質疑議論聲中,莫少珩的商船也開始修建了。 花費也的確跟流水一樣,莫少珩看著都心痛。 想一想以后的效益,這才好受了一點。 時間一轉,竟然快到京試了。 涼京的百姓都有點懵,也有點激動。 也就是說,他北涼,最厲害的讀書人要齊聚涼京了。 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么朝代,能將舉國最厲害的讀書人齊聚一堂的。 光是想想,都興奮得不得了。 這將是北涼最盛大的盛事了吧。 其實何止他們,朝廷的大人也同樣的興奮。 當初,也僅僅是在腦海中的科舉之景而已,但現在……整個北涼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讀書人,都要來到涼京了。 文教之盛,舉世難見。 而赴京趕考的讀書人,何嘗不是抱著一顆激動的心情。 無論是出身寒門,還是貴族家的讀書人,走到這一步,被稱一聲北涼名士都不為過了吧? 以前,獨居一方,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感覺,現在走了出來,大開了眼界,原來北涼其他地方,還有很多,像他們一般讀書這么厲害的。 的確有一種漲了見識,從新認識了一番的感覺。 更何況…… 一但通過了京試,他們就是……圣人門生了啊。 哪怕入仕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和其他官員能一樣嗎? 他們是圣人學生,他們的老師就是當今的圣人,去到哪里,哪怕對方的官職再高,敢忽略他們這個身份? 寒門將一躍成為鳳凰,貴族家里出了一個圣人門生,也將榮耀四方。 涼京上下,無論是百姓還是百官,都在以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心情等待入京趕考的學生。 這一等就到了冬末。 而今年,還有一件極為特殊的事情。 今年是圣人的壽辰。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本命年,四十之壽。 皇宮之中,已經匆忙地準備了起來,準備宴請四方。 市井之中,似乎也沾染了這等喜氣。 如果時間不差的話,圣人的壽辰,剛好是在京試之后的幾天。 同時也是過年的時節。 三重的喜慶呢,所以涼京一片的歡騰。 莫少珩就有些發愁,他這官兒吧,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圣人會不會邀請他??? 能被邀請進皇宮參加壽宴的,自然不可能是所有的官員。 不上不下的官員最是糾結。 不過也沒糾結多久,壽宴的帖子就到了。 莫少珩去找趙棣,因為他是第一次參加圣人的壽宴,不知道要送點什么。 趙棣達到,“不能奢侈,但越有意義的越好?!?/br> 莫少珩,“為何?” 不應該精心準備?畢竟這么難得的一次抱大腿的機會,說不得準備的禮物合了圣人的胃口,以后仕途就暢通了。 趙棣古怪地看了一眼莫少珩說道,“圣人討厭奢侈?!?/br> 像莫少珩這樣的,以前就是拿來殺雞給猴看的標準。 莫少珩:“……” 只需要有意義的禮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