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74節
線裝的軟趴趴的本子,也不適合現在這種情況。 第61章 義務教育(國慶快樂) 要制作隨時都能方便使用的筆和本子。 本子還好說,將牛皮紙在制作過程中,分紙的工藝時,將紙分得厚一點。 這樣就能得到一塊黃褐色的,又硬又結實的紙板子,用來制作書殼,保護里面的宣紙就行。 裝訂依舊可以使用線裝,只是在釘上書殼的時候需要特別處理,因為書殼堅硬,釘得太死,就不方便翻開了。 這樣,哪怕沒有桌子,也能就著書殼書寫,十分方便隨時隨地做筆記。 難的是筆。 莫少珩最先想到的是鉛筆和鋼筆。 鉛筆的難點在筆芯,需要石墨和粘土。 粘土還好說,總能找到,但石墨,自然界是沒有純正的石墨的,需要從礦石中提取。 以現在的煉鐵工藝來說,提取倒是能提取出來,但無論是尋找礦石,還是提取,都相當的麻煩。 筆桿也一樣,筆桿其實是一種樹膠和木灰的混合體,高溫加熱膠化成一體,然后在它們還是膠狀的時候,包裹在筆芯上,冷卻變得堅硬后,就是大家看到的筆桿包裹筆芯的樣子了。 筆桿其實還好制作,樹膠花點時間也是能收集到的,像松樹等,砍開一個傷口,就能凝固出樹膠。 然后是鋼筆。 鋼筆的工藝就復雜了很多。 鍛煉鋼,需要的溫度,以現在的冶煉技術,很難達到。 但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鐵就行,為了防止生銹,可以在鐵外面鍍一層銀。 鍍銀工藝是現成的,北涼有一種銀箔,就在使用鍍銀工藝。 難點在于,鋼筆十分的精巧,無論是筆桿,筆尖,筆尖上的墨線和觸點,都不是隨便弄兩下就可以的。 特別是觸點,若是鐵尖的話,恐怕會刮紙,還得選擇適合的金屬包裹在筆尖上才行。 只有技藝高超的匠師才能制作得出來,也就注定無法像鉛筆一樣批量生產。 還有就是鋼筆的吸管也是問題。 柔軟的膠管,理論上其實也是可以通過冶煉樹膠來得到的,只是制作起來相當的麻煩就是了。 最后就是墨水,現在毛筆使用的墨,是通過硯加水研磨而來。 它的質地是十分粗的,甚至有明顯的顆粒,會堵塞吸管和筆線。 無論是鉛筆還是鋼筆,需要解決的問題都很多。 但也不能這么放棄,總是要試一試的。 莫少珩將鉛筆和鋼筆的制作過程用幾天的時間整理了出來,然后……交給了匠師余叔。 讓余叔一群匠師去折騰了,他鎮北王府的匠師除了余叔這樣的木匠,也是有鐵匠,制作首飾等的巧匠的,精美的首飾都能制作出來,一些特殊形狀的筆筒筆尖之內,耐著性子,應該也是能弄出來的。 古時的匠師,因為一生都沒有使用過現代化機器,靠的全是手工,一生都在磨礪手上的功夫,他們的技巧技藝如何,是超乎想象的。 現代科技發展,但也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遺失了很多東西和技術,很多古人的東西拿到現代,一樣能讓人感覺震撼和不可思議。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或許在莫少珩看來,特別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也說不定。 莫少珩也沒有當甩手掌柜。 一,讓人開始選擇含有石墨的礦石。 二,收集樹膠,無論是制作鉛筆的筆桿,還是鋼筆的吸管,都是需要樹膠的。 三,嘗試找到一種適合做鋼筆筆尖觸點的金屬,越圓滑耐磨越好。 除此之外,莫少珩也開始制作本子需要的書殼了。 這個就比較簡單,多嘗試就能弄出來。 一邊春耕,將甜菜,黃豆,蘿卜,辣椒都播了一大片,然后一邊做這些,時間過得飛快。 最先弄出來的也是厚度足夠的紙板。 莫少珩得到通知的時候,已經是幾天后了。 專門去了一趟制紙的工坊。 管事拿了好幾種不同厚度的紙板,“世子,按照你的吩咐,我們嘗試著改變工藝,弄出來了這幾種厚度的紙板,你看有你用得上的么?” 莫少珩都有些驚訝,“不錯?!?/br> 眼睛一轉,像這種稍厚,但還達不到書殼厚度的紙板,他也有用處啊。 幾日后,烏衣巷新的商品上架了。 一種……圓筒紙杯裝著的飲料。 捧在手上,插上一根切得整整齊齊的麥桿就能喝。 以前,烏衣巷的雪糕自然是名聲大震,但它無法攜帶太遠,根本不能帶回去給家人,現在好了,這種紙杯子的飲料,滿足了這個要求。 現在還是春季,不算太熱。 所以飲料分了三種。 第一種,牛奶。 第二種,羊奶。 第三種,糖水。 值得一說的是,莫少珩他們牧場的牛羊,開始進入哺乳期了,正是大量牛奶和羊奶產出的時候。 牛奶和羊奶,煮沸消毒,兌上糖,就是最純正的奶質飲料了,味道十分的純正。 而且,營養價值來說,也是十分可觀的,從小到大喝牛奶羊奶長大的孩子,身體素質是rou眼可見的。 就是價格貴了些。 當然,平民也能無負擔消費得起的,是第三種,糖水。 烏衣巷中,最先來消費的,還是趙景澄等學生。 穿著錦袍,一人捧一個大大的紙杯,插著麥稈,走在大街上。 莫少珩:“……” 若不是那身古人的錦袍,莫少珩都以為自己穿越回去了。 就像,大街小巷,端著杯奶茶的現代人,差不了多少。 眼睛所看到的撕裂感,估計沒有人能理解莫少珩此時的感受。 捧著杯飲料看比賽,也是十分悠閑的。 每一種新產品上架,莫少珩自然會在三街戰報上打廣告。 沒過幾天。 街上,就能看到好些捧著紙杯子的古人,多是貴族世家的一些公子。 莫少珩:“……” 現在,其他加盟商也來問,這飲料什么時候能進貨了。 因為有人已經在他們那問上門了,“不是說烏衣巷的商品,這里也都有賣嗎?” 莫少珩又得加班加點的安排上。 除了牛奶和羊奶。 莫少珩準備在弄出點新花樣。 北涼是有茶館的,也就是說有茶葉。 他準備弄出一些奶茶來。 讓口味豐富起來。 加上漸漸的,北涼獨有的一些水果,應該也會陸續出現了,水果奶茶也可以安排上。 奶茶的種類開始變得繁多了起來。 趙景澄等現在每天苦惱的事情,變成了……到底喝哪一種飲料。 不得不說,貴族比起普通百姓來,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差距是十分大的。 趙景澄因為要減肥的原因,多數時間都是在其他同學那里蹭一口喝,一天為了蹭上一口奶茶,什么花招都能想出來。 他的減肥效果其實還不錯,身上的鎧甲手上的盾牌除了睡覺從來不離身,變得結實了不少,力氣也是巨增。 現在涼京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街道上這么一個大鐵桶,跑來跑去的。 隨著時間推移,雪糕也開始重新上架了。 奶茶,除了加熱,常溫,也迎來了加冰款。 整個涼京的大街小巷,也都時常能看到捧著紙杯的人了,不再限于烏衣巷周圍。 算得上是涼京的一種時尚元素? 走在涼京的街道上,很容易就能發現去年和今年的區別。 一座城池,一年一個樣,體現的……是改變和發展。 每天,去奶茶店買一杯奶茶,去圖書館看看書,也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這種改變的撕裂感也同樣出現在涼京百姓的腦海中。 特別是老人,數百年都沒什么改變的古城,短短一年發生了這些變化,實在明顯,但他們又非常適當地融入其中。 在他們眼中的年輕人的生活,變得和以往的,大不一樣了呢,估計也只有身處其中的年輕人,還沒有多少察覺吧。 北涼除了和南離繼續有不少摩擦,除了運河繼續在加班加點的修這等要事,似乎也無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