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05節
莫少珩作為趙景澄的老師,到府上來,儀王妃自然不會怠慢。 莫少珩客套了兩句,然后就開始給趙景澄裝蜂箱了。 鎮西王府的人:“……” 他們昨天聽他們小世子說,要養蜜蜂,他們還驚訝了好久,也有些不敢相信,蜜蜂還能家養? 可他們小世子說得振振有詞,還說已經吃過家養的蜜蜂產的蜂蜜了,特別好吃,還帶著花香。 聽得他們一愣一愣,連儀王妃都有些不敢相信。 沒想到,現在莫少珩直接來安養蜜蜂的箱子了。 莫少珩在趙景澄的院子里面看了一圈,然后選了一個光線不錯,又不會被冷風吹太陽曬的屋檐角落,讓人用木材釘了一個木架,然后將蜂箱擺了上去。 莫少珩對趙景澄說道,“里面的蜂王被困在小竹籠里面,別將它放跑了?!?/br> “平時也別讓人太打擾到它們?!?/br> “蜜蜂冬天不會出巢xue,容易餓死,得兌一些糖汁喂它們,它們食量很小,一次別放太多,等天氣暖和了,它們自己會飛出去采蜜?!?/br> 蜂箱里面是莫少珩分巢分出來的蜜蜂,不算太多,但等它們定居后,繁殖起來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趙景澄高興壞了,跟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寶一樣。 趙景澄的確喜歡養這些小動物,比如……以前的那只大漠鷹王。 又比如,趙景澄院子中的一只大公雞。 莫少珩一開始還奇怪著,怎么在院子中養這么大一只大公雞。 就聽趙景澄在跟南一講傳奇故事一樣,“這只大公雞是我逛東市的時候買的,當時它還是一個雞蛋?!?/br> “真的,那人就擺在地上賣,結果我路過的時候,愣是從雞蛋里面蹦出來了一只小雞崽?!?/br> “我就把它買了回來,你們說神不神奇?” 聽得一群學生一愣一愣的。 趙景澄是真的將他的大公雞當成寵物在養,看這長得威武雄壯的樣子,就可以知道平時吃得不錯。 給趙景澄安裝完蜂箱,莫少珩還得去給范慎安。 鎮西王府的人看著院子中多出來的一個蜂箱:“……” 他們府里真開始養蜜蜂了,感覺……好奇怪。 莫少珩去了上議大夫府,眾人的表情也差不多。 莫少珩見到了老師范寇,說道,“蜂蜜對身體好,等產蜜了,老師不妨試試味道?!?/br> 范寇看著屋檐下那個蜂箱,一愣一愣的。 接下來的日子,盤炕的生意也開始接單了,聽說都安排著好幾單了。 這些學生回去后,可沒有少吹噓火凳火炕的好處。 “又暖和還沒有煙,比火盆好太多了,火盆晚上還得留窗,那冷風嗖嗖的?!?/br> “再說,燒普通柴火就行,還能節約買無煙木的錢?!?/br> “你們不知道,鎮北王府大廳的那一群火凳,看上去太漂亮了?!?/br> 將大人說得都暈乎乎的。 “你們不信,去鎮北王府看看,反正娘天天都到處串門?!?/br> 一群長輩:“……” 聽著怎么還真有那么一回事。 這火炕火凳當真有那么神奇有那么好? 不免要找個由頭去鎮北王府走走門。 這一去,往那大廳上一呆,火凳上一坐,體面。 回去之后二話沒說就安排上。 想著以后,約著貴夫人們嘮嗑,也體面舒服得緊。 而且火凳火炕是真的好,生活都能變得舒適不少。 火凳火炕在貴族之間悄然火爆了起來。 其實除了貴族,市井之間也開始有消息開始流傳開了。 因為莫少珩給小貨郎的倉庫也安上火凳了。 因為小貨郎們睡的是上下鋪,火炕肯定就不合適了。 安一圈火凳的話,晚上整個屋子也要暖和很多,再在上面坐一坐,也是暖和的。 涼京的百姓對這些小貨郎已經十分熟悉,看著小貨郎,時不時都會逗笑地問上一兩句,世子對他們好不好之類的話題。 這不,莫少珩見天氣漸涼,但生意還得繼續,一群小貨郎天天在外面跑,又給他們制了襪子和手套。 冬天里,穿上襪子戴上手套,和不穿那差別可大了。 襪子大家都見過,但手套就稀奇了。 涼京的人免不得就要問上兩句。 豆子笑得哈哈的,回答著別人的疑惑,“這是手套,我們世子說我們在外面跑容易冷,專門給我們做的,戴著可暖和了,一點都不冷?!?/br> “我們世子恨不得將我們整個人都裹在衣服里面,老是怕我們凍著了,對我們可好了?!?/br> 笑得賊開心。 百姓也是感嘆,“你們呀也是好命,我以前見著那些乞丐過冬的時候,實在太可憐了?!?/br> 豆子直點頭,他怎么會不知道,要不是世子收留了他們,他們現在會是什么樣子他清楚,所以這手套才顯得格外的暖和,心都是暖的。 豆子繼續道,“不僅僅手套,世子還給我們屋子里面安了火凳,可暖和了?!?/br> “我昨晚上就抱著被子睡在火凳上?!?/br> 他個子小,剛好能睡上面。 有些羞澀,“就是睡得太好了,半夜從火凳上滾了下來,嚇到了好多人?!?/br> 火凳? 暖和? 眾人不由得疑惑了,這是什么? 豆子趕緊解釋了起來,世子在接火凳火炕的生意,他們小貨郎也是知道的,得讓更多的人知道,世子才能賺更多的錢。 不知不覺,盤炕的單子就越來越多了起來。 因為正好是冬天來臨的時候,大家最關注保暖問題的時候,消息不斷地在傳開。 也導致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 比如,涼京的柴火都開始漲價了。 不過都是小問題,柴火的需求高了,城外的樵夫自然會打更多的柴火來賣,說不得更遠的地方的人也會挑著柴火來賣。 只要不是突然毀滅性地沖斷市場,供需關系能自然調整,達成平衡。 涼京人口眾多,為涼京提供柴火的樵夫的數量可想而知,古時候,樵夫可是一個能養家糊口的職業,特別是城鎮旁邊的樵夫。 也算是促進了消費,拉動了內需。 最近,趙景澄等學生,小日子是過得有模有樣的。 在國子監,現在沒有人找他們麻煩了。 在家里,又有了火凳火炕,要是不出門,都不知道冬天來了,現在他們家里啊,也對火凳火炕喜歡得不得了。 告別了火盆的煙熏火燎和昂貴的無煙木,說起來,除了盤火凳火炕花了些錢,他們還節約了一大筆。 現在正被這些學生唆使著,也要將他們的火凳上鋪上漂亮的布墊布套子,還要放上繡著漂亮圖案的抱枕。 沒有漂亮抱枕的火凳它不是一個完美的火凳,聽說城里的繡娘生意都好了起來。 “要是……國子監的先生也不嫌我們煩人就更好了?!壁w景澄幾個學生正搖頭晃惱的討論著。 這日子過得舒坦了,就想更上一層。 但是吧,他們課業差啊,先生們看見他們就頭痛,這事兒就實在沒辦法了。 “可不是,上次先生又去告狀了,堵在了金殿外面等著我家大人告的狀,眾目睽睽啊,我屁股都給打開花了?!?/br> 莫少珩聽著這些十一二少年,說著他們自以為的憂愁也是好笑。 他們沒有大人的煩惱,但也有他們自己的憂愁呢。 這樣才是少年人吧,等他們以后長大,想起這些的時候,或許也會會心一笑。 莫少珩想了想,現在接近年關了。 說道,“想不想給你們先生留下一個好印象?以后讓你們先生少罰你們?” 一群學生立馬來了興趣,“可是,先生們太古板了,我們課業那么差,他們看著估計都覺得礙眼,怎么可能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莫少珩心道,倒是挺有自知自明。 不得不說,大部分先生,對好學生自然是要多一分喜歡的,人非圣賢,都是有喜好的,特別是這群學生的確鬧騰,老是惹那些老先生生氣。 莫少珩說道,“現在接近年關了,正好我準備了點禮物送給我的老師,要不你們也一起?” 趙景澄:“我們去買點禮品?” 莫少珩彈了一下趙景澄的腦門,古時的先生那可都是風骨之家,哪怕再清貧,一身讀書人的風骨傲氣也是不容人詆毀的。 讀書人,行的是先賢之道,重名聲重風骨。 要是趙景澄真大包小包的買著禮品去送禮。 呵,怕是要直接被打出來。 莫少珩道,“學生給老師送禮,重在心意,莫要沾了俗氣?!?/br> 送禮是人情世故,但參雜了利益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