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4)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同人]cos中也后次元壁裂了、七零年代嫁給破爛戶、師弟為何那樣、無盡升級、重生后影帝愛上了營業、一個無情的beta(穿越)、你是人間星火、李其實想姓白《夢》、深深愛我 (民國)、護花兵王-蝎子
但更多的,是走著走著,突然一座牌樓就撞到了眼前,它的旁邊甚至可能只是一塊荒地。 和旁邊光禿禿的景象比起來,這雕龍畫鳳,造型精美,刻著御賜恩榮之類皇家專用詞匯的石質牌樓,就顯得特別觸目驚心。 有一種壯闊又凄涼的美感。 這是徽州的特產。 挨了狀告的羅老爺和郭員外,這回沒心思給萬達介紹了,邱子晉倒是開始侃侃而談了起來。 這牌樓就是一家一族的榮耀。你不要覺得他們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出現在各地。其實那里都是堪輿過后的風水寶地,據說可以保佑子孫代代繁盛,永葆無虞。對宗族來說,一個牌坊重要的程度,不亞于祖墳。 明代的徽州,除了錢多,文人多,牌坊多,還有一多,就是風水先生多。 徽州的人篤信風水的程度,只要從每年結案的卷宗中就可以窺一斑而識全豹。 當地居民打官司,十有八,九是誰占了誰家的好風水,誰破了誰家的好墳頭。 為了風水,宗族和村子之間反目成仇幾近常事。這也是來此地做官的縣令和州府老爺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麻煩的程度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超越了稅收和教育方面。畢竟這兩項是他們的長處,而風水這種事情真的只有天知道。 邱子晉指著前面蜿蜒的道路上,連續排著的一群牌坊道。 你看這些牌樓,有的是為了表彰功名,有的是為了嘉獎孝義,不過更多的,是宣傳貞烈。 貞烈? 萬達眉頭一皺,一種不好的預感襲上心頭。 徽州是朱老夫子的故鄉,所以盛行程朱理學。所謂存天理,滅人欲。大人聽說過么? 學渣似懂非懂地點了點腦袋。 女子不像男子,可以通過讀書為家族光耀門楣。但是她們可以通過另外一個方法比如教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兒子。 楊休羨接著說道。 就像是邱子晉的母親一樣,據說去年陛下就派人下了旨,允許邱家在家門口建造百歲恩榮牌坊,表彰邱母教子有方。 還有一種,就是為死去的丈夫守節。 眾人來到一座高大的貞潔牌坊前頭,一起抬頭,看著上面刻著的牌坊由來,和表彰的烈女的名字。 十八歲開始守寡,一直到六十歲離開人世。這位錢夫人的兒子,因為母親的貞潔,向州府上表,州府再向京內的禮部上表。最后得到了這座用來夸耀門楣的牌樓。 邱子晉指著上面記錄的故事說道。 那這里那么多貞潔牌坊,都是這樣來的么? 好像對寡婦有些不友好??? 身為現代人,萬達生理性地覺得有些反感。 這樣太慢了。等一座牌坊要等至少四十年,要是這位女子壽數夠長,說不定要五、六十年。 楊休羨上前一步,沉痛地說道,我剛才一路上看了一遍。有很多女子都是喪夫不久后就自殺殉葬的。為此,她們的夫家得到了旌表。 殉葬?先帝都已經取消了殉葬制度,民間的女子為何要殉節? 萬達從不知道溫婉的江南人居然有如此烈性的一面,不由得大吃一驚。 就是不知道是自愿,還是被自愿的。 邱子晉冷笑。 你知道丁老爺的狀子上,告羅縣令什么么? 他難道逼婦人自殺殉葬? 萬達被自己這個想法驚到了。 這倒不至于。 邱子晉搖了搖頭,根據丁老爺所說,他的母親曾經因為為夫守節四十年,得到了一座貞潔牌坊。 而這座牌坊,最近被羅老爺派人給拆了。 邱子晉轉身,看著畏縮不前的羅縣令。 理由是,縣內有另外一家為他們剛去世不滿兩年的兒媳婦請了旌表,已經被朝廷許可。而那座牌坊,就是屬于郭家的。 郭家在豎牌坊的時候,把原先丁老太太的牌坊給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皇長子未來如何,我目前還不能劇透。各位先等等。 豆知識:明朝歷代科舉考試,最多錄取的一次是在,永樂二年,一共錄取472人;最少一科是在洪武二十四年,31人。 明朝一共舉辦了89科會試,一共錄取24866人(此數字可能不準確),平均每科276.5人。 在洪武朝考科舉的考生太可憐了,除了二十四年,趕上年全國最低錄取率。萬一不幸在洪武三十年考試,還會趕上了南北榜之爭,死了一大片讀書人不說。所有南方考生的考試成績都被取消了(江蘇考生設身處地體會一下考上了會死的悲哀) 第56章 無妻無子 萬達等人拒絕了當地士紳的邀請,當晚宿在官府的驛站。 羅縣令和那位郭員外,暫時不能離開縣衙。 邱子晉要求他們明天一早和自己一起出發,往丁家莊考證去。 萬達則當即派了四個錦衣衛,分別貼身監視他們兩人。又派了一隊人,立即前往郭家和丁家,防止這段時間內,兩家人馬上下活動。 這里畢竟是繁華的黃山白岳之地,加上日下還處在春日,雖然是小小驛站,但也是干凈整潔。院子里頭一片綠植,透著融融暖意,算是打理的還不錯。 萬達雙手背在后頭,看著兵士們將行李一件件地搬了進去,轉頭望著外頭。只見青山綠水間,夾雜著白墻黛瓦,身在其內,宛如側身畫中。 可憐的小邱同學,大好春光,只能被困在屋子里處理案子。 放下行李,萬達就和楊休羨換下官服,穿上尋常的春衣,出門閑逛去了。 至于高會,自然要貼身保護邱青天的安全。 誰知道驛站里,會不會又突然沖出來一個要告御狀的人呢。他畢竟是幾十年都難得光臨一回的八府巡按吶。 此地果然是煙雨江南,四月芳菲。 青石小路上走過的尋常百姓的穿著,皆是樸實中不失素雅。路上放學的小童們,行動舉著皆有孔孟遺風。偶爾有女子經過,見到陌生的男子,急忙低下頭,只露出一段雪白的粉頸,踩著輕盈的步伐漸漸遠去。 站在這如夢似花的江南小巷,聞著空氣中不知名的花樹的香味,萬達感覺自己的骨頭都有些酥了。 難怪當皇帝的都喜歡有事沒事,下江南來耍耍。 萬達記得清朝的那個乾隆爺,就是小燕子她爹,就下了七次還是八次江南。 明朝皇帝里,好像也有一個叫正,正什么皇帝來的? 萬達敲了敲腦袋,怎么想都想不出來。 好吧,也不知道這個正什么皇帝的什么時候才出現呢,何必cao這個心。 萬達瞇起眼睛,感受著和暖的春風,心想徽州已經是如此了,真不知道揚州更是纏綿成什么樣子。 萬大人那么喜歡,不如以后就定居江南如何? 楊休羨見他坐在茶寮里,看著來來往往的江南美人們,一副飄飄欲仙的表情,好笑地問道。 嘿嘿,說起這個吧也不是不可以。 萬達轉過腦袋,對著楊休羨半真半假地說道。 你覺得,我是在南京買宅子好?還是揚州?再不然,松江府如何? 提前六百年在魔都買房,這個眼光不可謂不長遠。 星海,你你不會真的想離開京師了吧? 楊休羨之前從未聽萬達提過有這種想法,現下一愣。 如果他真的決定在江南終老,豈不是意味著將會拋棄侯爵府的親人們么? 說實話,自打上次從廣西回來之后,我就覺得我和家里人都格格不入的。像是個外人。 萬達垂頭喪氣地歪過腦袋,悻悻說道。 說到底,他的骨子里還是一個來自六百年后,經過九年制義務教育洗滌過的靈魂。 什么納妾,什么嫡庶之爭,雖然大嫂本人已經認命,接受了那個小萬氏和她肚子里孩子的存在。甚至已經做好了在今后的歲月里,接受更多的女人和孩子出現在自己的生命里。 但是他實在不想逼迫自己接受這一切,不想在未來的時光里,眼睜睜地看著大哥把一個又一個女人接回家。 而他萬貴老爹,則只要家里多子多孫,就全然不顧當年對趙家的承諾,擺明了要背信棄義。 以前在霸州鄉下還好,他們一家四口人雖然窮,但也過的和和樂樂。如今官位爵位都有了,房子車子都是朝廷發的,萬達反而覺得,自己住不慣了。 京里那棟金碧輝煌的侯爵府,是萬府。 不是他萬達的家。 當然,他現在如果提出要和他們分府而居,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不說別人,jiejie就會擔心不已。 但是等再過個十幾年,等他翅膀再硬一些,想要換個地方定居,也不是不可能啊。 萬達甚至都打聽過了南京也有錦衣衛衙門呢!他接受常駐外地,平級調職的。 到時候京城里實在住不下去了,就長居南京吧。 再說了,南京鴨子也好吃啊,是北京烤鴨的祖宗呢。 廣懷,到時候,你會陪我去南京么? 萬達真誠地邀請道。 好啊,你都可以將家業拋下,那我更加沒有什么可以牽掛的了。 楊休羨笑著,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楊馮氏和那個客商約定的一年之期已過,因為眼前這個并不打算兄友弟恭的楊千戶死都不松口,他的弟弟不得不再多做一年的大齡男青年。 楊馮氏氣的要死,但是上次領教過萬達的手段,是再也不敢隨便上門找茬了。 他爹倒是幾次找家人傳口信,讓他到西山家里坐坐,他們父子兩好好談談心。 都被楊休羨以公務繁忙為由拒絕了。 頭鐵的楊千戶寧可不要這個修武校尉的寄祿官名額,也不甘心將它奉送給自己的親弟弟。 禮部和兵部遲遲等不到楊休羨的回復,難免催促了一下。 而皇帝姐夫在昭德宮內,聽小郎舅說臣子八卦,聽得津津有味。 雖然這個事情,東廠那邊已經有人報上來了,但是怎么聽都是小郎舅這個版本有意思些。畢竟小郎舅正面和那個楊馮氏杠過。 然后朱見深聯想了一下,自己曾經差點被周太后所生的朱見澤給代替了太子之位 小皇帝大手一揮,表示這個寄祿官就給楊大人保留著吧。他什么時候成親,或者有了后代之后,再封也不遲。 另外,憑什么楊千戶的錦衣衛功名要傳給嫡子? 朕也不是嫡子,只是先帝的庶長子;朕和萬侍長的孩子也不是嫡子,只是庶長子。 庶長子怎么了? 朕這個皇帝干得不是挺好的么? 楊千戶的父親也未免太迂腐了些。只要孩子有才干就好,分什么嫡庶。 再說了,楊千戶早就被過繼給他兄弟了。 按名分,楊父現在才是真的伯父,這老頭全家干嘛老打別人家孩子官職的主意。 抱著兒子坐在一邊的萬貞兒,聽得頻頻點頭。 她知道,這是陛下說給自己聽的,是說給自己懷里的孩子聽的,更是說給永清宮里的那位太后聽的。 既然朱見深都這么說,楊休羨決定徹底與父親那邊斷絕往來,過年也不登門了,派下人送個帖子意思一下。 若他是個文官,還有招人非議的可能。偏他是個武將,還是北鎮撫司的千戶,哪個諫官都不敢參他。楊馮氏不管是鬧到族里還是鬧到衙門里,都理虧。 對楊休羨而言,眼前的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家人。 所謂家人,不應該只有血緣關系。 感情和恩情,才是維持一切關系的紐帶。 天南海北,人間天上,只要他們兩個人能夠在一起,那就處處是家。 兩人隔著路邊茶寮的小破桌子,互相看著對方眼里的繾綣柔情,仿佛真的看到了無限星海和廣袤的草原。 一時間,眼神交匯,脈脈無語。 兩位是要買地建房么?這個可以問我啊。整個長江以南,就沒有我劉鐵齒不知道的好風水。 正在他們兩個深情對望的時候,一個煞風景的家伙闖了進來,打橫坐在他們兩個的桌子中間。 在下劉鐵齒,專門替人看風水。不管是陰宅,陽宅,玄空,葬法,在下都略知一二。 另算,八字日柱,紫微斗數,掌紋面相,在下也無不精通。兩位要不要來一卦? 萬達無言地轉過頭,看著眼前這個年紀大約三十多歲,頭戴九陽巾,身穿皂色鶴髦,腳蹬云頭履的男子。 這男子眉目清俊,說話間,不停地捻著唇下的一把山羊胡須,瀟灑的不得了,確實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劉鐵齒?道士? 楊休羨轉過頭看著他。 正是正是。無量天尊,善哉善哉。 這人朝萬達二人打了一個稽首,在下乃是正一派天師傳人,云游到此。今日有幸識得二位,都是上天的意思啊。 明朝兩位公務員很想問問這位天師,他是不是不識字。 幾個月前,陛下下旨,為了阻止云游僧道到處流竄生事。大運河沿途的所有僧道,都被要求在年底禁令解除之前,不得離開各自所屬的寺廟和道觀。 榜文此刻就在縣衙門口和各個碼頭渡口貼著呢,他不會看不到吧。 還是這里的和尚道士們,已經囂張到連皇榜都不屑一顧的程度了? 非也非也,打卦算命,乃是百姓的需求。尤其是徽州百姓,不論婚喪嫁娶,上梁造冊,乃至沐浴洗頭都習慣先來一卦。小道不是故意違抗皇命,我是舍小家,為大家。 劉鐵齒不愧是吃開口飯的,這小嘴叭叭的,滿口胡說八道。 眼看他在這里廢話那么久了,旁邊巡街的差役都從茶寮邊走過一回,也不見得哪個沖進來將他捉走??梢姶蠹叶紱]把這皇榜當回事。 萬達和楊休羨對視一眼。 來,給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