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發展【求訂閱求月票】
永泰四年四月初六,也就是半個多月后。 清晨,橘黃的太陽光芒灑在金陵城外的蘇家軍營寨。 營寨外,數千名身著黑色盔甲的士兵正在圍著營寨晨跑,士兵一個個精神飽滿,每個人眼中都透著奮發圖強之色,口中還有節奏的喊著口號:“一二一,一二一,奮發圖強,努力拼搏!……” 士兵喊出的口號聲響徹十里之外。 營寨內,演武場上。 蘇平安身著一襲青袍,左手握著一把金雕弓,右手拿著一根雕翎箭搭在弓弦上。 對著50米開外的紅心箭靶,正在練習著弓術。 “咻!”一箭射偏了,沒有中紅心。 蘇平安嘆口氣,“……哎,又沒射中紅心……” 劉小惠在一旁拿著裝著雕翎箭的箭壺,笑著鼓勵道:“蘇將軍,你現在已經能在射在箭靶上了,想必只要再練習下就能射中靶心了呢?!?/br> 說著,又在箭壺里拿了一根雕翎箭遞給蘇平安。 “好,就再試一下!”蘇平安接過劉小惠遞到身前的雕翎箭,又搭在弓弦上,瞄準了箭靶上的紅心,拉滿了弓弦。 “咻!” 雕翎箭帶著一陣勁風,劃過空氣直朝箭靶紅心射去。 “嘭!” 一箭正中紅心! 劉小惠喜道:“中了!嘻嘻,蘇將軍,妾身就說你能射中靶心的,怎么樣,妾身的話很準吧?” “是很準……不過是本將軍的箭法很準!”蘇平安笑著道。 “切,臭美!”劉小惠笑著瞥了蘇平安一眼。 這時,一名守衛營寨大門的士兵跑了過來,對蘇平安拱手道:“稟報將軍!營寨外有一名自稱姓趙的江湖俠客,有要事想要求見將軍!” “有請!”蘇平安不由的微瞇雙眼,望了望營寨大門外。 “喏!” 很快,士兵帶著一名身著紫袍勁裝大漢朝蘇平安走了過來。 紫袍大漢對蘇平安跪地行禮道:“小人趙破,拜見蘇將軍!” 蘇平安看這紫袍大漢好像就些面熟,“請起!閣下前來所為何事?” 趙破站起身來,拱手道:“多謝將軍,小人聽聞蘇將軍仁義,特來慕名相投!” “……”蘇平安仔細的打量了趙破一眼,這時才想到這眼前的趙破,就是那名典當金雕弓的方臉大漢。 趙破也認出了眼前的這位將軍,就是那天在平月當鋪見到的當鋪東家…… 兩人都不由的相視一笑。 …… 在這段時間里,葉辰離作為守衛金陵郡的主力部隊,其軍隊已是發展到了二萬余人,除了一千重甲騎兵和三千名輕騎兵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步兵大多都是強征的民夫。 雖然葉辰離的做法失了民心,但是葉辰離也是沒辦法了,敵軍已經打到了家門口,非常時刻,他也只能使用非常手段了。 蘇平安作為策應葉辰離的輔助部隊,則還是繼續招募流民,不和葉辰離搶資源。 他們兄弟兩人本來就不分彼我。 葉辰離是將門世家,從小便接受軍事化訓練,作戰經驗要比蘇平安多很多,這是蘇平安比不了的。 蘇平安只有慢慢的磨煉,才能一步步的成長。 在這段時日里,蘇家軍不但收了不少新兵,還有上百名江湖俠客慕名前來投奔,蘇平安則根據其能力不同,在軍中給他們安排了相應的職務。 蘇家軍的兵馬已經從二千多人,發展到了五千多人,但是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新兵。 其中1000名新兵分別培養成了長槍兵,刀盾兵和長戟兵。 另外2000新兵則全部培養成了弩兵,而且弩兵使用弩全是神臂弩。 神臂弩是大葉朝的軍用弩,以檿為弓身,麻繩扎絲為弓弦,射程可達二百多步。 雖然弩沒有弓的裝填箭支的速度快,但是弩兵勝在訓練時間短,容易培養成大批量的弩兵,而且用神臂弓射程要比弓箭手的射程遠。 可以想象,2000名弩兵同時發射出弩箭,其威力是相當恐怖的。 就像李廣的長孫李陵,能用5000多名弩兵,擊敗八萬匈奴一樣,可以想象其威力之大。 倘若再有騎兵部隊的配合,從敵軍的側翼攻擊,那敵人很快就會崩潰。 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二三年,而培養一個弩兵只需要二三天。 因為弓箭手和騎兵培養起來并不容易,他們也像蘇平安有外掛,可以快速學會技能。 所以蘇家軍的弓箭部隊基本都是獵戶出身,獵戶出身的弓箭手,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 弓箭部隊勝在靈活和裝填速度快,可以靈活的配合弩兵,應對突發情況。 騎兵部隊想要大批量的訓練就比較麻煩了。 一名合格的騎兵最少也要三年的訓練時間。 而且騎兵是相當花錢的。 輕騎兵還好說,人穿的是輕甲,馬不需要馬鎧,只要每天給戰馬喂養精飼料就行。 而重騎兵身上的重型盔甲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再加上戰馬負重大,還要披馬鎧,所以重騎兵的馬匹都需要選用上乘的戰馬。 重騎兵連人帶馬的這一套裝備,就最少要花費上千兩銀子。 所以蘇平安的軍隊,現在只有那一百名學生組成的自費騎兵外,就沒有騎兵了。 不過,騎兵是必須的,蘇平安從軍隊里選了學習速度快,和頭腦靈活的二百名步兵來培養成騎兵。 有了馬服原,源源不斷的給蘇家軍輸送戰馬,蘇家軍是不缺戰馬,缺就是騎兵。 蘇平安也想培養一支像李世民那樣的玄甲精騎,來作為蘇家軍的主力部隊,縱橫疆場,所向披靡。 數日后 方臘大軍攻陷了江南東路的湖州和廣德軍,廣德軍是地名,并不是軍隊。 方臘的大軍攻陷的城鎮越多,他的兵力也就越分散。 方臘心懷大志,他并不是像土匪一樣的思想,攻陷了城鎮就殺光,燒光,搶光,而是實行安民政策,他是有帝王之志的。 所以他為了防止攻陷的城鎮再被朝廷收復,便每攻陷一座城鎮,他就分派一部分兵士來把守。 鎮子一般也最少要300到2000兵馬把守。 縣城則有3000到5000左右的兵馬把守。 州郡則最少也要一萬到三萬兵馬把守。 前線剛攻陷下來不久的城鎮,就會駐扎大量人馬,后方已經穩定的城鎮,則會留守少量人馬。 現在方臘大軍把湖州和廣德軍攻陷,等于是金陵的門戶大開,金陵郡境內的所有縣鎮也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金陵郡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