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謝邀。人在國外,剛下飛機,出差三個月,今年都沒空?!?/br> “……” 被拒絕也不是什么大事,雜志社又邀請到了其他金融行業的大佬坐鎮封面,而這一期的目標人物,司寧也很痛快地同意了采訪,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然而就在專訪開始前,說好在國外的越時越總,卻空降雜志社會客室,非要跟司總一起接受采訪。 記者不想得罪他,就把問題拋給了司寧:“司總的意見呢?” 本來以為兩人的關系雖然好,但畢竟都是業內數一數二的公司老板,也不至于好到共享一個封面專訪的程度,誰知道司寧居然接受了。 于是就有了現在的局面。 記者看著面前穿著同款不同色的西裝的兩個人,很難相信越時真的是剛從國外趕回來,特意來參加訪談的。 ——他們倆這個模樣,簡直就像是早上出門前就商量好了,特意一起穿個情侶裝出來虐狗。 至于事實上是怎么樣,這兩個人都一本正經的樣子,記者根本不好意思開口問。 記者:“那我們現在就正式開始?” 司寧點頭:“好?!?/br> 越時:“嗯?!?/br> 記者:“根據今年發布的福布斯富豪榜,前50名中一共有9位中國人,其中兩位就是我們面前的司總和越總,聽說兩位總裁從高中時代就已經是很好的朋友了,如今又一同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真是令人羨慕的友誼。今天我們終于邀請到兩位總裁來做這一期專訪,請問兩位有什么話要對當代年輕人說的嗎?” 這是雜志社給司寧的臺本上提到過的問題,然而不等司寧開口,越時便搶白道:“沒有?!?/br> 司寧:“……” 記者:“……” 同時面對兩位行業頂尖的年輕總裁,兩個人在傳聞中還都是高冷掛的,記者的壓力很大,又被越時這么一嗆,簡直尷尬得要命。 好在提前都做過功課,記者頓了頓,硬著頭皮問道:“聽說司總和越總從高中就認識,一起參加過兩屆數學聯賽,為國家捧回了兩次金牌獎,后來高考,成績分別是本市的狀元和榜眼,一起被北大錄取。很多人都好奇,為什么兩位沒有選擇國外的名校,而是選擇留在國內?” 越時依然回答得很快:“愛國?!?/br> 記者機智的轉向司寧,“司總也是嗎?” 司寧沉默半晌,“……嗯?!?/br> 雖然他有意緩和一下氣氛,但這個問題,似乎也不好回答說“不是”。 記者:“……” 這兩位果然是實打實的高冷。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全都是記者長篇大論地介紹完兩個人的生平,并提出十分有爭議性的問題,然后被越時兩個字打發掉。 司寧本想回答幾句,給記者一個臺階下,正要開口時,越時卻突然拿起手機點了幾下。 緊接著,司寧的手機振動幾下,拿起來一看,是越時發過來的。 【越時:司小寧你別理他!這些記者問的問題都帶坑的,回答他就掉坑了!這些東西我熟,一切交給我,你放心!】 司寧:“……” 司寧就沒開口。 于是整個采訪下來,記者什么有效的信息都沒有問到,最后不抱希望地問:“眾所周知,在同行業內,由于競爭激烈,很少有長久的朋友,但據我所知,司總和越總的友誼卻一直從高中延續到現在,甚至公司的很多項目都有合作。請問兩位是如何維系友情的?在這幾年間有過什么矛盾嗎?” 本以為越時又要用兩個字打發自己,記者都做好了結束采訪的準備,誰知道越時的表情突然嚴肅起來。 “更正一下?!?/br> 突然增多的字數讓記者和攝像師都驚呆了,不由自主地認真聽他接下來的話:“我和司寧不是朋友?!?/br> 難道傳言有誤,兩個人的關系其實并不好,只是表面朋友? 雖說同行沒朋友,但身為商人,也很少有人會當著別人的面劃清界限,那幾乎等于結仇。 記者立即來了精神,“怎么會?司總和越總是業內很出名和合作伙伴,這其中難道有什么誤會?” “是有誤會?!痹綍r再一次語出驚人,“我們倆從來都不是朋友?!?/br> 鏡頭立刻聚焦到司寧臉上,攝像師發現司寧臉上并沒有不悅的表情。 如果只是這樣,還能說是司寧的涵養好,被人這么當面挑釁還能保持平靜,但記者和攝像師卻從司寧臉上看出了幾分無奈的意思。 這又要怎么解釋? 越時給了他們想要的答案:“我們是夫夫,剛在國外領完證飛回來的那種?!?/br> “……???” 記者飛速運轉的腦袋瞬間停滯,攝像師也忘了把鏡頭轉回來,兩個人臉上還掛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就這么看著越時,滿頭都是問號。 采訪結束后,地下一層的停車場。 電梯“?!钡囊宦暤竭_,兩位總裁大步流星地從電梯里出來,朝自己的座駕走去。 只是司寧直接坐上車,越時卻在自己車旁繞了一下,十分自然的拐了個彎,對車里的司機說道:“我坐司小寧的車,你自己開回去?!?/br> 說完便走到司寧的車旁,拉開車門坐進去。 一坐上車,越時身上那份高冷總裁的范兒就瞬間消失,小心湊在司小寧旁邊,緊張地問道:“司小寧……你生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