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書迷正在閱讀:大秦之天柱崛起、我氪金養成了修仙大佬、懷了渣男他叔的孩子、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娛樂圈]、影帝每天都想離婚、和學霸鎖死后,我啃磚頭都是龍蝦味、拯救偏執反派、一池春水、沙雕綠茶爆紅娛樂圈、我憑武力爆紅了
宋敬原就時常覺得他師父頭頂有眼睛,否則怎么事事逃不過他法眼?王八蛋搞了一輩子文玩書畫、金石篆刻,別的不行,眼睛毒辣。路拾螢也是:兩眼5.2——宋敬原現在才反應過來,路拾螢當時好像在諷刺他是四眼兒。 一點好感煙消云散,他又默默記了路拾螢一筆。 宋敬原走神太明顯,宋山瞧了片刻,問:“藕粉圓子吃傻了?心不在焉的?!?/br> 牛頭不對馬嘴地答:“師父為什么認識他?” “誰?” “路拾螢?!?/br> 宋山哦了一聲,眼睛微瞇,半晌說:“認識他父親?!?/br> “他父親?” “已經去世了?!?/br> 宋敬原一怔,纏著宋山多問兩句,才知道來龍去脈。 原來當年宋山初到江都時,常去江都劇院。他向來喜歡聽戲,自己也善彈奏,偶爾唱兩句,有幸聽到的人都是走了大運。而江都是小地方,劇院就一所,演員不多,戲迷也都認識。 有一次,唱主角的演員路上出車禍,江都劇院臨時更改劇目,現寫了一張海報貼在門口。有人筆走龍蛇“單刀會”三個大字,下跟一行“酒也要飲,荊州也要還”,兩筆就寫出了單刀赴會的魄力。 海報上一共不過十幾個字,效法康有為,筆走龍蛇,龍飛鳳舞,有胡寫一氣的蓋勢,倒把康體結構動蕩、氣勢開張的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天宋山戲顧不上看,杵在門口拆字拆到傍晚,當即上門拜訪,從此和路父結識。 路父人高馬大,生得卻是書生白面,文文靜靜,慢慢吞吞。字迷,也是戲迷,常和宋山一起賞碑,便難得成為朋友。他在劇院工作,業余時間自己也愛寫戲文。路拾螢的母親喻寰,從戲曲學院畢業后,到江都劇團工作,閨門旦,頭一遭就演崔鶯鶯,兩人便這么結識。 按說是一對神仙眷侶,可正如戲里故事,老天無眼,叫路父得了癌。他身體日漸發虛,后來要靠呼吸機維持性命。家財散盡,人卻沒救回來。路父去世后,路母打開遺書,得知宋山是他好友,后來上門拜訪。 拜訪的那一日,宋山說,她不過略施粉黛,卻如出水芙蓉。 路母長得漂亮,細眉如柳葉,紅唇如點砂。正襟危坐,是要托孤。 戲唱的多,往往身不由己,成戲中人。愛人離去,就覺得天塌,心如死灰,要和他一起去。 宋山不勸人放棄尋死,只告訴路母,收養一個孩子,不難,難的是誠心。叫她每天早上五點來,在門口宣紙上寫一筆。寫滿三個正字,就同意替她教養獨子到成人。 閉門送客,把路拾螢安置在家里。別的也不干,正常作息,只是讓路拾螢跟著蘇柏延一起,蘇柏延練字,宋山在一旁教他握筆、走筆,用小毫摹紙臨工筆花鳥。做玉雕時,也讓路拾螢在一旁看著。路拾螢聰明,很快會畫翠綠竹。 第十五天,路母臉色發白、雙眼通紅地來了,顯然是哭過。宋山別的也不多說,讓她見路拾螢最后一眼。 路拾螢從小長得可愛,粉雕玉琢,貓兒一樣的圓眼睛,聽見親媽的聲音,“噔噔”地跑下來,帶著一幅工筆人物。 半身相,淡彩,他用筆稚嫩,涂了幾筆,剩余的全靠宋山提筆挽救。畫上赫然是杜麗娘梅樹幽會的樣子,芍藥粉衣,眼波流轉,扇面橫開,微微一顫。 下面還題一行小字,“每念群生沈苦海,寰中誰樂清閑?!?/br> 路父與她初見時,喻寰唱得就是這一出。幾代杜麗娘,她最可愛。路父看癡了,脫口而出就是這句《臨江仙》。 恰巧押了她的名字。 路拾螢年紀小,不懂事,當時還在火上澆油,抱著母親大腿說:“媽,想吃你做的蟹黃豆腐。什么時候回家?” 喻寰一時間心神恍然,明白宋山良苦用心。大哭一場,再也不提自殺的事情。 帶路拾螢回家時,被宋山喊住。宋山說:是個好苗子,心性也好。就是名字不好。那時路拾螢還叫“路行終”,取義“行事有終”,是希望他持之以恒的意思,可“終”字到底兇氣太重,壓不住。 叫蘇柏延研墨,宋山提筆,在紙上落款二字。 “拾螢?!拔炞x書定何益,投筆取封當努力?!彩撬赣H的意思?!?/br> 他看向路拾螢:“學海無涯,勤學苦練。我就說這么多?!?/br> 路父是宋山在江都少有的朋友。逝者已逝,提起故人,心情憂慮。宋敬原就不敢講今天見到蘇柏延的事情,更不要說告訴他蘇柏延就在博物館工作。他只好乖乖洗了碗,上樓寫作業。 今日英語課上受了路拾螢的刺激,他決定重新做人,好好背單詞??蓜偘颜n本掏出來,“啪”的一聲,燈泡卻燒了。 老天爺都覺得他不配學外文。 宋敬原找了很久,沒見家里還有同型號燈泡。沒有辦法,只好拿著紙筆到樓下搶宋山的位子。 宋山給他騰出一半桌案。他在左邊看書,宋敬原在右邊做題。 默寫古詩文時,宋山打眼多瞧了片刻。宋敬原渾身發毛,一筆一劃認真寫正楷,還是被宋山抓到馬腳:“最近不練字?” 宋敬原語塞:“最近考試多?!?/br> 宋山聽懂了:“就會偷懶?!眹@口氣:“這要放在以前,我就上手打了?!?/br> 可不是?這要放在以前,宋山就去取戒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