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穿過人群后,殯儀館里面的人少了很多。 事情的原委顧原在電話里已經聽肖澤講了。 前幾年,國家為了提高醫生的綜合能力,普及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所有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都必須在畢業后接受三年的培訓,五年大學加三年培訓,也就是八年。所以培養一個基層醫生至少需要八年的時間,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作為醫療技術領先的三甲醫院,每年都會分配到教學的任務,這些教學任務一般會落到醫院的基層醫生身上,這個事件的主人公,羅佑醫生就是其中一個。 羅佑今年32歲,是巖海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一名基層醫師,最近剛考了主治醫師,科室里優秀的醫師很多,他并不是拔尖的那一類,但是他帶教的學生都對他的評價非常很高。 基層醫生是科室最忙的醫生,大事小事都需要cao心,他們沒有太多精力去照顧學生的感受,只有閑下來的時候才會教一教他們。 但是學生都喜歡去羅佑那一組,原因很簡單:這個老師脾氣好,有耐心,而且非常愿意教他們東西。 每次從他那里離開的學生都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作為回報,也會任勞任怨的幫他干活。 這件事情就出在他帶學生的過程里。 死者陳健半年前被查出來患有肺癌,堅持化療了6個周期,但是沒能控制住病情,出現了大面積的肺內轉移,腫瘤侵及到了胸膜層。 因為侵及了胸膜層,胸膜會出現大量的滲出液,這些滲出液在胸膜腔里越積越多,如果不及時抽掉這些液體,就會壓迫肺部,導致肺部無法舒張而呼吸困難。 所以這個病人在B超下做了胸腔積液定位后,醫生對他的病情做了評估,最終決定給他做胸腔穿刺:從積液定位的位置插入一根管子,管子會連通胸膜腔內的積液,然后把液體引到體外,減輕患者的痛苦。 對醫生來說,這是一個非?;A的cao作,大多數的醫學生在實習的時候就已經會了。 在做這個cao作之前,必須要找患者簽知情同意書,因為任何侵入性的cao作都有風險,必須在病人同意的前提下進行。 這是最基本的流程。 但是這一天,羅佑就犯了這樣一個最低級的錯誤。 他焦頭爛額的忙完了手上的事情,想起要給病人做胸腔穿刺,于是把知情同意書打印好,正準備拿給病人簽字的時候,主任忽然找他談話,于是他就把同意書折起來放進了白大褂的口袋里,等主任問完話,他推著胸腔穿刺包去了治療室。 此時羅佑想起病人的字還沒有簽,就從白大褂里拿出知情同意書,但他發現自己沒有帶筆。 出門拿筆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個過來學習的同學,同學發現老師在做這個穿刺,表示自己想試一試。 任何一個醫生都不可能從書本上學到怎么做穿刺,只有不斷的實踐,積累經驗,才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羅佑也是這么過來的,所以他非常理解學生的心情,他給學生回憶了一遍穿刺的過程,然后站在一旁指導,瞬間就把要簽字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 這次cao作的定位點在病人的后背,第八肋間隙,需要病人反身坐在椅子上,雙手抱著椅背,背部微微彎曲。 學生找到了進針的位置,又用碘伏消了毒,準備先打麻藥。 羅佑不太擔心會出問題,畢竟這是一個非?;A的cao作,但他還是全程都在監督。 打麻藥的時候,同學有點緊張,手不停的抖,搞了半天,針頭只進去了一點點。 麻藥打到一半,抱著凳子的病人忽然暈倒了! 同學連忙拔出針頭,嚇得臉都白了! 在醫生的輪番搶救下,心肺復蘇做了一輪又一輪,病人還是停止了心跳! 此時羅佑想到自己剛才沒有讓病人簽同意書,頓時感覺大難臨頭了! 當時家屬都在病房里站著,心情很沉痛,他們都知道陳健得了癌癥,病情進展很快,活不了太久,現在人忽然死了,心里并沒有太意外。 此時上級醫生忽然問了羅佑一句:“簽字沒有?” 羅佑想私下跟上級醫生說這件事,所以當時沒吭聲。 但是站在一旁的學生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于是說了兩個字:“沒簽?!?/br> 站在旁邊的家屬也聽到了,揪著這兩個字不放,陳健的兒子大概二十七八歲,嗓門很大:“沒簽字你憑什么治療?!” 病房很快就因為這個事情鬧了起來,以至于沒人搭理剛剛才去世的陳健。 科主任不在科室,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護士長。 護士長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cao作之前不簽字,是大忌! 不管怎么說醫院都是理虧的,所以她第一時間打電話叫來了醫管辦。 醫管辦的人很快就來了,每個人胸口都掛著牌子,上來的第一句話:“把病例全部封存了,任何人不允許再動!” 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連患者家屬也不鬧了。 陳健的兒子一看事情竟然這樣嚴重,連醫管辦的人都叫來了,搞不好是一場醫療事故! 醫院這么多人,自己勢單力薄,肯定斗不過這些人! 陳健的兒子多少聽說過一些因為醫療事故,家屬獲得大額賠償的事情,想到這里,他想先發制人,嘴里大喊:“醫生殺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