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財如命[快穿] 第209節
一次又一次。 以至于,到了最后,她自己也都已經習慣了。 而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是這般被寵壞,在最一開始齊父和齊母或許還有些心虛內疚,但天長日久下來,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到最后, 齊錦繡但凡有所反抗,就成了他們嘴里的不孝之女。 縱然從小不被喜愛,但到底生養撫育自己長大的生身父母,齊錦繡實在狠不下心來,和齊父齊母斷絕關系,所以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為難自己,以至于在不知不覺中得了嚴重的抑郁癥,最后跳樓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她的死,倒是讓齊父齊母放聲痛哭一場,不過他們不是在痛哭女兒的去世,而是在哀嘆他們日后生活該如何是好? 畢竟沒了專屬的取款機,能不哭嗎? 換她的話,也哭。 阿錦不由的在心里腹誹了一句。 其實重男輕女這種事,就是在已經極具發達的二、三十年后,也不是什么新鮮事,更何況是在九十年代。 因為人口的急劇增加,華國在八十年代初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婦只要一個孩子,而這個政策在九十年代達到了一個最頂峰,在這個時候,計劃生育是最為嚴苛,哪怕是在農村也不能幸免,甚至在這個時候,對農村的管理更為嚴苛一些。 畢竟城市那邊,一般來說,都受到了工作的掣肘,即便是心里有再大的不甘愿,最后也會妥協。 但農村不同,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村子里壓根就不當回事,該生還是生。不過在執行幾年后,國家還是嚴抓農村這一塊,不少婦人在生了孩子后,會強制性的被計劃生育委員會那邊上環,而且一旦發現超生,就會立刻拉到醫院,強行打胎。 如此的行為,雖然鬧得一度有些民怨,但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都是普通老百姓,面對國家政策,最后也只能妥協。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乖乖的配合,農村里講究一個多子多福,而且人多了,才不會受欺負,哪怕是頭胎是兒子也都還想再要一個,這樣兄弟之間將來可以幫襯一下。 頭胎生了兒子的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那些頭胎生了女兒的。 更是想盡法子要生個兒子。 在農村,沒有兒子,就會被人看不起,覺得家里絕了戶,無人繼承,走出家門,似乎都比別人矮一頭一般。 而齊錦繡家里就是如此情況。 其實齊錦繡能夠出生,也是個意外,因為計劃生育的實施,不少人在懷孕后,就想盡法子去查看肚子里胎兒的性別,一旦發現是女兒,就會打掉。齊母也是如此,只是這個時候,醫學尚且不發達,而驗看嬰兒的性別又是明令禁止的,只能偷偷摸摸的來,這就導致會發生驗錯的事發生。 齊錦繡就是這種情況。 她出生后,雖然讓全家人都失望,不過已經生下來,再說什么都已經晚了,齊父齊母雖然極度失望,但到底是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是頭一次為人父母,歡喜還是有的,就是少了點。想著等日后,學著一些人,偷偷的再生一個就是,畢竟村子里不少人都是這么做。 懷孕后,瞞住,找個借口,到外地或是住到親戚家去,等孩子出生,一切都塵埃落定后再回來。 到時候,即便是要罰錢,也可以一哭二鬧三上吊,總之一句話,沒有。 即便是被拉到派出所又如何?頂多就是呆幾天,又不能判刑坐牢。 齊父齊母本來也是這么打算的,而且在齊錦繡不到一歲的時候,齊母就又有了身孕,去外地偷偷檢查后,是女孩兒,便做掉了。 小產比較傷身,這個孩子打掉后,又隔了一年多,齊母才又有了身孕,這次倒是查出是男孩兒,齊父齊母自然是高興的,甚至為了防止出現阿錦這樣的意外,他們又多做了兩次,都說是男胎。 齊父齊母心緒大定,便決定等到齊母肚子顯懷后,便到外地去待產,齊母的小姨遠嫁的東城,坐火車都要一夜時間,不用擔心被人碰到。 等生了孩子再回來,若是擔心被罰的話,找個借口,說是撿的,雖然只是掩耳盜鈴,不過在這個時候,成功的還不少。即便不行,被拆穿,依照齊家的家境,二胎的罰款,他們緊一緊也是可以拿得出來。 只是天意弄人, 都沒等齊母到小姨那里養胎,就被人給舉報了。 齊母被計劃生育那邊的人抓了個正著,不管齊家這邊,是哭鬧也罷,哀求也好,那些人都不為所動,硬拉著已經快要五個月的齊母做了流產。 流掉了一個已經成型的男胎。 齊父齊母更是傷心欲絕,沒了孫子的齊奶奶有幾日的時間,更是站在計劃生育委員會門口,又哭又罵的,而計劃生育那邊對齊奶奶這種情況,也顯然駕輕就熟,當即便呵斥,說齊奶奶再鬧的話,就直接送到派出所住幾天。 對齊奶奶這輩的人來說,天然就對派出所有所敬畏,所以齊奶奶便也不敢再去,只在家罵罵咧咧。 罵計劃生育辦,罵那個告密的人,有時候連國家也罵。 但不管如何? 孫子已經沒了。 而更讓齊奶奶絕望的是,齊母這里才養好身子骨,都沒等再懷孕,齊父就出了事。就是齊父不知道聽誰說,知道了當初告密的人,就是住在村東的宋家,想著沒了的兒子,再加上喝了一點酒的緣故,齊父當即就去宋家算賬了。 像是這種斷人子嗣的事,哪怕占著國家大義,但就村子里來說,卻不道德,宋家人哪能承認?自然是一口否決,還說齊父污蔑。 喝了酒的齊父才不管那么多,當即就和宋家人吵起來,到最后越鬧越大,還打了起來。 混亂中,齊父不知道被宋家十五歲的大兒子踹了一腳,就那么巧,正中命根子。齊父當場卷縮身子,起不來身,疼的是滿地打滾,看熱鬧的,見情況不對,宋家人也怕真的鬧出大事來,便把人送到醫院去。 檢查后,其他方便倒好,唯獨子嗣上,日后困難的很。 這還是溫婉一點的說法,其實就是齊父沒了生育能力。 這個消息對齊家來說,不亞于天塌下來,齊父更是面紅耳赤,拿著刀沖到宋家,要和宋家拼命,被人拼命攔著,才沒有鬧出人命來。介于這一點,宋家理虧的很,最后在村委會和派出所那邊的調和之下,宋家賠了三千給齊家,才算了結這件事。 因為這事,齊家和宋家成了仇家,見面分外眼紅的那種。 沒了生育能力的齊父。 也就意味著他此生就只有齊錦繡一個孩子,但齊錦繡的待遇并沒有因此而變好,甚至還變壞了,因為齊家人都在埋怨嘆息,齊錦繡為什么不是男孩兒? 若她是男孩兒的話,齊父就不會絕后,日后也還有人養老送終,不至于連個家都沒有。 這閨女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 齊錦繡就是在這種無理的埋怨和嘆息里長大的。 第239章 九零年獨生女2 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齊錦繡, 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死亡,而很顯然,齊錦繡并沒有前者的魄力, 所以她成了后者。 齊錦繡的性格內秀, 不愛說話, 但卻是周遭公認的乖乖女。 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周遭的鄰里們,提起齊錦繡都是一個評價,這是個乖巧又懂事還省心的女娃。 沒少讓自家的孩子跟著學一學,尤其是家里的女兒。 約莫是因為如此的緣故, 齊錦繡從小到大都沒什么朋友, 她在女孩兒中是另類的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她們會聯合起來孤立齊錦繡, 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至于男生的話, 就不用說, 在這個年代里,男生女生之間涇渭分明的很。 就沒有男生愿意和女生一起玩的,不然是要被小伙伴們嘲笑。 “這待遇, 也是絕了?!边@是阿錦在接受了原身全部的記憶后, 感嘆了這么一句。 齊錦繡說的好聽說獨生女, 獨享父母的寵愛,外人看來,就這么一個孩子, 可別寵壞了。 但事實如何?長眼睛的都能看清楚。 被父母埋怨,被親戚朋友嘆息,至于疼愛?是什么鬼東西? 就這樣, 等十多年后,孩子長大成人,略有些出息,反倒是得意洋洋,說是自己功勞,并且趴在她的身上吸血。 還一口一個是為她好。 想到原身的遭遇,阿錦的心里就升起一絲的暴戾,也就是原身好性子,不然換成她,試試看。 她講究的從來都是以彼之道還師彼身。 敢這么對我,不把你扒皮抽筋,就已經是她心性良善了。 …… 做好晚飯,齊外婆沒在院子里看到外孫女兒,她也到閨女家住了幾日,也知道,若是外孫女兒不在院子里的話,那就是在自個房間,其實本來外孫女兒才三歲,按道理還是跟著父母住一起,之所以已經有自己的房間,實在是閨女小產還沒有好,女婿就又出了事。 外孫女兒在跟著他們住一起,就有些不方便,所以便把她挪到了隔壁的房間,本以為她會哭鬧,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是離不得mama。 倒是沒想到外孫女兒適應良好,除開在第一天還哭了一小會兒,此后就再沒有哭鬧后,倒是讓人省了不少心。 要不就說女兒是mama的小棉襖呢?就是貼心懂事。 外孫女兒最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是從不會亂跑的。 齊外婆走到房間里一看,果然在房間里找到人,開口說:“錦繡,出來,要吃晚飯了?!?/br> “好?!卑㈠\點點頭應答下來,并且立刻從床上跳下來。 “小心點?!饼R外婆忍不住開口提醒說,這床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高的。 阿錦笑的乖巧,點點頭:“知道了?!?/br> 現在是夏天,天長日短,雖說是晚飯,但如今依舊是明光大亮的,晚飯是在院子里吃的。 飯桌上,齊外婆便說了一件事,就是她明日就要回去了。 “這就要回去???”齊奶奶有些驚訝,語氣有些不舍,開口問:“可是家里有事?還是覺得我這里怠慢了?” 齊奶奶是真心舍不得齊外婆走,實在是齊外婆是個勤快人,在這里住的幾日時間,把家里打理的實在妥當,每日的飯菜,也都是變著花樣,讓齊奶奶不用再cao半點心,甚至還有時間外出和同齡人嘮嗑。 不像是齊外婆沒來前,她要照顧受了傷的兒子,小產的兒媳婦,還有年幼的孫女兒,除此之外,還有洗衣燒飯拾柴喂豬喂雞等等這些活計,真的是從早上睜開眼睛,就沒個清閑的時候。 而齊外婆一來,就分走了她大半的事情,如今知道齊外婆要走,她自然舍不得。 最起碼也要等到兒媳婦養好身體吧。 不然的話,她豈不是又要和前一段時間一樣,累的不行,所以她現在說的挽留齊外婆的話,在這個時候,是真的。 齊外婆擺手說:“都不是,只是我在這里也已經住了四、五日,春芳的身子雖然還沒好利索,但也已經能下床,沒什么大事,我也就放心了。也是時候該回去了,畢竟一直住在閨女家,沒得讓人笑話?!倍际且淮?,齊外婆甚至比齊奶奶更精明一些,她能不知道齊奶奶的想法,就是知道,她才要回去的。 幫著的幾日,已經是她心疼閨女,怎么?如今還得寸進尺了。 “親家,你說是不是?”見齊奶奶又要說什么,又笑瞇瞇的問了一句。 聽到這話,齊奶奶還能說什么?她總不能直接開口說,讓齊外婆留下來幫她干活吧? 她還沒有那么不要臉。 所以, 齊奶奶只能溫婉的勸說,不過齊外婆也不是吃素,她才不要留在齊家做牛做馬呢?甚至看著齊奶奶如此的做派,又想著女婿的事,她的心里已經生出了一些別樣的想法。 見勸不動齊外婆,齊奶奶的心里也是有些郁悶,想著齊母已經好的差不多,她即便是再勞累,也頂多就是幾日的時間,況且齊外婆在這里,自己雖說是輕松了許多,但齊外婆這人太大手大腳,其他的先且不說,就說飯菜,油鹽用起來一點分寸都沒有。 才幾日的時間,那油罐子都下去一大截,還有紅糖,也已經沒了一半,家里的雞蛋就更不用說,就沒存下來。 還美名其曰讓兒子吃的好些,好的也能快一些,不過兒子好沒好她是不知道,但齊外婆的臉色,卻rou眼可見的紅了不少。 這般一想,齊奶奶又心疼起來,前一秒還盼著齊外婆不走,能讓她輕松一些,這一秒,就恨不能讓齊外婆立刻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