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財如命[快穿] 第148節
阿錦若是要在邊境這里定居的話,那達鄂族的這中行為,是絕對不行的。 想了想, 其他的先且不說,她還是先發展自己的勢力吧,畢竟不管她日后想要做什么?沒有自己的勢力,她所說所想,都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第172章 古代庶女 想要組建自己的一方勢力, 還是以女子之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阿錦現在, 可以說是處在什么都沒有的一個階段, 說句白手起家不為過。 嗯, 也不盡算吧。 她還有略有些家底, 真的只是略有些, 她全部的身家加起來, 也不過千余兩出頭,這筆錢看著不少,若她只想要做個逍遙客的話,這筆錢自是足夠的。 可惜, 她不是??! 那她這點錢就有些不夠看了,甚至連個零頭都不夠。 所以, 她現在首要的任務, 還是要賺錢, 這道題對阿錦來說,到算不得是什么難事。畢竟經商嘛,她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再次撿起來,雖不容易,但也絕對算不得困難。 因為本錢不算多,所以剛開始,阿錦著實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心血, 做的是貿易的生意。 就是從江南那邊進購一些絲綢布匹,茶葉還有簪環之類的東西,帶到邊關來販賣, 江南精致的東西,尤其是布匹,在邊境這邊,是格外受到歡迎的。像是一匹起價不過二兩的云錦緞,在邊境,最高可以賣到十兩,足足翻了五倍之多,可見利潤的高額。 同樣的道理,邊境這邊一些奇巧的東西,在江南那邊也很受歡迎。 又因阿錦對貨物的把控很精準,知道什么最受歡迎,又怎么以低價賣出高價來,最重要的是,她是仗著自己武藝高強,嗯,離開苗家一年多,她的星辰訣已經突破進入第五層。她是觀察過這里的武功程度,并不算高絕,飛檐走壁也可以做到,但像是什么力拔千斤,隔空打牛之類的就不要想了,所以阿錦現在的身手,在這里夸大的說一句,絕對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個。 也是因此, 她第一次運輸貨物的時候,運輸的過程中,完全沒去聘請鏢師,而是她自己拉著兩大車的貨物,來往邊境和江南。 這之中也不是沒遇到過困難,且不說遭遇到打劫之類,大昭雖還算太平,但距離什么路不拾遺,差的太遠,也不是沒有落草為寇的人。除開人禍之外,還有天災,老天難測,若是一旦碰到雷雨天氣,又沒能及時的找到避雨的地方,對她這三大車的貨物,絕對是超級不友好。 即便是她所有的東西,尤其是那些不能沾雨水的布匹之類,都用牛油紙里三層外三層的裹著也是有風險的。 好在, 這幾年大昭還算是風調雨順,阿錦除了遭遇了兩撥劫匪,嗯,那種想要打劫她,卻反過來被她打劫,甚至有一家,真的是老窩都讓阿錦直接給端了。遇到了兩場大雨,不過都及時趕到驛站。除此之外,她這一路,走的還算是順暢。 而且,這樣的辛苦也是值得,這一來一往,不到半年的時間,她足足賺了一萬多,讓阿錦笑彎了眉眼。 手頭有了更多的錢,她的本錢也多了起來,這生意自然也就大了起來。 如此三年的時間,阿錦已經是邊境最大的貿易商之一,身家也已經有幾十萬之多,可別小看這幾十萬兩銀子,她這可是手里的現銀,至于置辦下來的其他產業,則不歸屬其中,若真的要亂七八糟都加起來的話,她少數也是身家百萬的那種。 如今錢也有了,她可以順利的開展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大力的培養屬于自己的心腹。 其實在發展家業的這三年里, 阿錦自然不是單純的做生意,若是遇到有資質不錯的孤兒,自然會收在自己身邊,甚至每到一處,也都會刻意的道當地的牙場去逛一逛,看看有沒有好苗子,而牙場,說白了就是人口買賣的地方,不過牙場是在官府那邊過了明路,所販賣的人員,多半都是犯事的家眷或者犯錯的下人,能在這里進行交易的,身家都是有來歷可尋。 嗯,明面上是如此。 至于私下里的話,呵呵,若是真的干凈的話,也就沒有人販子這一說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阿錦能管轄的范圍了。 因此,這三年來,阿錦的手上著實的收編了一批可用之人,除開阿錦自己買來的,撿來的,還有在她的生意漸漸的做大之后,主動投奔而來。不過后者這些人,阿錦就只讓他們打理自己的產業,至于她要做的事,都是交給前者來做。 這些人對阿錦來說,才是她的心腹。 其中有一批約五十人的護衛,個個都是身高馬大,在其他才能上他們或許有所欠缺,不過一身的武藝,輕松撂倒四、五人,跟玩一樣,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對阿錦絕對忠心。 這是她為自己培養出來的班底。 阿錦深知一點,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力的展露是必不可缺的,這也是她的貿易生意做的這么大,還又是女子,卻能在邊境占有一席之地的緣故。 除開她本人在生意漸大的時候,走通都府那邊的路之外,這一隊護衛也是原因之一。 在有了一定的本錢后,阿錦便開始大刀闊斧的發展起自己的勢力,本來她最一開始的打算是在都府這邊謀奪勢力,不過后來卻有了更好的選擇。 就是大漠的外族。 這個外族可不是指達鄂族,而是指一些小部落,像是依蘭族,塔塔族這樣愛好和平的小族,這些小族的人口,少則千余人,多也不會超過一萬,大漠的環境又一貫惡劣,達鄂族又一貫強勢,占據著環境相對好一些的漠南,把這些小部落趕到漠北,這些小部落即便是不滿,但因要依附達鄂族生活,也不敢多說什么。 畢竟達鄂族是大漠最大的部族,統治大漠已經超過兩百年。 不過這些小部族即便是依附達鄂族生活,過得也不好,若是糧食短缺之際,達鄂族除了到大昭搶劫之外,也會逼迫這些小部族,加倍的交歲供。長年累月下來,這些小部族對達鄂族也不是沒有怨氣,只是自身太過于弱小,無法反抗,只能不得已咽下。 也不是沒有想過一起聯盟對抗達鄂族,但最終卻因為小部族眾多,意見無法統一,再加上也沒能出現一個讓各個小部族都心服口服的人,導致聯盟都還沒有集結,便已經散了。 而阿錦看準的就是這一點。 不過阿錦于這些小部族來說,也是外族人,所以,在最一開始的時候,她可是著實的費了不少的口舌,可以說連忽悠帶騙的,才讓這些小部族的族長,結盟在一起。當然,也不是全靠忽悠,最后能讓人信服的還是實干。在聯盟正式的成立之后,依著阿錦的本事,混個首領當當,并不是一件多難的事。 聯盟即便是成立,也還是弱小的,最先做的就是養精蓄銳。 為此,阿錦可是嘔心瀝血的做了種種的計劃,從武力到經濟再到民生,她都是一把抓的那種。 終于, 在聯盟成立的第七年,阿錦從首領變成了漠北女王,和達鄂族所統領占據的漠南有了一較高下的實力。 …… 大漠的分裂,對大昭來說是一件樂見其成的喜事。 畢竟大漠和大昭可不算是邦友,如今他們內部搞分裂,對大昭來說,他們的邊境也能更加的穩定,自是只有高興的份兒。 這幾年伴隨著皇子們逐漸的長成,尤其是伴隨著幾位年長的皇子入朝后,新一輪奪嫡也漸漸的有了苗頭,這讓才四十多歲,自詡還龍馬精神的皇帝很是有些不悅,煩心事也日漸增加。 而聽到這樣有利于國的消息,他的心里也沒有高興多少,“為何消息知道的這么遲?”漠北的建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一直到漠北女王登基,他這里才得了消息,這讓皇帝能高興的起來才怪。 因為這意味著他對國家的掌控弱了不少,邊境發生的事。而邊境都統是魯國公舉薦,這魯國公又是二皇子的外祖之家,手里握有幾萬精兵,這容不得皇帝不去多想。 這魯國公府是想要做什么? “此乃邊境都統的失職,未能及時的探查,還請陛下降罪?!贝蠡首右幻}的官員,立刻跨步而出,抓住機會開口說道。 二皇子一脈的人,尤其是魯國公,正要開口辯解。 卻見皇帝已經沉著面色答應下來,魯國公雖是武將但為人卻老jian巨猾的很,一見皇帝的面色,便又把腳縮回去,并且同時對二皇子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輕舉妄動。邊境都統陳威,雖有失察之罪,但過往卻把邊境打理的不錯,這幾年邊境的傷亡都少了許多,念在這份功勞上,皇帝頂多就是訓斥扣薪水,倒不至于把他革職。 畢竟就這一點而言,沒人比陳威做的更好。 皇帝看了魯國公一眼,心里罵了一句老狐貍,卻也無可奈何,果然也如魯國公所想,只是下旨訓斥了陳威,若再犯,兩罪并罰,決不輕饒。 在說了這件事后,焦點才正式的放到了大漠那邊,有朝臣開口道:“陛下,可要給漠北送去國書?” “送,當然要送?!被实垭m然心煩朝堂上的事,但大漠的分裂,對大昭來說,自是于國有利的好消息,在這一點上,他還是分的很清楚的。 自是要送去國書,若是能挑起他們的更多的仇恨,打起來的那種最好,那大昭的邊境也會更穩固。 “對了,這漠北王是何來歷?”皇帝又問道。 掌管兵部的兵部尚書回答說:“聽聞出身小部落,至于具體來歷,還未曾有消息傳來?!庇盅a了一句,“這漠北王乃是女子?!?/br> “女子?這不是牝雞司晨嗎?”大昭對女子要求苛刻,后宮中更講究,女子不得干政,一聽說漠北王乃是女子,自是議論紛紛。 禮部尚書更是直言:“蠻荒之地,禮教粗鄙,也是情理之中?!?/br> “行了,漠北王是男是女都無妨,讓人盡快的打探清楚?”皇帝擺擺手,打斷那些人的討論,他不是很關心這個,是男是女,有什么差別,他比較擔心的是對方的性情如何? 從寂寂無名到成為漠北王,且還是以女子之身,本事自是不用說,是個有大才干的人,不到十年,她就能統一漠北,若是再過幾年,她直接統一大漠。若如達鄂族一般,爭強好勝的話,那到時候,必定不是個安分的人,那俱時戰火再起,他們此時的喜色,怕都成了禍害。 倒也不是怕了那些蠻族,只是一旦打仗,苦的終究是百姓。 自詡是個為國為民明君的皇帝,在心里如此擔憂的想到。 第173章 古代庶女 大漠分裂為漠南和漠北, 其中漠北的新王,還是女子的消息,一經傳開, 不止朝堂上議論紛紛, 就是在民間, 一時間也成了茶后飯余的話題中心。 而苗家自然也有說起。 “這漠北女王還真的是厲害,竟是能女子之身成為女王,值得我等敬佩!”一個二十多歲,容貌清麗的女子, 也就是苗如嫻,笑吟吟的開口說道,言語間盡是對漠北女王的贊嘆。 立刻就有一嬌美艷麗的女子,也就是苗如妍,輕輕嗤笑了一聲,說:“這有什么好敬佩的,大漠不過是蠻荒之地, 縱然是成為女王又如何?依舊不是在風中吃沙子, 日子過得苦巴巴, 有什么可羨慕的?!?/br> “七姐,你這話說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過得有多好?瞧瞧, 我這話說的,七姐的夫家雖然是小門戶, 家境不顯,但誰讓我們七姐是苗家的嫡長女呢?又素日最得大伯母的寵愛,萬事都是向著你,連兩位兄長都不及你, 自是不會委屈了你?!泵缛鐙箍刹皇莻€善茬,笑盈盈的開口說道。 她這話一出口,苗如妍的臉色頓時一黑。 苗如妍雖然自詡夫君未來是有大前程的人,但那都是新皇登基后的事,眼下卻是還不顯,不過是國子監丞,因而被苗如嫻這么一懟,縱然不是第一次,卻還免不了有些動氣。 苗如嫻卻還嫌不夠似的,又接著說:“七姐,你是知道我的脾氣,最是個直爽的,若是有錯處,你擔待一些,千萬不要和meimei一般計較?!?/br> “這是自然,說起來,滿京城誰人不知,八妹你最是個賢惠能容人的,家里的妾室抬了又抬,熱鬧極了,不似我府里,清凈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泵缛珏陟o下來后,也反駁說道。 說起這個,她的心里是極其慶幸的,大約這輩子是‘真愛’的苗錦柔早死的緣故,盧巖是一改上輩子癡情的模樣,反倒是貪花好色起來,自打成親,有了嫡長子后,這后院里,可是熱鬧極了,光是有名分的妾室姨娘,就有七、八個,那些出身卑賤的通房丫頭就更多。 “七姐過譽了,這是meimei該做的?!泵缛鐙姑蛄艘豢诓栊Φ?。若是早兩年的話,她可能還會介意,但如今,早已經不在乎,她有兒有女,又得公婆看重,夫君那里,雖然喜愛顏色,不過也給夠她敬重,只要她端得住,這安定侯府二少奶奶的位置,永遠就是她。 那些姨娘妾室,不過是打發時間的消遣罷了。 苗如妍和苗如嫻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其他人鼻眼觀心,是一句也不敢隨意插口,以免殃及魚池。 說起苗家,如今距離阿錦‘死亡’一經過去十余年的時間,不說苗如妍和苗如嫻早已出閣,嫁為人婦,就是昔年便是府里最小的十小姐,年方五歲的苗錦玲也已經出閣,今日便是她三朝回門的日子。 因此,苗家已經出閣的小姐,府里現如今的姑奶奶,在京的都已經回來。 其實苗老夫人在幾年前就已經過世,苗父那一輩的兄弟也已經分家另過,十小姐苗錦玲是大房庶女,那苗如嫻這個二房嫡女,其實本可不用過來,隔房庶女回門,依照她的身份,很是不必跑這一趟。不過苗如嫻今日可是特意過來的,就是因為知道苗如妍會今日回來。 嗯,你想的一點都沒錯,她是特意回來看苗如妍笑話的。 說起兩個人的仇怨,那就要追溯來多年前。 雖說她們倆是苗家唯二的嫡女,但兩人的關系并不好,甚至還相當惡劣。 對苗如嫻來說,她在意的是雙方身份上的差異,嗯……也就是苗如妍是長房的嫡女,父親本事,再進一步,就是閣老,位高權重,兄長也爭氣,都已經考取進士,在外為官,積攢資歷。她雖也是嫡女,不過她是二房的,苗二叔,一直到今日,也才不過是個從三品的禮部侍郎,還是全靠兄長的提攜,弟弟也不甚爭氣,一直到如今才不過是個生員,連秀才都不是。 反之, 對苗如妍來說,苗如嫻則是家長嘴里的別人家的孩子,每每她犯錯,不拘是苗父還是苗夫人,都喜歡用苗如嫻來舉例,什么比你聽話,比你懂事,比你有禮,才學性情也都出眾之類。 以至于不管是苗如妍還是苗如嫻,自幼就對雙方沒有多少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