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賜婚
吐蕃美人一曲箜篌結束,很快就來了人將臺子給搬了下去換新的,一張大大的畫布被宮女們緩緩拉進了殿中,燭光被移走了不少,一道曲線優美的身影出現在了畫布后,手拿一直梅花,仿佛在嗅著花香,遺世而獨立。 女子突然舞動了起來,腳步時輕時重的落在地上發出聲響,與樂聲相融合,畫布旋轉至后方,這才讓人看到女子原來是站在鼓上起舞。 原本的畫布突然被人從后面潑了墨,與這重重的鼓聲相融,然后畫布后也再次出現了一道倩影,手拿狼毫在畫布上指點江山。 章家姐妹這樣的表演還真是獨樹一幟,之前還沉迷在箜篌聲中的眾人收回了心神還沒多吃兩口菜,又被吸引了注意力。 鼓上,少女靈動的身姿,一身華麗的紅紗舞裙,銀絲線在燭光下若隱若現,手中的紅梅仿佛伸展的枝丫,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生長,緩緩綻放。 四皇子一開始倒是多看了兩眼跳舞的章月蓉,畢竟美人總是吸引人眼球的,但是聽到宮女悄悄在耳邊說的話,四皇子又將目光放到了后面的畫布上。 皇后特意讓宮女來傳的話,章月華是自己看上的兒媳,但是兒子卻還沒認真看過,正好對方愿意展示一下,皇后自然是要只會一聲的。 顧瑾卻是全程雙眼都看著夜九,因為那吐蕃美人不知何時居然坐到了夜九身邊,兩人倒是沒說什么,但是那美人卻接下了給夜九倒酒的活。 原本一直以為自己的勁敵會是京都中的世家子弟,再不然也是那新科進士們,如今看來,自己是小瞧了對手了。 之前還臉帶哀怨的彈奏箜篌的少女,如今卻笑臉盈盈一臉奉承的扒著九兒。 咳咳,當然,這都是顧瑾自己覺得的。 而吐蕃美人在得知自己被賜給了九公主,不用伺候那比自己爹也只小了兩歲的皇帝,心中自然是高興不已,而前來謝恩的時候又感受到了夜九沒有輕視看低自己,心下自然而然就放松了。 從小就被教授著要好好伺候人,所以很是順手的接過了倒酒夾菜的活。 至于夜九的大宮女,見新來的吐蕃美人伺候周到,于是乎高高興興的去御膳房打包去了。 章月蓉的媚眼心意都拋給了個瞎子看,而四皇子因為皇后的交待,注意力也放在了作畫人的身上,若隱若現的身姿,可以看出是個窈窕淑女,作畫也不慌不忙的,急中有序。 章月蓉倒是想要將手里的花枝給扔顧瑾身上,但是奈何她人在鼓上,距離有些遠,又不好跳下去,殿前失儀可是大罪。 一曲舞畢,章月華的畫也恰好收筆,宮人們將畫轉了過來,一副踏雪尋梅圖正好與之對應。 “不錯不錯,章愛卿家中女兒才德兼備,朕記得皇后給老四定了章愛卿家的大女兒,可是作畫的那一位?” 皇帝的話一出,皇后笑著看了一眼下面的章月華。 “可不就是,月華上前一步來,老四爺過來,如今回來了,讓欽天監挑選了日子,擇日完婚,許久都沒聽到孩子熱鬧的聲音了,你們也早點給本宮添個金孫?!?/br> 四皇子走了出來站到了章月華身邊,兩人看著也是十分的登對。 “兒臣謹聽母命?!?/br> 四皇子拱手謝恩,章月華羞紅了臉,跟著一起行禮。 “皇后說的是,宮里許久都沒有出生的新兒了,太子這兩年也是忙于政務,朕看章家二小姐也不錯,不如就賜給太子吧,正好太子還有一側妃未立?!?/br> 皇帝的話一出,站在大殿中央的章月蓉整個人都愣住了,直到太子起身朝皇帝行禮。 “多謝父皇賜婚,兒臣領旨?!?/br> 太子的聲音一下驚醒了章月蓉,章月蓉連忙跪下。 “臣女領旨謝恩?!?/br> 心中苦澀,但是卻不能出口,磕頭謝恩,章月蓉忍住淚,努力撐起笑容。 自己苦戀了這么多年顧瑾,一直記著當年的少年郎的救命之恩,別人都說顧瑾紈绔,文武不能。 但是當年,自己與姐妹們同游,jiejie一門心思念書,幾個庶出的姐妹對自己明著奉承,暗中卻是算計擠兌,在相國寺的放生池,要不是少年的顧瑾伸手拉了自己一把,自己就要被人擠入那放生池中。 那年自己七歲,放生池的水可不淺,絕對能夠沒過自己的頭頂,哪怕最后人沒事,但是相國寺人不少,尤其放生池附近,名聲肯定就壞了。 原以為等自己長大,別人都不愿意嫁給顧瑾,那么嫁給顧瑾的那個人便非己莫屬。 哪知,原本自己是想要在今晚借這個機會向顧瑾表達自己的心意,對方卻一直沒有看自己,被陛下留下,原以為還能有機會,借機開口請求賜婚,卻被賜給了太子。 太子不是不好,將來能夠登頂的人,多少人眼熱,但是自己心中有人,而且那人已經存在心里那么那么的深了,別人再好,卻都不是他。 章大人倒是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小女兒早就跟夫人透露過與鎮北侯世子有意,鎮北侯府也算可以,章大人也就沒有反對,不過奈何鎮北侯世子自己不愿成親,而且顧家也沒開這個口,身為女方自然是不好上趕著的。 章夫人害怕女兒殿前失儀,好在女兒沒有辜負自己多年來的教養。 在章夫人看來,太子確實要比鎮北侯世子強,而且大女兒嫁給四皇子做正妃,將來女兒雖然是太子側妃,但是以后的地位不會太差,兩姐妹還能相互扶持。 宮宴也幾乎接近了尾聲,章月蓉自打回了位置就沒有再說話,倒是章月華沉浸在一股喜悅中。 脫離了稚氣的四皇子,模樣隨著皇后,很是俊朗,而meimei賜婚給了太子,那么便不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皇后親自許諾了讓欽天監挑日子,婚事便是定了,自己接下來只要好好學習規矩,然后繡制嫁衣待嫁即可。 有人歡喜有人愁,帝后二人差不多就退場了,下面的人也漸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