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戶部哭窮
當你頻繁的碰到一個人,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巧合,那么三次四次甚至七八次呢? 夜九心中種下了懷疑的種子,不過并沒有讓人去查這個趙黎生,既然在京城中總能碰見,那么夜九準備離開到附近走走,去山里看看順便收些山貨。 這幾年忙的,連打松子都沒機會去打,正好借這個機會充實一下自己的空間。 “父皇,兒臣去獵場玩一段時間,給您獵兩頭野物回來換換口味?!?/br> “怎么突然想到要去獵場了?” 皇帝放下折子,今年秋闈,所以皇帝沒有去獵場,就連今年的巡視都是安排了太子帶老五老六一起去,回來剛好趕上老五老六大婚。 “整日無所事事太無聊了,兒臣又不喜跟那些嬌滴滴的閨秀一起玩,還是去獵場舒服,又是父皇的地盤,沒有外人打擾?!?/br> “行吧,不過也別去太久,如今已經九月了,距離你的生辰越來越近,過了癮就回來?!?/br> 這一段時日關于自己小公主的各種流言又開始往外冒了,皇帝想了想,讓夜九去獵場也挺好,省得聽了糟心。 于是乎夜九當天就一騎快馬帶著兩個護衛一起出了京城,大約半日的功夫就到達了獵場。 獵場里有現成的宮殿供居住,夜九也只是稍作整頓,第二天丟下護衛自己進了林子。 每天出來都收獲滿滿,小到蘑菇,大到野鹿,夜九自己留一些,剩下的都讓人送京城去。 實際上,夜九的空間里那是好好囤了一番東西。 獵場很大,平日里又有巡邏的士兵檢查,所以沒有人敢進去撿山貨,全都便宜了夜九。 至于帶出去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極少的一部分而已,為了掩人耳目。 夜九進入了獵場的深處,將發現的幾處野豬群幾乎一網打盡,不管吃草的還是吃rou的,雜七雜八將空間的一角給填滿,然后找了個靠近水源的地方,將自己空間里的大鍋拿了出來。 一場浩蕩的燉rou進行中。 一鍋接著一鍋,連遠處的山民都隱約的聞到了rou香,不過對深山的敬畏,無人敢入。 喜歡柴火做飯的香氣,所以夜九只從系統購買了大型的鍋具,并沒有購買智能灶。 靠著水源就在大山里,不缺水不缺柴火,就是多費些時間。 幾口大鍋,之前的老鹵又添了香料,不同的rou鹵制出來的味道也不同。 打獵花了六天,燉rou卻花了七天,全部收拾進空間,一張張的皮毛全部處理好了囤放起來。 燉rou的時候都不忘收集各種山貨,半個月的時間就這么一晃而過,夜九準備回京。 航海最怕長期吃不到新鮮果蔬缺少維生素c,夜九讓人收了大量的橘子,冷風干充當維生素c用。 一艏大船需要不少的船工,加上護衛七七八八至少一百五十人,每人三天一個橘子,需要的數量都不會小,更何況遠航期限不定,又不好補充供給。 自打知道暖棚種菜有自己的份子,夜九今年有了要出海的決定后就開始讓人制作脫水蔬菜干,還有各種可以長期保存的rou食,自己有空間補給,別人可沒有,所以要做的準備不少。 夜九的動作不算悄悄的,不過知道夜九在為出海做準備的也就只有王旭杰跟顧瑾兩人,連夜九身邊的大宮女都不清楚。 這個時候還沒有火器的出現,夜九也就沒在大船上設置火炮的位置,不過卻弄了三臺投石車與五架弩車在甲板上,作為遠程攻擊重武器使用。 雖然大船還沒進行試水,但是水軍仿照的圖紙制作的戰船卻已經成功下水了,每一艏船載重都達到了一百五十石,不論防御還是攻擊都比之前大大的提升了好幾倍,船與船之間搭上板扣在一起,對水師的人來說如履平地,大大增加了作戰的便利。 這算是秋闈后的再一次喜訊,水師如今一下增加了十艏大船,用時也不過是顧瑾如今制作航海船的三分之二。 算下來,加緊一點,不出十年,水師整體實力就能夠提升到與北伐大軍一樣,不再空有其名了。 就是國庫有點吃緊,皇帝聽著戶部侍郎報賬哭窮,腦子里想著的卻是自家小公主說的出海能賺大錢的事情。 “陛下,您看,雖然今年風調雨順,但是花錢的地方是一處都沒少,還有禮部上報的九公主的及笄禮,今年冬的碳祿,來年的春試,會試,萬壽宴,那一筆都是不小的支出,臣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br> 皇帝撇了一眼哭窮的戶部侍郎,很好,為了錢,不惜拿自己跟婦人比。 “朕知曉了,愛卿辛苦了,先下去吧,宣太子覲見?!?/br> 戶部侍郎聽著沒讓自己撥錢出來,松了口氣,好不容易有點錢,得節儉! 戶部侍郎走了,出來的時候正好碰上太子,行了禮告退。 “兒臣給父皇請安?!?/br> “起來吧,看到戶部侍郎了吧,說說看,如何給國庫增收,明年朕還準備造船,水師一直是我朝弱項,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怎能錯過?!?/br> “父皇所言極是,兒臣也認為造船不能停,水運是極其容易來錢的路子,今年,暖棚擴建了二百畝,水師換下來的船可以將這些菜運往南邊,江浙一代富庶,又是大碼頭,水運被曹幫掌控著,之前是沒有辦法介入,如今卻不一樣了。 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介入,一可削弱曹幫水運,二可以給國庫增收,三可順勢采購減少國庫支出,四,水路成熟之后,父皇也可每年去江南避避暑,在江南建造一所避暑山莊,既方便了了解民情,又可以震懾江浙一帶財閥世族?!?/br> 皇帝聞言微微點頭,這個太子是自己親自挑選的,又是嫡子,比其他兒子要花費的心思多多了,好在成長得十分不錯,再過兩年獨掌大局應該也沒有問題了。 為什么說再過兩年,因為皇帝也想有生之年出海去看看,順便一揚國威,死后也對得起江山社稷跟諸位先祖了。 先帝去得早,當今十六歲就被扶上了這個位置,先帝也只多活了兩年,所以皇帝獨自執掌朝政算下來已經二十一年,幾乎被困死在這座皇城中,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為了收回兵權親自出征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