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日,景旭本想在宿舍好好休息,睡他個昏天黑地,哪想到一大早居然接到了家里打來的電話。 “小旭,你都多久沒回家了?”電話里,景mama埋怨道,“你們醫院再忙,能有我和你爸的醫院忙?” 景旭一滯:“我……” “行了,你爸那個狗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不就是多嘮叨你兩句嗎,你們父子還能有隔夜仇?今天晚上你爸以前的學生回來看他,你不在場像什么話,你說什么也要回來!” 于是如此這般,景旭的宿舍補覺計劃只能宣告破產,他嘆了一口氣,起身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其實景旭就是本地人,家離學校并不遠。其他本地學生恨不得住在家里,但他大學五年,除了寒暑假回家以外,其他時間幾乎很少回家。 理由很簡單——他家是醫生世家,家人不是做臨床的,就是在疾控,年輕一代中,只出了他這么一個離經叛道學獸醫的。 當初他背著家人填報了志愿,等到錄取通知書下來,他爸媽傻眼了。一家十幾口人圍著他開□□大會,你一言我一語,告訴他學獸醫多么沒前途。 國內的動物醫院都屬于私企,他媽擔心他退休后沒有退休金,強烈建議他考公上岸,當官方獸醫,吃公家飯,捧鐵飯碗。 他爸則要求他準備考研,跨考人醫傳染病,他有交叉學科背景,到時候可以研究人畜共患病,去疾控也挺好。 他們把千千萬萬條路都替他想好了,但景旭眼里只有一條路——他要成為給動物治病排憂的獸醫。 就因為這件事,景旭抗爭了足足五年,從大一抗爭到大五,現在他mama已經接受了他的選擇,可惜他爸是個老固執,一直沒能接受現實。 哎……今晚回去吃飯,他爸肯定又要借題發揮了。 在回家的出租車上,景旭不由得想起了殷九竹——他從沒聽殷老師提過她的家人,她選擇這條路,她的父母是支持她,還是反對她呢? …… 今天來景旭家里的客人是他爸以前帶過的學生,景旭稱他為王哥。 王哥現在在某省級三甲做臨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想來再過幾年,就能往上升一升。 景爸爸對這個學生贊不絕口,仿佛他才是自己的親兒子似的。 景旭早就習慣了爸爸的嘮叨,左耳朵出、右耳朵進,反正老頭子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唄,腳長在自己腿上,他爸又不能強壓著他去跨專業考研。 今天這場鴻門宴,他只要專心吃飯就好了……別說,好久沒吃他媽包的餃子了,味道針是不戳。 就在景旭埋頭苦吃之際,莫名其妙的,話題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只聽王哥問:“老師,當初我在您門下學習時,小旭還在讀初中呢,沒想到一轉眼,小旭大學也要畢業了……一直沒問您,小旭在哪所醫科大學???學的是臨床還是其他方向?”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飯桌上的氣氛立刻僵住了。 果不其然,他爸把筷子一放,重重嘆了口氣:“這混小子太跳,滿肚子鬼主意——好端端的,居然跑去學獸醫!” 王哥也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答案。 獸醫雖然也占了個“醫”字,也要學什么內外科啊、麻醉啊、傳染病幾本厚部頭,但獸醫根本不算是醫學類,而是農學的下屬學科。 一個出身于醫生世家的孩子,居然去學農…… 飯桌上的氣氛一時變得僵硬起來。 但王哥不愧是老油條,見自己的老師臉色不愉,立刻改了口風:“當獸醫好??!現在當醫生的,哪個沒遇到過醫鬧?還是獸醫好,每天和貓貓狗狗打交道,多治愈,多有成就感啊……” 醫鬧可是現代社會的大問題,景爸爸景mama從醫多年,即使坐到了那么高的位置,遇到的醫鬧也不會少。 “再說了,”王哥又寬慰自己的老師,“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們這些給人看病的醫生,雖然聽上去社會地位高,但其實又不賺錢、又辛苦。每天24小時手機不能關機,剛睡幾個小時,醫院那邊就打電話叫你立刻趕到手術室。要是輪轉到急診科就更難熬了,遇到什么連環車禍之類的,整個科室一周都睡不了覺! “還是獸醫好啊。之前我女兒在路邊撿了一只貓,我陪她去寵物醫院看病,天啊,一個生化檢查就要一百八,全自費!更別提什么洗澡啊,體內外驅蟲啊,查個什么傳染病啊……最后走出醫院時,前前后后的檢查花了一千多!”王哥說,“老師您想,這一只貓就要花一千塊,寵物醫院開門做生意,一天得有多少動物上門??!我覺得小旭當獸醫挺好的,很有遠見——工作幾年,攢點錢,自己開家醫院,這可是門大生意??!” 王哥的話,讓老兩口的臉色稍微好了那么一些。 景旭坐在一旁,從始至終沒有插話。 他的筷子上還夾著一枚餃子。這餃子皮薄餡大,是他爸爸剁餡兒、他mama親手包的,以往每次回家,他都要連吃三十個。 可今天,他看著面前熱氣騰騰的餃子,忽然失去了所有胃口。 …… 景旭沒精打采的回到醫院,沒精打采的穿上白大褂,沒精打采的給住院的病寵們喂晨藥,沒精打采的接待來往的客人。 這個向來陽光開朗的男孩,今天卻像是一株枯萎的向日葵。殷九竹立刻發現了他的反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