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4)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我黑化了(校園 1v1)、年代文里的美艷嬌氣包、奮斗在瓦羅蘭、帶球跑渣攻帶著孩子回來了、我有百萬倍攻速、傲世無雙:絕色煉丹師、陽光正好,珍惜當下、封神之開局策反姜子牙、穿成龍傲天早夭的meimei、今天你女裝了嗎
煉制琉璃箭的團圓山,不是早就應該被搗毀了嗎??? 當初花辭樹拿下上京領主之位,謀劃的第一件事便是搗去這浸透了無數花氏一族鮮血的團圓山。山中熔爐砸毀,一切器具掠走,若非十年,不可能再有煉制琉璃箭之想。 難不成 黑衣劍客握緊身側的玄色長劍,隱于樹后,屏住了呼吸。 但是在他眼前,無數的車馬正焦急往來,每一只馬匹上都背負著一只巨大的箱篋。 隨著馬匹顛簸,箱篋中還發出叮鈴乓當的撞擊聲。 那種熟悉的清脆聲響,黑衣劍客心中的不詳感已經升到了極致 唯一一絲僅存的僥幸心理,也只來源于這巨大的箱篋數量 如果真的裝的是琉璃骨,那么得有多少奴隸 但就在下一刻,一名監兵的叱喝便打破了劍客的最后一絲幻想: 快些! 那監兵喝道:這都是王大人要用的箭!少一支,那燕啟人打進來了,你們便都得死??! 黑衣劍客握劍的手用力收緊,但就在他猶豫著是先回去告訴花辭樹;還是自己先搗毀這批琉璃箭的時候,地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劇烈的震動。 飛起的灰土間,一名慌亂至極的斥候趕到,跪俯在監軍面前道: 不、不好了大人!燕啟人破了華盛關,已從外頭將星野之都圍住了??! 第156章 三更合一 西淮踏進驚華宮的時候,內心覺得有一絲絲可笑。 因為這里,曾經多么圣嚴不可侵犯的地方,連春闈中舉者,都要備上自己最好的新衣裳來殿試。而今竟也有如此蕭索的境況。 他仰目看著巍峨威嚴的宮殿,想自己的父親也大抵曾經踏足于此。 他那時也是年少風華,意氣正盛吧? 只不過這真實的廟堂與他想象中的朝廷并不一樣,只短短數年,就從平步青云淪為遠貶罪臣。 十余年后,當自己再踏上這驚華宮的云瓷時,這短命的盛泱王朝終于也要如天際浮云,幻化成虛影了。 陛下就在鎏金殿中。 李斯年給西淮換了羽林軍的衣裳,一路帶他避過耳目,直走到沉宴平日休憩的宮宇前。 只不過在就要與沉宴只剩一步之遙的時候,一路上都沉默少言的大都統卻顯得有些少見的遲疑。 他看著西淮,停頓了許久,才說道:早前有宮人前去為陛下問安,未踏進殿門,便被陛下刺死在窗紙上。從那以后,未聽傳喚,宮人都不敢私自踏進鎏金殿。有許多傳言都說圣上已是瘋了。 為了林昆最后留下的一封信,李斯年已經是違反宮規,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后。 就如他曾經許諾過的,他為官,從來不是為了守衛皇家,而是為了守衛林昆的夢想。 但而今斯人已去,李斯年在再不知道自己還能為林昆做些什么了。 嗯。 西淮淡淡地應了一聲:知道了。 需要我送你進去么? 李斯年問。 不必了。 西淮回答:我也只是有幾句話想問一問盛泱之君,問清楚了,我便離開了。 李斯年點點頭:好。我在宮門外等你。 殿堂寂寞。 深深的宮殿內竟杳無人聲。西淮踏入時,只能聽見自己的足音。 因為數次毫無征兆的傷人,又被斥責過數次,宮人們現在已經鮮少靠近鎏金殿。 乍然望去時,竟恍若荒廢一般。 然而,興許是聽見庭院外又傳來響動,殿內突然傳來聲沙啞的斥問: 誰??? 我。 西淮平靜答:葉逐顏。 葉逐顏? 沉宴沉默了片刻,西淮想他大抵是在回想葉逐顏是誰。 葉清明的幼子。 于是西淮自己回答:不知道陛下還記不記得,十余年前因為私記史詩,被先王下令逐貶滄瀾的翰林葉清明。 他的聲音冰冷漠然,沒有什么感情,說話時西淮的目光也一直落在殿堂外的竹針林上。 似是連看也不想看這位盛泱萬人敬仰的君王。 噢 許久后,沉宴拉長聲音應了一聲,不知是想起來了,還是只是敷衍。 是你。他道:怎么了,你來到這兒,有什么事么? 西淮嘴角彎了起來:他覺得有一絲絲可笑。 這位稀里糊涂的一朝之君,竟然不關心他是如何到這深宮里來的,也不曾詢問往事,就如這么拉家常一般隨口問起一句怎么,有什么事么? 什么事? 西淮笑了,唇邊滿是嘲諷之意,回道:沒什么事,只不過是想來與陛下說一句,您的盛泱快要亡了。 哦。 然而沒想到,沉宴的反應依然是漠漠然的,只說道:朕知道。那些宮娥監人,早已來同朕說過的。 是的,早先還有回天之力的時候,不少宮人大臣都曾來他殿門外哭訴,請求他主持朝局。但是那時候他正與七殺爭奪身體的主導權難分上下,根本無暇顧及他人的諫言。 及至后來有了些清醒意識的時候,宮人和大臣們卻都已經跑光了 想來是大勢已去,再求也沒什么用,倒不如自己收拾收拾東西,尋一條生路。 原來陛下知道。 似是沉宴的反應令西淮也略微意外,白衣人稍稍挑了挑眉,問道:那是在下多管閑事了。還特地前來告知。 呵。知道是早已知道的。 沉宴譏諷地笑了一聲,自嘲道:只不過束手無策罷了。 他垂眼,看著一片狼藉的宮殿。 華麗珍貴的桌椅都歪倒在地上,瓷瓶擺飾等裝飾也砸的稀爛。唯獨一塌糊涂的地面上,有血跡寫下的楚淵、羨魚等字。 那是他在神志混亂時,為與七殺爭奪身體的控制權,為自己留下一絲清明最后的辦法。 但是再寫,又有什么用呢? 沉宴終生都不知道自己何時還能再見到他他離開了星野之都,回到了離自己很遠、但是不再受任何人構陷與逼迫的思南山。 有時候,沉宴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值得慶賀的好事,還是終生都難以填彌的遺憾。 他看著自己在華麗明潔的雪瓷上的倒影,披頭散發看上去就像一個失魂落魄的瘋子。 哪里還有半分的為君為帝的皇家做派? 你走罷 沉宴聽見自己說:我寧可做亡國之君,也不能、不能 不能將那個瘋子放出來。 若能為百姓換得良君,朕載于史書之上千人唾罵,也并非一樁壞事。 已經走投無路的帝王輕輕嘆息。 他的面孔慘白,臉上有灰敗自諷的笑意。 你以為將黎民蒼生交于別人手上,他們就落得善終嗎? 然而西淮說:燕啟顧雪都,是什么樣的冷戾之君中陸盡知。自他們從滄瀾打到盛泱腹心,凡是未降之城,攻破后一律戮盡。因此而喪命者,早已逾數十萬。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陛下 西淮譏諷地笑著: 你這可真是好一手逃避良心責問之法啊。 未想能有一日聽到如此譏諷尖銳之語,沉宴愣了一下。 但是西淮顯然還未將話說完。他繼續說道:不過,這也算不上什么叫人意外的事情了。 白衣人低低喃語:盛泱本就不是這樣的么?叫忠心效力之人孤苦而死,投機取巧者官運通達哈。我早該知道的,竟還抱有什么樣的期望呢? 他說著,便欲轉身而去,似乎覺得之前想要問沉宴的話,也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等等! 然而,就在西淮將要離開之際,沉宴卻猛然叫住了他。 你你有辦法? 長久為君的直覺讓他察覺出門外之人的不凡,沉宴試探著開口,斟酌道:你來找我,是來進諫的,是么?你與他們之前來的人不一樣。 進諫。 然而西淮笑了。他像覺得這個兩個字很有趣一般,在舌尖品讀著,問詢道:陛下,你哪兒來的自信,覺得我會向你進諫呢? 于沉宴驚訝的目光中,西淮接著說道:這天下,并非每個人都想要為你人臣的。我不求官達富貴,也不求顯赫聲名,你能誘以驅使我的東西,我一樣也不稀罕。我今日到這里來,只是想看一看你值不值得我幫助而已。 沉宴活了二十余年,大抵還是第一回聽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但是他竟只是靜默了一下,然后便平靜若秋潭一般接著問道:好,朕接受。你說一說你想怎樣判斷朕是否值得幫助罷。 七個問題。 西淮道:很簡單,只問陛下七個問題?;卮鹜旰?,我自然會決定陛下是否值得我傾力相助。 可以。 沉宴答:你說罷。 一問,天下何物。 西淮緩緩啟口。 其實,在來到驚華宮之前,西淮心中早已有了對所有問題的回答。 在林昆問出那一句讀書為尋封侯否時,就已經輕易將西淮心中所有防線攻破。 那一刻,西淮真的很欽佩他,想,他是配上與自己并稱南有葉家北有林的人。 天下何物? 天下不是君王權柄,也不是萬里疆土。而是千萬蒼生黎明的性命。 它不是一樣可以被爭奪來搶奪去的東西,能夠被舍去,亦或者可以用來證明自己的王權。 如果你走出宮門,就會看到街頭賣白玉蘭花的阿婆,追著風箏飛花而去的孩童,還有恣睢奔命、守著攤販度日的疲憊中年人。 他們都是這天下的一部分。 天下從來不是冷冰冰的一個權柄,一個王座,或是輝煌廣闊的一張地圖圖紙。而是活生生的、在這個世上喜怒哀樂度過一生的人。 他們很多很多,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度過著自己的一生。但是偏有人總忘記他們也是有溫熱體溫的,只當做一個數字,計算著其中能取得的價值和能換出幾斤幾兩的籌碼,不關心也不過問。 第二問,讀書可為封侯。 在這世上,轉生為人是最值得慶幸的事情之一。因為你能夠思考,自己這一生將為何而活。 讀書不為封侯,不為貨與帝王家,只為明智。知曉自己將清醒而溫和地度過這一世。 愛世人,愛孤苦而多難的生命,為官不是為了求權勢滔天,而是這蒼生太苦,總需有人幫扶。 林昆早已知道這一切的答案,所以他明知生不逢時,卻依然忠良度過這一世。 西淮分明知曉他信中詢問的目的,卻依然只能給出相同的回答。 只不過,在最后一句生不逢時,何以自處出口時,他換成了: 云華七年,棲靈峰以西北,是否發生蝗災,餓殍兩萬余人? 沉宴怔愣了片刻。 西淮的聲音輕輕的,接著問道:云華九年,是否洪災難治,赤霞河上游溺亡七千余人? 這 沉宴沉默了數秒,而后遲疑道:朕不知道。這些細微末節的小事,時間太久,朕都不記得了。 哈。 西淮低聲笑了:細微末節的小事。 他閉上眼,輕輕重復沉宴的話,臉上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譏諷的笑意:那么陛下可知道,當初我父親,就是因為這細微末節的小事,被遠謫滄瀾,舉家流放?! 對你們帝王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足以將別人的一生都改變。 西淮寒聲說:可你們卻連記得,都不曾記得。 沉宴: 是。 許久后,空蕩蕩的寂靜宮殿中傳來聲音,沉宴低啞說道:云華七年,棲靈峰以西北,曾發生蝗災。餓殍兩萬余人。 他閉了閉眼,聲線壓抑:云華九年,赤霞河上游溺亡七千余人。洪災天罰,都確有其事。 年輕君王的聲音像穿透了時光,向另一個蒙冤離世的魂靈懺悔那是青年時的葉清明。 他站在遙遠的滄瀾,身下是萬冊史書,曾經因為堅守圣賢初心而遭受的磨難和艱屈都在這一刻化為泡影。他微微笑著看向沉宴,沉宴說:這一回,是我等帝王家錯了。 遲到了七年的歉意,終于在這一刻抵達。 西淮怔怔聽著這幾個字,很久過后,他唇角動了動,而后爆發出一陣極其瘋狂的大笑。 是你們帝王家錯了 西淮眼角有淚珠淌落:好,好,好!爹親,你終于等到這句話了啊。 多少年的冤屈憤恨,埋在心中難以意平的舊事,終于在這一刻盡數吐出。 西淮未再發一言,只大笑著出門而去俯仰天地,心中再無愧事。如此而已。 街道上菜簍傾翻,人馬驚亂。就像一群無頭的蒼蠅,在東闖西撞地尋找著出路。 卻盡是徒勞。 燕啟人,已經從外面將星野之都圍住了。 李斯年看著這兵荒馬亂的情形,跟在西淮身后,皺了皺眉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