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6)
當初蕭燁回來,悄悄找上一個大族,然后利用這個大族將他認為能夠拉攏的大族都拉了過來,許諾如果能奪回皇位,便如數奉還各大族原本的私產,并且加官進爵,享盡榮華富貴。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這種誘惑,倒也不是完全不心動,只是比較清醒,認為弒君的風險太大,成功幾率太小,并沒有參與刺殺案。 然而今日聽到裴凜之與蕭彧的說辭,足見當日密謀之事已經徹底敗露。這下讓那些世家大族徹底蒙了,參與過的頓時有種命懸一線之感,紛紛開始給自己找出路,是干脆自首領罰,還是舍棄一切,設法逃出城去,只求能活下去? 那些知情但是并未參與事件的大族們也都不好過,他們雖然沒參與密謀,但也是知情不報者,要追究起來,他們也難逃罪責。蕭彧會放過他們嗎? 這事一出,整個建業城內都人心惶惶,那些世家大族就沒有多少能睡得著覺的。 蕭彧面對這一情況,內心除了寒涼,還是寒涼。 根據裴凜之提供的消息,建業城內至少有半數左右的世家大族都對刺殺一事是知情的,就算是沒有參與到謀逆案中,也算是知情不舉,所以要問罪起來,誰也逃不掉。 他真是沒有想到,這么多知情者,居然沒有一個人跟他透露消息,他就這么不得世家大族的心! 這些人恐怕想著,如果蕭燁真能將自己扳倒,那么他們也能跟著吃rou喝湯吧。因而即便是沒有參與刺殺案,也都袖手旁觀等著看戲呢。 裴凜之安慰他:陛下倒也不必如此難受,本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之人,正好趁此機會將他們打壓下去。 閔翀說:裴將軍說得對,我早就看那些世家大族不順眼了,總想找法子懲治他們,但苦于找不到機會,此次難道不是正好? 閔翀屬于新貴,與那些世家大族素來不對付,哪怕是他身居高位,那些世家大族見了他,鼻孔也是朝上的。 裴凜之說:而今蕭燁已經徹底伏誅,世家大族又主動送上門來讓咱們收拾,陛下可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嗯。不過這也堅定了他打擊世家大族的決心,這次他絕不會手軟,該殺就殺,該罰就罰,老虎不發威,還當自己是病貓呢。 第191章 處決 裴凜之之所以能這么快鎖定楊家, 是從弩槍這邊著手查出來的。這批弩槍是從崖州帶出來的那批,后來工部對弩槍進行了改良,增加了射程,這一批就退役下來, 專門作訓練用。 用壞的弩槍便廢棄在倉庫中。前段時間, 金吾衛的一名校尉偷偷將這批損壞的弩槍帶了出來。 裴凜之通過排查, 找出了這名偷弩槍的校尉。從這名校尉身上順藤摸瓜,找出了指使他這么干的袁家。 再以袁家為突破口,撬出了整個事件的幕后主使,以及參與整個事件的世家大族們。 于是便有了直接在朝堂之上抓人的舉措。 從這些世家口中得知,蕭燁三月初就回到了建業,一直都藏身于楊家的小院里。也就是說,為了這場刺殺, 他們密謀了兩個月之久。 自從蕭彧推行均田制后,那些世家大族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盡管有些家族已經轉行經商,但跟從前那種坐擁良田數萬畝, 揮金如土地享用民脂民膏的日子比起來, 生活質量下降了不知道多少檔次。 也有不擅長做生意的世家,連本金都能折在里頭,坐吃山空的日子越過越困窘。由奢入儉難, 這些人每每念及當年的奢靡生活,就少不了把蕭彧恨個咬牙切齒。 正巧這個時候蕭燁突然回來了,許諾要將他們失去的一切都還回來,只要事成, 這些人全都是有功之臣, 潑天的富貴將享用不盡。 這就類似于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 于是這些人私下里開始活動起來, 積極說服并拉攏那些對蕭彧心存不滿的世家大族。 整件事出力最大的便是楊家,所以說他們是密謀造反的主犯毫不為過。 蕭彧得知整個事件經過,有點想不通,楊家伯侄兩個都在朝中任職,官階還不低,居然還有造反之心??磥項钇M對他貶職一事一直懷恨在心。 一個月后,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查了個一清二楚,主犯蕭燁早已被裴凜之處決掉了,而這人名義上早就死了,所以不會再提出來是他在造反,造反的主謀便變成了楊家。 造反在哪個朝代都是重罪,死刑是逃不掉的,按原來的律法是株連三族。只是這些年蕭彧一直在致力推動完善律法,已經沒有株連三族的律法,但楊家本家是逃不掉的。 那些從犯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被判死刑、流放者不計其數。知情不報的世家大族們,也受到了懲罰。 所有參與謀反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永世不得參與選拔考試,不得入朝為官。 宣判結果出來后,整個建業都變了天,有將近一半的世家大族都在被清算行列,這對剩下的世家大族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擊,震懾靈魂。 尤其是家族子弟永世不得入朝為官這一條,簡直就是斷絕了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希望。 世家之所以成為世家,正是因為高居廟堂數代,書香傳家,才換來了家族的昌盛,如若不能入朝為官,他們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永遠都將居于社會的最底層。 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已經到了酷暑六月。 烈陽當空,知了嘶鳴,蕭彧放下手中的朱筆,伸手抹了一把下巴上的汗珠。 一旁看奏折的裴凜之瞥見他的動作,趕緊搓出水盆中的布巾,遞過來:擦把汗。 蕭彧拿起來擦了把汗,又就著裴凜之端到嘴邊的冰鎮酸梅湯喝了一口,舒服地嘆了口氣:爽!太熱了。 裴凜之說:太熱的話,就早點歇息,待早晚涼快了再處理,反正最近也沒那么多緊急公務。 蕭彧看著他笑:我想趁早將這些奏折批完,騰出時間帶阿平去紫金山打獵。前段時間他生辰,我們都忙著處理那些事,都沒空好好陪他。過些日子你又要去邊關,趁你還沒走,滿足一下他的心愿。 裴凜之深深看著他,湊過,額頭貼了一下他的額頭:好,我陪你們去。 蕭彧滿足地嘆息:如今心病已去,出門應該要安全多了。 以前蕭燁下落不明,世家大族各自心懷鬼胎,到處都是潛藏的危險,他不敢隨意出行,怕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如今謀逆之事平息下來,蕭燁已死,世家大族也被敲山震虎,想必以后都不敢動歪心思,會夾著尾巴好好做人,他唯一要防的,估計只有鄰國的殺手了。 趁著我還在家,多陪你出去走走,成天宅在這院子里,實在是委屈了你。裴凜之抬手摸摸他的后腦勺。 蕭彧突然感慨:我現在迫切希望長安宮殿修好,便能遷都了,這樣可以順便走走看看。 按照蕭繇所說的,工事明年才能結束,最遲明年便能遷都。長安氣候干燥,風沙多,冬日過于嚴寒,我擔心你適應不了那邊的氣候。 沒事,我能適應的。風沙太多,屆時將多打發一些人去種樹。長安風沙多,多半是黃土高原植被破壞得過于嚴重,等他過去了,便下令禁止亂砍濫伐,多種樹,提前千年就開始布局,子孫后代將不會再背負那么沉重的環境負擔吧。 等天下一統了,將士們的負擔就輕了,可以多拍些人去種樹。裴凜之說。 也可以。不過若是真一統天下了,還是將這些將士們陸續放回去吧,將士們夠辛苦了,也該過幾日輕松日子,這太平天下可都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最該好好享受與家人團聚的生活。蕭彧說。 裴凜之問:你打算裁減兵力? 蕭彧點頭:裁減一部分。不過主要還是換血,以后用義務兵役制,男子到一定年齡就去服兵役,入伍一定年限就退役。 等一統天下之后,蕭彧打算改一改兵役制?,F在是采取自愿制,因為每個入伍的士兵都要上戰場拼命流血,他們為情懷為責任為家國在奮斗。 天下太平后,就該讓那些被保護的人出來,接過這些拼過命流過血的將士們手中的刀槍,讓前輩們去休息。 如此也行。裴凜之長期生活在軍營中,是了解將士們的生活狀態的,誰人不是血rou之軀,誰人不怕死,誰人不想家? 不過是因為披上了戰甲,握起了刀槍,便變成了一個個看淡生死的勇士,勇敢地沖在最前線。 回歸家園,做一個普通人,幾乎是所有將士們埋藏在心底的渴望,所以他是贊同讓這些將士們退役回去的,當然,得采取自愿原則,一步一步來。 七月初,裴凜之作別蕭彧,乘船渡江,前往豫州,替換數月前到邊關的關山回京。 原本他們還打算過幾年再與東戎開戰,但蕭燁事件令蕭彧和裴凜之意識到,東戎已經急了,他們不敢與安國硬碰硬,便妄圖用不入流的手段來顛覆安國。偏生權欲熏心的蕭燁居然還吃他們這一套,結果直接被東戎當成了棄子。 第192章 出兵 蕭彧與眾人商討過了, 趁著士氣還在,干脆就明年出兵,一鼓作氣將東戎拿下。 所以裴凜之才要這個時候去邊關, 抓緊時間練兵, 開始備戰。 蕭彧同樣也很忙,朝廷剛剛清算了一批謀逆的世家大族, 不少官員都被處罰罷免, 空缺了不少職位, 目前正在重新考核提拔官員。 要打仗,就要準備后勤補給,二三十萬大軍的衣食住行是個相當不輕松的任務。 遠在長安的蕭繇在事發一個月后才得知蕭燁已經伏誅的消息, 迫不及待地寫信回來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 萬分遺憾沒能親手送蕭燁一程。 蕭繇還傳回來一個消息, 柔然派來使者, 要求在涼州的武威開設邊市, 如此他們就無須穿越整個東戎跑到彭城去貿易。 蕭繇答應了,這樣能加深與柔然之間的合作,也能切斷柔然與東戎的聯系。將來他們出兵東戎的時候, 柔然就得掂量一下要不要跟東戎合作。 蕭彧很贊同蕭繇的做法,與柔然貿易, 能換取對方的毛皮、rou類以及馬匹等,毛皮與馬匹都是行軍打仗所需的重要物資。 這一年算得上風調雨順,沒有大災大厄,莊稼收成良好,商業越發繁榮, 手工業也蓬勃發展著, 不少技藝都有所突破, 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態。果然利益才是促使技藝進步的動力。 裴凜之在豫州待到年底,才抽空回來陪蕭彧過了一個年,過完年又匆匆回了邊關。 太初十年五月,出使西域與波斯的隊伍終于返回長安。他們不僅滿載而歸,還帶回了一支龐大的隊伍,有波斯商人,還有來自西域的鄯善、龜茲、于闐與疏勒諸國的使臣與商人,人數超過兩千。 這一趟往返耗費了一年多時間,為了疏通已經中斷的商路,他們歷經艱難險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一路辛酸與血淚自不必說。 好在付出是有回報的,不僅溝通了商路,賺到了超出預期的財富,順利完成了使命。 蕭彧見到使臣的時候,已是六月。他親自接見了來自西域各國的使臣,了解西域的局勢與風物人情。 這些西域使臣言談之中,對中原的文化物產充滿了好奇與敬仰。即便上百年沒有交流往來,中原王朝依舊是外族羨慕向往的所在,可見兩漢對西域地區的影響還是十分深遠的。 蕭彧接見完外國使者,忍不住琢磨,是否能夠像漢唐一樣,將西域也納入安國的版圖。 不過以目前的國力來說,還有點無能為力,所以先打好基礎,過些年頭再說,要是自己辦不到,那便將這個艱巨任務交由阿平來做。 蕭彧喜歡雄雞版圖,當然秋海棠也是更好的。 蕭彧對此次出使是相當滿意的,這意味著路上絲綢之路重新被打通,從此以后,不僅可以進行商貿往來,還能促進物品與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文化技術要想進步,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必須要進行多方面交流,交流的范圍越廣,發展程度就越深,這就是典型的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是年七月,蕭繇向蕭彧稟報,長安宮殿已經竣工,隨時都能遷都。 蕭彧原本很期待遷都,但仔細考慮遷都將會出現的種種問題,還是打消了念頭。 這不是簡單的搬家問題,不光是他,朝中文武百官也都要跟著他搬遷到長安去。 這些官員都有家眷,屆時拖家帶口,收拾準備的時間就不會短。出發后隊伍浩浩蕩蕩,行進速度將會非常緩慢,耗費的時間也就短不了,沒有三個月,這都是遷不了的。 遷過去之后,還要重新適應環境,各部門機構與各州郡重新契合,沒有三五個月,恐怕也無法恢復如初。 而他們已經計劃于今年秋天正式出兵東戎,若這個時候遷都,這種混亂狀況無異于后院起火,絕對會影響戰爭。所以不如干脆等收復東戎之后再遷,免得拖前線將士們的后腿。 太初十年九月,裴凜之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揮師北上,直逼東戎境內。 關山率十萬大軍,自兗州出發,逼近東戎。蕭繇則率領五萬大軍自長安出發,自西向東逼近東戎。 西北一線的涼州與夏州留了六七萬大軍防守,為了防止柔然趁機出兵。 安國還與吐谷渾單于簽訂了盟約,一旦柔然來犯,吐谷渾將派騎兵支援安軍。 如今吐谷渾與安國關系密切,蕭彧也不著急兼并吐谷渾,待將來國力強盛了,人口不足百萬的吐谷渾自然會來依附。 自西戎潰敗之后,慕容敢就加強了對安國的防范,在邊境上屯扎了大量兵力。 東戎人口不多,僅有安國的四分之一,原有兵力三十幾萬。西戎兵敗之后,元崧就開始大量征兵,短短兩年之內,就強征了二十萬兵力。 然而,增加兵力并非是拉夠人頭數這么簡單的事,征一個兵,至少要配備兵器,要安排衣食住,這些都是需要國庫支付的。 這兩年東戎雖沒什么大災大厄,但國庫也絕對支撐不起再養二十萬兵。所以慕容敢想出了一個法子,每個新兵都自備口糧與衣鞋,軍中只提供武器與住處。 自備口糧去當兵,這對東戎百姓來說還是頭一回遇到,因而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不滿。 入伍的皆為十六周歲以上的健全男子,這可是壯勞力了,現在家里不僅缺了一個壯勞力,還要白養著他,這讓普通百姓如何負擔得起。 但元崧和慕容敢并不在意民間的輿論,他們認為這是必須的,如若東戎如西戎那般敗了,民間輿論再好對他們來說也一文不值。 這二十萬兵力連武器都沒補齊,但也沒有關系,打仗是要死人的,這些人就是后備軍,前方死了,就可以馬上補充上。 安國總兵力不過五十萬,能調動的也就三十幾萬,東戎便在數量上占據了優勢,勝算也還是有的。 九月十五日,裴凜之率領的大軍第一次與東戎軍在東戎境內的順陽發生正面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