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0)
賴峰在他背上拍了一把:好了,十三,回去歇息吧。 向陽收回視線,神色有些黯然。 賴峰猶豫了一下,說:要不你還是去老九那兒吧?這個小弟,早就知道是沒有結果的單相思,還是不聽勸,結果陷在里面出不來了,每日都看著他跟別人成雙成對,這不是給自己找虐嗎? 向陽抿緊唇,搖頭。 賴峰嘆氣,除了心疼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蕭彧跟在裴凜之身后,看著他和阿平玩鬧,覺得特別像個年輕的父親。 他想起今天王啟來說項,凜之多半是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他會不會覺得遺憾呢? 阿平在蕭彧和裴凜之中間躺著,滾來滾去,興奮極了,盡管困得不行,還是不舍得睡。 蕭彧輕拍著他的肚子,給他講故事,今日他又要聽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都倒背如流了,還是想聽。 故事還沒說完,阿平就進入了黑甜的夢鄉。 裴凜之將他抱起來,放到床榻里側,再將蕭彧摟在懷里,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不摟著睡,就會覺得缺少點什么。 蕭彧在他懷里找了個舒服點的姿勢躺好,裴凜之的吻如輕羽一般在他臉上落下。 蕭彧閉著眼睛,說:今日王大人過來找我說媒。 裴凜之倏地睜開眼,如暗夜中的頭狼:他們還不死心嗎? 蕭彧輕笑:不,他不是來給我說媒的,而是給你。 裴凜之訕訕道:這幫人都在瞎cao心什么呢? 蕭彧將手放在裴凜之腰側:其實我覺得不是在cao心我們,而是在cao心他們自己。你想啊,位高權重的青年才俊,又無妻妾,誰不想攀上這門姻親??? 裴凜之說:那他們可是打錯主意了。你幫我回絕了吧? 回絕了。我說你心有所屬。 裴凜之在他額頭上親吻一下,笑了:對,就該這么回。我這輩子都不會娶妻生子,守著你就足夠。 蕭彧貼緊他:可說好了,一定要記得你的承諾,千萬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和性命,守我一輩子,不能食言。他不擔心裴凜之變心,只擔心是戰場上刀槍無眼,不能伴自己到白頭。 嗯,我一定會記得。裴凜之鄭重承諾,猶豫片刻又說,哪怕將來你不得不立后納妃,我也不會食言。 蕭彧退開一點,看著他:你胡說什么呢,我什么時候要立后納妃了? 裴凜之輕撫他的頭:我知道你沒想過。但你所處的位置會令你身不由己,你總得要生太子來繼承皇位。 蕭彧挑眉:誰說我一定要有兒子才能繼承皇位?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當皇帝。 裴凜之捂住他的嘴:我知道你說的那種朝廷。但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世人的思想覺悟遠遠不夠,若是選皇帝,那有野心有兵權的人都會蠢蠢欲動,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的天下就會再次大亂。 蕭彧說:那也不用非得是我的兒子,我可以收阿平為養子,培養他為接班人。 裴凜之摟緊蕭彧:對不起,是我把你拖下水的。 蕭彧在他胸膛上蹭蹭:都是成年人,感情的事你情我愿,不用幫我找借口。我自己的選擇,我不后悔,我愿意承擔這一切后果。 有一股暖流在裴凜之胸腔翻涌,他抬起蕭彧的下巴,吻了上去。 今年番禺一帶的秋收比往年遲,好在廣州氣候比較炎熱,并未影響晚稻的收成。 農民在期待和焦慮的雙重情緒中終于迎來了秋收,盡管來得遲了點,但糧食的產量令人驚喜,每畝地普遍都比上一季增加了幾十斤的產量,有些照料得好的,甚至有近百斤的增產。 人們看著堆成山的糧垛,笑得眉眼嘴角都彎了。 收成過后,由官府出面,讓百姓留下糧種與一部分嘗鮮,其余的都被官府用糧倉征收的本地稻調換了。因為官府要收稻種,將雜交稻推廣到整個廣交崖一帶。 接下來官府要趕在春耕之前將糧種分發到全境,當然不是免費的,而是用同等重量的糧食換取的。 雜交稻推廣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因為并非所有人都會信任官府,播種官府分發的糧種。 但蕭彧相信,一旦有人播種雜交稻,只需顯出略微的優勢,就能讓人們主動選擇雜交稻。 為了保證雜交稻的純正性和產量,從明年開始,番禺一帶將會成為雜交稻制種區。以后就不再跟百姓以糧換糧種,而讓他們用錢買糧種。 最遲到明年秋天,蕭彧所轄境內的糧食便能得到顯著的增長。屆時百姓就無需種植那么多糧食,可以騰出部分土地來種植棉花和甘蔗。 百姓的肚子填飽后,身上也要穿暖,還能有一點吃飽穿暖后的追求。 蕭彧培植雜交稻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從未在正式場合說過,朝中官員真正關心的也不多,畢竟隔行如隔山。 而且官員們多出身世家大族,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更不明白畝產增加幾十斤意味著什么。 直到閔翀在朝堂上匯報番禺一帶的雜交稻增產了上百萬斤糧食時,朝中官員才真正了解到雜交稻的推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們家的糧倉即將不夠用,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打仗的時候糧草再也不會短缺了,他們有了跟北邊朝廷抗衡的真正資本。 百官們才知道,他們的陛下,已經不聲不響地解決了每個朝代都最最關心的民生問題。 他們終于愿意相信蕭彧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他若不適合當皇帝,還有誰比他更適合? 第121章 天花 最新一期的《星火》報用很大的篇幅報道了雜交稻的豐收與成功。 發稿之前, 裴凜之在蕭彧的案頭看到了這篇文章,說:咱們是不是要將雜交水稻的消息隱瞞下來,不讓蕭祎知道?他若是知道了, 肯定會派人來偷種子。 蕭彧自信滿滿:偷也無妨, 他以為偷去種子就萬事大吉了嗎? 種子沒用嗎?裴凜之問。 蕭彧說:種子當然是有用的, 第一季的產量可能會比較高,往后就不行了。它跟別的稻子雜交過后,原來的特性就維持不下去了, 就會退化減產。 裴凜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要怎樣才能保證雜交稻不退化呢? 蕭彧說:需得這一片的田地全都種植同一個品種的稻子, 所以我才會特意留出制種區。專門種植同一種水稻,就不會與別的品種再雜交退化。 果然是一門大學問。蕭彧必定會想不到,他就算費盡心機偷走稻種,結果還是沒什么用,還以為我們在騙他呢。裴凜之笑著說。 蕭彧笑著點頭:正是,其實不同水稻雜交也很有可能出現更高產量的水稻, 但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篩選培植加以穩定特性, 也只會是曇花一現。就好比一個聰明絕頂的天才,如果從來都沒有機會識字讀書, 那么他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文豪、發明家, 也不會有機會為官。 裴凜之嘆服地點頭:甚是在理。 雜交稻的報道果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一鳴社里甚至有人以這個為辯題, 推算本朝攻打北邊的時間。 激進點的覺得五年之內便會主動進攻, 保守點的則認為需要將近二十年,因為現在才剛解決掉溫飽問題, 人們也才敢敞開肚皮生孩子, 而這一代新生兒成長起來需要時間。 裴凜之若是聽到這些論點, 都只會笑一笑,因為明年他便打算攻下晉安郡與梁安郡。 晉安與梁安地廣人稀,攻下應該不會很難,蕭祎若是想奪回,必定要花費更高的代價,就看他打不打得起消耗戰。 而且晉安與梁安是個非常奇妙的地方,東臨大海,西邊與江州隔了一座武夷山脈,北面也是山地,完全就是一個天然的堡壘,一旦拿下,想奪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蕭彧暫時沒想打仗的事,吉山要出海了,他在張羅這事。 這次領隊的是吉山和竇七爺,竇七爺年歲大了,精力已經不太好,若不是這次是吉山頭一回領隊,他都該歇著了。但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堅持再跑一趟,給吉山和船隊護航。 這一次出海的商船多達十艘,比以往哪次的規模都要大。蕭彧很期待,也有些擔憂,畢竟吉山初擔大任,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不過閔翀又無法脫身,除了相信吉山,也別無他法。 最后他安慰自己,雛鳥總不能永遠都庇護在大鳥的羽翼下,它需要獨自去冒險,經歷風雨。 十月底,風向徹底轉變,船隊終于揚帆起航,再次踏上了海上絲綢之路。 蕭彧從碼頭送完船隊離開,回到城中,看著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街道,覺得十分欣慰,他推行的商業政策終于收到一定的成效了,最近從廣州各地甚至北邊來的客商都多了不少。 蕭祎雖然禁了商船,但商人總有渠道突破封鎖。這不,就有很多人繞道從東戎南下來做生意,隔兩日就有大船靠岸。 聽著南腔北調,蕭彧覺得極其滿意,這樣的場面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有了商人,就能讓資金流動起來,也就能產生利益,帶活經濟。 以后他就不需總往農民身上薅羊毛了,商人的羊毛比農民的要豐厚得多。 蕭彧回到府中,看見阿平正在院子里打秋千,小春在推他。見到蕭彧回來,他秋千也不蕩了,趕緊跑來:郎君,郎君!陪我玩。 蕭彧聽見他清脆的喊聲,心說,現在讓他改口喊爹還來得及嗎?他是認真在考慮收阿平為養子的事。 越王蕭胤將兒子送到他這里來的意思非常明顯,蕭胤對自己的命運已經不抱希望,隨時都可能成為兩國博弈的犧牲品,便將兒子完全托付給了他。 但蕭彧一直都是幫兄弟照顧兒子的心態,阿平是他的侄兒,他沒想過據為己有。 直到最近被催婚,他才意識到,自己若沒有個繼承人,是沒法跟群臣交代的,更無法跟天下百姓交代的。 可他和裴凜之誰也沒有懷孕生子的功能,這兒子從何而來? 左顧右看,可不是有個現成的么,古代皇帝為了生兒子,弄了滿滿一后宮女人,拼命造人,結果也還是有沒能如愿的,不是生不出來,就是生出來夭折了,最后這皇位還是需要人繼承的,往往都是從族中挑選一個侄子當繼承人。 所以蕭彧收阿平為養子也算符合慣例,將來繼他的位也未嘗不可。 但事關重大,阿平親爹還在世,總得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見。所以蕭彧打算派人悄悄北上送信,希望能夠找到正在長安為質子的蕭胤,告知他自己的決定,當然也只是通知他一聲。 蕭彧陪阿平玩了一會,便說:不玩了,今日風大,當心著涼,回屋去吧。 結果他一語成讖,阿平夜里果然有些發起熱來。 蕭彧說:思歸呢,叫思歸過來給阿平看看。 吉海說:師弟今日尚未回來。 蕭彧有些意外:怎么這么晚還沒回來? 不太清楚,他今日去濟和堂看診去了。想是有什么事耽擱了。吉海答。 裴凜之說:去找他回來吧。 蕭彧說:算了,太晚了,不找了,只是一點發熱,我們自己給他降降溫吧。 蕭彧燒了點蔥姜水給阿平服下,又用酒精為他散熱,到了早上,燒便已經退了。小孩子的病來得快,也去得快。 下了朝,蕭彧回到后院,聽見了孟思歸的聲音:我就在這里,你們將我的東西扔出來。 魚兒焦急地問:思歸哥,你真的不要緊嗎? 孟思歸說:我暫時不要緊,這事一定要跟陛下說,最近千萬別出門了。我確信那是天花。 蕭彧聽見天花兩個字,頓時愣住了:思歸你在哪兒,怎么回事? 魚兒說:思歸哥在院墻那邊,他不進來,說是他們醫館里出現了天花病人。陛下,什么是天花???崖州閉塞偏遠,倒也算得上一方凈土,很少有這種烈性傳染病。 孟思歸在那邊說:陛下,我沒法回家了,暫時住醫館了。等情況穩定了我再回來。 等會兒,思歸你說清楚,哪兒來的天花?這可是大問題,天花病毒可比大號流感還恐怖,烈性呼吸道傳染病啊。 孟思歸說:好像是一位從北邊來的商人帶來的。 商人什么時候到的?有什么癥狀?蕭彧問。 前天到的。癥狀是發熱、頭痛、寒戰、咳嗽、皮膚出現膿包。孟思歸說。 蕭彧一聽頓時有種暈眩感,果然是天花:你親自給病人問過診了? 孟思歸說:對,我沒見過天花病。這孩子對各種疑難雜癥都異常熱衷。 那你有沒有防護???掩住口鼻了沒有?蕭彧問。 掩是掩了。但我也可能傳染上了,所以不敢回來,怕把病帶回家。孟思歸說到這里,聲音有點變了,此刻他終于有點后怕了。 蕭彧說:你別擔心,從現在開始,你需要蒙上布巾,不要直接跟人接觸,要求你們醫館的大夫和伙計都如此,每個來醫館的病人也必須要戴布巾蒙住口鼻。魚兒,你趕緊拿棉花和棉布過來,還要油紙,我教你怎么制作口罩。思歸你聽我說,我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 蕭彧雖然不是大夫,但對于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還是體會深刻,因為他親身經歷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呼吸道傳染病疫情之一,就在他穿過來之前,疫情都尚未結束。 誰知道沒了新冠肺炎,竟然又在這里碰上了天花。 天花可要比新冠更為恐怖啊,尤其又是這樣的醫療條件。 蕭彧跟孟思歸詳盡而細致地說明了防治辦法,教他如何保護好自己。這樣的病,在沒有有效藥物的情況下,防比治顯然更為重要。 蕭彧跟孟思歸交代清楚后,又趕緊通知剛下朝的官員重新回來商議天花防治一事。 即日起,全城戒嚴,要求城內百姓居家隔離,非事關民生情況,不得外出,出門者,必定要戴面巾防護。 蕭彧親自制定了一系列防護措施,要求官府將要求頒發下去,并且傳達給所有城內百姓。街道也要撒石灰等消毒。 孟思歸說那位從北邊來的病人搭乘的船上有幾十人,他在客棧住了一夜,又在醫館待了兩日,密切接觸與次密切接觸過的人至少已經有上百人了,船上那些同行的人恐怕早已有了感染者,一旦爆發,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