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
也該準備蓋新房子,來了人,就得安排住處,總不能睡在露天地里,而且冬天也快來了。 水利還沒完工,還在繼續修著。蕭彧已經在安排人重新蓋房子了,這一次是在老房子的另一邊繼續修,而且修的還是兩層樓,這是為了節約土地面積,樓板用木板搭建。 每個房間前后隔開,如果是一家子,就一家住兩個隔間,如果是單身,可以兩個人或者四個人住兩個隔間。 日后若是有人攢下錢,可以另外再修房子搬出去。 這次房子建得非常迅速,用的是自家燒的青磚和石灰,木頭是去州城買的,瓦片是跟瓦當鋪子買的,都是現成的,備料沒怎么費時間。 前后花了一個來月,房子就完全蓋好了,除了與老房子并排的一排,還在邊上呈直角的角度又修了一排,加起來共有二十八間房子,也就是說,至少可以容納上百個人住下。 蕭彧的房子落成之后,吳興義家也開始修房子了,還是在他家舊宅的原址上修,他家兩個兒子,一共修了五間大瓦房,兩個兒子要是成了親,就都有房子住。 蕭彧家又修了那么多的新房,村民羨慕歸羨慕,但也心服口服,畢竟蕭郎君和裴郎君本事大,賺得多,托他的福,村里不少人也跟著掙了錢。但吳興義家修房子,實在叫人艷羨,都是一起打漁采珠的,他們為啥就命那么好呢,真是因禍得福,時也命也。 吳興義家能修房子,其實還是虧了當初蕭彧的一句承諾,蕭彧用了他們家老房子的土磚蓋了紙坊,承諾以后給他青磚蓋房子,這就省了一大筆開支,只需要買材料,出人工費就好了。蕭彧給他們一家五口都發了工錢,開銷又小,所以攢起來還是挺容易的。 水利工程從七月一直修到十一月,崖州都入了秋,才完全竣工。水渠在白沙村的稻田之間縱橫交錯,盡量保證每塊田都能夠與溝渠連接。溪流也挖深挖寬了不少,如果碰到大雨和洪水,就能夠盡快將水導入海中。 工程結束后沒幾天,閔翀的船再次順利返航。這一次比上次去的時間更長一點,去廣州府收糧花了一些時間,買人的時候也花了不少時間。能這么快到家,還多虧季風轉向了,他們順風而下,速度要快上不少。 蕭彧得到消息,便飛奔著去海灘上迎接。船上的人陸陸續續從船上下來,有老人也有小孩,更多的則是青壯年,人數還不少,怕是已經過百了。這些人算不上衣衫襤褸,但也蓬頭垢面,面帶菜色,神色委頓,想來是不習慣海上的顛簸,一上岸,不少人就一屁股坐在了海灘上,總算是踏實了。 閔翀早就下來了,他大聲說:剛下船的人都過來這里集中排隊,認識一下,這位便是你們的家主蕭郎君。 蕭彧站在閔翀和裴凜之中間,和顏悅色地說:歡迎你們來到崖州,一路顛簸,大家辛苦了。我姓蕭,你們可以管我叫蕭郎君。以后,你們就把這里當成家吧。算起來,我們還是同鄉,我是去年從建業過來的。初時以為會不適應崖州的氣候環境,但時間一長,還是慢慢適應了,除了熱了點,崖州還挺好,至少不用擔心餓肚子,冬天也不會凍死人。 幾句話,就將一群原本心懷忐忑的人說得放了心,這位有著熟悉口音的俊美少年的話說得不錯,崖州雖然偏遠窮苦,自古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但至少不用擔心會凍死人,這里天氣這么暖和,沒有糧食也有野菜充饑,肯定餓不死人。 知道這位年輕的蕭郎君就是自己的主人,而且還是同鄉,不由得更加生出了好感,沒準如那個叫吉山的少年所說,蕭郎君是天底下最仁慈的人。 蕭彧說:大家坐了這么久的船,想必已經非常疲憊了。都趕緊回去吧,我已經讓人在做飯了,吃飽了洗個澡再好好休息兩日,熟悉一下新環境,我再給各位安排事做。 閔翀說:吉山,你領大家回去。他安排完,從包裹里掏出一個布包,遞給蕭彧,這是名冊和賣身契,所有人都簽字畫押了,就等你簽字畫押了。名冊上各人擅長什么也都寫在上頭,你自己看著辦吧。 蕭彧接過來,笑瞇瞇地說:謝謝閔當家,閔當家辦事就是這么靠譜。 閔翀將手里的包袱扔給裴凜之:這次賣糧買人后剩下的銀兩,你們清點一下。說完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 裴凜之抓住那個沉甸甸的包袱,臉色不是很好看,最近這姓閔的風頭出得太旺了,莫名叫人不爽。 蕭彧笑呵呵地說:辛苦閔當家了,趕緊回去好好休息。 閔翀擺擺手,然后背著手一搖一晃地走了,那步伐相當地自得。 蕭彧抓過裴凜之手里的包袱掂了一下:真沉!這得有多少銀子??? 裴凜之面無表情地說:恭喜郎君,既賺了錢,又添了人手。 蕭彧笑著搓搓手:對啊,最近真是時來運轉,感覺終于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裴凜之好奇地問:何謂小康? 蕭彧想了想:小康就是指某種生活狀態,家里有房子,倉里有糧,鍋里有rou,手里有閑錢,還有馬當代步工具。 那郎君已經達到了小康水準了。裴凜之說。 蕭彧嘻嘻笑:真是,已經小康了。凜之,我說了吧,只要踏實肯干,想當個富翁還是不難的。 裴凜之露出無奈又寵溺的笑容:對郎君來說自然不難,但是對普通人來說,真是相當不易的。 蕭彧抬抬眉,點頭認可:也是。畢竟別人沒有自己這樣的外掛啊,還有一個保駕護航的裴凜之陪在身邊。 他們回到家,吉山正目瞪口呆地站在新房子前,這才離開多久,郎君居然就蓋了這么多的新房子,見到他回來,急忙跑過來:郎君,這是咱家的房子嗎? 蕭彧說:對,就是你們離開后修的,給新來的這些人住的。我先看看名冊,應該怎么分配。 那群人都站在在院子里等著被安排,此刻心情是極其復雜的,他們從村西口進來,看見清一色茅草屋,心里哇涼哇涼的,這地方怎么這么窮啊,連一家蓋瓦房的都沒有。 等到了村東看見青磚大瓦房的時候,頓時便生出了希望,這應就是主家的房子了吧。結果還真是的,眾人心里的不安終于消散了,主人家還是很有實力的。 現在家主告訴他們,這兩座嶄新的青磚樓房是給他們準備的住處,自然都無比欣喜和期待,不用住茅草房了。 裴凜之給蕭彧搬了張桌子,吉海連忙端來了凳子:郎君請坐。 蕭彧便在桌邊坐下來,翻看著名冊,說:我現在點名跟大家熟悉一下,一會兒點到名的,要是有家人的,就一起出來。好,第一個,徐江。 徐江站了出來,是一個三十左右的精瘦漢子,他還帶了一個老母和一個十來歲的女兒,蕭彧問:你是個篾匠? 徐江點頭:對,我會做一些篾活。 蕭彧問:都會編些什么? 徐江說:尋常的竹席竹筐竹籃竹匾掃帚都會,小一點的蟈蟈籠子也能編。 那好。吉山,你帶著他們一家去這邊一樓最南面這間。以后你們一家就住那邊了。蕭彧說。 謝謝蕭郎君。徐江鞠了一躬,跟著吉山離開了。 蕭彧又繼續安排,他先安排的都是帶有家小的,先緊著這群人安排了,那些單身漢幾個人一間,比較好安排。閔翀買人的時候還是用了心的,一般拖家帶口的,都是手藝人,泥瓦匠、木匠、漁夫、茶農、屠夫、陶工等,甚至還有一個口技人。 除了那個口技人,其他的都很實用,不過口技人也不錯,可以給大家逗個樂子解個悶,人類不愁吃穿之后,總要有點精神娛樂的。 蕭彧將拖家帶口的安排下之后,又開始安排那些單身漢,他說:這次來的人有點多,他們拖家帶口的,單獨分了一間,你們這些獨自一人的,就四人一間吧,每個房間其實有個隔間,所以算是兩人一間。你們來的路上已經相處了一些日子,有關系好的,投緣的,可以自己組合一下,我盡量給你們安排住同一間。 于是這些單身漢開始自由組合起來,蕭彧很快就將他們都安排下去了。單身漢多是青年,有少數幾個十幾歲的少年,這些人大多沒有技藝,大部分都是為了解決家里困難,主動賣身換取銀兩給家里人,自己跟著船來到了崖州。 沒有技藝,但是年富力強,正好也是蕭彧需要的,不管的冶鐵還是做船員,都需要年輕人。 這一批帶回來了一共一百二十三人,但是閔翀只買了七十個人,拖家帶口的共有十五個家庭,這些家庭一般都是一個勞力賣身,其余的跟著過來的,依舊是自由身,但是可以幫主家干活,換取三餐和一些報酬。也就相當于買一個送一家,蕭彧覺得也挺不錯,本來他就沒想買人。 所有的人都被安頓好,還有三個單身青年沒房間住,蕭彧就給他們安排進了他自己的宅子,等吳興義家房子落成后,他們夫婦搬走,老房子就能空出一間,可以給這幾個青年住。 新來的人住進了新房,房間陳設很是簡陋,除了床就沒有別的。蕭彧解釋是時間太過倉促,木匠師父還沒來得及打其他的家具,以后每個房間里還會配備一個柜子和一張桌子,算是考慮得很周到了。 人們對新住處還是很滿意的。剛安頓下不多久,就可以吃飯了。飯是糙米飯,菜是蒸咸魚,還有一個蝦皮紫菜湯。 他們回得突然,人又太多,家里沒有更多的準備,來不及找別的菜,有菜有湯,這樣的伙食對一群遭遇饑荒的人來,已經是美味佳肴。 現在吃飯的人都有將近二百人,以后光靠吳家娘子和幾個小姑娘根本就忙不過來了。 吃飯的時候,蕭彧宣布:大家聽好了:但凡年齡十五歲以下的,不論男女,每日朝飯過后,來這邊的廳堂上半天課,我們教授識字算數;每家的女性從今晚起就來廚房幫忙做飯,以后還要績麻織布縫衣,春上還要采桑養蠶,我會根據各位的熟練程度給一些工錢;男性的工作我會根據各位的特長另外安排。 裴凜之補充說:明日寅時起,所有六歲以上男丁都起來跟我練兵。 他們一說完,下面的人都面面相覷,然后開始竊竊私語,原來吉山說的是真的,家里的孩子都能上學,年輕人都要練兵。雖然練兵苦了點,但主家對孩子那是極好的,居然還能讀書識字,這可是做夢也不敢想的好事,讀書那是門閥子弟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女人們也很滿意這個安排,做家務、績麻織布原本是他們擅長的,本來主家免費提供住處和三餐就已經很滿足了,沒想到還有工錢可拿,多少不要緊,關鍵是愿意給。這主家是個仁善的人。 吃完飯,蕭彧和裴凜之才回自己的宅子,問起閔翀這次出海的經過。閔翀大致說了一下,他們先到廣州買了八萬斤糧食,再北上,糧食是在吳縣和東揚州賣掉的,一文半兩斤買的糧食,賣三文一斤,比進價足足翻了兩倍多。 閔翀說:再往后遲一點賣,怕是要賣到五文十文,我沒等了。窮苦百姓的錢賺得沒達官貴人的錢過癮。 蕭彧贊許地點頭:閔當家也是仁義之人。 裴凜之問:北邊還有其他動靜嗎? 閔翀說:今冬北方極寒,尚且十一月,就已經下了幾場大雪,饑寒交迫,怕是有很多人熬不過去了。聽小道消息,柔然正在襲擾東西戎,怕是又要起戰火了。 蕭彧皺眉,和裴凜之對視一眼,柔然想必也是遭遇了大風雪,牛羊沒了糧草,只會南下劫掠,東西戎地勢雖好,但也都是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并不好欺負,就怕他們聯手,放開口子,讓柔然兵長驅直入,大安國危矣,百姓又要受苦了。 蕭彧問:聽說過朝廷有什么動靜沒有? 閔翀說:朝廷現在也在到處收購私糧,而且還是漲價前的價格,所以我才沒去建業賣糧,就怕撞在了風口上,被拉去充了官庫。 第39章 竇七爺 閔翀接著說:北邊局勢不穩, 年后我打算往南邊走。走之前可以去廣州府收購一些茶葉和絲綢。 蕭彧發現自己的想法閔翀都非常清楚,他點點頭:好,我抓緊時間安排人造紙燒瓷器,給你安排一些人打下手吧。他指的是造船的事。 可以。閔翀答應下來。 蕭彧回到自己房間, 也不急著數錢, 而是長嘆了口氣:人為刀俎我為魚rou。安國怕是又要起戰火。 裴凜之說:郎君認為柔然會打到安國來? 東西戎也是游牧為主, 糧食不夠, 南邊有一只更肥美的羊, 你說那群狼會怎么處理?蕭彧斜眼看他。 裴凜之嘆氣:若是大將軍還在, 就不會這么被動了。 蕭彧擺擺手,坐在了矮榻上:并非這樣, 前兩年西戎攻打晉州, 大將軍尚兵權在握,一樣無濟于事。失去了長城作為屏障, 漢人政權的邊疆到處都是突破口, 對于胡人鐵騎來說,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自西晉后,各族胡人異軍突起,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斷往南侵吞, 漢人政權節節敗退,今日割一城,明日讓一地,你覺得這樣還能持續多久? 裴凜之驚訝地看著蕭彧, 雖然殿下表示不愿意居高位, 事實上, 他身處偏遠的崖州, 依舊關心著國家的安危與命運:依郎君之意,只有將胡人趕往長城以北,天下方能安定? 蕭彧點頭,仰天長嘆:但是又談何容易,打仗需要的是兵力,優良的兵器,充足的糧草,除了這些基本之外,還需要善于運籌帷幄用兵如神的將領。這些,全都缺一不可。 裴凜之自小熟讀兵書,卻沒經歷過多少實戰,僅有的兩次,還是來崖州之后跟海賊山賊打,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戰場,領兵的也不是他,所以他不敢打包票說自己善用兵。 蕭彧看著裴凜之,說:凜之,你知道我為什么不愿意想廟堂之上那個高位了嗎?因為太難了,我不認為自己能夠外御強敵內撫國政。 裴凜之卻不這么認為,除了殿下,他的那些兄弟誰不認為自己是天縱奇才,個個自命不凡,以為自己能夠媲美秦皇漢武,然而他認為吳王越王之流俱是草包,連殿下的腳趾頭都比不上。 裴凜之說:郎君深謀遠慮,所考慮的皆是事實。然也不必太過憂慮,我們現在根基尚淺,只需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蕭彧笑著擺了一下手:不想那么多了,來數錢吧。他示意裴凜之將錢倒出來。 裴凜之預備將錢袋里的金銀銅幣倒在自己的矮榻上,蕭彧阻止他:別倒床上,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