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劍 第65節
阮慈便做出最可憐可愛的樣子,從睫毛下閃著眼睛望他,輕聲道,“應該不會吧,這樣做,也能生出新的因果,我想……我想終究是能滿足師尊的期盼?!?/br> “便是滿足不了,你心中又何嘗真的在乎?” 王真人刺了阮慈一下,阮慈不禁一縮,又想給王真人捶腿,又覺得自己其實也如天錄一般呆傻,甚至還不如天錄,至少天錄端來的靈茶還能喝,而她給王真人捶腿,王真人又會有什么感覺? “我……我從前不在乎,以后便……” 她想說幾句漂亮話,但又思及王真人能大概感應到她的思緒,便只好嘆了口氣,說道,“好罷,是不怎么在乎,我心中其實很仰慕恩師的,但……下一次再來,我想殺還是一定要殺的?!?/br> 這也是因為阮慈自問自己身為弟子,也已做得不錯,并無對不起王真人之處,甚至對王真人的回報遠超所得指點,不過此言她并沒有細說,而是嘆道,“但殺了那些人之后,我心里其實也不大開心……恩師,你能感應到我當時的思緒,你……你會覺得我很奇怪么?” 她因一只飛熊,殺了九人,更惹來這些因果,其實也并非是多么喜愛飛熊,忍受不了其受到一絲傷害,若是那群人真是不知道她的存在,單純想要捕捉飛熊,阮慈即使看不過眼,也不會恚怒至此。最觸怒她的一點,乃是這些人為了引她前去,竟將一只一無所知、與人無害且還得她喜愛的靈獸做如此對待,在阮慈心里,從前并不覺得自己是上清門人,如今認了王真人這師父,也不過是對紫虛天有了些感情,但對上清門依舊沒什么歸屬感,而她亦根本并未覺得修道人便是她的同類,那些修士既然為了自己的籌謀這樣傷害黑白飛熊,那她當然也可以因為己身一怒,將他們全數殺死,甚至若是時間足夠,她還想將所有人都洞穿肩膀,懸掛起來,讓他們在傷勢之下痛苦數月甚至數年,在清醒之中緩緩死去。 這般舉措,堪稱殘忍,但阮慈心中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她不開心,只是因為察覺到自己的想法定然是離經叛道,便是親如秦鳳羽、阮容,邪如蘇景行、姜幼文,或許并不在乎這些,但也不會發自內心地贊同她,心中終究會覺得這樣的阮慈與他們不同。又知道自己這般作為,將來和李平彥關系,只怕終究是要受到影響,心中頗覺孤寂煩悶,此時在最能感應她的王真人身旁,終于忍不住問出心底話來。 想到兩人因果聯系如此深厚,王真人修有《太上感應篇》,對她的心思,只怕比瑯嬛周天其余任何人都要了解,從前這念頭令她很是不適,但如今卻令她頗感安心,阮慈不覺便將頭靠上王真人肩頭,有些撒嬌地道,“便是奇怪也沒辦法,弟子都收了,反悔不得的?!?/br> 王真人先不悅道,“越來越沒有規矩了?!?/br> 卻也沒有推開阮慈,而是笑道,“所以你永遠只能是‘還算聰明’,去不得前頭那兩個字——你怕是已忘了收徒時我說的話,更是早已忘了,你若不是這般性子,也不是我收你做弟子?!?/br> 阮慈這才想起,自己在壇城時一子落下,無意間殺了棋攤老丈托體化身,雖然依舊蒙贈天命云子,但卻因此不能再拜老丈為師,如今她已知道,這是要避諱二人這一段弒師因果。而王真人明知前塵,卻依舊收她為徒,如今想來,當時所說的那句‘徒兒,你如此憂心忡忡,未免小瞧了為師的氣魄’,豈非就是今日她這一問最好的回答? 她心頭陰霾,不禁一掃而空,精神奕奕地彈坐起來,只覺得王真人這師父真是天下第一合襯她,無一處不好,心中親近之意大漲,真不知該如何告訴真人知道——不過這般感激,也不過是瞬間便就消散,滿心里已是恃寵而驕,想著要如何恣意妄為,全憑自己喜好處置此事,便如同王真人所說一般,在自身軌跡之中,不斷往前行去。 對阮慈而言,她從沒有‘顧全大局’這個念頭,若是連她也以為自己在恣意妄為,那便可見她的做法該有多么離經叛道,但王真人一直未曾出言反對,阮慈便知道他多數也是默許,雖知成算不大,但試探著問道,“恩師,能否把師兄——” 轉過頭去,卻見月色寂寂,灑在甲板之上,卻又哪還有真人身影? # 這般不告而別,阮慈心中對王真人才起的孺慕之思,頓時都化作腹誹,她站起身,在王真人坐過的甲板上用力跺了兩下,嘀嘀咕咕地走回艙房,四處張望了一番,奇道,“盼盼?你躲在哪兒呢?” 床底一陣響動,王盼盼鉆了出來,夾著尾巴驚魂未定地問,“真人走了?” 阮慈方才感應到她的氣息,卻沒見貓影兒,心下還是納罕,此時方才明白過來,暗笑了幾聲,這才埋怨道,“是啊,說走就走——便是不愿派師兄來,又有什么不好說的?” 王盼盼問道,“他突然顯化過來做什么?剛才舟頭靈壓起伏不定,嚇得我不敢窺視,你倒是仗著東華鎮壓,安然無恙,天知道我們這些做隨從的有多害怕呢?!?/br> 她自問自的,阮慈也自說自的,“哼,師兄不來,難道我就沒人央求了么?” 她已得到真人默許,自然盤算著大鬧一場,在心中撥弄著與瞿曇越的因果聯系,直到對方傳來肯定答復,這才喜笑顏開,坐到鏡前,翻出一柄玉梳,問王盼盼,“你說我以后梳個什么發式好,總之我再不要梳雙鬟了?!?/br> 她自來對這些簪環脂粉并不如何在意,因以前在宋國年歲尚幼,總是梳著雙鬟,之后自然不會有人來為其簪釵,如今五十多歲了,形容也沒什么變化,依舊是常以雙鬟示人,只是被王真人取笑之后,便暗下決心,再不梳這個發式了。倉促間也不知要換個什么樣的好,對鏡梳了幾下頭發,望著水鏡中的自己,突地摸著臉頰,‘咦’了一聲,轉頭問王盼盼?!芭闻巍阌袥]有覺得,我不知什么時候好像長大了一點?!?/br> 王盼盼口中滔滔不絕的問句逐漸停了,綠幽幽的貓眼望著阮慈,瞳孔從兩枚彈珠變成了兩條線,又慢慢地圓了回來。它跳到梳妝臺邊,舔了舔爪子,輕聲說,“你……你長大不也很正常么?你三十二歲才筑基,只是因為劍氣淬體,身軀成長得緩慢些,這才是十三四歲的模樣,如今長個一歲半歲的,有、有什么稀奇?” 阮慈瞥她一眼,笑道,“你怎么結結巴巴的?” 她已翻出一枚玉簡,按在額前尋找發式,口中隨意道,“是這個樣子的么?說起來,容姐筑基年歲要比我更長,但看著也是十八九歲的模樣,她在那處秘境一定得到了什么機緣,長得要比平常人慢些,但又要比我快些——我記得南株洲她被接回來的時候,看著還不是如今這么漂亮的樣子?!?/br> 王盼盼又開始舔爪子,“或許是她服了駐顏丹呢,不過你也別問她這個,免得她害羞?!?/br> 服用駐顏丹有什么可害羞的?阮慈心下不解,但分神看書,也就隨口應了一句。王盼盼舔夠了爪子,在桌上踏了兩下子,又伸了個懶腰,方才恢復平靜,重新臥了下來,貓眼瞟了阮慈一眼,緩緩瞇起,輕輕嘟囔了一句,“果然是姐妹……真都怪得很……” 它不敢再說什么了,瞇著眼又假寐了起來。 第120章 一子破局 翌日起來,阮慈果然吩咐虎仆往金波宗山門緩緩駛去,此時距離那少年文士隕落已有數個時辰,按說金波宗方面應已收到消息,弟子魂燈逐一熄滅,還是在綠玉明堂這樣家門口的地方,宗門怎都該派長老出來查看一番,若是性急些的元嬰真人,少年文士前腳隕落,后腳怕是就要飛遁至此。正是因為金波宗到如今都沒有反應,阮慈才肯定宗門內已是知悉內情,并擬訂了對策,只等她到金波宗山門,又有一場好戲開演。 有王真人遮護,阮慈沒什么好怕的,一路和虎仆閑談,問些金波宗的事情,中央洲陸門派眾多,以前阮慈對這些宗門底里并不太感興趣,但如今修為見長,神念中可以同時思量的事情越來越多,也漸漸意識到這些知識并非一無所用,只能擾人清修,人在世上,定然要產生因果,這些事知道得多了也并非壞事。 虎仆才是金丹修為,乃是王真人點化紫虛天之后,在紫虛天內化生的妖獸,對金波宗的往事并不知情。王盼盼又歷來對從前的事情含糊不清,尤其是三千年前,那正是謝燕還叛離上清門前后,在虎仆等人跟前,她便是知道也要說不知道。倒是天錄雖然才剛五十歲,但卻十分博學,脆生生地說道,“金波宗三千年前才剛立宗不久,還未定下山門,大長老也才是元嬰后期修為,正欲覓一處福地立下山門,更要借助這開辟一宗的氣運成就洞天。恰好當時,謝孽叛門,掌門一脈勢弱,當時在金波宗山門附近的是另一個茂宗,名喚玉羽宗,一向和掌門交好。玉羽宗內許多弟子都是王、謝兩族所出,也因此,蟄龍歐陽真人和純陽徐真人都疑心玉羽宗藏匿謝孽,幾番前去盤查?!?/br> “宗門氣運,怎禁得起上宗這樣頻繁侵擾?玉羽宗從此氣運大衰,不過兩百年不到,門中唯一一位洞天真人合道不成,淪為道奴,金波宗大長老龐真人便乘勢與玉羽宗挑起爭端,當時主人尚未成就洞天,掌門一脈只有大老爺和掌門真人,門中諸多洞天,都對掌門不滿。上清門沒有出面,龐真人便將玉羽宗逐出中央洲陸,自己乘勢成就洞天,亦是如今金波宗唯一一位洞天真人。不過,這位真人是下法成就,只能供養一個洞天,因此金波宗三千年來,也沒甚么動靜,只是安心經營玉羽宗原有的土地?!?/br> 天錄說起往事來,是絕不會避諱什么的,仿佛照本宣科一般,毫無感情地念誦起這段血雨腥風的歷史,其中真不知是藏了多少弟子的性命。眾人都不由聽得住了,阮慈心中亦是明白為什么王真人依舊囑咐她去往山門,更讓她隨心而為。她不由暗罵自己粗疏,若是早知金波宗的背景,又何須揣測王真人的立場,只需將如今門內大勢一算,便知今番她偶然意動出門,便正是應了掌門一脈崛起之勢,途中有變,則是乘勢劫起,而諸方反應,都是應劫而行。甚至也許阮容十三年后將往寒水澤這一行,也是劫中的一處伏筆。 若是往日,掌門一脈師徒三人將她當做棋子,這里擺布來,那里落下去,不知乘勢奪得多少好處,而她卻對其中內情一無所知,阮慈想到這里,心中定然不會開心。但經王真人昨日為她衍化因果劫數,此時她心中已不那樣介懷,對金波宗一行更是坦然面對,仍命法舟緩緩前行,又過了數日,只覺得冥冥中和瞿曇越那因果之線,感應逐漸清晰,知他已快到左近,必不會錯過這出好戲,這才命虎仆略微加快車速,往金波宗山門前投下了拜山書。 凡是宗門,都要設有護山大陣,還有那知客弟子,若是友人來訪,元嬰以上的高修且不說了,神念中都能互相感應,便是本尊正在閉關,化身相會也不是難事,金丹修士也可以飛劍傳書,預先約定大致日期;筑基修士又是不同,因壽數有限,若是宗門相距太遠,幾乎無法來往,便是如同阮慈、李平彥這般,事前也要差人送信,知道對方沒有閉關,也未曾外出游歷,這才前來拜訪。因此金波宗自然知道阮慈此來是找李平彥做客,那鮫姬遞上拜山書之后,不多久,便有知客弟子前來送上令牌,又親自陪著阮慈一行人穿過大陣,飛入山門之內。 茂宗山門,自然沒有紫金山那般浩瀚氣象,但門內亦是奇花異草、飛山疊泉,說不盡的仙家氣象。那知客將眾人引過數道禁制,落入一座飛峰之前,這飛峰自然又有小陣遮護,知客叩響山腳處一面銅鼓,不多久,李平彥便從山中飛出,笑道,“恭迎貴客——慚愧、慚愧,我卻沒有這許多仆僮跟隨?!?/br> 阮慈已從舟中飛出,換成金波宗自己的穿渡法器,見李平彥一如既往,心中也松了一口氣,上前笑道,“李師兄,你曉得的,還不都是家里長輩要講究氣派?!?/br> 李平彥搖頭嘆道,“回到家里就是這樣,這樣那樣的事,總沒有出門自在?!?/br> 兩人的態度,已隱約從話中露出,阮慈擔心去了七八分,和李平彥一道飛上峰頭,這飛峰頗是嶙峋瘦峻,李平彥將眾人帶到一處靈氣滿溢的山谷之中,遣了仆僮送上靈果招待,又對天錄等人客氣道,“寒舍簡薄,未能招待周全,還請諸位海涵?!?/br> 虎仆笑道,“我等隨小姐前來,哪敢挑剔什么,郎君且去招待小姐,我等有一處立錐之地便足以?!?/br> 李平彥的仆僮和阮慈那幾個一般都是煉氣期,除了王盼盼藏入靈獸袋內,虎仆、天錄等人卻也與這幾個煉氣期弟子相談甚歡。李平彥和阮慈自在山間敘話,李平彥笑道,“慈師妹,別看了,不該和你碰面的人都被遷走了,此刻我們宗內并沒有人會沖出來要殺了你這個小魔女的?!?/br> 阮慈有些驚訝,“噢?全都送走了?你那師弟的從人呢?——若是要尋仇的人都被送走了,那你師父豈不是也……” 李平彥道,“我恩師出門游歷已有百余年了,不瞞你說,連我都未曾見過恩師真身,當日拜入門下時,恩師還在中央洲陸南部,因此還有一尊筑基期化身在宗內,可以指點我等弟子修行,我筑基之后,恩師說他真身遇有機緣,要往北面一處秘境一探究竟,要全力應對,因此那化身也逐漸失去靈性。近數十年,竟是未得什么指教,我們這一脈有事多數是尋師尊的同脈師兄弟劉師伯做主?!?/br> 阮慈還是第一次聽說這般內情,不免大感荒謬,細思之下又頗為合理,元嬰真人出外尋找機緣、閉關突破境界,多數都是以百年計,而膝下弟子勢必會隕落許多,若是自己不在宗內便不收弟子,閉上兩次關,說不定親傳弟子都死完了,在宗內更是耳目閉塞,哪怕是為了干涉下境修士因果,也多數都要設法將自身勢力維持在某個程度。 她用了一口茶,不由道,“那若是你折損在恒澤天內,可就是從生到死,都未見過師父了?!?/br> “可不是,就說我那師弟,被收入門中,也不過就見了兩次恩師化身,便已中途隕落?!崩钇綇┨岬侥羌t衣少年,態度頗是坦然,不無為他惋惜之意,但悲傷之情不濃,只嘆道,“簫師弟也去了,我們這一代前后拜入恩師膝下的三人,如今只剩我一個,其余師兄師姐,不是閉關,就是外出尋藥,多年未歸,我倒像是我們這一脈的獨苗了?!?/br> 簫師弟正是在黃首山中隕落,當時李平彥心情沉郁了數日,看來二人的感情要比他和那紅衣少年更深厚,阮慈道,“李師兄好似更疼簫師弟一些?!?/br> 李平彥點頭道,“我和簫師弟一向互相扶持,雖說是同時入門,但我癡長幾歲,便如同他的兄長一般?!?/br> 他沉沉嘆了口氣,方才續道,“至于沉師弟,他性情跳脫,恩師不在,師兄師姐也不曾管束于他,倒是更親近劉師伯一些。劉師伯前些年把我從恒澤天帶回來,也出門去了,他便更是飛揚跋扈,每日里在許多外務上用心?!?/br> 若說黃首山、恒澤天一行太過兇險,并不適合帶上紅衣少年,綠玉明堂這般所在,如不是遇到九嬰妖蛇,可以說是再安全不過,但李平彥帶師弟們出來歷練,也不見紅衣少年身影。且那紅衣少年竟不知李平彥與阮慈交好一事,可見雙方關系是何等疏遠。 只是如今沉師弟已死,李平彥不欲貶損太過,只好含蓄道來,但阮慈已是明白其意:恩師久久不歸,同門師兄修為也只高出一些,怎及得少年文士那般的上境修士照顧周全,便是手掌縫漏下一些,也足以省卻數年苦修。況且沉師弟和李平彥這般的宗門驕子畢竟是師兄弟,眾人怎都要看在李平彥份上對他客氣一些,因此就養成沉師弟這般急切少思,急于出頭表現,以期換取長上恩澤的性格來,靠這些提升修為,不必出門尋藥,已是修煉到了筑基期中。沒有師長籌謀,也就不曾外出辦差,根本不知世間險惡。這般修士,中道夭折實在太正常不過,所差者只是死在哪一日而已。 最終,他死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明里暗里養了這些年,倒也還給幕后主使者一個滿意結果。阮慈心中也是暗嘆:一般是師長外出,無人看顧,但李平彥就能憑自身拿到恒澤天歷練之機,又和孟令月這般受寵的核心弟子來往,結交的多是自己這些盛宗弟子。中央洲陸這極其嚴酷的環境之下,俊才庸才,真是有天壤之別。 此時李平彥的態度,阮慈已是盡知,李平彥雖然看似方正沖和,但絕非迂腐之輩,更不至于不曉得為自己打算。這沉師弟乃是門中博弈的棋子,幕后下棋人對李平彥也沒什么好意,這點兩人都是清楚。不過金波宗也有洞天坐鎮,許多話阮慈并不想說得太清楚,亦要照顧李平彥顏面,不好將她殺人的事詳細說來,心中暗忖道,“若按李師兄所說,其實沉師弟本也可以多活一段時日,下棋人可能沒想到我殺得這么快,這么狠,也沒想到恩師讓我帶了虎伯來。沒有虎伯坐鎮,旁人打不過少年文士,我多數還是要把人放回來的?!?/br> 到那時,雙方結下梁子,沉師弟心中自然記恨阮慈,此時下棋人則可以多方提升沉師弟修為,甚至令其早李平彥一步結丹,這樣待李平彥師尊回山,便需要在兩個立場截然相反的弟子中擇選,他選擇哪個弟子培養,便說明自身傾向哪方勢力。若是只有李平彥一個有出息的弟子,其又和阮慈交好,在本身沒有什么傾向,提升修為甚至晉升洞天又需要有人幫忙的時候,順勢倒向紫虛天也就自然而然了。 阮慈從這一步倒推想來,李平彥師尊一系恐怕便是并未攀附上清門徐、麗兩大真人的中立派,也因此才值得紫虛天布子爭取。從李平彥的經歷也可窺見端倪,這一代弟子入門,師兄師姐竟無一人看顧后進,可見這一脈人才的確有些凋零,本脈弟子,只因和盛宗弟子一次偶然的因果牽連,便淪為爭斗工具。那沉師弟若是沒有死,將來修行途中,說不定還會被數次擺布著和阮慈加深仇怨,令雙方更加不可調和,以便令此脈更加分裂。 這本是個周密陽謀,但阮慈居然帶了虎仆出門,足以壓制少年文士,且心狠手辣,為了一頭飛熊,在爭端開始便連殺九人,此事怕是大出下棋人意料,阮慈想到這點,不免甜甜一笑,也就不再提沉師弟什么,和李平彥閑話道,“李師兄再過一些時日,也要出門尋找外藥了吧?若是那數十年內,你師父回來門內,又匆匆離去,豈不是更錯過了?” 修士從筑基晉升金丹,也需要外藥相合,阮慈不知金波宗是什么規矩,門內是否供給外藥,因此有這一問。李平彥也道,“按說是該,我筑基六層將滿,壽限也還較遠,若是機會合適,一邊游歷一邊修行,將三味外藥尋來,差不多也該八層圓滿,可以準備結丹了?!?/br> 看來過去二十年內,他亦是進益非凡,已開始為結丹諸事準備,阮慈也不吃驚,其實她此來亦攜有一樣結丹外藥,打算當做請李平彥辦事的報酬,正要和李平彥提起,李平彥又道,“不過前幾日,掌門送來消息,讓我在山中專心修行,無事不要外出,結丹外藥他自然會為我送來。我還沒想好該如何回復掌門師伯的好意?!?/br> 阮慈尋思片刻,也是笑道,“這或許是掌門給你的補償吧,看來,掌門性子柔和,不欲擴大爭執,我不懂事,在綠玉明堂大大胡鬧一番,他也不以為忤,反倒是知道李師兄受了委屈?!?/br> 李平彥微微一笑,道,“不錯,掌門最是息事寧人的性子,此番下令搬遷少許門人,也有厚賞賜下。不偏不倚,令人心中很是感念佩服?!?/br> 阮慈哈哈大笑,掏出一個乾坤囊遞給李平彥,道,“掌門這般大方,手中就是有多少寶材都要賞完了,若是給你尋那些寶藥時,只尋到品質中等的,又該怎么辦?結丹外藥,品質更是重中之重——雖然也未必如此,但準備得更周全一些也好,我這有一樣無盡風,乃是修士結丹常用的寶藥,我恩師最疼寵我,給了我許多,我分師兄一些,師兄若是用得上那是最好,若用不上,也可和旁人淘換一些好物來?!?/br> 其實李平彥的意思,只從他不太愿意聽從掌門安排,就可見已很明顯,阮慈這話說得已經是過分直白了,金波掌門自然是大長老腹心弟子,他們就在大長老左近,阮慈還敢這樣編排掌門,可見盛宗弟子是何等驕狂。 李平彥眉毛微揚,也不客氣,接過乾坤囊丟入袖中,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慈師妹突然登門造訪,又以美物贈我,想來必有差遣?!?/br> 阮慈道,“我此來是有兩件事和你說,第一件便是僧秀道友,那一日從恒澤天出來,我本來要請師兄帶我去尋無垢宗的高僧,把他交還。但還沒來得及,便出了那可怖變化,后來我將他安置在我們上清門客舍之中,二十年了毫無動靜,恐怕也是兇多吉少?!?/br> 兩人不禁都是有些黯然,李平彥道,“你是想著托我送還給無垢宗么?若我出門尋藥,倒是順路?!?/br> 阮慈本是做此打算,才把僧秀帶出,但此時生出這許多變化,李平彥是否出門已成懸念,便暫且未將僧秀交接,李平彥又問第二件事是什么,阮慈眼珠子轉了轉,笑道,“我今晚要去見個朋友,等我見完了再和你說?!?/br> 她來尋李平彥做客,門中自然安排客舍,否則李平彥一個筑基弟子,洞府也接待不了這許多金丹客人,若是真讓虎仆等風餐露宿,金波宗勢必淪為笑柄。因此和李平彥聊了半晌,還是回到盡善盡美的下處歇息。阮慈在靜室內稍微休憩幾個時辰,只覺心中感應越盛,便攜了虎仆飛出山門,吩咐道,“虎伯,你在陣前等我?!?/br> 她立在半空之中,風過鬢鬟,吹起鈴佩叮當,袍袖飄拂,凌然欲仙,在風露中站了一會,驀地露出笑靨,回頭叫道,“官人,我等了你好一會兒了?!?/br> 瞿曇越輕搖羽扇,從虛空中走了出來,笑道,“咦,二十年不見,我娘子長大了些——這飛仙髻梳得極好看?!?/br> 他似是十分驚喜,眉宇間更增殊色,柔情綿綿,挽著阮慈往山間走去,“走,我們去瞧瞧你在翼云渡口心心念念的黑白飛熊?!?/br> 第121章 夫妻夜話 阮慈現在最怕聽人說起黑白飛熊四個字,她亦是在心中暗自反省,是否平日里表現得太過無情,難有歡喜物事,以至于眾人都拿飛熊為餌前來釣她。她暗下決心,要將潘檀若抓來問問,為什么把她的事情拿出去做談資,若是明知對方心存歹意,卻還售她喜好,那阮慈已經殺了九人,也不在乎再多殺一個。 “快別提了?!彼仰臅以嚼缴介g峰頭坐好,將這幾日發生的齟齬如數說出,只隱去王真人有關的隱私,氣鼓鼓地道,“你說這多可恨,想要對付我,不如直接上門搦戰,只在背后玩這些鬼蜮伎倆,要不是有李師兄在,金波宗這宗門在我心里真是一個好人沒有,不是沒腦子,就是沒氣魄,現在連膽量都沒有,真叫人好生看不起?!?/br> 瞿曇越聽得啼笑皆非,作勢要捏阮慈鼻子,被她一閃躲了過去,他笑道,“娘子,莫怪官人擺出夫君架子,有些事,做得說不得,你討厭這宗門,將來等你有了本事,將這宗門上下殺得滿門不剩、道統斷絕,那也是你的本事,但在一切成真以前,又何必坐在人家山門旁邊,說這些話呢?” 阮慈在寶云海遇險,王真人都能轉眼化現到她身邊,洞天真人的感應能有多么廣大,便可見得一斑,瞿曇越并非真身來此,照舊是個筑基期的化身,阮慈這樣坐在山門旁罵金波宗,擺明了是罵給金波宗大長老聽的,她有王真人遮護,不會有事,瞿曇越卻是圓滑得很,沒有跟著附和,還反過來規勸阮慈,阮慈托著腮點了他幾下,故意坐開了一些,以示對瞿曇越表態的不滿。瞿曇越笑嘻嘻的,阮慈挪開一點,他便跟著坐過來一點,不過倒是不曾碰她,而是彎腰查看阮慈臉色,“生氣了?” 阮慈道,“哼,你又怎么知道我將來不會把金波宗道統滅了呢?我生氣啦,不想理你了?!?/br> 瞿曇越很是委屈,為自己辯解道,“將來若有這一日,我自然助你,但沒有動手之前,謹慎些又有什么錯呢?” 他在阮慈跟前,從來沒什么身段,好言哄了阮慈一會,阮慈這才略略消氣,但仍是有些小性子,抱著膝蓋沉聲說道,“除非你幫我辦一件事,我才不生氣,否則我便要休夫,聘禮也還給你,不要了?!?/br> 說著,便將那靈華玉璧從脖子上解了下來,要還給瞿曇越,瞿曇越忙道,“你要我助你,我自然心甘情愿,又何須如此?唉,怎么越是長大,越是刁蠻,將來等你長到十九、二十模樣,那還怎么伺候?” 阮慈這次出山,本不想叫瞿曇越過來,他才被上清門逐走不久,恐怕這次過來,王真人不悅,要折損一個化身在這里。但前幾日與王真人在舟中說到最后,便知道恩師已是默許她的謀劃,只是此事由呂黃寧出面也許不太妥當,按王真人意思,她應該是來找瞿曇越。 現在瞿曇越已有一半答應了她,阮慈便轉怒為喜,笑道,“好罷,我想叫你為我找一個人,然后殺了他,官人啊,這可是我第一次求你,你就答應我了罷?!?/br> 瞿曇越端詳她片刻,竟是謹慎起來,并未一口答應,而是試探著問道,“你要殺的是——” 阮慈道,“你已聽我說了事情經過了,那些人想算計我,個個都是有份,陳師弟動手,那個金丹修士謀劃,還有些弟子在旁看著拍手叫好,這些人我全都殺了,怎能放過幕后主謀?便只是因為我現在還是筑基,恩師也沒給我派出元嬰侍從,就要裝聾作啞到底么?” “上境修士在背后稍一動念,便自有下境修士前去奔忙行走,便是事敗,我也最多只能殺了出頭做事的人,他依舊可以坐在幕后布下另一個棋局?聽起來好高高在上,可我心里也沒覺得元嬰修士有什么不能殺的,這人既然對付我,那我便一定要殺了他?!偃?,你一向耳目眾多、消息靈通,李師兄修為低微,師長都不在宗內,此時不適合出面打探消息,你便讓秀奴、麗奴出些小蟲子,為我找到這個人,順手便殺了他,將來等我入了元嬰,你想殺誰,我再還你兩次,你說好不好?” 阮慈想了想,又比了個三字,“罷了,好幾百年呢,利息還是多算些,等我元嬰之后,為你出手三次,不過你要殺的人不能討我的喜歡,若是令我喜歡,我便不殺了,若是殺了他對我有害,那也是不作數的?!?/br> 自她和瞿曇越相識以來,瞿曇越總是智珠在握、從容不迫,便是在南株洲新房,被她渡入劍氣之前,也一樣是審時度勢,未有一刻失去冷靜。但此時他竟說不出話來,默默望著阮慈,過了許久才道,“娘子……不過是一個茂宗元嬰,我倒也沒看在眼里,但你想過沒有,若是這元嬰依舊不是主使之人,而是為人辦事,背后乃是金波宗大長老——” 阮慈不假思索地道,“不過是洞天真人,難道就殺不死么?若是如此,我自然回山請恩師為我做主,我恩師也還有師兄、老師,都是洞天修士,金波宗的靠山不過是徐真人和麗真人,只需要掌門真人和楚師祖敵住這兩位真人,我恩師自然能在頃刻之間,將金波宗覆滅,把那位大長老的洞天氣運全數掠奪?!?/br> 她一語發出,天時似有感應,金波宗方向傳來一股低沉不悅之意,卻轉瞬間被阮慈身后上清門方向的沛然法力擊退,兩大修士法力一觸即收,余波卻在空中卷起濃黑風暴,狂風吹拂而過,幾乎將四周草木摧折,不過這等級的余波,對阮慈、瞿曇越二人倒還不算什么,兩人四周仿佛被無形屏障護住,只在星光之下,悠然望著這千山萬水,因洞天修士一念而波動激蕩的雄壯一幕。 瞿曇越臉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似有許多話要問,卻又一一在問出口以前想到了答案,最終只是長嘆一口氣,“我說呢,二十年來,玄魄門勢力連翼云渡口都無法靠近,今日我怎么來得這般輕易,原來你們師徒倒是早想好了,秀奴、麗奴在比元山飽餐一頓,最后卻要我來付賬?!?/br> 阮慈笑道,“還不是你多疑?你也知道,你能來這里,自然是恩師默許,我難道會真的違背恩師心意做事么?” 思及自己一言一行,始終要受人制約,不由惆悵地嘆了口氣,方才問道,“喂,你說話呀,幫不幫我?你不幫我,我自然去尋別人?!?/br> 瞿曇越敏感地問,“除了我,你又在哪里認識了甚么有本事的朋友?” 阮慈眨眼笑道,“我不認識,但我jiejie呢?我jiejie是東華劍使,又是掌門高徒,門下元嬰不知凡幾,我師尊不愿慣著我的脾氣,可我jiejie是最寵我的,旁人便是看在她劍使的面子上,也會答允她的——便是官人你,當時不也因為劍使,才搶了我來做娘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