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1)
我和青衣?聽到周行知的話后,秦冉臉上的表情有了明顯的變化,似乎多了很多無奈,青衣是不是和你說什么了? 周行知點頭,青衣求我,求我讓她和你在一起。也不知道是處于哪一種心理,周行知隱去了鐘青衣作為掩飾的住字,直接把她的心意直白的說了出來。 秦冉無奈的笑了一下,她還真的是大膽啊,如果追究起來的話,她的腦袋就沒有了。 是的,看來青衣很喜歡母后你。周行知點頭表示肯定。 那陛下,你是怎么看待我們之間的這一段關系的呢?秦冉問道,臉上的表情沒有一絲破綻,但是心里已經開始有些緊張了。 周行知已經不是需要她輔導的小皇帝了,她現在已經把皇位坐的非常穩了,兵權加身的皇帝,比起一般的皇帝都要強勢許多。她和青衣在一起的話,對皇室來說是個非常非常非常大的丑聞。 我需要聽一聽母后的意見,如果青衣不是一頭熱的話周行知沒有把話說完,換了一種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母后幫我很多,現在我或許可以回報母后一二了,如果有想做的事情,母后盡管去做就是了。 聽到周行知的回答后,秦冉在心里松了一口氣,同時開始慶幸自己一開始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青衣,有她在身邊的話,我覺得很開心。秦冉說著眼里帶著一絲迷茫,但她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小了,我擔心她對我的感情只是一時興起,經不起時間的敲打。 聽到這話后,周行知就明白了。秦冉也是喜歡鐘青衣的,但是她害怕兩人之間年齡上的差距,不敢把全部的心意都交付出來。 母后,你在這里擔心也沒有什么用啊,要讓時間來敲打一下試試看,才能知道答案呢。周行知說道,想到鐘青衣替她賺來了那么多錢以后,就開始為鐘青衣說話。 嗯?秦冉有些驚訝,周行知不反對她就應有些意外了,但瞧這個架勢,她不僅是不反對,還想牽紅線? 我看得出來,青衣是個很有原則的人。周行知雖然是替鐘青衣說話,但她也沒有胡天海吹的,只是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而已,一旦下定了決定,她就會全力以赴。經商的時候是這樣,研究的時候是這樣,相信她對感情的事情,也會是這樣。 秦冉聽到后沉默了好一會,然后笑了出來,這次不是無奈的笑,而是輕松的笑。 陛下,我沒有想到你會說這些。秦冉如實說道,這些話讓我很意外。 不過母后,我有一句話是要所在前面的,如果你和青衣在一起了,你就不是我的母后了。周行知說道。 秦冉眨了眨眼,確實,那個時候的我沒有資格當你 青衣算起來可是我的同齡人,如果我還稱呼你為母后的話,她和我的輩分就不對了。周行知開口打斷了秦冉的話,那個時候我就要跟著青衣喊你秦jiejie了。 秦jiejie?秦冉哭笑不得,你這是這是在胡鬧??! 當然,只是私底下喊喊而已,如果有大臣在的話,我還喊你母后。周行知笑著說道,她又不是什么大反派,為什么秦jiejie老是會把自己想得那么無情那么壞呢? 作者有話要說: 搓手手 第69章 在秦冉面前表明了自己態度以后, 周行知就沒有干涉兩人的事情了。原因很簡單,有更大的麻煩找上她了。 嘉親王這個沒有腦子的人,他的五萬人是從邊境抽調過來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這個消息傳到了匈奴那邊去, 讓他們莫名其妙的有了信心,開始召集大軍攻打還沒有徹底恢復過來的滄南城。 陛下,是時候讓那些匈奴見識一下我的周朝火炮的厲害之處了!相比起上次的匈奴來犯的時候, 這一次的朝臣格外的亢奮,就連上了年紀的兵部尚書也恨不得直接提槍上陣。 尚書大人說的是, 那事情就這樣定了吧, 從京城附近抽調出八萬人,加上朕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兩萬人, 一共十萬將士, 七日后和朕一起北上解決匈奴吧!周行知順著說道,來人,擬旨,馬上把朕御駕親征的消息放出去! 不是, 陛下您怎么就御駕親征了?兵部尚書馬上阻攔道,臣的意思是可以把火炮運送到邊境去, 不是讓陛下您過去邊境啊。 朕知道,但是朕想要御駕親征。周行知說道,嘉親王進城那一日的事情想必愛卿們也知曉了,地方衛所的反應速度太慢了, 干脆就趁著這一次進攻匈奴,拉出來練練兵吧。 聽到周行知的話以后,底下的大臣開始偷偷摸摸交換眼神。隨著嘉親王被清算,他以前干的那些事情也差不多被挖了出來??拷┏堑膸讉€軍營反應確實都太慢了, 尤其是都指揮使,竟然真的聽信了所謂的威脅磨磨蹭蹭不肯出兵。 陛下,士兵可以從附近的衛所里面抽調出來,但是陛下您不能去,您是萬金之軀,要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錯,臣等就算是以死謝罪都不夠??!兵部尚書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大殿上基本全部的官員都站了出來,勸說周行知不要御駕親征。 周行知挑眉,朕要是一意孤行呢? 大臣;您要是一意孤行他們能怎么辦,難道要以死明志嗎? 陛下,您是一國之君,不能涉險啊。這個問題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禮部尚書一邊說一邊瘋狂的給葉丞相甩眼色。在這個大殿上,如果有人可以和陛下對著來還不出事的話,那個人肯定就只有皇后的生父葉丞相了。 陛下,在有火炮的前提下,臣認為這一次肯定是周朝勝利,所以陛下不必為戰局擔心,在京城里等著捷報傳過來就是了。葉丞相也犯難啊,他算是比較清楚周行知脾氣的人了,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早在周行知開口之前,肯定就已經做好了相關的安排。周行知的決定,已經不是朝臣三言二語就可以改變的了。 丞相的話說得有道理,這一次我周朝肯定是勝利者。周行知說著頓了一下,看到松了一口氣的大臣后,又繼續開口,正因為是這樣,這次戰役根本就沒有什么危險性,那朕御駕親征一次也無妨了。 陛下,不行,您要是出事了,讓我們怎么辦啊。禮部尚書急了,陛下這是怎么回事啊,為什么要御駕親征呢!要知道那群匈奴人可都是窮兇極惡之徒啊,就算他們有火炮可以壓制他們,但是打仗什么的,總歸是不安全的啊。 朕要御駕親征不僅僅是因為一時興起,朕在幼時,二皇兄待朕很好。周行知說著臉上的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朕記得二皇兄是在對戰匈奴大王子的時候遭遇不測的,所以這一次朕不僅要御駕親征,還要砍掉匈奴大王子的腦袋,幫二皇兄報仇。 周行知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非常嚴肅,姿態也很強勢,根本就沒有留下任何可以反駁的地方。 原本周行知的說辭就很難讓人反駁,這下還加上了要為兄長報仇的理由,底下的大臣就更加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對的。翻來覆去也就只能說陛下年紀輕經驗不足、陛下沒有孩子萬一出事周朝就完蛋了、陛下是萬金之軀不可涉險云云。 好了,諸位愛卿不需要勸朕了,朕早就三思,六思,九思了,匈奴,朕一定會親手擊退。周行知開口宣布了最后的結果,另外朕不在這段日子,朝政上的事情就交給六部尚書和丞相一起協同處理,如果六部尚書和丞相的意見不同,那就去詢問皇后吧。 皇后一直都陪伴在朕的身邊,朕的心思想法,皇后最清楚不過了。周行知又補充了一句,避免百官借題發揮攻擊葉寧萱。 果然,在聽到周行知第二句話以后,剛剛有話要說的大臣就停下來了。 周行知是君,百官是臣。就算他們再怎么反對周行知御駕親征,都只能是勸諫,周行知一概不聽,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去瘋狂的往武將那邊遞帖子。 既然他們勸不了陛下,那就只能從陛下的隨行將領這邊入手了。把所有該注意的事情都告訴他們,順便避免陛下一時興起到什么危險的地方去。 靠著在平叛上的出色表現,姜千戶也已經變成了一個衛所的指揮使,手下統領著五千精兵。 姜千戶應該是姜指揮使了。周行知笑著說道。 陛下,臣惶恐。姜護低著頭說道。 好了,姜愛卿,朕離開以后,你就跟著皇后,她的命令就是朕的命令,她有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明白嗎?周行知說道。 不提戰事順不順利,她這一來一去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更不要說她這一次目的是直接一鍋把匈奴給解決了,就算順利,差不多也要秋冬才可以趕回來了。 是,臣遵旨!姜護跪下地上發誓保證,只要臣在,絕對沒有人可以傷皇后娘娘一根寒毛! 花了七天的時間調集了十萬的軍隊,負責護送周行知的是她親自養出來的兩萬御林軍。比起周圍的將士,御林軍身上的裝備一看就是好東西,讓其他將士很是眼饞。 畢竟在雙方戰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裝備越好戰斗力就越高。上戰場的話,有這樣一套裝備,存活下來的幾率也會高很多。 為了符合自己的身份,周行知身上的盔甲是暗金色。雖然顯眼了一些,但用得是鐘青衣最新鼓搗出來的合金,防御力比所有的盔甲都要好。 上次我們一起求的護心鏡,你一定要戴好。在百官出城相送的情況下,葉寧萱握著周行知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如果可以的話,葉寧萱都不想松手了,這樣的話她們也就不用分別了。 帶著呢,不想相信的話你可以摸一摸。周行知笑著說道。 你要記住,不可以離開主帳,不可以以身涉險,不可以去火炮邊上,不可以去城樓上看熱鬧,不可以葉寧萱絮絮叨叨的說道,一口氣說了許多不可以,等到實在想不到可以說什么以后才堪堪停下來。 我剛才說得那些話你都記住了嗎?葉寧萱反問。 記住了,不可以離開周行知一直都在很認真的聽,非常完整把剛才的話復述了一邊,我保證,我怎么樣走的,就怎么樣回來。 今年的生辰,我沒有辦法給你過了。葉寧萱說著心情低落了下來,去年的時候因為要去江南那邊已經耽誤了一次,沒想到今年她又要錯過了。 周行知猶豫了一下,寧萱你今年的生辰我可能也趕不回來給你過了,這樣勉勉強強就可以算打平了吧? 葉寧萱語塞,沒好氣的戳了一下周行知胸前硬.邦邦的盔甲,這樣怎么可以算打平呢,給你的生辰禮物我都已經準備好了。 嗯?周行知歪頭,握住了葉寧萱的手,免得她的手指戳痛了,我怎么不知道。 生辰禮自然是要在生辰的時候送給你的,提早被你知道的話,就沒有那種驚喜感了。葉寧萱說道,等到你回來,我就把生辰禮給你。 好,等到我回來的時候,我也給帶一份禮物。周行知點頭。 不用,只要你安全的回來,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了。葉寧萱說著,非常不舍的松開了周行知的手,最后抱了她一下以后,松開手往后退了一步。 陛下,祝你一路平安,凱旋歸來。葉寧萱加大了音量,目光灼灼的看著周行知。 好,朕一定得勝歸來。周行知說道,彎下腰牽起了葉寧萱的手,在大臣驚訝的眼神下在她的手背落下了一吻。 最后看了葉寧萱一眼后,周行知就利落的翻身上馬,在將士的簇擁下往前走去。 周行知沒有回頭,她自己也是舍不得離開葉寧萱身邊的,她擔心這一回頭,對上葉寧萱的視線后,自己就真的會動搖了。 匈奴她是一定要平的,她要讓文武百官、讓地方官員、讓天下百姓都看到她的實力,從心里尊敬她,而后服從她。 從京城到邊境快馬加鞭需要三天,如果是帶著大軍趕路的話,那么至少就需要七到十天。 在趕路的時候,周行知沒有坐馬車,一路上都是騎著馬和將領同行。跟著過來伺候她的綠苑等人反倒是被她留在了馬車里,免得她們在路上吃苦頭。 這一次北上的大軍一共是十萬,其中有三萬是原本邊境的將士。也就是嘉親王從邊境拉扯出來的五萬人里面挑選出來的。剩下八萬將士里兩萬是御林軍,五萬是周邊衛所抽調出來的人。 御林軍的忠心不用提也知道,基本就是指哪里打哪里、至于屬于邊境軍的那三萬人,在見證過火炮的威力后,他們也對周行知又敬又怕,服從性和御林軍比起來也不逞多讓。 剩下的五萬人,他們多多少少都聽到過一些嘉親王放出來的謠言,雖然已經有人澄清那些都是假的,但有些事情只要發生過就一定會留下印象,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們對于周行知的敬重心和服從性都沒有那么的高。 這一點周行知也心知肚明,所以她在路上基本沒有搞什么特權,路上騎馬,休息的時候和將領一起用餐。五天下來,讓很大一部分將士都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陛下,我們距離滄南城已經越來越近了。御林軍統領低頭匯報,根據行程規劃,我們明天傍晚就可以抵達滄南城附近。 時間咬得太緊了。周行知說道,今天晚上多往前行軍一刻鐘,明天早上也早一刻鐘出發。 是。御林軍統領領命。 周行知騎著馬,靠著智腦給自己的體力加持,倒是沒有感覺趕路有什么累的,有的只是些許小小的寂寞而已,畢竟這幾個晚上她都是一個人睡覺的啊。 火炮運送起來很費時間也很費精力,所以周行知提早很多天就派精銳去護送了。算一算時間的話,應該也差不多到滄南城了。 抬頭望著天空,原本掛在中間的太陽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鉆到了山腰處,散發出來的光芒柔和了許多,給了人可以直視的機會。 自己和寧萱已經分開差不多六天了吧,也不知道寧萱過的怎么樣,有沒有按時吃飯,那些朝臣有沒有給她找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