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我們坐在沙地上的,為什么這沙會突然往下沉呢?還有,我們現在置身的到底是什么地方?” 面對李洋的問題,誰也給不了答案,好半天才聽陳忻說:“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說是沙漠里有流沙和移動海子。就是說,某個地方,你現在看到的是沙丘,可在某個時候,地下海子移動到這個位置,沙了就會下沉,形成小海子。待得海子再移走,這里又會變成陸地?!?/br> 葉琳說:“如果照你這么說,那我們應該是掉進水里???” 想了想,李洋接口道:“忻忻只是說出這沙漠中存在的一種現象,結合昨晚我們見到的小水塘,這個移動海子很有可能昨晚剛移動到那個地方,而我們正好趕上了,還興奮的想著等天亮取水。卻不知人家半夜又移走了,而我們可能正好隨著它的移動而被帶到了沙下來。至于到了這地底,我們為什么沒被水淹死或黃沙掩埋住,我暫時還想不到?!?/br> “你們不是自稱是佛的孩子嗎?那會不會我們在隨著移動海子往下掉時,正好掉過了某個封閉的空間。所以我們沒掉進水里淹死,也沒被黃沙掩埋?!崩顭熡晖茰y。 聽完李煙雨的話,李洋說道:“雖然煙雨的這個說話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但就目前來看,我找不到比這更合理的解釋。因此,我支持煙雨的這個說話。我們可能遇到了無數個巧合,然后成就了現在的遭遇?!?/br>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鵬金雕 關于移動海子,并沒有什么科學的依據和現實材料,只是在一些故事類書籍中偶有記載。至于它的形成和移動的原理,那就更是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資料可查。 自然界中有太多神奇的現象,神奇到沒法用科學去解釋,但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我們就不能說它不存在。 對于沙漠中的移動海子,她們一行六人都可謂是聞所未聞,就陳忻不知道在看哪本書時曾有見提到過一下。 在這黑暗之中,相比食物,她們更想看到光明。李洋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陣,可還是沒找到火折子。不得不向周圍說道:“你們誰身上有火折子,趕緊弄亮了看看,我們不能在這里坐以待斃???” 聽李洋這么說,眾人這才從剛才摔下來的疼痛中緩過神來,大家都忙著猜這是什么地方,卻忘了自己現在就置身其中,應該先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 現代人出門在外不一定都會帶上火柴、打火機,但古代人卻是火折子不離身。做了一年多的古代人了,李洋本也是隨身帶著火折子,只是剛才這么一摔,又不知掉哪去了。 李洋的話剛說完,黑暗中就亮起了五只火折子,這點光亮雖算不得什么,但在完全不見一絲光亮的黑暗之中,那就是指路明燈,無限希望。 隨著光亮散發開去,一眾人這才發現,她們置身于一間約五六十平米的空間,地上是沙,但四周卻是光滑的墻,前方不遠處有一道石門。除此之外,室內不見任何陳設。 看著一下子點亮了這么多只火折子,李煙雨熄掉自己手中的火折子,“我估計要離開這個地方不容易,我們還是一次點亮一只吧?盡可能的將照明時間拉長?!?/br> 秀姑舉著火折子朝那石門走去,伸手在石門上摸了摸,“這個地方一看就是人為建造的,而這道門應該是唯一有可能離開這里的地方?!?/br> 李洋點點頭,“從我們剛才掉下來所用的時間來推測,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離我們昨晚休息的地方,至少得在700-1000米。因此,我們想往上回到地面去估計很難,現在只能寄希望于通過這道門,從別的地方找到出口?!?/br> 葉琳不解的說:“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羌塘無人區腹地,這里的海拔應該都在五千米以上,得該有多長的一條地底走廊才能通到4000-4500這個海拔區域去?” 陳忻回復:“你忘了移動海子,確切的說不應該是移動海子,而是一條地下暗河,當河水在地下浸蝕掉某處較薄弱的地下粘土時,暗河的水受某種環境影響而突然暴漲,水受到擠壓而上升到地表,就在表層形小海子。當暗河水位下降時,地表的小海子也就消失了。 而我們,很可能正好趕上了暗河水位發生巨變的這個日期,也就被流沙帶到了地下。這種沙漠腹地,連人煙都沒有,又怎會有人來這地下建這樣的一處石室呢? 因此,我推測,這處石室,以及與它相連的其他部分,它們原本的建造地都不是現在的位置,而是隨著地下暗河漂移到此處的?!?/br> 李洋說:“我同意忻忻的分析。因此,我們得盡快打開這道石門,看看這石門之后的情況,在暗河水再次上升到地表時,想辦法回到地上去?!?/br> 眾人來到石門前,雖在地下,可石門表層也已出現了風化,手往上一摸,就有一層的石粉往下掉。 秀姑試著推了一下,可石門紋絲不動。眾人到石門四周仔細檢查了一圈,也沒發現有任何機關消息。 大家再次走回到石門前,望著石門,李洋疑惑的說:“這間石室除了形狀規則外,沒有任何文字,也沒有任何圖騰,這不符合古代的建筑風格???還有,既是人造的,那就一定有它的用處才對,可有門卻開不了,這也不符合常理?!?/br> 李洋話音剛落,眼尖的小翠指著門上方說:“你們看,那上面是不是畫了只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