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媽覺醒后[七零] 第85節
她們在寧香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一種努力就能改變人生的希望。 林建平把楊慧的手拿出來捏一捏,笑著說:“你也加油,我支持你?!?/br> 如果寧香真能把木湖的刺繡給帶出去,那其他繡娘肯定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只要能做出好作品,那應該就能有不錯的未來。 楊慧沖林建平點頭,重聲應:“嗯!” *** 林建東收了三個兄弟給的錢,第二天就拿上行李回學校去了。到學校先曬被褥收拾一番,收拾好床鋪,晚上抽出空拿包出去找了寧香和王麗珍。 過年就是要清閑的,寧香和王麗珍春節這幾天都沒做什么事情,就是玩玩樂樂吃吃喝喝。集市上有人以后去逛集市,還往園林里逛了兩天去。 今天兩人都想吃餃子,于是傍晚在家剁了餡和了面。然后剛坐下來搟餃皮,林建東過來了。對林建東也不必過分招呼,寧香只笑著說了一句:“回來啦?” 林建東時不時會來寧香這里,到這里也不當在外面,找地方把包放起來,去廚房洗了手就過來幫著一起包餃子。寧香記得他餃皮搟得好,直接把搟面杖塞他手里,讓他搟。 三個人便就一邊在桌子邊搟皮包餃子,一邊說些熱鬧開心的家常閑話。林建東因為回了趟家,說話便比較多一些,都是在說村子里的人現在是怎么夸寧香的。 說寧香現在在村民心里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可以村里講個幾代人的那種,大家但凡提起她的名字來,那語氣都是敬著重著的,根本不敢有半分的不尊敬,除了夸剩下的還是夸。 寧香聽了也沒什么飄飄然的感覺,并不因為別人的敬重而忘了自己是誰,只笑著說:“幸好我沒回去,不然得被拉到大隊部,跟村里人講上一天的話?!?/br> 林建東聽得笑起來,“一天可不行,怕是不知道要講多少天,我回去的時候好些人在我家幫忙給阿四辦婚禮,我剛進門就被他們圍住了,敲著銅鑼說到天黑才讓我歇口氣?!?/br> 寧香和王麗珍都聽得笑起來,王麗珍說:“都是鄉下長大的人,誰見過這樣的世面呀,可不激動么?就說這城里人,那也沒見過這樣的世面,旁邊這些個鄰居也都一樣的,見著面就要拉住阿香說半天話,都想長這個見識,沾這個喜氣?!?/br> 三個人說這個話熱鬧一氣,寧香也全都是當閑話講的,并不真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為多活過一輩子的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并不難,什么名利榮耀都不能沖昏她的頭。 說到底,她也就是個繡娘而已。 三個人說著話包完了餃子,餃子煮熟端上餐桌,倒上一點醋,拿起筷子仍是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這樣熱熱鬧鬧說了一晚上的話,有對過去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的暢想。 吃完飯以后,搭著手洗了鍋碗掃了地,林建東把自己從學校帶出來的包拿給寧香。寧香看到包里裝的全是錢的時候愣了愣,片刻抬起頭問他:“哪來的呀?” 林建東道:“大哥二哥和四弟主動借的,知道我們需要花錢的地方多,給我們當啟動資金。你都拿去存起來吧,和之前說好的一樣,我需要用錢從你這里支,只做公用?!?/br> 為了方便以后辦事,年前寧香和林建東去銀行新開了一個賬戶,他們把各自入伙的錢都存在了這個賬戶上。錢由寧香來管,林建東需要的話就從她手里拿。 寧香也知道他們手里的錢算不上有多寬裕,既然是借來的,她自然就收下了。她平時賬目做得很詳細,借款也好入賬也罷,或者還有各項支出,她都記得很清楚。 等以后事業上了正軌有了盈利有了錢,再還回去就是了。 沒再多說什么,寧香當著林建東的面把這些錢認認真真數了兩遍,確認好這包錢的具體數額,先收好鎖進柜子里,然后在自己的賬本上加上這一筆的借款。 把這筆錢交給寧香以后,林建東也沒急著走,沒再談說這筆錢的事情,只又坐著和寧香王麗珍說了會家常閑話,在差不多十點鐘的時候,起身回學校。 寧香出門送他一段,踩著石板路把他送到巷子口。 正月夜晚的風依然涼颼颼的,撩起耳邊的碎發,在臉頰上掃出一點紅意。 到巷子口一起停住步子,林建東轉過身來看著寧香,沒有說再見的話,忽伸手把她棉衣的帽子勾起來,戴在她的頭上,看著她說了句:“挺冷的,快回去吧?!?/br> 寧香稍微愣了一下,翻眼往上看了一下自己頭上的帽子,又落下目光看向林建東。結果林建東已經轉身走了,這會還回了下下頭,笑著沖她又揮了揮手。 寧香站在巷子口沒動,就這樣看著林建東走遠,等他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自己才轉身回家里去。 巷里有風,風冷拉一下頭上的帽子,手也塞進棉衣口袋里。 手暖心也暖。 *** 一九八一年始,寧香開始了自己在大學校園里的最后一年時光。 而這一年開學她剛進校園,就發現自己也因為上報紙的事,成為了學校里的大紅人。 報紙上的那篇報道,被學校以高亮的方式貼在了學校公告板上,光榮得不得了。 一瞬間寧香這個名字成為東蕪大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歷史系更是徹底火了,所有人都跑來歷史系看她,走在路上甚至都有不認識的人沖她微笑打招呼叫學姐。 楚正宇的宿舍里更是炸了鍋了,他的室友把他拉去公告欄前看報道,只說他:“你小子眼光夠毒的呀,難怪人家看不上你,人家這是干大事的人呀!” 楚正宇又心酸又欣慰——你說眼光這么好是干嘛?! 而寧香宿舍和班級里的同學,那更是炸翻了,都快把她捧到天上去了。尤其開學的頭一個星期時間內,幾乎每天都有人纏在她旁邊,問她這件事的各種細節。 寧香講都講累了,后來在張芳她們撲過來的時候,她會立馬捂住她們的嘴。 除了這件事,學校里的生活仍然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略有不同的是,這一年的課業壓力變得小了很多,寧香平時不止學習和做刺繡,還抽空忙很多開店上的雜事。 當然開店上的雜事,大部分都是林建東在跑來跑去忙活。他這一年的課余時間,除了給寧香繼續出畫稿,剩下的就全撲在開店做生意這件事情的準備工作上。 他準備好所有需要的相關資料,去商標局申請注冊了“寧香閣”的商標,并在多方了解以后,把其他類似的名稱也都申請了商標注冊,譬如“寧香堂”、“寧香院”“寧香”、“寧阿香”、“寧香香”、“寧一香”等。 商標注冊需要時間審核,在商標局審核的這段時間內,林建東和寧香沒有停下忙碌的步伐。林建東先去找店鋪,他看滿意了再帶寧香去看,寧香滿意以后,剩下的事情也都由他來交涉洽談,到最終解決所有問題辦完所有手續把店面租下來。 租好店面以后是裝修,這方面也是寧香和林建東自己找工人搞的。 兩人在這些方面全都不是很有經驗,有請教別人,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摸索。于是這樣大事小事一件件忙下來,等到店面完全裝修好,已經到了下半年。 商標注冊成功也剛好花了大半年的時間,這樣摸索著用閑余時間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好,距離他們大四結束也就還剩一個多月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剩下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寧香和林建東就沒有再忙別的,而是把心思全部放回到學習上面,打算先認真完成學業。畢竟馬上就要畢業了,學業也同樣重要。 而剩下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得很快,也就是眨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真正畢業的那一天。學校里很多同學都分配了工作,而寧香和林建東把機會都讓給了別人。 拍完畢業照,吃完散伙飯,七七級所有學生收拾東西離開校園,懷揣著一腔熱情奔赴自己所需要去到的崗位上。有離別的不舍,也有終于可以大展拳腳的興奮。 在學校埋頭苦學四年,惡補了那么多的知識,為的可不就是這一天——走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回報社會報效國家。 他們這幾屆大學生都是國家花錢培養的,從學費到生活費,多是國家出的錢,讀成后也有工作分配,甚至有住房分配,所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報效國家報效社會。 正式離開學校的那一天,寧香和林建東并肩站在學校的大門外,看著大門上的“東蕪大學”四個黑色字,眼睛里滿滿全都是留戀不舍。 想起四年前的初春,他們拎著行李從鄉下坐船趕過來,身上全都穿著新年上剛做的新衣服,帶著一身的樸素質樸,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向往,邁入這個大門。 那時候的興奮和激動,四年后的此時此刻,還記得清清楚楚。 第104章 王麗珍在屋后的河灘上刷了兩雙鞋,刷好放起來晾著剛回屋坐下,寧香和林建東拎著幾包行李到家了。她從椅子上站起來,只問:“都拿完啦?” 林建東把幾包行李拿去樓下的房間里,寧香徑直去倒熱水,端來茶幾上坐下來回王麗珍的話:“對啊,以后再也不需要去學校啦?!?/br> 以后他們就不再是學生了,不需要每天再去上學了。 因為林建東放棄了學校分配的工作,畢業以后沒有別的安排好的去處,只能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住行,寧香便直接讓他住進了自己的房子里。 一年前是她找林建東幫她,拉著林建東一起入伙做刺繡生意的,現在林建東放棄了學校分配的工作,這種畢業后生活上的問題,她自然要主動幫忙解決。 而這樣住在一起,一來可以更方便地討論和開展接下來的工作,二來自然就是可以省下一筆錢。他們已經砸了一年的錢,生意還沒正式開始,省錢是必須的。 在快要放假的時候,王麗珍就幫著把樓下的一個房間收拾出來了,留給林建東過來住。而林建東沒事就往這邊帶點行李,這一天拿的是最后一點行李。 王麗珍扶著腿在寧香旁邊坐下來,語氣感慨道:“日子過得可真快啊,想起你和建東考上大學那會,好像還是昨天似的,大喇叭里一說,整個村子都沸了?!?/br> 寧香當然也記得,那時候許耀山把大家都拉去大隊部開會,還獎勵了她和林建東一人一套主席的紅皮選集,讓她和林建東在大家面前發表了一下講話。 這四年過得確實比較快,因為這四年的日子比再往前那兩年半的日子過得舒心,學校的環境舒心,身邊的人也舒心,學習和做刺繡都讓她感到很充實快樂。 她松著語氣接話說:“這么想的話,是挺快的?!?/br> 林建東收拾好了行李從房間里出來,到沙發邊坐下,喝一口熱水聽寧香和王麗珍又感慨了幾句時間快。聽著這話,他也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這幾年。 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過去了,他們的四年校園生活就此畫上句點。而這一個句點之后會是新的開始,在這新時代的開端,他們將會有更加不一樣的生活。 寧香和林建東商量好了到明年開春店鋪開業,但年前剩下的這段時間里,他們兩個人也并沒有閑下來。結束了學校生活,立馬又開始忙碌著開展生意上的事情。 這段時間內,兩個人一直在蘇城到木湖之間來回往返。見了鎮長,和鎮長溝通洽談了刺繡生意上的事情,希望鎮上能全力配合他們,大家齊心把木湖的繡品推出去。 寧香現在的影響力不同一般,在這種事情上基本都沒有遇到什么阻礙,哪怕現在還有人反對資本主義做生意這一套,但對于她做的事是不敢有任何意見的。 畢竟她會這么做,那是最上頭給的鼓勵。 所有關系都洽談打通后,寧香和林建東的直接對接人還是陳站長。他是放繡站的站長一把手,最終放繡站怎么發展怎么配合,都由他來決定就好了。 寧香和林建東在年前這段時間馬不停蹄,無數趟的來回,把中間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最后先挑選了一部分優質的刺繡作品拿到裝修好的店鋪中,準備年后開業。 而開店相關的其他問題,比如營業執照許可證什么的,林建東早就跑下來了。 可以說準備工作已經一切到位,只等一掛鞭炮開門做生意。 跑完年前的最后一趟,寧香已經覺得累不行了。她平時做刺繡的時候不覺得有多累,累的時候會起來活動筋骨,按摩眼睛之類的。但跑這些雜事,是真的感覺累。 尤其與人溝通洽談協商各種問題,還有涉及辦各種手續走各種流程,那真的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耐心。好在林建東很擅長處理這些事情,幫她擔了大頭。 坐在回去的汽車上,寧香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神經完全放松下來以后,靠在靠背上,眼睛閉一閉沒一會就沉沉睡了過去。 林建東也很累,但他沒有睡。他坐在寧香的邊上,從車窗玻璃的倒影中看寧香睡熟的側臉。每當這種時候,他都會想幫她多分擔一些,再多分擔一些。 有一天如果他能包攬掉所有生意上的瑣碎事,讓她只需要安安靜靜地做做刺繡,教教其他繡娘技藝,累了就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應該就不會累到這種地步了吧。 他看著車窗里的側影想——再努努力吧。 *** 寧香和林建東跑完這最后一趟,時間便差不多快到除夕了。林建東回到城里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又收拾準備回鄉下回家過春節。 寧香看他收拾東西的時候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看著他說:“那你昨天晚上還一起回來干嘛呀?你應該直接從鎮長回家啊,你最近也忙暈啦?” 林建東笑笑,“確實是有點暈?!?/br> 其實只不過是看時間有點晚,不大放心她一個人坐車回來,所以就跟著一起回來了。坐車來回跑兩趟對于他來說不算事,今天再回去就是了。 寧香自己最近是真忙暈頭了,也就沒再多說什么,送林建東出門到巷子口。 到巷子口站著說再見,林建東忽又伸手勾了她棉衣上的帽子,把她的帽子戴到她腦袋上,然后笑著說了句:“回去吧,過完年我早點回來?!?/br> 寧香抬起目光看一眼帽子,又看看他,點一下頭道:“好?!?/br> *** 公路修起來通車后回家也方便,林建東還是先坐車到鎮上,然后從鎮上再走回家里去。一路上慢慢地走,也會留心看一下鄉鎮里的變化。 過去那十多年的時間,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于是這兩年但凡有一些發展,看起來都覺得格外明顯。不僅城里變化快,鄉下也是隨之有變化的,尤其通車以后。 自從農村實行改革以后,省內的農業和養殖業這兩年都發展得非常迅猛。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rou類的供應也變得豐富,省內之前已經取消了rou票的使用。 而與rou票同時取消的,還有布票的使用,自然也是因為近兩年各市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其中的紡織業尤其發展迅猛,布匹供應也不再是什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