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朝廷花大價錢購買,讓老百姓買賺了不少錢呢。 而在海外的大皇子也找到了沒有受災的地區,有的地方照常過著日常的生活。小日子過得很美。 尤其是比較炎熱的地方,這里的糧食一年三熟,當地的老百姓特別的懶惰,因為他們隨便撒撒糧食種,就能吃到飽。 大皇子來到了這個地步,簡直是像是得到了寶物!這要是讓勤勞的司徒王朝的老百姓知道竟有如此抱歉天物的人們。 司徒王朝的老百姓得氣死,因為他們都是最勤勞的農民,可不能容忍有人糟蹋土地。 農民就有一個信條,好好的伺候土地,土地永遠不會辜負農民。 大皇子直接攻打了這個地方,統治當地的貴族,用瓷器絲綢等各種名貴的好東西換取大量的糧食。 一船接著一船的糧食被送回司徒王朝,也為老百姓們減輕了負擔。 ~~~~~~上天給面子,只是連續干旱了三年,而這三年中重修好的堤壩,改修了河道,防止洪水泛濫。 將河道改好之后,朝廷的官員們回到朝廷復命。 大旱三年,至少有水充裕的地方,還能保證量產。 而轉年的第四年,雨水下個不停,雨水不多不少,才算是風調雨順,雨水下個不停,莊稼也不能生產。 司徒皇帝和大臣們看著外面綿雨連綿一個月未停止的雨,真的是愁啊。 司徒皇帝已經不年輕了,已經步入老齡,他真的是有點承受不了了。 “洪災就震災!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過去這個災難?” “大儒,算出來了嗎?給我們一點點期望呀!” 第120章 天地間一片霧雨蒙蒙, 像是老天爺將前幾年的干旱,全部都補回來了。 大雨傾盆不停的下,要是下個三五天, 半個月,這是上天給予的福報。 但是,大雨如瓢潑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 河道兩邊的老百姓們眼睜睜的看著河道的水往上漲。 幸虧重新修筑河道堤壩, 官府每一個時辰都在測量水位, 并且已經提前通知所有的村長,做好防洪防澇的準備。 河道兩邊徽州, 更是只要有水災就會遭殃的存在。 對于水災無情這件事情,徽州當地的老百姓深知其的災難性。 徽州容易出災民, 當地的老百姓們這輩子都得出走過幾次當災民。要不然都不是純正徽州人。 而這幾年發生的災情, 那很多老百姓們都聽從官府的號召。 “預防災情,及時發現災情, 將所有的災難性降到最低?!?/br> 不識字兒的老百姓深知厲害, 所以準確的聽從父母官的指導。 主要是父母官都已經說了,哪個村沒有認真的測量,只要查出來, 直接連帶罪狀。 老百姓真的是非常聽話, 讓干什么就干什么。 八姓莊, 負責勘察河道的傻柱,看著水位馬上就要超過預警線。 傻柱腦子一根筋, 立刻想起村長交給自己的任務,趕緊通知村長。 “不好了,不好了,大家趕緊逃命啊, 到了警戒線??!” 傻柱一邊跑一邊喊,八姓莊里的老百姓們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包袱已經打好,蓑衣穿好,村長一說話他們就離開! 畢竟房子雖然重要,人命更加重要! 村長一聲令下,八姓莊的老百姓直接按照父母官排練的順序,去找到最高的山脈,里面的山洞。 山洞里面有村莊中藏好的糧食,其他村莊的老百姓們都紛紛行動。 當地父母官得到通知之后,帶著縣城的老百姓們開始進行躲藏,往高處行! 就在所有老百姓們還在暗自祈禱上天能夠可憐老百姓,不要大雨,不要發生發生水災。 就見洪水突破堤壩,直接沖垮村莊,浩蕩的大水如同無情的大手,撫平地面上所有的東西。 是石頭能沖垮,房屋能沖爛,人在洪水面前簡直就是弱小的存在。 大自然的殘酷無情,真的是無計可施! “感謝朝廷啊,要不是朝廷官員命令咱們早點做好準備,看這個滔滔洪水,咱們都得死!都得死啊?!?/br> “是啊,朝廷真不錯,司徒皇帝就是天命之子??!” “咱們的父母官非常的好,” 本來心中還存有僥幸,現在大家全部都沒有僥幸了,命活著就是最好的了! 關鍵是朝廷可信,朝廷會管老百姓,這才是讓所有的人最安心的事情。 當地的父母官等洪水過后,靜止了一兩天的時候,就開始統計各個村莊的受災情況以及受災的人。 讓所有的村莊上的人口再在高處住上一兩天,等待著危險徹底消失。 大家在恢復正常的生活,該搶修搶修,該搶收莊稼搶收莊稼。 同時當地的父母官統計受災情況,然后向朝廷稟報,得到救助或者是免除雜稅。 各個地方的父母官,基層的小官吏們都受過訓練,雖然說有一些不適應,但是根據訓練的情況都有方法應對。 所以各地雖然遭受了災難,并沒有徹底的大亂,并且這一次的救災堪稱相對很好的完成了朝廷的命令。 至少所有的老百姓都挺開心的,至少大家的命還在,只要是還活著,那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老百姓們對司徒皇朝更加有歸屬感,積極配合當地的父母官進行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