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使者團直接一路上被震撼住了,也不會故意的找茬了,因為都被嚇破了膽子。 …………………………………… 唐大儒最近已經處于半退休狀態,平時就是指點一下研究院,旱災過后就面臨著不久后的澇災,所以研究出新的材料鞏固堤壩也是成了,研究人員這段時間在做的事情。 災情出現,各種傳教的人又紛紛出現,以慈悲為懷,憐愛世人的姿態重新入世。 “大災將至,信我佛者得永生!”慈悲的佛教傳人,恨不得直接說信了佛教捐了財錢,干啥啥行。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8-08 10:10:46~2021-08-09 10:59: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浮生未歇 7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5章 各國的使者團齊聚京城,裝的是分外和平,背地里卻指責對方陰險小人。 畢竟撇下原來作為合盟的盟友,獨自一人來司徒王朝,就是不道德的,就是在搞事情! 司徒皇帝可不想白養著這么多人,尤其是還是外國的使者團,趕緊詢問,什么事情,送走! 朝廷的官員們每一個都非常的忙碌,根本就沒有心情多想這些外國師團。 官員們已經發現財富密碼,又怎么會把時間浪費在其他的地方? 勾心斗角,根本比不上掙錢快樂! 攀登高位想要權利,官員們就發現她們做的再高,手握大權再快還不是被皇上知道哪拍到哪。 金鑾殿,司徒皇帝不想表現出自己很不重視各國的使者團。 司徒皇帝老了,也沒有心思再打仗了,至于什么統治全天下,將所有的異邦都歸為國民……像這樣腦殘一樣的事情司徒皇帝覺得自己已經不會再想,他現在就想老老實實的過上安穩的退休生活。 所以當各國的使者各種跪舔,非得要加入司徒王朝時,司徒皇帝只是笑笑,不語搖頭不說。 “不聽,不接受,不拒絕!”反正司徒皇帝就是這三種態度,也無意和其他地方小國結盟。 “司徒王朝也不好過,本國不少的地區,也遭難了……” “大家都難呀!都是老天爺的事情,礙不著大家的事情……” 司徒皇帝深知官場中的來回推的選擇,說什么都不答應,不懂,不聽,不回應。 被客客氣氣地轟出了皇宮,司徒皇帝就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樣。就這樣的小事,全部交給官員手中,去做就可以了。 各國使者團真的是郁結于心,怎么司徒王朝的人變化這么快,翻臉不是人! 官員們跟這些使者團扯皮,可有的說,說來說去沒有任何實際進展。 有的使者團只能郁郁寡歡的回國,而且也覺得就算是災情,也不可能年年災情。 而且往年也有過災情,頂多一兩年以后又是順風順水。趁此機會多找幾塊后退之路才是正經之路。 而匈奴國的使者烏達卻擁有著自己的任務,烏達想要找到唐大儒跟他說一聲國師的判斷。 … 烏達作為匈奴人拜訪唐大儒,本來就是一件令人驚恐的事情。 關鍵是烏達作為使者團的領頭人都說了,除了見到唐大儒,他不會跟任何人透露想說的消息。 烏達終于拜見到了唐大儒,眼前這個中年老男人,竟然就是讓他們單于計劃落敗的罪魁禍首,真是氣的咬牙切齒。 明明單于那么的勇猛,卻被一個這么弱的老男人,壓制的死死的。 烏達覺得自己一只手就能打趴下唐大儒,但是看看明著的暗著的暗衛,他就覺得后脊梁一涼,感覺已經有武器在瞄準他的后背。 烏達什么想法都沒有了,任何想法都已經煙消云散了。 “烏達見過大儒,我國國師偷我帶給您一則口信,天下巨變,乃是不可抗之事,共同合作,才是共贏之路?!?/br> “這是國師送給您的親筆書信?!?/br> 烏達恭敬的掏出書信,還有單于伊利目親自寫的書信,怎么說呢,不為別的就為給司徒皇帝添堵。 唐大儒拿到了書信,烏達就已經離開了。 主要是實在是太害怕,太恐怖了。 唐大儒接到書信,就像是接到了燙手的炸彈,不過他也很好奇,匈奴國國師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于是唐大儒就拆開了書信,看到里面國師用熟練的筆法寫的書信,字兒真是好字! 然后匈奴的國師確實有點天文,地理都知道一點,所以也懂一點天地間規則。 也不知道國師是怎么預測到的,反正就預測到了未來十年之內都有大災。 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不可避免的上天的懲罰。 “……!” 唐大儒看到這個預測之后就立刻想到欽天監的官員們早早就預測到的災情。 唐大儒臉色大變,一下子一下子站了起來,他似乎預測到了這是不可避免的小冰川時代了。 小冰川時代簡直就是百姓們的噩夢,這可是天災,天災年年出現。 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抵抗得住的事情。 “快點兒通知皇帝,和欽天監的官員們一同商討事情。千萬不能拖后,這可是關乎國家大事!” 唐大儒特別著急的吩咐道,立刻就有人跑了,做唐大儒吩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