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剩下的諸位大臣只是享受了一番,卻沒有得到實質的賞賜,而且看情況,皇上和唐大儒還準備賺他們一筆呢。 就如同諸位大臣所想的一樣,明珠郡主已經帶著計劃書,經過稟報去了皇宮! 御書房中,司徒皇帝也避嫌,特意招了閣老們前來旁聽。 諸位閣老聽明珠郡主對于研究院的高談闊論,卻打破了他們對于女人的認知! 沒有唐大儒在身邊,唐明珠也已經款款而談,落落大方,她已然成為獨擋一面的大人,并且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所以陛下,我建議成立商業部,直接招聘商人,進行販賣,得到的金錢來支持研究院的研究,從而進行內循環。也不會依賴國庫以及皇上的私庫,如果研究人員能做出為國為民的好東西,甚至還能為朝廷大賺一筆……” 計劃嚴謹,并且具有實用價值,而且明珠郡主非常多的利用了實際的例子。 唐明珠已然具備了一定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才是底氣。 而司徒皇帝和諸位閣老相視一看,認真的研讀,唐明珠給的計劃書。 可以說司徒皇帝非常的喜歡這樣的工具人,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提出解決方案,只需要司徒皇帝看看決定做不做。 司徒皇帝喜歡這樣的工具人,他不喜歡光給自己找麻煩找問題的工具人,而大多數的朝廷官員就喜歡說出問題,卻從來沒有說出解決方案。 “朕覺得明珠郡主說的不錯,計劃書非常的嚴謹,就按照這樣做,有什么需要的東西可以去和皇后商量?!?/br> “讓皇后全權支持你的工作,真不愧是唐大儒的女兒!跟你的哥哥一樣,都是人中龍鳳?!?/br> 司徒皇帝忍不住贊美道,唐大儒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教出來的孩子怎么這么好呢? 閣老們也覺得難看,要是自己家的孩子有明珠郡主一樣的能力他們就不愁了! 閣老們在想著:要不要送自家沒有才學的孩子去種地呢?種好了地也不失是一種光宗耀祖的方法~明珠郡主是一位女子,但是不可否認,確實非常的有能力,要比一般的官員更加的適應官場。 至少沒有仗著唐大儒的存在而得意忘形,腳踏實地的想著將研究院辦好! 司徒皇帝親自下圣旨,各位閣老也同意,所以明珠郡主的工作非常的順利。 而且研究院也慢慢的開始展現出自己不一般的重要性,而作為研究院的負責人,明珠郡主也開始出現在和各個部門的官員溝通。 還有的官員在想,自家的女兒也不差呀,要才學有才學,要能力有能力,有一些官員很多的時候會在想,要是自家的閨蜜是個男兒身該多好呀! “女兒,你要不要……”有的官員家沒有太多的規矩,開始詢問自家的女兒要不要爺走出一步。 因為有一些官員已經感受到女兒教育好也是為家族爭光的存在。 整個朝廷當中,明珠郡主已然占據了不小的位置,屬于慢慢滲透,而且明珠郡主已經反哺唐家! 唐家的名聲一往如前,甚至因為明珠郡主而更上一層樓! 唐家就覺得幸福來的太突然,她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呀~… 研究院只是簡稱,而全程是司徒王朝最高級研究各項事務院。 而且規則不受朝廷控制,全部都由唐明珠和十三娘制定的規則。 規則就是除了本職的工資,所有人的研究成果,將按照功勞以及在百姓中有用的程度,頒發不同的獎金。 反正研究院的人員紛紛表示:不是自己多愛財,而是明珠郡主給的太多,拒絕不了??! 研究人員的積極性也被全部的調動起來,有錢才能干事兒,有錢就是打野,有錢才能陪你玩。 唐大儒之所以在研究院這么受歡迎,說的話這么管用,那么多研究人員陪著瞎胡鬧。 還不是因為他姑娘給的錢太多了,讓人拒絕不了。 由于明珠郡主給的太多,很多研究人員本身并不是特別重要的研究人員,所以他們的工資并不會太多,以致于跟著唐大儒“瞎搞亂玩兒”,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報酬! 再說,唐大儒本身就代表著奇跡,很多人就想和唐大儒交流,就想和唐大儒一起玩耍,才不是為了“錢”! 陪著唐大儒對凳子還有床,進行改裝的木工,義正言辭的說:“我們只是陪大儒將他的想法變為現實,那么多奇思妙想,才不是為了明珠郡主的賞金……” “當然明珠郡主給的賞金,如果不要的話也是不是不知好歹了,我們只是聽話照做而已……” 不管怎樣,反正研究所中的研究人員就發現,只要跟著唐大儒進行瞎搞亂搞的這批人,得到的賞金超多超棒! 如果研究院的真正人才,卻不會羨慕嫉妒恨,因為司徒皇帝直接賞賜了唐大儒的兒子唐康柏農伯侯,這就像是一種象征。 象征著那么摳門的司徒皇帝,那么吝嗇給有功之臣獎賞的司徒皇帝,放開了政策,只要能做,為老百姓生活有用的貢獻,都能得到應有的賞賜! 而且在所有人的眼中,唐大儒就如同神算子一般,讓他的兩個兒子去種地,要是小兒子繼續聽話的話,現在可能也能得到賞賜! 現在女兒是郡主,大兒子是農伯侯,就剩下不聽話的小兒子已經被趕回老家,就是不知道他后不后悔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