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還別說,味道很是與眾不同了。 秉持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司徒皇帝將這道美食欽點為新年宴會上的美食。 司徒皇帝滿是好心,他想讓滿朝文武大臣跟著自己一起享受美食。 “希望美食能撫平一切,讓朕的愛卿們也能放松放松。傳令下去,今年的宴會要熱鬧一點?!?/br> 司徒皇帝一邊吃著咖喱,一邊吩咐。 “是陛下~”言太監等人開心,皇上沒事了,沒事就好呀。 … 前些日子,唐大儒特意帶著勞動法上金鑾殿。 唐大儒用了不完善的勞動法,“忽悠”了一大票的大臣。 只能說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愿意為重修律法,添磚加瓦。 尤其是刑部的官員們對于各地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所以他們能有更多的實力佐證,來為勞動法填上證據。 而且朝政大臣紛紛表示不會去唐家打擾,但是大家可以齊聚酒館啊~怎么說呢,剛看到這一部分勞動保護法,知道的大臣都有一種激動的心情,終于有辦法合理掙錢了。 這才是人干的事兒! 如果真的按照勞動保護法里面的規定,那有的大臣覺得自己的營養絕對可以供一家老小吃喝,甚至還能存下一小筆錢養老。 這是什么概念? 就是說不用抱著被殺頭砍頭的貪污,直接工作就能養活一家老小。 如果真的月度俸祿能達到這個程度,至少有一多半的人是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錢。 當然官員們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其實不少的官員們就能發現,這是保護很多平民老百姓們的權利。 以往官員們在判案時,也都知道老百姓才是受害者,但是jian商,或者是有的人家,直接掏出來白紙黑字,還畫了押的賣身契。 官員們還能怎么辦?只能判處受害者老百姓賠錢! 其實這也是不識字的下場,但是這能怎么辦?畢竟這個年代能讀書的人家境都挺好。 沒有錢讀書的老百姓,真的是出了事情只能自己扛。 如果勞動法真的頒布之后,很多行部的官員再看看原來的案件,可以直接凌駕于證據之上,按照律法判決! 想想不少剛正不阿的官員都覺得很開心,因為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 “唐大儒好呀!” “唐大儒是真厲害,只能說太厲害了!” 官員們不停的贊嘆,只要想到當唐大儒掏出這本律法跟皇上對著干時,瞬間心中激情澎湃! 來了來了~文官的傳承技能,朝堂當中懟皇上。 果然就算是大儒也不能免俗呀!是了是了,是文官的那股味了。 所有的文官心中都有一顆和皇帝對著干的,不會別的,就是這種膽量,就是好像所有的文官出名的途徑,就是和皇上打擂臺。 參與勞動法改編的文官們廢寢忘食查閱資料,不為別的就為勞動法早日出現,嗯,就看看唐大儒是怎么和皇上打擂臺! 唐大儒不停的打噴嚏,總覺得有人在背后說自己的壞話,或者是念叨自己。 …………………………………… 新年宴會,司徒皇上親自下令熱鬧熱鬧,也沒人敢掃皇上的面子。 宴會中鼓樂齊鳴,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的樣子。 一道又一道的美食被宮人們端上來,確實是與眾不同,別出心裁。 當唐大儒看到自己的小桌上有一道黃黃的美食,完了~他立刻想到這個時代的天竺人的特點。 唐大儒有一些反胃,直接拒絕了來自天竺國的美食。 “?”唐錢氏和唐明珠一頭問號,不過她們追隨老爺的腳步,關鍵是這個糊糊狀的美食確實是讓人接受不了。 當然也有人覺得樣子不雅觀,但是味道確實很不錯哎。 “大儒怎么不吃呀,味道確實很不一般呢,味道很濃郁,讓人很有食欲?!?/br> 司徒皇帝不停的推薦,因為他吃了覺得好吃,也想讓自己的摯友嘗一嘗。 唐大儒張了張嘴,心想還是不說,只是不停的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的拒絕。 有聰明人,例如楊閣老也直接拒絕了天籟國美食,因為他好像也明白唐大儒為什么不喜歡吃,確實不太雅觀。 新年宴會,一如既往的平平常常,只是多了天竺國的美食罷了。 宴會結束,司徒皇帝卻下達了一個新的命令:“朕明年要去泰山祭天!” 說完命令之后,司徒皇帝卻樂呵呵的,自己先撤退,不容其他的拒絕。 司徒皇帝表示自己只是在通知諸位大臣,而不是在聽大家的意見,所以宣布完直接讓文武百官回家休息了,就此放假三天。 文武百官表示自己也不想管皇上呀,不過司徒皇帝這興沖沖的把大家都給趕出去的樣子,有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呀。 皇宮中的新年宴會結束,文武百官帶著家眷紛紛往宮外走去。 和唐大儒自覺有一些交情的官員,楊閣老和嚴閣老,走到唐大儒面前,因為他們確實打心眼里面好奇唐大儒到底為什么不吃天竺國的食物呢? “大儒,新年好呀~”楊閣老說話最好聽,先和唐大儒寒暄幾句,其他的官員也紛紛說話。 唐大儒也不會直接拒絕,因為還要走一段時間,能說幾句話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