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有的小商人能掙一點是一點,能摳一點是一點。 毛線鋪子最火熱,整天熱火朝天,莊子中的毛線出了,一車一車又一車。 每天都絡繹不絕,帶動了周圍的經濟,誰讓毛線又軟,又保暖,穿一層毛衣抵得上十層單衣,關鍵是還很有型。 而且京城最近流行起來互送圍巾的熱潮,皇上和大儒是好朋友,買了最粗的毛線,相互編織,友人之間相互贈送。 這是多么可親可貴的友情呀~不少的學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朋友,也紛紛的相互贈送圍巾,在寒冷的冬天能圍上帶著友情的圍巾,別提多溫暖。 ‘什么有辱斯文?’那純粹是放屁,沒看到皇上和大儒都在動手嗎?這象征著友誼,親自動手制作的禮物多么有價值呀。 很多年輕的學子們懟的是理所應當,而且很多老派想法的讀書人似乎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老派讀書人委委屈屈的想:不行就不行唄,至于這么著急嗎?把他們貶入到了腳底。 還別說親自動手制作禮物,真的很好玩啊。 不僅好玩,關鍵是有的手殘的人真的發現了,這個這么簡單的圍巾都要耗時耗力,而家中的女人們每天都要紡布織布,做衣服這種瑣事更別提多么的磨人。 有心之人可以在各個方面留心。 還有未婚男女之間也贈送圍巾,大紅色的圍巾,別提多提拉美人的顏值了。 這導致了毛線也很供不應求。 而且毛衣鋪子中會出售一些染色不怎么均勻,有深有淺的殘次品,穿到身上外面再套一件衣服,根本讓人看不出來有什么不同。 關鍵是保暖性是一樣的,這讓很多貧窮的老百姓眼睛都亮了,但是這種殘次品的毛線,價格低廉,并沒有太多。 很多普通的京城老百姓直跺腳,天氣這么冷,擠著等待著殘次品毛線的賣出。 能搶到殘次品毛線的貧窮老百姓家,終于也能感受到這不一樣的溫暖了。 果然穿到身上自帶熱度,還有不少的老百姓家中就自己養的有羊,看著羊身上的毛毛,眼睛都閃爍著光亮。 由此發生了不少的“羊事故”,可著一只羊毛薅羊毛,那可不得把這只羊給薅羊毛薅急眼了,氣死自己! 羊毛成了緊銷的貨,唐明珠家倉庫中的羊毛,雖然很多,但是也抵擋不住,來自全國商戶的采購。 為了明年能夠繼續干這行買賣,賺的盆滿缽滿的唐明珠跟錢家和唐家,準備一起干這行買賣。 唐明珠接受了唐家和錢家的入股,而這一切都是唐錢氏示意,因為唐家和錢家在很多事情上都犧牲了不少的利益,來支持唐大儒的決定。 也不能讓自家的人寒心呀,有錢,大家一起賺。 唐家和錢家當然也看到了羊毛的趨勢,關鍵是如何由羊毛變成毛線,也是一道技術路的坎。 錢家和唐家當然欣然答應了,并且主動提出要親自去購羊毛。 生意怕一夜暴富,最喜歡的是細水長流,只要還有冬天,只要還寒冷,那羊毛的這項事業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也是長長久久薅羊毛的一條路呀。 唐家和錢家內部都非常的開心,因為這表示的唐大儒并沒有忘記自己。 族內有不少的族人,因為失去了很多掙錢的路,本來已經非常有怨言。 現在來了一條掙錢的路,這讓很多族內的族人都很開心,畢竟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大家都能分上不少的錢。 唐家和錢家的商隊結伴而行,準備去和邊境的一些異邦進行合作。 這些邊境的異邦人少,勢力弱,有些異邦的人數,都不如唐家和錢家本族的族人多。 唐家和錢家分別找了不同的異邦,和他們簽訂了購買羊毛的協定,明年收羊毛的時候,會帶來他們想要的商品。 異邦想要的糧食,食鹽,各種奢侈品享受的東西應有盡有。 唐家和錢家只有一個要求:多多的養羊,多多的羊毛,你們這些異邦甚至是不用在養其他的物種,衣食住行,唐家和錢家包了! 異邦的國王:哇哦,世間還有如此好的事情嗎?只收羊毛,羊rou留下,這羊毛可是一批接著一批的,每年都能收割。 異邦的百姓:這些漢族人是不是傻?如果他們傻才好,我們就賺了。 唐家和錢家看著這傻乎乎上當的異邦,心想:過不了三年你們都得跪下叫爺爺。 什么叫做殺人不見血,什么叫做經濟制裁,這些你們不懂。 雙方笑的都非常的和藹可親,看對方的眼神都充滿了憐惜,關心傻子,人人有責。 … 治理國家就是一個補補貼貼的過程,司徒皇帝在治理國家,就是在敲敲打打的過程中,讓這艘船行駛的更遠。 “沒有外患,必有近憂”老祖宗說的話絕對沒有錯,這都是經過實驗結果外部沒有了憂患,司徒皇帝還想著終于可以松快松快了,大冬天的他也不想干活呀,本來想著給滿朝文武放個有點長的年假。 但是事與愿違,總會在關鍵的時刻出岔子,總會在別人高高興興的時候出現差錯。 前因:司徒皇帝下發圣旨,給個地址給各地駐軍增派武器,主要就是盡快耗完庫存,收斂壞掉的武器,進行重爐重造。 各地的將軍,不管心里有什么事情,但是表現出來很開心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