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唐錢氏曾經在心中發誓,自己一定要成為最和藹的婆婆,絕對不是給兒子送丫鬟的惡婆婆。 “誰說不是呢?你就想想自己家養了20多年的豬,學會拱白菜了,人家白菜還沒說話呢,你倒是心疼自家的豬了?!?/br> 唐大儒也挺后悔的勸說,因為他看到司徒皇帝那樂呵呵的笑容,就知道自己徹底的破功了。 原來大儒也是俗人,不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才是讓司徒皇帝最開心的事情。 “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們莫強求,你看看強求一頓,又能怎樣?只會影響你和老二的親情。 他自己做的決定就自己承擔后果理所應當?!?/br> 唐大儒捶著腿,慢悠悠的說道,似乎是在說給別人聽,又像是在分析給自己聽。 當父母的沒有不盼著自己的兒女好的,會將自己走過的彎路提醒給孩子們。 但是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有些事情自己不經歷一番,永遠不會明白。 有些虧得吃,有些錯得自己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別人的人生的軌跡。 唐錢氏就將自己的子女們都護得非常的到位,避免了很多人生當中出的錯誤。 小的時候保護的太到位,長大了就因為見識的少,沒吃過多少虧,所以才會這么輕松的被迷惑到了。 只能說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人的命天注定,人要是自己想作死,那就是來人去攔住他,他都覺得那人是在害自己。 唐錢氏可不是醒悟了嗎? 她覺得自己醒悟的太晚了,事情都發生了。 就覺得自己過分的愚蠢,但是她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呀! 只要想起來自己兒子會后半生后悔,唐錢氏當前是就想讓他提前躲避。 但是卻被自己兒子當做了攔路石,不懂情面的惡婆婆,唐錢氏也傷心呀。 被兒女勸說,被老爺勸說,唐錢氏決心不管了。 要是沒有工作,唐錢氏可能就真的將和兒媳婦兒爭斗當成未來的生活中心。 不過慶幸唐大儒夫婦二人還都有躲避的地方,那就是工作。 家庭不如意,那就事業上得意吧。 人根本也逃不脫不了俗定的規律,唐大儒覺得自己不像自己,于是開始躲避,努力的打工。 說是上班工作,其實就是在翰林院坐鎮,就像一個吉祥物。 翰林院的所有官員都覺得踏實,而且大家也已經開始慢慢的隨著唐大儒開始休假。 當然他們不是集體休假,而是輪班休息,他們的膽子也不太大,每月保證兩每個人都有兩天的休息時間。 就算是只有兩天的休沐,翰林院的所有官員似乎都心里特別的滿意,至少他們偷偷摸摸的在休假呀。 但是這些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唐大儒天天跑去工部衙門。 翰林院的官員們還以為自己做錯什么事情了呢?是不是讓大儒煩躁? 工部,是朝廷六部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個部門。 工部主管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官辦工業等工作。 基本上就是領活干活的部門,在京城的工作,主要就是承包皇宮的翻新,王府的建造,皇宮的建造,修修路…… 反正就是跟干活打交道,費錢的一個部門。 而工部不出名,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門,匯集了全天下的能工巧匠。 而在跟皇宮對接時,內務府打頭鎮,就要唐錢氏是進行打交道。 所以唐大儒來到工部,就宛如逛自家的后花園一樣,自由自在。 因為他媳婦就是檢驗工部很多官員們干活成果的女官,沒辦法,就是有權利就是任性。 而且工部中有著很多官匠,手藝精湛,世世代代為皇家服務。 唐大儒摸到了工部,得到了所有官員們歡迎。 滿朝官員誰不知道翰林院的官員,開始輪班的休假呀,想想都覺得美。 也沒有人敢參奏翰林院的官員,畢竟唐大儒在翰林院,只要參奏翰林院的官員,不就把唐大儒一起給得罪了。 只能裝作不知道,暗自離在心中,羨慕嫉妒恨! 摸到工部的唐大儒,正好和杜閣老碰上面,因為杜閣老兼職工部尚書。 杜閣老看到唐大儒的時候,還特別驚訝,尤其是看到唐大儒臉上不帶有絲毫尷尬。 畢竟一山難容二虎,唐大儒這突然間的駕到,讓工部該如何是好? 杜閣老都忍不住想多,難道唐大儒想代替自己的職位? 如果是工部尚書的話,大儒說要的話,他舉雙手奉上。 “不要多想,我就是過來想做點兒東西,需要工匠還需要一點點材料?!?/br> 唐大儒坦坦蕩蕩的說道,絲毫沒有任何不好意思。 用朝廷的人和東西,給司徒皇帝送禮,不花自己一分一厘,還正好趁著這樣的機會,渾水摸魚。 利用上班的時間,來干自己的事情,想想都覺得挺開心。 唐大儒暗自的點頭,心中還挺得意洋洋,不錯不錯,不愧是自己呀,就是聰明! 這一波cao作簡直就是雙贏呀! 杜閣老聽了唐大儒的話,也沒有往深處多想,畢竟不管唐大儒過來是做什么的,就憑唐大儒和皇上的交情,還有對方的名聲。 “那行,秦新跟唐太傅,太傅想做什么盡量滿足?!?/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