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沒干多少活,還蹭一頓飯,大家就覺得很美滋滋呀! 隨后滄州府城已經傳遍了,唐家二兄弟神農轉世,鹽堿地里出糧食啦~【人家唐家二兄弟是真的種出來糧食了可不是假的,大家一定要相信呀!】 【神奇的一幕:鹽堿地里也能長出好多好多糧食,老百姓有救了……】 【救苦救難的好心腸的唐家,肯定會告訴老百姓們該如何治理鹽堿地,大家就等好兒吧?!?/br> 【這可是唐大儒的兒子們,又怎么會試自私自利的人呢,大家不用擔心!】 老百姓們傳來傳去的話就變質了,傳到最后竟然成了唐大儒的兩個兒子,一定會教給大家如何治理鹽堿地。 不管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們信不信,反正滄州的老百姓已經翹首以待。 誰家不想多上二畝地呀?誰家不想多種點糧食吃飽穿暖,讓家里有點余糧,還能賣錢呢。 滄州的老百姓們當知道鹽堿地真的能種出糧食時,都忍不住去唐家實驗地瞅一瞅了。 老百姓們路過時,都忍不住抓一把土,認真地捻一捻聞一聞,真的是好土地! 怎么會將鹽堿地給治理成這么好的樣子呢?真的是太神奇了! “你們懂什么,這都是唐大儒告訴的,人家大儒說的話能有假的!” 有人小聲的說道,特別驕傲的抬起頭來,這可是內幕。 “你要是說這話,那我們可就信了,別人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可能還有假,但是我們相信唐大儒!” “唐大儒說他能上天,我都信!” “大儒說他能讓天上開花,我也信!” 老百姓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話,吹起牛來,真的是互不相認。 不過所有老百姓卻還在等待著唐家給回話,到底交不交給大家治理鹽堿地? 負責傳謠言的幾個家族,已經大量的購買鹽堿地了,現在買鹽堿地真便宜,到時候唐家一說如何治理鹽堿地,可不就發了嗎? 滄州人焦急的等待中,而唐家二兄弟正在將所有的糧食,整裝打包送回京城。 唐家兄弟二人曾經說過,要讓自己的父母吃上自己親手種植的糧食。 “哥,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自己心里特別的開心?!?/br> 唐康楓看著一車又一車的糧食,送往了京城,心里邊非常的開心。 “可能……這就是成就感吧,誰能知道咱們兩個原來的唐家大少爺,金陵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現在竟然老老實實的種田了?!?/br> 唐康柏十分感慨的說道,現在回想起來,在金陵的生活宛如前世,當時心中充滿了焦慮,現在的心里踏實多了。 “不多說了,按照父親的規劃,咱們還要做好秋天的沃肥,冬天的防蟲,做好防蟲除害的規劃。咱們就可以回京城陪父母過年了!” 唐康柏活動活動自己的手,胳膊上都是堅硬的二頭肌,這都是干活干出來的象征。 “嗯,準備回家過新年了。對了哥,我想給父母帶點禮物……我先去逛一逛?!?/br> 唐康楓小心翼翼的瞅瞅自己的哥哥,嘴里說著話,似乎在看自己哥哥的臉色行事。 唐康柏作為老大,天生擁有的責任感,讓他很早就察覺出來自己的弟弟有貓膩。 “老二,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啊,你要是真的做了傷天害理之事,你信不信咱父親能親手把你給剁了?!?/br> “你可千萬別做什么傻事兒,也別做糊弄別人的事情,我可知道小妹明珠寫信來說,父親樹立家規不允許納妾……你可別做傻事了”唐康柏憂心忡忡的看著自己的弟弟,最近這段時間分外的歡喜,一看就不正常。 “……哥,你想的什么地方,你放心,我不會做傻事的?!?/br> 唐康楓心中一沉,趕緊岔開話題,趕緊告別離開了。 因為他覺得自己大哥的眼神似乎就像看穿了自己似的。 唐康柏嘆了口氣,繼續吩咐傭人們干活,他覺得自己弟弟有一些想入非非。 而唐康柏早已經認清楚現實,反正他已經認命了,就不知道自己弟弟認不認命。 想想自家的三座大佛,坐落在家中,他們還想左擁右抱?下輩子吧! 連青樓都不敢去的兄弟二人,還是絕了那份心吧。 畢竟一路過青樓,就能想到全家一起逛青樓的尷尬事情。 … 唐康楓心里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總覺得自己心里的那點心思被自己的哥哥知道了。 整理一下衣冠,唐康楓轉頭走進了滄州府城衣服和布匹的一條街,近些日子這里出現了一間新鋪子。 衣服做的又好又快,關鍵是非常的便宜,商店里面還有非常多的刺繡,有精致美倫的雙面繡,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精致作品。 尤其是緙絲真是送人的不二之選! 緙絲的材料只是一些蠶絲線,卻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 織造的時候,首先在織機上裝好經線,也就是生蠶絲。隨后需要在這些蠶絲線面上描好底稿,一般采用細頭的工筆毛筆著墨繪畫。 接著拿出綁著各色絲線的梭子,形狀如同一只只小船,在生蠶絲線中穿梭。經過踩織機腳踏分層,穿梭子拔絲線,緯線在梭子的交替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畫面。 一名老匠人織造一塊二尺見方的布匹需要三個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