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要說放嘴炮,只要不打架,唐大儒自認自己絕對能勝利! “那我就回答匈奴單于這個問題,你問我匈奴的老百姓是老百姓嗎?是老百姓!但是是匈奴的,老百姓?!?/br> 唐大儒說話慢條斯,準確又到位,緊盯著伊利目的眼睛。 “難道就因為你們過的慘,就可以隨意的燒殺搶掠□□的老百姓? □□的老百姓就該去死嗎,這就是匈奴單于的兩重標準,這就是你的問話?!?/br> 唐大儒直指問題核心,毫不留情說,眼神中充滿了不屑,他還以為會問什么問題呢,原來就這嗎? “而且為什么要將匈奴老百姓的生死算到□□的頭上,難道讓匈奴的老百姓吃飽穿暖不應該是匈奴單于和匈奴官員們的義務嗎?” “您們自己都不把匈奴老百姓的生死當做一回事,還想讓我們當做一回事。天下竟然有如此好笑的指責,簡直就是驢唇不對馬嘴?!?/br> 唐大儒都忍不住要笑,說道此時,他真覺得眼前的伊利目,確實非常的有心機,但是他找錯人了,他沒有現在這些讀書人的道德底線。 唐大儒就是明明白白的,現代人他懂得真理永遠是在拳頭中!跟著敵人講仁慈,簡直是笑話。 伊利目被唐大儒給嘲笑一頓,他也不生氣,下套沒成功,就沒成功唄,咋的臉皮厚! “呵呵,大儒真的是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本王實在是佩服呀??梢姶笕宓男闹环旁诹恕酢?,沒有放眼全天下!” 伊利目嘴里嘲笑唐大儒,鼠目寸光,沒有心懷天下的胸懷。 “我謝謝匈奴單于的認可,本人就是如此的忠君愛國。如果所有的匈奴老百姓并入□□,成為□□治理下的老百姓。你放心,本人會一視同仁,絕對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唐大儒也不生氣,毫不客氣的直接將匈奴板塊并入□□。 “……本王還是非常歡喜,能和大儒相聚,如果能結成親家,那就更好了!” “本王聽說大儒的女兒休夫,可想在□□這樣的地方過得很不舒心,要不要跟著本王一同回草原,草原上沒有約束! 本王愿意尊唐大儒的女兒為左夫人,和本王共同治理匈奴。不知唐大儒意下如何呢?而且只要大儒同意了,本王愿意割地做聘禮。 不知大儒意下如何呢,本王現在可以保證以后,繼承王位的兒子,必定是您的外孫!” 伊利目充滿誘惑的說道,眼神里直勾勾的看著唐大儒,心想,大儒你真有如何回答? 是保衛你的祖國完整,還是保護自己的女兒。 唐大儒一聽這話就怒了,世上還有這傻叉的人嗎?聽不懂人話是不是! “單于,是就想找茬是嗎?那你信不信我鉆研出一門武器,直接轟了你的金城,炸了你的王宮?!?/br> “以后唐府不歡迎匈奴王,也不要再來找麻煩。來人呀,送客!” 唐大儒十分生氣,后果很嚴重,直接端茶送客將匈奴單于伊利目掃地出門了! 暗衛喬裝打扮侍衛,已經推門而進,警惕的將伊利目送出門,才小心的趕緊去送信。 于是伊利目直接被轟出了唐家,但是他送來的書籍卻沒有被扔出來,直接給扣下來。 烏達等屬下還在外面等候,看著主子被轟出來,一臉怒容,伊利目沉默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來,真是太有趣了! 唐大儒真的是區別所有人,真的是太有趣了。 “別忘告知大儒,本王還會回來……到時候十里紅妝迎娶大儒的女兒!哈哈哈哈”伊利目哈哈大笑,在街道上大吼一聲,讓所有人都聽到自己的聲音。 各路探子和路過的老百姓們都震驚了,怎么回事啊。 ‘難道大儒淪陷了?難道大儒覺得伊利目?難道唐家大小姐只能嫁到外地了?’就在大家都好奇震驚時,唐府傳來一陣怒吼! “滾滾滾!” 伊利目倒是走了,卻留下唐大儒生了一肚子氣,而且是越想越生氣的那一種。 而二皇子等了很久,終于等到了唐大儒告一段落。他聽到唐大儒的怒罵聲,此時覺得時機不太對呀! 特別會看人眼色行事的二皇子,也特別會看別人的情緒,一看唐大儒現在憤怒的情緒,就覺得自己來的太不是時候了。 但是,他也沒辦法了,只想求助大儒。 二皇子心驚膽戰來到了書房,看到唐大儒在書房里轉來轉去,雙手背后,怒發沖冠的樣子,確實非常的嚇人呢。 “太太太傅,我也有事想跟你說,也是關于匈奴單于伊利目的事情。我現在很害怕……” 二皇子司徒義從頭道尾,循循道來,將他最近發生的事情告知唐大儒。 唐大儒聽見這是若有所思,心里卻想著這不是伊利目計謀不行,只是他對自己的計謀沒有起到作用罷了。 看看伊利目雖然離開了,但是二皇子司徒義卻一直淪陷在記憶中,自在自己嚇唬自己。 甚至是算計到了二皇子性格方面,都做到了詳細的規劃。 就像唐大儒所見,二皇子司徒義要在腦海當中自己把自己給嚇壞了。 本來就是非常敏感的人,敏銳的感覺到所有人的態度,容易想的多,考慮的多,會在意所有人對自己的態度。 這樣的人活得確實非常的累,但是二皇子司徒義卻靠了這份機敏,在朝廷當中展露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