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第38章 皇宮中這座長久無人居住的宮殿,可算來人了。 唐大儒也帶了充足的衣物,剩下的都需要皇宮內務府提供衣食保障。 唐大儒看著站著不動的翰林們,就知道他們還在夢中狀態。 “趕緊的吧,四人一個屋,相互監視,接下來的時間,咱們就要出會試題目,時間緊任務重,大家見諒呀!” 唐大儒將事情就這樣□□裸的擺在了翰林們的眼前,直到此刻他才說出來,讓翰林們帶衣服的原因。 翰林們心中已經悲哀,心想:嗚嗚嗚~原來不是帶著他們一起去玩耍呀? 昨天,唐大儒告知所有人帶上衣物,就不回家了。 翰林們相互對視一眼,似乎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 “是,太傅大人?!蓖醯涫呛擦衷菏?,也是翰林院的原來一把手,此時既來之則安之,首先認命了。 王典作為一個中年老頭,一直在翰林院工作,也是屬于清貴中的清貧老頭。 也許王典才是有真正的文人文骨,嚴格要求自己一輩子,雖然在朝堂中并不出名,并沒有掌握實權,在司徒皇帝心中也算是留下痕跡的男人。 真正有風雅有風骨的文人,從來不是嚴格要求他人做事,而是自始至終要求自己。 王典是司徒皇帝登基以后,新開恩科的榜眼,家中的嫡女王芯苒,更是嫁給了二皇子為正妃,以示恩寵。 但是王院士并沒有站隊,而是堅定的?;逝?,從來不會以己謀私。 王典院士和唐大儒交談不多,但雙方都相互尊重,并沒有任何的摩擦,甚至有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 所以王典院士對唐大儒的吩咐,非常好的適應了。 而且都是有女兒的當家之人,都是對女兒非常疼愛的人,王典院士對唐大儒有惺惺相惜的錯覺。 如果能夠選擇,王典院士非常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室,“一入宮門深似?!?,一切苦中都有,女兒自己往肚子里咽。 他也曾經想過,自己女兒的文雅風采要比自己平庸的兒子強百倍,只是可憐生做女兒身呀! 但是王典院士驚訝于唐大儒的大膽,也欽佩他抵擋了世俗,保護了自己的女兒。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被后人曲解了,在以前書籍是最珍貴的寶物,在相互借讀抄寫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曲解。 本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是可以解讀于女子如果無才學了,便只剩下德行。但是后人解讀就成了女子,沒有才學便是德行! 成了壓制女子的一把沉重的枷鎖,王典也是閱讀了皇宮中眾多典籍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于是欽佩唐大儒的博古通今,知識面更是博大精深,最欽佩的則是唐大儒出淤泥而不染! 王典院士發自內心的敬佩,所以翰林院上下才會一心的有好對待唐大儒。 唐大儒也不恃才而驕,跟“別看我窮,但是我驕傲,別看我清貧,但是我清貴”的翰林們,沒有起任何的沖突。 此時,上司都已經認命了,其他的翰林們也只好答應,相互結伴,分好住房。 翰林們心中很納悶,不過萬事往好處想呀,唐大儒又不能將他們都賣掉。 在他們的心目中,可能大家一起放假出去游玩,大家游山玩水,在京城附近的山川放縱自我。 畢竟,唐大儒做五休二的生活,被年輕的翰林們看在眼中,羨慕在心中,但是他們沒有膽子跟著做。 所以當唐大儒說讓帶好衣服的時候,年輕的翰林們睜大了眼睛,以為唐大儒會帶大家一起玩耍。 沒有想到呀,竟然是關了小黑屋。 等二十一位翰林分好房間,其中王典院士和唐大儒一間房。 眾人聚集一起,等著唐大儒的吩咐。 唐大儒做事干凈利落脆,也不會拐彎抹角,于是直接吩咐下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本次會試將由咱們一起出考題,在出題的期間,也就是這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將同吃同住。 所有人不允許出這個院子,不允許和外界有任何的聯系。 一直到本次會試結束,大家才可以回家,放心,我會為大家爭取假期,和獎金?!?/br> 唐大儒也已經換了一身常服,此時說話,顯得悠閑自得。 年輕的翰林們都一副哇哦,原來還有這種cao作呢,不錯不錯,從很大程度上,真的是避免了考題泄露問題。 “吾等定當竭盡全力!” 年輕的翰林們驕傲的說道,出會試考題,他們并沒有覺得自己不可以。 畢竟每一位翰林都是前三甲出身,甚至不是前十名的進士在她們眼中都是垃圾。 “很好!要出的是三套考試題,這三道考試題會隨機從中選出一套,進行會試。再次避免考題泄露的問題!” “你們要做的事情,出題時每一道得分項必須有正確的答案,不許考題出現疑議。 而且得分不允許有個人傾向,必須有標準答案,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標準。 同時考題要求貼近生活,關乎天下大事,記住每一位參加科舉的舉子,考上進士之后,都將會成為官員,成為很多當地老百姓頭上的掌控者。 我們要對每一位考生負責,因為關系到以后天下蒼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