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這就是越重要,越不能放手吧! 唐大儒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歷史書中的照搬者,并不覺得自己非常的厲害。 現實中的很多事情,其實有很多歷史書中早就已經記載,而他只不過是將書中的話呈現到大家面前吧。 至于這些人為什么這么恐慌? 唐大儒聳聳肩,表示自己也不理解。 在房梁上的暗衛,掏出來小筆記本,從頭記到尾,沒有落下一個字。 暗衛們也都佩服唐大儒了! 果然皇上的感覺是正確的,唐大儒和司徒皇上,心靈上的知己呀~暗衛:(⊙o⊙)感動呀~~飛鴿傳書,京城中的司徒皇帝,看到唐大儒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感動不已,淚流滿面。 ‘親親,世上竟有如此懂朕之人~’‘快點來京城吧,朕忍不住看唯一的知己呀~’司徒皇帝突然間腦補很多,難道說……唐大儒三次圣旨不下山也是有原因的? 第11章 暗衛送來的密信,詳細一道,每個人說話的語氣,當然唐大儒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羅列得清清楚楚。 司徒皇帝似乎已經能從這個密信當中體驗出來,唐大儒內心的悲憤! 家族的不理解,親人的不支持,冒著世人不同意的風險…… 但是有些事就是要說出來,就是要去有人做的! 司徒皇帝從內心當中感覺自己的處境和唐大儒是一模一樣呀! 新朝的建立,說的容易,其實做起來特別難。 老話說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想要守住自己的果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前朝最終的滅亡,昏君jian臣當道,天災人禍聚集到一起,最終導致了民不聊生。 農民起義接連爆發,其實僅僅是農民起義并不會將朝政推翻,真正能推翻王朝的只能是權貴階級。 尤其是司徒皇帝當年能成為皇帝,背后也少不了世家的支持,有人氣兒,會打仗,身邊聚集了有用的人才。 當年的司徒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后的勝利者,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全了。 想到此時,司徒皇帝不得不回避所有太監和宮女們,獨自一人回想起來了當年自己創業時的艱難! 司徒皇帝身材威武高大,氣勢兇猛,也是在戰場上真槍實戰,有志有謀之人。 獨自一人在御書房,背著雙手仰望月亮,似乎能夠感受到月亮,那一邊唐大儒的想法。 ‘當年的有幾個世家大族,下注一樣的出資好幾個人,只不過最后取得最終勝利的是司徒皇帝罷了! 司徒皇帝也是崛起于平民,知道百姓們的困苦,也知道百姓們所要的不多,吃飽穿暖即可。 而造成百姓們的苦難的往往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的吞并土地,最后遭殃的卻是前朝皇帝! 所有的罪名都被朝廷和前朝皇帝給背了黑鍋,百姓們也將怨氣撒到了朝廷之上。 等坐上皇位之后,司徒皇帝也不是恩將仇報之人,但是坐上皇位之后站得高看得遠,也明白了很多原來沒有看明白的事情。 他似乎知道前朝末位皇帝最后也想要改革,只不過他抵擋不住世家大族的勢力罷了! 對于世家大族來說,百姓有怨氣那就拿皇帝祭天,反正世家大族還可以繼續中庸之策,牢牢的把持著自己的財產。 甚至有不少的世家大族,還可以發一筆“國難財”,世家大族隱秘起來,猥瑣發育。 朝中官員中流傳著一句話:‘皇帝可以輪流坐,千年世家不斷傳承?!瓦B朝廷的官員們都有一部分來自世家大族,或者和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換了新朝又怎樣?繼續老政策,世家大族繼續發展,最后還是會走前朝的老路子。 ……… 再次出現農民起義,到時候再換一個新皇帝罷了?!曰谇俺恼J識,司徒皇帝自從當上皇帝之后,開始有計劃有目的的蠶食著世家大族,扶持平民出身的官員。 找了很多借口,慢慢的宰掉了不少的世家大族,一邊和一些世家大族聯姻,一邊悄無聲息的干掉不太重要的世家。 十多年的時間,世家大族的聲音在朝堂當中愈發的見小,但是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容小覷。 不少的世家大族的底牌,就連司徒皇帝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司徒皇帝卻知道他的方法見效了,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已經忍不住了。 世家明顯已經知道司徒皇帝是一個不傻的皇帝,沒有辦法明面上的糊弄。 但是下一任皇帝就不一定精明啦,下下一代呢? 蝸居在江南的世家大族,砍掉在其他地方的勢力,回到江南,將這片地區牢牢的把持住,世家大族之間的關系也同進同退。 同時也在瘋狂的試探其他的道路,世家已經覺醒,他們和皇帝之間的博弈也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 世家向書院的學子輸入一種思想,畢竟學子們學成之后也想當官,也想讓自己的家族永遠的長勝下去。 而此時的劉瑞事件,其實就是一次博弈?;实酆褪兰掖笞逯g的一次頂峰決斗。 畢竟按照司徒皇帝的想法就該直接秋后問斬! 畢竟按照律法而言,劉瑞已經違反了朝廷的律法。 但是皇帝主推的儒家思想,也是鞏固自己的統治,現在卻成了絆腳石,世家大族在逼司徒皇地低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