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上北下南 完結+番外、快穿女配再就業、塑料婚姻害死人[娛樂圈]、秘密[GL] 完結+番外、[綜]赦大老爺穿越記 完結+番外、誤染相思 完結+番外、寵后 完結+番外、穿成嫁入豪門的炮灰受 完結+番外、在逃生游戲里撿到一只小惡狼、影后說她沒對象 完結+番外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自那日從宮中請安回來,朱棣就住在了月中閣。 又有應天府的貴女開始念叨,朱棣和徐琳瑯一定是經不住人議論才住在了一起,其實啊,朱棣對徐琳瑯,才沒有什么感情。 這話說的肆意了,傳到應天府的老百姓耳朵里,應天府的老百姓不愿意了。 這是什么胡話,燕王和燕王妃,郎才女貌,更是燕王殿下親自求娶的燕王妃,他們兩個的恩愛樣子怎么可能是在給人做樣子。 應天府的老百姓不愿意了,把對燕王和燕王妃的祝福掛在嘴中。 說起來,燕王倒是成了老百姓最熟悉的皇子。 老百姓知道燕王殿下去金鑾殿上阻止了讓公主去和親,并使得皇上立了旨,大明朝不和親,如此硬氣的舉動,頗讓老百姓自豪。 我大明,就是比歷朝歷代都有骨氣。 老百姓們還知道燕王殿下再應天府賑災,他對災民冷暖頗為體恤,就算是賑災,也不會讓災民失了體面。 老百姓們還知道,燕王殿下幾次上了北境戰場,和燕王殿下上過戰場的士兵們都說,燕王殿下,上了戰場之后,從來都不要命,燕王殿下甚至還會為最普通的士兵打掩護,讓那士兵先逃命。 士兵們都說,在燕王殿下眼里,普通士兵的命和皇子的命一樣值錢。 燕王殿下不要命的在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殺敵,然而,他本可以·只發號施令,讓普通的士兵去廝殺賣命。 他偏偏每每都身先士卒,有他這樣的帶領,士氣大振。 燕王殿下如今才十六歲,若他再長大一些,想必我北境可安定下來。 應天府的百姓,哪里能容得下有人說燕王和燕王妃的不好,他們說燕王夫婦壓根兒不恩愛,百姓們偏偏就要夸燕王和燕王妃天作之合。 如此一來,燕王夫婦在應天府愈發聲名大噪。 百姓們越是喜歡朱棣和徐琳瑯,磙妃就越是覺得朱棣和徐琳瑯礙眼。 磙妃知道朱棣和徐琳瑯遲早都要去北平就蕃的,可是就是眼前的這些日子,磙妃也不想消停。 這個時候,不好好的磋磨這兩個人,等到他們去了北平,可就磋磨不上了。 想到朱棣和徐琳瑯開開心心的去北平就蕃,磙妃就全身都不舒服起來。 朱橚可是比朱棣強多了,憑什么應天府的百姓只夸朱棣。 這日,又有消息傳來,魏國公千里傳書,向皇上上了奏折,若是燕王已經養好了傷,請燕王殿下奔赴北境,和他一鼓作氣將瓦剌再驅往漠北以北。 這次出站,不是御敵,而是將敵人從敵人的土地上驅逐的更遠。 若是將瓦剌驅逐的更遠,那么可保北境五年安定。 誰都能看的出,這次出站,是痛打落水狗,沒什么危險。 一時間,應天府的高門大戶紛紛寵寵欲動,要把自家的世子跟著燕王殿下前往北境。 這趟北境,既可建功立業,又無性命之憂,是絕好差事。 皇上看了好些大臣的折子,最后只準了曹國公之子李景隆跟著朱棣前往北境御敵。 人人都道曹國公世子李景隆飽讀軍書,皇上也想讓他上戰場見見真刀真槍,也好讓他把他所學用活用通。 磙妃也得了消息,知道這一趟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磙妃也想讓朱橚去北境。 不能只有朱棣名聲大噪,而自己的兒子卻名不見經傳。 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比朱棣更厲害。 在這樣的時候立了功建了業,便干系這前去就蕃的時候能帶多少銀錢。 看如今朱棣立下的功績和皇上對朱棣的態度就知道,朱棣去北京就蕃的時候,皇上一定會給他帶比旁人多幾倍的就蕃銀子。 而朱橚,很有可能會和旁人一樣。 朱棣的就蕃銀子,怎么能比朱橚的更多。 如此,最好就是讓朱橚這次也跟著去北境。 朱棣和朱橚的感情一向頗好,如果朱橚開口,朱棣是愿意把功勛分給他一些的。 磙妃和朱橚說了讓朱橚跟著朱棣去北境,朱橚很是高興。 從小到大,但凡有一點危險的事情,母妃都不會讓他去做。 然而,他畢竟是個男人。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朱橚的胸中涌起了一腔熱血。 磙妃笑笑,拉起朱橚的手:“這才對嘛,這次出征,沒什么危險,還是博你父皇心的好機會?!?/br> “到時候,朱棣若是有了什么功勞,你和他商量商量,讓他把這功勞讓給你?!?/br> “若是他不同意,你就對他說,你只不過是想攢些功名,好多些就蕃銀子?!?/br> 朱橚皺了皺眉頭:“在母妃心里,我自己就不能建立一番功名嗎?” 磙妃趕忙搖了搖頭:“橚兒你這說的是什么話,你當然是要比那朱棣強上一千倍一萬倍,只是,他到底是卑賤之軀,他能不要命,你能不要命嗎?!?/br> 朱橚不悅道:“既然上了戰場,就要拼死殺敵,親自建功立業,藏著躲著,最后卻要問四哥要功名,算什么男子?!?/br> 磙妃眼淚撲簌簌的就掉了下來:“兒子,戰場上刀槍無眼,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母妃可怎么活,為了母后,你也不能沖在前面啊?!?/br> 朱橚的拳頭緊緊握緊:“在母妃心里,我本就是當不起事情的打不了仗的,這一次,我定然要讓母妃知道,你的兒子,不是草包?!?/br> 磙妃瞧著熱血沸騰的朱橚,后了悔,若是這樣,她就不去求皇上讓朱橚上戰場了。 兒大不由娘,自己現在,是管不住朱橚了。 磙妃道:“那我就去求你父皇,不讓你上戰場了?!?/br> 朱橚看著磙妃:“父皇的旨意已經下來了,母妃是讓我抗旨嗎?!?/br> 可當朱橚真的跟著朱棣去了北境,朱橚才發現,自己高估了自己。 戰場上,朱橚被朱棣救下好幾回,戰士們說,都是朱橚拖累了朱棣。 去北境的時光,成了朱橚最昏暗的時光。 此仗大勝,朱橚和朱棣班師回朝。 朱橚聲名愈盛。 磙妃想到朱橚的郁郁不樂,以百善孝為先為名,逼著朱棣向皇上說自己立下的一些功績實際上是朱橚立下的。 朱棣也確實想讓這個弟弟過的好一些,便向皇上如是說道。 不想,朱元璋特地派人前去查驗,知道朱棣和朱橚說了謊,要治二人欺君之罪。 要剝奪二人皇子身份流放亳州。 那正是朱元璋的家鄉。 如此消息,如一記驚雷,不僅震動了皇宮內苑,更震動了權貴高門和全大明的百姓。 燕王立了大功,眼下只不過犯了小錯,皇上何至于這般大怒。 徐琳瑯得了消息,很快明白其中意味。 此事背后,牽扯甚多。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319 21:52:19~20200320 22:03: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那玩意 8瓶;紙上蒼生軟嘟嘟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讓朱棣分些功勛給朱橚,便是磙妃提出來的,如今因為這個受了皇上的責罰,磙妃也只有夾起尾巴做人了。 看皇上的震怒程度,讓朱棣和朱橚回濠州老家的事情,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磙妃知道,如今,便是不能再繼續為難朱棣和徐琳瑯了,等到去了濠州,還得朱棣照顧朱橚呢。 故而,事發之后,磙妃對朱棣和徐琳瑯很是客氣。 磙妃如此客氣,徐琳瑯卻是深知,磙妃cao作這件事情,也是撞在皇上的刀口上了。 就算是沒有這么一遭,皇上也會尋由頭處置朱棣。 這倒不是因為皇上覺得朱棣有什么問題或者是討厭朱棣,相反卻是因為,皇上是很認可朱棣的,甚至在這么多皇子中間,皇上對朱棣是最認可的,正是因為如此,皇上才要處置朱棣。 如今,應天府的老百姓很是認可朱棣,甚至在整個大明老百姓心中,朱棣就是最為出色的皇子。 皇上的耳目遍布整個大明,他不會沒有得到消息,有很多百姓,暗自里,都希望燕王能夠成為大明王朝的下一任帝王。 朱元璋一路經歷了多少風雨坎坷,多少次拋頭顱灑熱血才博得了大明的天下,他珍惜他的天下,他熱愛他的王朝。 盡管在他心里,不是不明白,朱棣才是這大明王朝最合適的繼承者,可是自古立嫡就是規矩,若是不立嫡,多的是衍生出來馮骨rou相殘,王朝動蕩。 所以,讓朱棣當下一任帝王,盡管益處頗多,卻也會帶來無盡的煩惱。 朱棣是能夠坐穩這江山,可是這會給以后的子孫一個什么樣的啟迪呢,如此這般下去,往后的祖祖輩輩,兄弟之間,自出生起,就有戰爭。 兄不友,弟不恭,任何亂子,都從內里起來的。 何況,若是真有東宮失德的情況,立賢還是立長,自是可以從長計議,但是,太子仁德,從來沒有過任何紕漏。 就算朱棣當帝王,是最為合適的,可是太子又何嘗不合適呢。 盡管沒有朱棣那番雄才大略,但是一眼可見,太子朱標日后,也絕對會是仁德之君。 如此一來,便不必打那換儲君的麻煩。 只是一山不容二虎,大明老百姓對朱棣的擁護崇拜,是他的福也是他的禍。 皇上去了朱棣的皇子身份,為的就是讓大明王朝安穩。 至于說朱橚,只能說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