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也是,她先前怎么忘記了,古往今來,當然要數學校附近的小吃攤最熱鬧。逛了這么許久,總算讓她找著了。 容可梨渦一深,笑得大眼睛都彎起來:“趙大哥,那我們隨你一道去書院邊上瞧瞧吧?!?/br> 第25章 市場調研和雞蛋面 比臉還要大的湯碗里…… 容可之所以逛吃逛吃半天,不光是為了滿足購物欲和口腹之欲,更是為了做市場調研,看看眼下福安縣的小吃市場主要分布位置、流行品種和市場需求,尋找一個最佳辦法推廣豬rou香腸。 先前他們逛了一路的祥滿街并不符合容可的需求,那里雖然人來人往、人口流動快,但是來往人員并非是小吃攤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大多目的在于購置物件,若是有閑錢在外吃飯也多選擇去酒樓、飯館,所以沿街不多的幾個小吃攤,買的也是方便攜帶的餅子、糕點。 但這書院門前就不同了。 福安縣的書院建在祥滿街東頭的一處小山之上,數百石階之上,就是一座古樸雄偉的紅木牌樓,正中掛著匾額,上書—— “靜思書院,這是前朝本地出身的一位狀元宰相辭官回鄉以后親筆題的?!?/br> 說話的藍袍小書生就是趙寶柱的弟弟,趙金柱。他生著和哥哥一樣的虎頭虎腦,說話得時候帶著三分憨笑:“這靜思就是靜心思考的意思……” 趙寶柱拍了一下他腦袋:“別顯擺了,可丫頭可是會識字的?!?/br> “容jiejie真厲害!聽說縣令的千金都不認字呢?!壁w寶柱夸道,“那是我班門弄斧了,jiejie莫怪?!?/br> “怪什么,你不同我們講這來歷,還不知道其中的趣味呢?!比菘尚χ鴨柶鹌渌氖聛?,“金柱,你們書院有多少人呀?這附近挺熱鬧,路上好多小吃攤,看著客人多是和一樣的讀書郎?!?/br> 她一邊說一邊看去,從院門前開始,沿街都是賣蒸糕、炊餅等各色小吃的攤子,各色招幡迎風招展,街邊擺著的木桌三三兩兩圍坐著食客,攤販口中的“羊rou包子一籠”“水飯一碗”“魚羹一碗”之類的招呼聲不絕于耳。 當真是熱鬧非常。 “我們書院攏共算起來得有兩百來號人?!壁w金柱給她算,“學子就有一百五十人,加上院長、先生,和他們的家眷,不少人呢?!?/br> 他見容可對這些小吃攤感興趣,就多解釋幾句:“書院也供餐食,就是素了些,平常都是青菜豆腐,每月只有逢五、逢十的日子才做一次葷菜,所以這出來打牙祭的人就多了?!?/br> 話音剛落,他腦袋上又被趙寶柱拍了一下。 趙寶柱罵弟弟:“別人都出來打牙祭,你怎么不和他們一道去!成天就光吃青菜豆腐和家里送的咸菜,瘦得跟竹竿一樣,今年過年回家阿娘見了,肯定傷心!” 他語氣雖硬,但話里話外都是關心,說了一通,就問:“今日哥哥請客,我們也一起去打個牙祭。你帶路,這街上哪家東西最好吃?” “我那是忙著用功讀書,沒工夫出來!”趙金柱犟嘴,又說:“要吃飯啊,今天各位是趕上了,我帶大家去吃全縣最好吃的水面!我請客!” 說著,他就領眾人往路邊去,走過了兩個攤子,來到一個掛著灰白土布的幡子前面,熟門熟路地沖里面一喊:“大爺,我金柱,要五碗面!” 然后往旁邊幾張桌子一張望,扭頭招呼大家去空位坐下,自己則跑到了桌案鍋爐前去幫攤主大爺的忙。一炷香的功夫,他就端了兩大碗面上來,身后大爺也把剩下的面上來了。 比臉還要大的湯碗里盛著的是清澈的湯里和黃亮的細面,上面臥了青翠的菜葉和一枚荷包蛋。 趙寶柱愣住了,問:“店家,我們可沒點蛋???” “大爺送我的?!壁w金柱給他塞了筷子,有些得意地說:“我一直給大爺幫工呢,今日最后一天了,這雞蛋是大爺給我的送別禮。大家快趁熱吃吧!” “幫工!”趙寶柱急起來,“胡鬧!家里供你來是讀書的,不要你掙錢!你不用功讀書,跑到這里幫哪門子工?家里缺你這一兩個銅板了……” “趙大哥、趙大哥,莫急,金柱也是為了補貼家用?!比菘蓜竦?,又故意打岔,問起其他的話題:“怎么說今天是最后一天?這湯面吃起來確實好,面條爽滑勁道,湯底鮮美,用雞吊的高湯吧。大爺怎么不做了么?” “小娘子舌頭很靈啊。說句不害臊的,老頭子我這面,縣里一絕!”大爺嘆了口氣,“可惜啊,辦不下去咯?!?/br> 容可不解:“這是為何?” 大爺答:“從前是我兒子和我一起干,后來州府里給刺史老爺修園子,征徭役把我兒子抓去了。還好有金柱幫手,我這才勉強坐下去。前些日子,我兒子給人送回來了,修湖的時候把腿給泡爛了?!?/br> “又是這徭役?!比菘蛇€記得,她豬舍里那五只小豬崽的原主人,家里也是被抓了壯丁服徭役。 “就是這害人的徭役??!”大爺說著抹了抹淚:“我兒一雙腿泡爛了,躺在床上養,離不開人照顧。家里只剩下我們爺倆了,我得回去照顧他。本來打算等到賣了這些家伙事再走,可是……” 他說著這里就頓住了,面上露出苦色。 容可問他:“大爺可是有什么難言之隱?” 大爺長嘆了一口氣:“本來談好了一個買家,愿意出五百文買呢,但他說,還要我這做面的秘訣???、可我這哪有什么秘訣,就是用料足、用雞熬湯底,沒什么不能告訴人的秘訣!我全給跟他說了,他不信!轉臉又說只給五十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