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人物日記
書迷正在閱讀:想睡少君主的第一百個年頭、碾碎芍藥花(ABO 1V1)、這惡毒女配我不當了(GL)、朕的阿姐是皇后(GL)、直播養崽后我被迫出道(穿越)、種子商在古代(穿越)、美人師尊上花轎、寵后[重生]、謝大人他還在輸出!、反派女裝后
第125章 小人物日記 這是幾行刻在石桌一側的文字,刻這些字的主人,似乎并不想被人發現,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訴求,只能偷偷的刻著。也就只有這樣的理解,才能解釋為何刻著幾行文字而不又不想別人看見。 只是這幾行字太淺了,只有湊到跟前很近的距離,才能看清楚字跡,而這是古梵文字體,十分的古老,古梵文是古印度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字,這種文字的出現,比印度人使用文字還要古老,這是歷史上一大謎題,至今未解的謎。 曾經有歷史學家說,古梵文的出現,是憑空出現的,就像是一個極高度文明降落在印度,把梵文帶到了這個世界一樣。當時的這種說法,曾經引起世界學者的嘩然,更多的學者對于這樣的觀點只是嘲笑。 佛教、藏傳佛教、密宗、起源都是印度佛教,因此對于梵文并不陌生,因為一些經文至今仍舊是梵文所著,但凡研究佛學的人,對梵文都必須先有較深的了解,才能有所成。而古梵文跟梵文的區別在于,只有宗教一定地位的人,才能接觸到古梵文,因為這種文字,對于佛宗來說,是“神文”,不是虔誠的信徒,沒有達到一定的修行水平,是無法接觸“神文”的。 長風對于古梵文的認識有限,這種文字,不能逐個字的去理解,而是看字和字之間的詞義,有的往往一兩個字就能代表一兩句話,有的很有可能一段文字才能理解出全部的含義。這幾行字,長風花了十多分鐘,才能理解里面的信息。 古梵文的幾行字,翻譯過來卻是很大的信息量,記載的內容如下: “達伽元年,到這里的第一年,那些光頭的和尚帶我們來到這個“方外之地”,為他們建造寺廟,為他們雕塑神像,很多人都樂意拼命的干活而換取那些珍貴的寶石。 可是我發現越來越不對勁了,因為我感覺到我身邊的人似乎都變了,他們也跟著這些和尚誦經,跟這些和尚癡迷于那些神像,我感覺他們根本不想再回去。 不行,我不想跟他們一樣,我必須用這種笨拙的方式記下點什么,我不能忘了我女兒,還有我的愛人?!?/br> 這是一段極為簡單的信息,但是卻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信息,最起碼,刻著這些字的主人,是這寺廟的勞工之一,那些和尚,是雇傭他們來這的。 而達伽元年,是一個歷法記錄,這段信息,感覺就像是一個日記一樣,一個勞工的秘密日記。 長風翻譯出這段文字后,兩人都十分興奮,因為對這個小世界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王婷婷還興奮的說道:“方外之地,這就是方外之地?!?/br> 小世界就是方外之地,方外之地就是小世界! “方外”這個詞,不管是道家、佛家還是儒家,一直以來對這個詞的理解都是極為一致的,都認為“方外”指的是“不在世俗之內”的意思,比如,方外之人,指的是不是世俗之人。方外之地,指不在管束范圍內的地方。 特別是佛教文化,經常會提起,和尚屬于方外之人,因為和尚已出家,和世俗之人已經毫無關系,寺廟屬于方外之地,因為是和尚的禪修之地。 但是,沒有人能理解到,方外之地 其實不是一個寓意,而是一個真正的地方,一個小世界! 不管是小世界、方外之地、還是被成為禁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獨立于外界的空間,具有限制的地域。 長風恍然所悟,喃喃道:“方外之地!” “嗯,這個留信息的主人還留一個很恐怖的信息?!?/br> “確實很恐怖,甚至……是瘋狂?!眱扇讼嘁暳艘谎?,他們都明白對方的意思。 這是日記里一句很簡單的話,原本是這些和尚用寶石做為報酬雇傭了這批勞工,帶他們到這個方外之地建造廟宇,雕塑神像,是原本是一種雇傭關系,但是這些勞工進入這個地方之后,漸漸的被這些和尚洗腦了,他們變成了信徒。 這些勞工跟著和尚一起做晚課,一起念經,最重要的是,寫這段信息的人用了一個十分顯眼的詞,叫“癡迷”,他們癡迷于那些神像,這說明已經是虔誠的信徒了。一個信徒一旦虔誠,那就說明,所有東西都比不過他們的信仰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 而這些和尚,利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度化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一份子,估計連那些寶石都省了。 所以長風和王婷婷兩人,都認為這種行為很瘋狂,很恐怖。 長風半閉著眼睛,在推測那個人當時的狀態,緩緩說道:“這個留下信息的人,用這種笨拙的方式,記錄著他想說的話,可以很肯定,當時他處于的那種環境,一定是極端的壓抑、極端的矛盾?!?/br> “是的!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因為他已經無法相信身邊的任何人,但是他又想離開這個地方,可是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這么輕松的離開的,在這種矛盾的心里狀態下,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發泄,來尋找一些精神寄托?!蓖蹑面媒柚脑捳f。 “也就是說,這個人的日記,不只是這一條,應該還有!”兩天幾乎異口同聲的冒出了這句話,面面相覷。 這就是線索!沿著這條線索,這個地方曾經發生的事情,就可以揭開了。 “只可惜,這個地方不只是方外之地,還是禁地!又怎么可能這么容易讓你離開呢!”長風暗自在心里,對這個記錄者說了一句。 兩人離開了“蓮花”這個禪房,當前緊要的就是尋找其他的日記。 在附近的禪房都看了一遍,沒有發現其他的日記,他們最后進入了大殿,這是一個巨大的羅漢殿,牌匾上用古梵文寫著“自在羅漢殿”。 進去之后,幾百個形態各異的無面羅漢,被雕塑在大殿的墻壁上,顯得十分生動,果然是自在羅漢,一個個形態各異,什么姿勢都有,越是這樣栩栩如生,越顯得其宏偉,根本無法想象,在進入到這樣一個大殿的時候,那種帶著佛教威嚴而神圣的氣息nongnong的壓來,讓人感到敬畏。 要不是這些羅漢都是無面羅漢,長風都差點跪下膜拜了。 五百羅漢圍繞在大殿的墻面上,中間供奉著的,是三座巨大的無面菩薩,一個個看似威武萬分,**神圣,甚至帶有絲絲的殺氣,在這陰暗的大殿之中讓人感覺不寒而栗。 王婷婷對寺廟沒有研究,但是長風卻不然,因為這個古寺的建筑雖然是跟現代的建筑一樣按照對稱方式建造的,但是其布局完全兩樣,現代的寺廟,進入山門的時候,就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因為四大天王做為守門神。 而寺廟供奉的大殿,大多叫“大雄寶殿”,側殿則有珈藍殿、后殿供奉祖師爺、藏經閣、法堂等,都按照嚴格的規則擺放,即便有些寺廟供奉的主神不同,但是大多大同小異。而這里,完全不一樣。 長風跟王婷婷說起這些規矩的時候,王婷婷說了一句,讓長風深思,王婷婷說:“我們現代的寺廟,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形成這樣的規則,或許幾百年前?或許更久?但是在形成這個規則之前是怎樣的,誰知道呢?” “你說的有道理,我倒是沒跳出這個局限來想問題?!遍L風附和道。 “這就是當局者迷?!?/br> 兩人在大殿里仔細的搜索,他們不敢亂碰這些雕像,不過這地方實在太大了,超過三丈高的房梁,巨大的佛像,他們身在其中就顯得異常的靜謐。 寂靜的大殿里,只有兩個人的呼吸聲和他們的腳步聲,良久,王婷婷耐不住了,嘴里問道:“長風,你說這些雕像,為什么都是無面的?而雷王的那個玉雕,反而是正常的?!?/br> 王婷婷的話,讓長風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明顯的感覺到自己身上有一股奇異的力量晃動,那種感覺異常的奇怪,似乎帶著一絲絲的憤怒。 王婷婷轉身盯著他,問道:“你怎么了?” “雷王好像有感應了!”長風看著王婷婷,沉沉的說道:“就在你問這話的時候?!?/br> 頓時,王婷婷也震驚了,盯著長風說:“難道,這些雕像無面是跟雷王有關?” “應該是!”長風回答,他想再繼續感應雷王的那絲殘魂,但是那絲殘魂不再有回應,他急忙拿出雷王的那個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