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細皮嫩rou(叔侄 1v1 h )、不是天堂 (1v2 含骨科)、地盡頭(1v1H)、只想跟NPC亂性(高H合集)、錦庭嬌、甜甜圈喔、絳毒(高H.1v1)、多多益善(NPH)、女配在改造綜藝里爆紅了、航跡云
斗倒凌叡不是易事,但只要謀劃周全,并非沒有可能。 可不管用何種方法,都不能牽扯道如今已經登基的成泰帝。 那是皇帝,是天子。 不管當初他是以何手段登的基,他如今是那金鑾殿的主人。 縱觀各朝歷史,只要不到國破家亡、民憤天怒的時刻,不管皇帝犯下何種錯誤,都不會受到懲罰。 一封罪己詔便是頂了天的。 除非像凌叡一樣,用非常手段。 可朱毓成,連同都察院的那一群御史,甚至包括一心守護肅州的定國公,以及與以家族為己任的宗遮,都不是能做出弒君奪權之事的人。 是以,在齊昌林看來,朱毓成做再多也不過是為了斗倒凌叡。就算查舊案,也會徹徹底底將成泰帝從那案子里摘離出來。 朱毓成收起那兩封密信,并未接齊昌林方才那話,而是話題一轉,道:“我以為你會斟酌幾日才會交出這些信?!?/br> 齊昌林沉默半晌,道:“昨日阿秀同我說,我做父親了。她離京之時,已經懷了兩個月的身孕,那孩子叫齊宏,馬上就要滿八歲?!?/br> 齊昌林說著,便闔掌一笑,似是在嘆息,又似是在自嘲。 昨夜,余秀娘將信放在他手上,一字一句同他道:“我不求日后宏兒會以你為榮,只求他不會因著你這爹,而覺著羞恥。齊昌林,別逼著宏兒像我一樣,連自己的父姓都要摒棄!” 齊昌林的話一落,朱毓成便微微一愣,而后抬起眼,真心實意地道了句:“恭喜淮允?!?/br> 齊昌林提唇一笑,當初阿秀陪他上京赴考,并不知自己懷了孩子。馬車在雪地里打滑,她從車里摔下來,孩子便沒了。 后來阿秀吃了許多年的藥,都不曾再懷過孕,那時他還安慰她,興許是他這輩子沒子嗣緣。沒成想,就在他同她提出和離之時,她竟然有喜了。 該說是造化弄人罷? 可即便是那時知曉阿秀有了他的孩子,他大抵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開弓沒有回頭箭,從他追隨凌叡,一步一步做到了刑部侍郎開始,他便不能回頭了。 一旦回頭,以凌叡狠辣的手段,不僅他會死,阿秀也會死。 “你可還記著恩榮宴那日,衛太傅同我們說,為官者,須得日日三省,莫忘初心?!饼R昌林笑了笑,道:“說來你莫笑,我最初選擇做官,不過是覺著自個兒讀書好,不去考個功名可惜了。有了功名,日后想娶個自己喜歡的媳婦兒也能有底氣些??珊髞戆 ?/br> 他的聲音一頓。 后來,他遇到了阿秀,還來到了盛京,聽著那些世家貴胄、高門主母如何在高朋滿座的宴席里,笑話他娶了個粗鄙的商戶女。 說他與阿秀,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白瞎了他寒窗苦讀考來的功名。 他心里憤怒到了極點,可他無能為力,甚至連出去同人辯駁的底氣都無。 于是他改了主意,只想往上爬,爬到一個足夠高的位置,好讓世人不敢輕視阿秀。 大周的元后便是商戶女出身。 當初周元帝未登基之時,周元后也被人笑話過輕視過。后來,那些私底下笑話過她的高門貴女一個個跪在了她跟前,恭恭敬敬地給她磕頭行禮。 權勢,能讓你護住想要護的人。 可一旦沒有權勢,你便成了任人魚rou的那條魚。 齊昌林話說到一半便沒再說下去,朱毓成也沒問。 安靜片刻后,齊昌林長嘆一聲,道:“我知你們要動凌叡,也知你此時不敢信我。七年前,凌叡為了在肅州與青州引起動亂,曾偷偷送了幾批銀子到北狄與南邵,經手人是胡提。當初那賬冊——” “你說的賬冊,可是這本?”朱毓成打斷齊昌林的話,從懷里摸出一本老舊的賬冊,放在他面前。 齊昌林的目光甫一觸及到那賬冊,瞳孔便狠狠一縮,迅速拿起賬本,面色凝重地翻了起來。 片刻后,他抬起眼,定定望著朱毓成。 這賬冊,竟然與他藏在床底的賬冊別無二致,不止筆跡相同,連里頭的每一筆賬都絲毫不差。 可那兩本賬冊他藏得極深,且都做了暗號,只要有人碰過,他便會知曉。 問題就在于,那兩本賬冊如今還安安生生地藏在床底,除了他,根本沒人碰過。 那眼前這本幾可亂真的賬冊,又是從何而來? 齊昌林瞇了瞇眼,意味深長道:“由撫,我很好奇,你的背后除了魯伸、柏燭、宗遮、薛晉,還有誰?” - 十月初六,青州。 青州距離盛京不近,走水路再加陸路,快馬加鞭,約莫十來日便能到。 可霍玨顧及著姜黎,倒是沒把行程往死里趕,到得十月方才抵達青州。 青州與南邵接壤,這么多年來,大大小小的摩擦就沒斷過。從前有衛家與霍家軍在,日子還算太平,百姓也算得上安居樂業。 大周境內,與敵對鄰國接壤的城池大多是民風彪悍的。 可青州不一樣,因著詩書傳家的衛氏一族出自青州,且世世代代扎根在這片土地。 這里的民風一點兒也不彪悍,走哪都能見著捧著本書卷的讀書人,連不曾上過學堂的百姓們,都能“之乎者也”地說幾句文縐縐的話。 衛家辦了不少對外開放的學堂,你是貧苦百姓也好,是世家子弟也好,只要想來學堂讀書,都能來。 衛氏一族的子弟年滿十二便要到學堂給人授課,青州泰半讀書人皆出自衛家的學堂。每年中秀才者、中舉人者不知凡己。 誰都想不到,曾經雪窗瑩幾蔚然成風的青州,會一夜間便變了模樣。 衛家沒了,霍家軍散了,無數青州百姓心中的信仰也崩塌了。 霍玨望著城門處那大刀闊斧的“青州”二字,素來古井無波的眼眸難得地起了絲波瀾。 青州,青州。 上輩子他從未回來過這里。 不是因著近鄉情怯,而是因著,他不愿以那個受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的霍督公回來。 反正,從他入宮開始,那個衛家二公子衛瑾就已經死了,便是回來,也不過是一具連認祖歸宗都不能的孤魂野鬼。 風沙隨風揚起,天色灰蒙,整座城池像是籠罩在一層陰霾里。 姜黎望著靜默不語的霍玨,不知為何,竟然想起了初入盛京的那日,霍玨亦是像現在一般,靜靜地望著寫著“霍府”二字的匾額,明明面無波瀾,卻讓她看得心酸。 姜黎如那日一般,輕輕握住他的手,笑著道:“霍玨,我們終于到青州了?!?/br> 感受到那如棉花般柔軟的溫熱手掌,霍玨微微一怔,旋即揚起嘴角,喉結一提一落便溫和地“嗯”了聲。 是啊,他回到青州了。 一行人交出通關文牒,順順利利地進城后,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暮色四合,姜黎望著入夜后便變得闃然幽靜的商街,細長的柳葉眉微微蹙起。 都說青州是大周的邊陲重城,姜黎早就知曉這樣的地兒,定然會是個肅穆中帶著點滄桑厚重感的城池。 卻不想竟會這般寧靜。 這種寧靜就像風雨欲來前的平靜,無端端地就讓人心里生出些不安來。 姜黎轉眸看著霍玨,道:“從前的青州也是這般……清凈的?” “不是?!被臬k順著那半挑的布簾,望向窗外,平靜道,“從前的青州與桐安城一般,處處都是熱熱鬧鬧的。這里的人愛讀書,到得夜里,不管是酒肆也好,茶樓也罷,都愛擺‘斗文會’‘斗詩會’。耳濡目染之下,連三歲小兒都能冒出一兩個雅致之詞?!?/br> 霍玨溫聲說著,唇角不由得輕輕一彎。 “可這兒到底是重兵之地,青州人雖愛讀書,卻不迂腐,性子亦是莽直。斗文斗詩時還是文縐縐的,可吵起架來,那便怎么難聽怎么來,能把對方祖宗十八代來來回回罵個遍?!?/br> 姜黎聽得有趣,眉眼間都忍不住染了笑意,道:“那你小時候調不調皮?阿姐說你小的時候很不省心的,是不是也被人罵過?” 霍玨瞧著小姑娘眼底的打趣,捏了捏她的指尖,道:“雖說我小時候沒有大哥同阿姐那般省心,但到底算不上調皮,除了偶爾會被祖父罰抄書,倒是沒被人罵過?!?/br> 衛家是青州百姓心底的一座豐碑,平日里但凡聽見外來人說一兩句衛家人的閑言碎語,別說那些壯漢了,便會坐在樹底下悠然納著涼的耄耋老者都會怒目而視,拿著把蒲扇指著那些外來者罵的。 他作為衛家的小公子,每逢出門,青州的百姓們都忙著同他道好,哪會罵他? 姜黎聽罷,抿著嘴笑起來,道:“從前你在朱福大街,總是冷著一張臉,也沒人舍得罵你,還昧著良心夸你持謙秉禮呢?!?/br> 說著,便學著他往??倫蹖λ龅哪?,抬手掐了掐年輕郎君那張白玉無瑕的臉,道:“說到底,還是你這張臉太招人喜歡了。你可知道,從前在朱福大街有多少小娘子喜歡你?我到這會都還記著,你被小娘子們團團圍住,出都出不來的場景?!?/br> 小姑娘做出一副興師問罪、張牙舞爪的模樣,可心里到底是疼著自家夫君的,手根本沒舍得使勁兒,也就做做樣子。 但饒是如此,那位一貫來清雋冷峻的狀元郎還是被她這一掐,給掐出點兒滑稽感來。 姜黎沒忍住噗嗤一笑。 霍玨垂眸望著她頰邊的兩粒梨渦,安之若素地由著她掐。 等到馬車在客棧??繒r,何舟何寧俱都發現,自家主子自打到了青州后的那點子極難察覺到的冷厲消散了。 下榻的客棧就在青州的仙府街,客棧掌柜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那老人家坐在柜臺后,支著下巴,一臉昏昏欲睡。 幾人一進門,掌柜撐開眼縫朝大門望了眼,目光在觸及霍玨時驟然一頓,很快便急急忙忙上前,躬身道:“幾位客官可是住店?” 霍玨頷首,眉眼溫和道:“四間東南向的天字號房,若是能看到青州的九仙山便最好了?!?/br> 掌柜眼眶一紅,身子壓得更低了,連聲音都帶了點顫抖,“有有有!今日小老兒這客棧沒人,幾位客官想住哪兒便住哪!” - 青州有一座九仙山,姜黎在來的路上便聽聞過了。 聽說那座山從前出過仙人,里頭有座道觀,叫青云觀,很是受青州百姓青睞。 “外祖母從前是望門寡婦,守寡后便去了青云觀做道姑。外祖父年輕時是個無所事事但武功高強的游俠,有一回去道觀遇見了外祖母,還以為是遇見了仙子?!?/br> 天字號廂房里,霍玨推開窗戶,指著遠處棲身在漫漫夜色里連綿山脈,繼續笑著同姜黎道:“后來知曉了外祖母的身份后,外祖父便投身軍營,拼了命地去掙軍功。想著有了功名,就能娶外祖母了?!?/br> 誰都不知曉,那位世人交相稱頌、用兵如神的霍老將軍。當初愿意從軍,也不過是為了娶一個女子罷了。 “后來外祖父與外祖母大婚,方神醫與圓青大師還偷偷給他塞了秘藥,說能保證他三天三夜,金槍不倒?!?/br> 年輕的郎君低沉的聲嗓在夜色里氤氳出一絲柔情,姜黎默默聽著,心底卻一點一點涌出酸澀來。 霍玨聲音微微頓了下,半晌后,同她道:“阿黎,霍乃我外祖之姓,我原姓衛?!?/br> 說話間,霍玨眸光一轉,長指指向東側一處燈火輝煌的府邸,道:“那里,曾是我衛家世代宅居之處?!?/br> 姜黎順著望去,便見不遠處的那府邸,占地面積極廣,黑夜里搖曳的燈火就像夏夜里藏在叢林深處的螢火蟲,密密麻麻的燈火連成了海,一看便知是住了人的。 姜黎喉頭微堵,可終究是問出那話:“如今住在那里的,是何人?” 霍玨似是察覺到了姜黎難以抑制的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