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攤主剛開始烤,見到一個穿著精致的女人走來,熱情地問:來旅游嗎?嘗嘗云南特色烤土豆。 楊姝點點頭,嗯了一聲,看著一個個冒著熱氣的土豆。 攤主見楊姝表情有些嚴肅,以為是對土豆不滿意,于是手往旁邊一指:你看,我這兒各種調料都有,五香粉、酸辣醬、香菜、折耳根,幾十種呢,這條街上就我家的調料最齊全啦! 任何一個顧客,攤主都會這么介紹一番,基本上大家的目光都會被各色調料吸引。 然而眼前這個女人只是淡淡一笑,回了句:給我來個原味的。 攤主一怔,這年頭吃原味的幾乎沒有啊。 但顧客是上帝,攤主應了聲好嘞,就去拿土豆了。 楊姝接過土豆,掃碼付了錢。 攤主聽出了她的口音是外地的,主動攀談:姑娘是第一次來林云嗎? 之前來過。 攤主指著身后一家店,這是我弟媳婦開的店,各色云南美食,絕對價格良心,保證新鮮,要是想吃,可以試試啊。 楊姝咬了口土豆,看向攤主指的方向。 店面不大,門面卻干干凈凈,再加上攤主樸實憨厚的笑,楊姝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 里面四張桌子,楊姝選了靠門的那張。 一個大著肚子的女人從后廚走出來:歡迎光臨,想吃點兒什么? 門口的大哥推薦我來的。 哦那是我哥,女人普通話帶著口音,我們算是搭伙做生意。一看你就是大城市來的,來旅游吧? 女人說著把菜單遞給楊姝。 算是來工作的吧。 你耳朵上的裝飾真好看。 楊姝抬頭,意識到對方說的是她的黑玫瑰耳掛,點點頭:謝謝。 你看看第三頁,有圖片,都是云南特色,看上哪個了告訴我。 楊姝翻到第三頁,各種美食圖片,雖然排版做得一般,但是顏色很吸引人。 她一直不太喜歡吃小吃,于是只點了一份米線。 大肚子女人對著后廚喊了聲什么,楊姝沒聽懂。 還吃別的嗎? 暫時不需要了。楊姝合上菜單。 那你先等會兒,米線一會兒就好。 女人拿起菜單要走,就聽到楊姝又開口:炸馬蜂蛹。 什么? 再加一份炸馬蜂蛹。楊姝抬頭說。 好嘞。 不一會兒,米線和馬蜂蛹就做好了。 楊姝先把土豆吃了,又開始吃米線,一直沒動那份炸馬蜂蛹,甚至連看都沒有看。 一直到最后,她終于拿起筷子,夾起一個,放在半空端詳。 那年,陳勁為了讓她吃馬蜂蛹,也是這樣筷子夾著,誘騙似地對她說:嘗嘗。 楊姝盯著手里的東西,看了很久,閉眼放進了嘴里。 舌尖感受到了馬蜂蛹上的細小紋路,楊姝皺了皺眉,但她還是堅持咬了下去。 香咸酥脆,不一會兒蛋白質的味道充斥口腔。 有點兒像雞rou又有點兒像魚rou。 咽下去后,她看向桌子對面,仿佛在自言自語似的:嘗過了,味道還不錯。 吃過東西之后,楊姝去了超市,買了捧鮮花,驅車去了市郊的警察英烈公墓。 那年龔三落網之后,林云市政府在英烈公墓為鐘忱鋒建了一塊墓碑。 陽光西斜,峻嶺茂林,郁郁蔥蔥。 墓園人不多,楊姝拿著花走在排列整齊的墓碑中間。 前幾日剛下過雨,有的墓碑上鋪滿了落葉和碎石,但有的已經被打掃干凈,擺滿了鮮花。 楊姝去利國之前來過幾次,憑著記憶往父親的墓碑方向走。 她從口袋里摸出濕紙巾,快用完了。 幸虧還有幾張,應該夠清理墓碑了,她想。 拐過一個彎,再到一棵細細的小樹苗前就是了。 楊姝抽出一張濕紙巾,剛要擦就發現父親的墓碑上居然十分潔凈,一塵不染,一看就是今天剛剛清理過的。 而且墓碑旁邊放了一盆茉莉花,枝葉翠綠,花朵白凈,清香淡雅。 有人來過了嗎? 楊姝站在原地愣了一會兒,一直到手里的濕紙巾掉到地上,她才反應過來。 她彎腰撿起濕紙巾,收了起來。 可能是方局找人送來的吧,當時楊姝傷好了之后回江城時,方局說過會讓人照看好父親的墓碑,叮囑楊姝放心。 楊姝沒再多想,她在父親的墓碑前坐下,找了個舒服的姿勢。 爸爸,我來了。 她說完,看了看墓碑上的照片,警服警帽,父親很年輕。 這是她見過的唯一一張父親穿警服的照片。 您真的很適合穿警服,她哽咽了,以前怎么沒穿給我看呢。 爸爸,我從利國回來了,做了不少報道,我自己很滿意,不是因為別人的稱贊我才這么說的。 是因為我盡力了,楊姝仰頭看了看天,我的每一次報道,我都竭盡全力了,一點遺憾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