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ㄕ?/h1>
他們不怕寇建白?;ㄕ?,因為在這里還有其他的老師,基本的原則還是會遵守的,即使出現問題,張濤所在的房間也是有監控的,不怕對質,所以劉老師放心的去吃飯了。 并且房間里面有兩個老師輪流監考,因為監控器并不能監控所有的地方,一些細節還是不能用監控器看到的,而只能依靠監考老師的rou眼來監督。 不過一天過去,張濤做完了兩科,需要明天來做第二科。 回去的路上,劉老師和蘇陌都問張濤的感覺,張濤覺得情況還好,有些記不得了,但大多數還是做出來的。 劉老師聽了,覺得張濤這一次要上陽泉二中應該是不成問題,但是能不能爭取選班權利甚至爭取獎學金還要看法會,而且張濤忘了一些知識的話,那么至少得到最高獎學金的機會是很渺茫的。 不過劉老師還是安慰張濤,告訴他沒有問題,這個發揮已經足夠了。張濤也只當成真的來聽。 而此時,張濤的試卷已經批改完畢,寇建白已經知道張濤確實有實力,他詢問了白天的監考情況,兩個老師都反應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寇建白看了監控也沒有問題,所以張濤的成績是真實的,那么寇建白和其他幾個改卷的老師都覺得如果張濤的英語和理綜沒有嚴重的片刻的話,那么進入陽泉二中就沒有問題,如果這兩科有一點跛腳,那就能選班,如果英語和理綜一點問題也沒有,那么就可以拿到獎學金,不過以張濤的這個表現,獎學金不會很高。 第二天,張濤再次來到房間,這一次包括寇建白在內的所有在場老師都對張濤比較和顏悅色了起來,張濤覺得有點微妙,沒有了昨天的對抗的感覺,因為其他老師都確定張濤不是誰硬塞進來的,而是確實有某些原因而沒有進入陽泉二中。 張濤自己進入房間里面做試卷,而外面寇建白和幾個老師這才開始詢問張濤的來歷。 于是劉老師告訴他們張濤并不是其他任何學校的學生,而是只在自己的村子里自學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去參加高考,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濤竟然還是考上了威漢大學,所以劉老師才覺得張濤是一個有天分的人,于是經過了在家里的測試之后,就帶到了這里來。 寇建白等人這才知道了張濤全部的事情,原先寇建白只知道張濤考上威漢大學,并不知道他沒有去任何學校,完全依靠自己的半年自學就考上了威漢大學。在交流中,劉老師知道了昨天張濤的情況,張濤的表現讓劉老師高興,也有了一些期待。 下午張濤再次做完試卷出了房間,這一次劉老師也帶著張濤離開了,劉老師又問了張濤的情況,張濤依然覺得還可以,不過理綜的情況比較差,遺忘的東西太多了。英語倒是還記得,應該考得不錯。 劉老師這次也有了患得患失的感覺,不過倒是沒有什么問題,只要能夠上學就行。劉老師估計張濤這次的成績要比他考上威漢大學的情況要差一些,不過上陽泉二中還是沒有問題,而且有希望選班,至于獎學金,最多也就爭取一個比較低級的獎學金了,全額獎學金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劉老師打電話到學校,詢問寇建白的情況,寇建白告訴劉老師張濤的最終成績,并且告訴劉老師張濤完全可以憑這個成績進入陽泉二中,而且還可以選班,不過獎學金雖然可以申請,但是拿到比較高的獎學金的可能性很小了,所以寇建白讓劉老師做好準備,同時也告訴張濤,可能需要拿一些錢,這些錢不多,但是對于一個十六歲的人而言,不是一筆小錢。 原本如果得到全額獎學金,那么不僅不用交費,還可以獲得一部分額外的錢,用來補貼生活費,這樣張濤和蘇陌都不用擔心在陽泉二中學習的一年里怎樣生活了。 可是張濤雖然考過了入學考試,也為自己爭取到了選班的權利,但是全額獎學金絕對拿不到,只能拿到一個小的可以少一部分,不能全部減免。 到底需要多少錢呢? 張濤一直想問,但是由于有寇建白等人在這里,不太好意思開口,想著等到和劉老師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再問劉老師。 正這樣想著,劉老師倒是向寇建白詢問到底需要多少錢的事。張濤這才明白,劉老師也不知道需要多少錢。 寇建白表示需要用張濤的成績去對比其他考生的成績,然后確定一個大致的對于張濤的定位,再看張濤能夠獲得那一個級別的減免。 不過寇建白還說,張濤的減免一定是要降級的,因為張濤的來歷本身有一點問題,如果定獎學金級別的時候,張濤和其他考生完全一樣,那么就會有一個考生被擠下去,所以張濤只能拿到降級的獎學金。 為了快一點得到兩人最終需要的錢的數量,寇建白趕緊拿著張濤的成績單去了另一間辦公室,也就是校長辦公室。 辦公室里,寇建白拿出自己的文件檔案里面的成績單,作了一下對比,張濤還是處于好的班級的中游位置,這個位置正如寇建白剛才對于劉老師所說的,確實能拿到獎學金,但是……寇建白想起剛才張濤和蘇陌的樣子,恐怕還是很難……哦,對了,這個位置又要擠掉其他的學生的名額,所以還不能給張濤,必須降檔,降檔之后,就是只有一千元的減免,沒有其他補貼。 看上去已經不少了,可是張濤并不是陽泉二中原本的學生,他高一高二都沒有在這里上學,所以學籍問題相當于沒有辦,需要補辦,還有其他各種費用,加起來有五千塊。 而這五千塊里面減去減免的一千塊錢,還是有四千。 寇建白有一點擔心張濤兩人可能沒法支付了,不過事情還是要辦,于是寇建白只能拿著成績單從辦公室里出來,告訴劉老師,張濤的減免為一千元,但是總費用需要五千塊,也就是還需要四千塊錢需要張濤兩人自行籌備。 劉老師聽到張濤獲得了一千元的減免,并不是非常滿意,他原先期待過全額減免的。這一千塊的減免原本對于普通的學生而言,已經很多了,因為他們原本交錢就少,一千米元的減免已經減去了他們大半費用。不過對于張濤兩人而言,卻還不夠。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那么這四千塊錢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對于兩個還沒有成年的人來說,又不一樣了。他們一年之間做農活,哪里見過這么多錢?就算是見過,那也是好幾年才能存上來的。 在聽到這個數字之前,蘇陌以為兩人面臨的情況也就是一年幾百塊的事情,畢竟自己生活兩人都是生活過的,在村里,兩人不都是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嗎?只不過這次是要從村里換到鎮里罷了,至于張濤去上學,蘇陌覺得也沒什么,因為自己也抗得下來,在村里也這樣有過一陣。 去年張濤準備考試的那半年,其實就是蘇陌一個人照顧兩個人,蘇陌覺得也就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早一點,晚上睡的時候晚一點,平時做任何事情都帶上另外一個人做成兩分,并沒有什么非常累的地方,或者,就算是累一點,蘇陌自忖也不怕累。以前農忙的時候,蘇陌也是真正累過的。 可是現在面對這四千塊錢的數目,對于蘇陌而言完全沒有概念,但也知道那是一大筆錢,對于兩人而言更是一個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