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兩個過程
張濤始終沒有把芮振榮要殺自己的事情和攝像頭的事情聯系起來。想了很久干脆放棄了,對張文德說道:“現在在哪里?帶我去找他!” “好……好……”張文德說道:“他有一個密室,你自己去的話一定找不到……外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不用廢話,”張濤說道:“帶我去就是了……” 說著,張濤拉著張文德的衣領往門口一甩,張文德跌跌撞撞到了門口,好不容易才消掉張濤的內力站穩。 此時張濤已經跟到張文德身后,說道:“走,帶我去?!?/br> 張文德走在張濤的前面,往門外走去。張濤一邊走著一邊還在想這家九天酒店的老板為什么殺自己的事情,一直低頭沉吟著。 路過廁所門口的時候,張文德微微一側頭,余光看見鏡子里,正跟在自己后面走著的年輕人似乎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張文德心里一動,手上微微運功,忽然腰部一扭,一掌向張濤的右手按去,一掌襲向張濤的咽喉,張濤猝不及防,兩人原本的距離就很近,整個身體往左邊一擰,上身急劇后仰,躲過襲向自己咽喉的一掌,也躲過了按向自己右手的張文德。 張文德見此狀況,上前一步,雙手下按,往張濤的腹部拍來。 張濤此時身體重心已經完全失去,似乎已經不可能躲過這一下,但張濤順著身體的勢頭干脆繼續翻轉,左腳膝蓋向上一頂,頂開了張文德的右手,右腳長長伸出,踢向了張文德的左臂腋下。 張文德見張濤雙腳攻擊自己,只好雙手回收,想要擋住張濤的腳。 然而張濤的這一腳卻只是虛招,兩只手剛一收回到自己的身前,張濤的腳早已完全收起,整個人往側后方一個空翻,而后穩穩地落在了原先的地方的更后面,一方面躲過了張文德的攻擊,另一方面也和張文德拉開了距離。 張文德見到自己的偷襲沒有成功,張濤完好無損,驚訝不已,來不及吃驚,張文德一時之間拿不準應該上去窮追猛打還是趁著張濤和自己拉開距離的機會趕快逃跑離開,站在原地楞了一下。 張文德電光火石之間,看到張濤站在遠處也有一點發懵,卻不敢再向前再走一步攻擊張濤,而是趁著張濤的呆滯,趕快朝門外跑去。 張濤只是在地面上愣了一瞬間,隨即反應過來是張文德襲擊了自己。剛才他在想著這家九天酒店老板為什么會派人來殺自己的事情,正想得出神,是在沒有預料到方才那個求饒的張文德居然還接著自己走神的機會來嘗試攻擊自己。 方才張文德忽然襲擊的時候,張濤的處境絕對是險之又險,是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是差一點就沒命的時候,不過好在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本能反應完成了躲避、反擊的全部動作。 自從修煉之后,張濤的反應也確實更快了,以往自己需要時間去做的事情,現在非??炀涂梢苑磻^來,另外本能的反應也更加準確了。對于危險有一種更靈敏的嗅覺,仿佛知道什么時候應該躲避、什么時候應該反擊。完全不需要去觀察,也不需要去思考。 歷史上很多的人也都有這樣的經歷,一些圍棋選手下棋非常熟練之后,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下完一步棋,而且正確率非常高,一方面是他們的思考更快了,但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對的直覺更加準確了。這就是練習后熟能生巧的規律,熟能生巧不僅是技術上的,也有判斷上的,甚至是本能的感覺上的。 另外也有人長期練習技術動作,在初期的時候需要自己的大腦進行判斷是否正確或錯誤,然后再進行調整,但熟練之后,千鈞一發之際作出自己的動作不需要思考或者調整,直接做出來也不會變形,可以完成高難度的技術動作。 古代養由基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養由基在靶場表演射箭,百發百中,周圍圍觀的人群發出陣陣驚嘆,他自己也非常得意和高興,但環視一圈,發現一個老翁只是很淡定地守著自己的油壺看著養由基靶子上的箭簇,微笑著。 這其實就是裝逼了,但是養由基不是現代人,不熟悉裝逼的套路,所以上了當,他跑上去問那個微笑的老翁:“你覺得我射的箭怎么樣,還可以么?” 老翁聽到養由基的話,這才稱贊道:“射得非常準啊,很厲害了?!?/br> 養由基聽到老翁的話,說:“那你剛才為什么這么淡定呢?一點都不像其他人?!?/br> 老翁說:“我淡定不是因為我覺得你的箭法不好,你射得是很準的,我做不到,只是我知道如何練成這樣的箭法,所以就比較淡定?!?/br> 周圍的人聽到老翁說這樣大言不慚的話,都是一陣議論。養由基問:“你知道如何練成這樣的箭法?” “那你為什么不練呢?”養由基問。 “因為我只是一個賣油的啊……”老人說,“我小的時候家里沒有你么好,需要我早早賺錢,所以我就出來賣油了,我當然無法去練習射箭,而你從小就練習射箭,自然練出了一手好的箭法了?!?/br> “原來如此?!别B由基說,“原來你是沒有練過箭的,那你為什么覺得你知道如何練呢?!?/br> 老翁聽了微微一笑,一副“早知道你要問這個問題”的表情:“說道,我也有我的一手絕活,你其實也知道怎么練,只是你沒有練習過,所以不會罷了?!?/br> “那是什么絕活呢?”養由基問道,圍觀的人也很感興趣,聽到老翁這么說,議論起來。 “你看……”老翁把自己的油壺打開,又從口袋里拿出一枚銅錢,蓋在油壺的壺口上,而后他從用勺子從油桶里舀出一勺油,高高的舉起到油壺的上方,把油淋了下去。 這個故事也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所以張濤見到張文德的攻擊過來,本能地就完成了躲避、反擊兩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