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還別說江雨秋也饞了。 不過她還記得問一句:“廚子可是中午那個……” 朱二叔點點頭,“也是我考慮不周,家里還有老太太,不能離了廚子?!?/br> 江雨秋也知道朱家二叔這是什么意思,她想著沈安做菜那般好吃,好不容易才能吃上鹿rou,聽說也就留了一只,可不能糟踐。 她戳了戳沈安的胳膊,暗示的意味明顯。 沈安道:“好,我去做,不知朱二叔喜歡烤的還是紅燒的,還是做羹湯?” 朱二叔得了他這句話,笑著說:“那自然是看沈老板的意思,沈老板隨便做的味道都好?!?/br> 沈安應下。 這天氣水雖然沒有結冰,可還是挺冷的,他們幾人也吃不完一整只鹿rou,這天氣也放不壞,可以留著到了揚州的時候再吃。 這船雖然看著還可以,但不少調料都缺,也不方便。 江雨秋站在甲板上,船有些顛簸,站久了還有些暈,這時候下人端來一盤子桔子,她便隨手剝了一個。 差點沒把她酸倒。 這時候,那丫鬟道:“夫人,吃些酸的就沒有那么暈了?!?/br> 江雨秋忍著酸將這一整個桔子都吃了下去,過了一會兒,才覺得那股子暈暈乎乎的感覺要好了不少。 “夫人,少爺和小姐都醒了?!?/br> 江雨秋還以為這倆孩子又是哪里不舒服在鬧,去的時候瞧見這倆小孩乖得很。 一旁有經驗的嬤嬤就上前一步與她說話:“小少爺和小姐身子健壯得很,很少有來船上也不哭不鬧的,喂了些桔子糕,瞧著要好上不少,這會兒應該沒有不舒服?!?/br> 江雨秋看著也是,這么小的小孩,不舒服了也不能說,只會哇哇大哭,看著現在這模樣,應該還好。 不過她卻對桔子糕感興趣。 “桔子糕味道如何?吃了后可能治暈船?” 嬤嬤道:“若是沒那么不舒服,多少還是有點用處的,像夫人這般,還是得吃酸桔子?!?/br> 江雨秋幽幽嘆了口氣,好吧,酸以下能讓自己舒坦不少,倒也不錯。 由于是在船上,像她這種暈船的,就不能吃得太飽,否則會更加難受。 甲板上生火到底是有些危險的,廚房里倒還好一些。 此時天上已經開始飄雪,不是那種鵝毛大雪,是很小的雪。 因此他們動了一邊賞雪一邊吃烤rou的心思,可又怕在甲板上會出事,索性也就讓沈安在廚房烤好,他們就在廚房旁的屋里用餐。 沒辦法,江上風大,還冷,若是等下人端著盤子送去早就涼透了,烤rou還是要趁著熱乎的吃比較好。 沈安也不是只做了烤rou,還有桔子糕,也是他聽廚娘說,這桔子糕對暈船有些作用,比起廚娘做的偏甜口的,他則是保留了桔子的酸味,卻又不那么酸,酸酸甜甜的想來江雨秋會很喜歡。 畢竟在揚州玩夠了,他們還要去瓊州,他可得好好琢磨桔子糕怎么做才對暈船更好,并且味道不會差太多。 第129章 沒多久,他們就準備去吃烤rou,除了烤rou,沈安擔心味道太重,還做了一碗鱒魚湯,味道鮮得很。 江雨秋頗有些可惜,“還好鹿rou剩著一半,等找到歇腳的地方,咱們再一邊賞雪一邊吃?!?/br> 別說她了,連除了吃眼中沒有其他的朱元都說:“就是不知道明日到揚州時,還會不會下雪,還別說,揚州的雪景當真是好看?!?/br> 江城府也下雪,不過清江只是挨著城中流過,而不是穿城而過,因此城中只有一些比較小的河流,湖也不大,城內的湖也就比鄉下的池塘大一些。 揚州可不一樣,那兒有一條河流流經揚州城,河流緩和,最是適合泛舟。 除外還有個瘦西湖,下雪時那兒的景致特別好。 湖心還有個亭子,時不時的就有文人墨客在那邊辦詩會。 江雨秋對詩會不怎么感興趣,畢竟她也只是認識一些字,讀過幾本書,這種詩會她可沒法湊熱鬧。 不過沈明挺感興趣,一直都在提這些事兒呢。 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時候,他們站在船上,已經能看見揚州城的輪廓了。 朱二叔說兩刻鐘就能到。 說起來,沈安他爹娘可都是在揚州城長大的呢。 想到這茬,江雨秋回頭看向沈安,只見他目光一直盯著揚州城的方向,手指緊緊捏著船舷,骨節分明。 江雨秋拉了拉他的衣袖,“夫君小時候可去過揚州?” 沈安想了想,“許是去過幾次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在揚州尋到親,表舅一家雖然……可記憶中蘇家幾個堂舅對我不錯?!?/br> 江雨秋想也是,畢竟她婆母的堂兄弟是知道蘇家的食譜都給了婆母當做嫁妝,那也算是蘇家的東西,若是他們有心,來一趟永安鎮也能尋到人,他們過來要食譜回揚州開酒樓,可比徐顯他們一家直接盯上他們的酒樓要好得多。 沈明聽見他們的對話,也插了句嘴,“小時候還收到過堂舅送的禮呢,是個玉墜,看著有些貴重,說是給我留著娶媳婦用?!?/br> 柳萱兒也聽到了,“難不成就是你送我的那塊玉墜?我帶回去時我娘還說呢,你家愿意拿出這么貴重的玉墜,隨手送與我,那說明是真的對我上心?!?/br> 沈安回頭看向沈明:“堂舅還送了你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