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他們差點吃羊rou串都吃飽了,再來一個火鍋…… 不過眾人紛紛表示,他們往常吃東西就慢,不介意在這邊多走動兩圈,就當多吃個夜宵了。 不得不說,這一家子加上朱元他們,都是吃貨。 沒一會兒,江春桃夫婦兩人也來了。 手里還提著沒賣完的丸子和一些處理過的蔬菜,不宜多放,索性一起拿過來。 江雨秋瞧見了,還笑著說:“今晚當真是有口福,大伙兒不吃撐不準走!” “哈哈,不吃撐我們那里舍得走?” 如今劉鐵柱的刀工也練出來了。 雖說不能將rou像沈安那般切的薄如蟬翼,但也能切的工工整整。 有了幫手,快了不少,那邊暖鍋里頭傳來誘人的香味,另一邊沈明烤的羊rou串也飄散開來濃郁的香味,雖然有些嗆人。 可只要一想起那滋味,管他什么嗆人不嗆人的,就是香! 不一會兒,暖鍋的桌上便擺滿了食材,葷素搭配得很不錯。 但今日最吸引人的還是這羊rou串。 眾人三三兩兩的坐了下來,開始吃暖鍋,羊rou串還要等一會兒。 今日的麻辣鍋底,深得人心。 不算辣,卻又比鮮湯鍋底多了幾分滋味。 果然暖鍋還是與嫩牛rou最配,無論是切成條狀還是切成薄片,就是好吃。 那口感,絕了。 吃過后,出門天已經完全黑了,朱元他們索性不坐馬車,直接走回去。 好在他們小縣城沒有宵禁,倒是自在。 江雨秋也與沈安一起在院子里消食,不過這宅院多出來的院子位置也算寬敞,但他們想多走走,免得日日吃好的,又不動彈,擔心長胖。 他們便去了外頭走走。 沒有宵禁就是好,燕國也對經商沒有太大的限制,畢竟這幾年風調雨順的,他們燕國肥沃的土地也多,不用擔心都去經商,沒有人種地糧食短缺。 特別是像土豆、玉米這些易生長不挑地兒的作物自打前朝就傳了進來,雖然有的地方農民的日子還是不好過,可總不至于填補飽肚子要去賣兒賣女。 像他們大河村的,在這一片都算窮的,賣兒賣女去別人家當丫鬟的卻是少。 而像朱家這種大戶人家,家里的丫鬟仆從很少是簽的賣身契,多是簽了契當長工,這對雙方都好。 這不,他們這種小縣城,晚上還有夜市。 不過賣的東西比不得白日的,也就一些姑娘們喜歡的小玩意兒,或者是一些賣吃食的小商販。 不算熱鬧,卻也不會過于冷清。 這還是江雨秋頭一次見入了夜的永安鎮,往常他們從金玉樓回來哪里都不去,那一片在杏林巷,離著集市也有一段路程。 江雨秋看見一個小商販用草編織蚱蜢,也不知他怎么做到的,只見他手指翻飛,不一會兒便出現了一只活靈活現的蚱蜢。 再看旁邊掛著的一串,有蚱蜢、有青蛙還有小鳥。 沈安道:“這幾個都要了,多少銀子?” 小商販道:“五個銅板一個?!?/br> 沈安將這三種各給江雨秋買了一個,只要十五個銅板,也不多,她瞧著還挺精致。 過來瞧的人多,可真正買的人卻少。 五個銅板買個沒什么太大用處的東西,一般人也是舍不得的。 一下子賣出去三個,那商販顯然也挺高興,還送了江雨秋一個迷你的小鳥,看著小巧可愛。 沈安瞧她這也看一下,那也看一下,便說:“若是喜歡,明日我也帶你過來?!?/br> 江雨秋點點頭,“也是咱們平日里不怎么出門,頂多就是去集市上買些必要的東西,倒是沒想到,還有夜市?!?/br> 她頓了頓,眼中帶著些期待,“府城只會更好,聽說那邊的夜市上還有波斯那邊的珍寶呢!” “賺了錢去府城開酒樓?!?/br> 江雨秋別提多期待了,雖說上一世她是連京城都去過的,可卻總是待在府中,不好出門,哪里能像今日這般盡興。 兩人轉了一圈,只要是江雨秋多看上兩眼的東西,沈安二話不說直接就買了下來。 也不是什么特別貴的東西,江雨秋也沒勸著,只是她看向沈安的眼中,多了幾分溫柔。 瞧著街上的人漸漸少了,他們兩人也沒有多留。 夜市離著他們新買的宅子很近,以后想來隨時都可以來。 這兩日,沈安陸陸續續的將原來的宅子里頭的東西慢慢的都搬了過去,還沒到租期,倒也不著急,只是與牙人老吳打了一聲招呼,讓他可以提前去尋人進來住。 這幾天,想著江雨秋喜歡去集市,也不是什么都買,就是想去瞧瞧,沈安便每晚都陪她一起,王大夫也說了,多走動走動,以后胎兒生產會順利一些。 沈安還會特地早些做飯,變著花樣做,吃過后,便去夜市逛一圈,每日都是如此,也不嫌膩。 江雨秋很享受沈安陪同在旁邊的時光。 沈安很照顧她的感受,比如今日他們玩的久了些,江雨秋走著走著覺得有些累,不過這里離家里不愿,走回去也不妨事。 誰知沈安看出了她的不舒服,二話不說直接將她背了起來。 江雨秋靠在他寬闊的背上,心里頭別提多踏實,甚至都顧不上羞赧。 說起來她與沈安一起待久了,臉皮子也是越來越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