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這時候一旁賣包子的徐老板道:“還別說,我就住他家隔壁,每日都聞到沈老板家里頭炒菜的香味兒,我家那臭小子日日鬧著說咱們家的菜不好吃!” 眾人笑了起來,“沈老板怎的有這般好的手藝?準備何時去開個小飯館?我瞧著到時候生意說不定比味香樓還要好?!?/br> 沈安是小時候隨爹娘一起搬到大河村來的,原本是住府城里的。 小時候的事情他記得不是很清楚,只記得他母親的娘家便是在揚州開飯館起家的,后頭生意做大了,便去各地搜羅食譜,當時她家在江南那一帶還算有些名氣。 沈安他爹原本是個小官,也不知犯了何事被罷了官,隨后便帶著他們一家搬回大河村,倒是沒留下多少財帛,只有一些書,最值錢的還是那四本食譜。 沈安回了那人道:“祖上傳下來的手藝,等往后掙得銀子多了,再去開飯館?!?/br> 他也不欲多說旁的事情。 又有人道:“你家這生意,賺的還不多么?” 還有人說渾話,開玩笑道:“莫不是外頭還養了個?我瞧著沈老板家里頭的生意比鎮上鋪子的生意還要好?!?/br> 另一人道:“亂說什么,沈老板與老板娘感情這般好,旁人都羨慕不來的?!?/br> “我這幾日瞧見沈老板常去藥鋪,莫不是老板娘身子還未好?” 沈安道:“倒是沒有大礙,只是還有些虛,便想著給她補補身子?!?/br> “可不是,好幾次我都瞧見沈老板去藥鋪里頭買人參呢?!?/br> 旁人又是對沈安的一通夸贊,還有不少羨慕的,只恨自家男人沒有沈安這般體貼,更恨自家男人沒有他這般能賺銀子。 …… 等這邊忙活完了,沒那么多人的時候,劉玉鳳便與周福一起帶著醬rou餅去賣。 還別說,有不少人瞧著他倆眼熟,一問才知道是把東西拿過來幫著賣的。 茶樓這邊人多,也有嘴饞的出來買一個兩個的去吃。 只是這酸梅湯,一開始還挺不好賣的,也不是人人出門都帶個竹筒或是水囊,沒那個必要。 頂多是去沈安那邊買醬rou餅時,想起來就順道帶一個,想不起來便端著碗站在那喝,橫豎人人都是如此,也沒人笑話。 不過賣了兩日后,來往的便都記得帶個水囊。 還有不少人聞起來,何時出新品,日日都只有酸梅湯,都快喝膩了。 劉玉鳳聽了這話只是笑笑,這些人嘴上說著喝膩了,回頭喝完還要再買的。 第44章 雖說他們都知道,盡管不少人讓沈安賣些新花樣,嘴上說著膩了,實際上該買還得買,他們就是想吃口新鮮的。 江雨秋甚至想著,若是尋不到羊奶,便做些別的出來。 雖說沈安母親留下來的食譜有四本,可適合擺攤賣的卻不多。 一則永安鎮太小,很多東西都沒有,再加上人也不富裕,不少糕點做起來太過復雜,賣著不劃算,還有就是那種太過簡單的,包子、燒餅、綠豆湯之類的,這些大伙兒都會做,鎮上有不少人都是靠著這些掙口飯吃,再做也不合適,畢竟人家一家老小指著這些吃飯呢。 再不就是那種藕粉桂花糕之類的,味道軟糯香甜,只是軟趴趴的還淋著甜醬,不好拿,得用碟子裝著吃。 這么算下來,適合賣的還真沒幾個。 最好是能有個鋪子,這么一來,食客們有地方坐著吃不說,有了鋪子賣的貴些也有人買賬。 只是這些還得等過段時日再做打算,手里頭得留些銀子。 最好還是能找賣羊乳的,能有穩定并且量還比較大的羊乳,到時候不管是直接煮好或者是做成奶茶拿去賣,都能賣得好。 只是一連幾日,劉鐵柱都沒打聽到哪兒有羊乳賣。 倒是時不時的有人問起來,能不能單獨賣個杏仁酪給他們,多少銀子都成。 這日來的是他們鎮上朱家的仆從,朱家在他們永安鎮算得上富裕,聽說有親戚在府城做買賣,他們家便沾了光,在鎮上賣醋。 這可是他們家的獨門手藝,連隔壁幾個鎮上的,都從他們這兒買過去賣。 這會兒周福兩口子在茶樓那兒賣醬rou餅,沈安則是去屠戶那買rou,攤子就由江雨秋看著。 那仆從問道:“老板娘,我今日又沒搶到味香樓的杏仁酪,聽說是從你們這兒做的,可否做些給我家,多少銀子都成?!?/br> 江雨秋認得這是朱家的仆從,往日里來他們家買醬rou餅一買就是好幾個。 他說的那朱家少爺朱元她也見過,長得有些圓潤,平日里見誰都笑呵呵的,也沒架子,心情好買了吃食還會分給別人,雖說是個游手好閑的主,可鎮上人說起他只有夸的。 那仆從說得可憐,“說起來也是我起晚了,已經兩日沒買到,若是今日又空著手回去,恐怕少爺又會責罵我?!?/br> 江雨秋一時間有些為難。 只是他們家已經與味香樓的掌柜的約定好,不自己拿去賣,只給他們味香樓賣。 可面前這人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她了。 江雨秋想了想,道,“這杏仁酪我們已經與李掌柜說好了,只給他們味香樓做,若是你家少爺當真想吃,回頭等我家夫君回來,讓他給你做道別的?” 那仆從連連道謝。 這時候,有看不下去的人便說:“你就欺負人家老板娘心軟好說話,怎的不在沈老板在時說這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