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在她看來,女兒二嫁的事情只關系到女兒的未來幸福問題。 反正平陽公主如今已經有一雙懂事的兒女了。 如果她愿意再嫁,尋一個合適的人再嫁也可以,如果不愿意,那就在平陽侯府養著也沒有關系。 由劉徹匆忙間安排四個不那么合適的候選人,本來就是一件讓她感到費解的事情,怎么現在在曹盈的口中又和劉據聯系上了。 回應她的是曹盈一時的沉默。 其中的緣由,曹盈當然是一清二楚。 可是讓她直接拿出來告訴王太后,就不那么合適了。 不說自己講完后,王太后到底能不能聽懂這二者的關系,單是衛子夫在場的情況下,自己講母親可能要為她之后作皇后而犧牲就不合適。 但是她不說,衛子夫未必就不明白了。 她聽了曹盈的話,只是恍然一會兒,立刻就將讓平陽公主再嫁的事與劉徹近些日子與自己抱怨世家阻攔的情況聯系了起來。 衛子夫也清楚自己成為皇后的劣勢在哪里,平陽公主也可算作就是她自己的身家背景,劉徹安排平陽公主另嫁世家,很大可能就是想要抬高自己的身份。 因此她面上流露出了猶豫之色。 她自然是想要成為皇后的,雖然還不完全清楚這件事中的關竅,但是她至少知道平陽公主再嫁是與自己有好處了。 而曹盈的態度也很明顯,就是想要借助王太后的力量,阻止平陽公主再嫁給不合適的人——只是她一時難以講出道理。 按理說,衛子夫自己是局中人,不為這件事推波助瀾,用置身事外的態度觀望著是最合適的。 然而衛子夫思量著平陽公主予自己的恩情,便不忍看王太后因曹盈的沉默漸對這件事失去興趣,平陽公主真的只能二嫁給些混球了。 衛子夫摟著劉玥,與她耳語了幾句話。 于是在王太后重將心思放在逗弄劉據之前,劉玥就蹦跳著奔至了王太后身邊。 她欣喜將答案告訴王太后:“我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父皇肯定是想著能讓姑姑能更好管著那些朝上大臣不說話!” 這是衛子夫剛才告訴她的話。 王太后也不是個完完全全得到傻子,聽劉玥傻乎乎話里提到朝上大臣,便大約明白女兒這次二嫁其實是利益交換了。 再聯系曹盈先前的話,那事情就非常清楚了。 她沉下臉來,一副立刻就要痛罵出口的模樣,曹盈連忙在她痛斥之前道:“舅舅也是無奈下才匆忙安排人選的,為母親選夫這件事更多還是出自舅舅的好心?!?/br> 這是實話,王太后也聽得出來,勉強控制住情緒,將方才預備說的劉徹不是給撇去了,只道:“據兒的事情要緊,阿慧的未來同樣要緊,這兩件事不能關聯起來!” 曹盈悄悄松了一口氣,她費盡心思琢磨著說話等著的也就是王太后這句話。 這句話由誰來說都不如由王太后來說合適,畢竟平陽公主的婚配只有王太后可憑母親的身份做主。 既然連王太后都覺得不合適,那么劉徹也就不會在這匆忙間強迫平陽公主二嫁。 剩下如何聚攏力量讓衛子夫成為皇后的事,曹盈就已經全部書寫在書信里了。 其實這件事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 如果將立后這件事抬到前朝讓人議論看衛子夫行不行,那么世家是很有發言權的,他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來辯駁說衛子夫的不合適。 但是如果是由王太后出面,只將這件事框定是在后宮范圍內的呢? 反正如今阿嬌已經被廢了,國中無后不可長久,王太后如果告知朝臣們她唯一認可的兒媳人選就是衛子夫,還有誰敢真說她不該這么認嗎——沒有。 王太后在外一直也不是個好交流的形象,想法兒說服她并不是個好主意。 且她發話在先,真要有人想要反駁她,首先也需考量著會不會打了田蚡的臉。 這一下牽扯的就更多了,他們忌憚的也就更多了。 在這種忌憚下,自己兄長再和自己已去信了的魏其侯打打配合,作為衛子夫成為皇后的背景,未必就不能成。 曹盈計劃得完善,信箋遞交后也讓劉徹滿意了。 入夜后,他依然往衛子夫宮室這里來。 看過劉據之后,他攬著衛子夫的肩,與她合衣臥于床上,這才輕描淡寫地問道:“子夫支著玥兒去幫盈盈的忙,莫不是真對皇后這個位置不那么看重?” 衛子夫心跳如擂,吞吞吐吐地不知道該說看重還是不看重的好。 這兩個選擇似乎都沒法讓劉徹滿意。 好在劉徹也沒有必須追問清楚的意思,只是哈哈笑說今日方知曉衛子夫原也是個聰明的。 然后他就合上了眼。 一會兒,他呼吸便均勻如入眠。 衛子夫被他嚇了一嚇,對枕邊人的恐懼心更勝一籌,瑟縮著也合上了眼,卻是一夜無眠。 第97章 自卑 不作無用的負擔 由王太后出面, 衛子夫成為皇后的事果然沒遇上太大阻力。 衛子夫為人低調,成為繼后的禮儀也就沒有大辦,讓臣子們失了再一次阻撓的機會。 且很快朝臣們的目光就被迫從衛子夫身上挪開了——因為一直默默在經濟上發力的劉徹終于在朝上公布了三項他要做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