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逐水草而生就是匈奴人的生存狀態,哪里牧草肥沃,匈奴部落就會遷移到哪里。 然而每每到了秋冬季節,無論是哪里的牧草都要開始荒蕪下去了。 且怕是一直到初夏季節都長不出能用來飼養馬匹牛羊牲畜的牧草。 這個道理不那么難,之所以匈奴人喜歡挑漢國秋收后來劫掠,這也是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的草原在即將到來的冬日,很快就要沒有產出了,只能在漢國搜刮一波過冬的物資。 而在漫長的冬日時光里,即便是愛馬勝過生命的匈奴人怕是對于馬匹掉膘沒有辦法,甚至可能需要眼睜睜看著愛馬因饑餓或是寒冷死去。 畢竟他們人要是餓起來,可以宰殺牛羊之類的牲畜來食用。 但是馬匹沒了牧草可食,也就只能用些曾在春夏收集來的干草勉強果腹了。 餓死的、因食糧不足扛不住寒凍死的馬匹怕是都不在少數,對于完全依憑騎兵作為戰力的匈奴人來說,必然是不小的打擊。 這樣算下來,匈奴人的戰力在這個時間段應該也就是最弱的了,漢軍如果真的要去出擊匈奴,在這個時間去,當然也就是最好的。 曹襄仔細推算下來,竟是憑他自己硬推出了結果。 他心中都為自己驕傲,見霍去病還沒答更是喜不自禁,連忙搶先霍去病一步,向衛青問了他的想法是否正確。 衛青頷首,對于他給出的答案表示了認同。 曹襄便如孔雀開屏了似的,得意洋洋去看霍去病,想說這一次是他的勝利了,比霍去病更先一步想出了答案。 然而霍去病卻只是在一開始曹襄說的時候,稍聽了一耳朵曹襄的解答。 然后他就沒再認真聆聽了,重又陷入到他自己的思緒中去了。 仿佛曹襄想出的這個答案,他早就已經知道了。 曹襄心中憋著氣,但見霍去病仍沉思著,也就忍著沒有打斷他的思路。 照他想著,霍去病肯定是晚了自己一步想出來,才故作出沉思的模樣好讓他自己面上好看些。 衛青都已經認可自己的答案了,一會兒且聽聽霍去病為了他自己的面子,還能講出什么樣的花樣。 至于衛青,其實也是頗期待自己這外甥能給出什么樣的解答。 要知道上次霍去病跟自己提起長武器單手執著容易脫手后,他果然就在羽林軍訓練突騎戰術的實戰中發現了這樣的缺陷。 突騎騎兵沖殺時如果撞上了目標,確實是有很大的殺傷力。 但是相對的,騎兵自己也很容易因為這樣大的力量武器被擊飛出去,甚至于連在馬上的平衡也沒法繼續保持了,騎兵整個人都會跌下去。 畢竟他們也只是單手執韁繩的,如果自己也受到了強反沖擊力,就很難在馬上繼續cao控自己的身體了。 以衛青對騎兵的天賦和敏銳感知,倒是很快就想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簡單粗暴,但是實用。 衛青直接吩咐著騎兵將長武器用粗繩綁在了手臂上,再就這么夾在腋下。 這樣一來,騎兵就可以空出來雙手,都用來控制馬匹了。 而被緊綁在手臂上的長柄武器相較于被執于手上,或許不再適合用來靈活地搏殺,然而對于這么簡單的沖殺來說就再合適不過了。 甚至在實戰中,衛青還發現騎兵可以更換一個更合適的姿勢。 騎兵們可以干脆就用手臂綁著長武器的姿勢,就這么趴伏在馬上,抱著馬的脖頸不松手。 這樣一來,一方面不容易被甩下去,更進一步降低了騎兵騎馬的難度。 另一方面,這樣的姿勢也不那么容易被匈奴人的弓箭射中,造成殺傷了,簡直是一舉兩得。 這可以說突騎戰術一個極大的改良,但是最早看出戰術缺陷的卻不是衛青而是霍去病。 且霍去病僅僅只是在看過一次自己模擬,就提出了問題,這就讓衛青對自己這個外甥更是驚奇。 這一次同樣。 他不認為單單一個挑選季節出征上的小難題,在自己給出提示后還能將霍去病難倒。 見他陷入深思,衛青便猜出來他必然是想得更深了,甚至有可能想到了自己都沒想到的點。 于是他頗為期待地等著霍去病來回答。 良久,霍去病才從他自己給自己設的困境中走了出來,似乎已經心中有底,只是要與衛青對對正確答案。 “曹襄先前說的,我就不再重復一遍了?!被羧ゲ〈朕o著要將他方才的想法全講出來:“我是覺得這個季節去討匈奴,也可以最大化突騎騎兵的優勢?!?/br> 衛青的突騎騎兵差不多訓成以后,霍去病當然是抓住機會,跟著劉徹去上林苑看了幾次訓練的。 “當時其實我就覺著舅舅你那么訓練騎兵,是有一個問題的?!?/br> 霍去病道:“舅舅你定的讓騎兵沖鋒的目標,是類似于箭靶的標靶。但就我來看,騎射在馬上可以與射靶類似,突騎就與撞靶完全不同了?!?/br> 騎射時,可以通過對弓箭力道的掌握來發揮實力,即便隔得很遠是個動靶,區別也不是很大。 然而突騎戰術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漢國的騎兵都追趕不上逃跑的匈奴騎兵,那這突騎戰術就完全沒有辦法發揮作用。 霍去病當時就看出來了,但是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能解決這件事,他就也沒有提出來掃劉徹的興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