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只是真要付諸實踐,怕又要引得太皇太后側目了, 老太太可不喜歡自己撲在軍事上。 衛青也知曉冒然說出想法很難得到允許,心情忐忑地等劉徹的回復。 韓嫣恰這時還添了把火,道衛青只是異想天開:“匈奴人那么擅長馬上作戰, 若是你說的這種戰術真比騎射要好,他們怎么就沒想著換?” 果然聽了韓嫣的插言, 劉徹原本就不定的心思又有些偏移了。 “你想著上進是好, 可那些新奇的想法并不是一定都能得了好的?!表n嫣頗有些志得意滿地教育衛青。 衛青口舌不算伶俐,不知該如何與韓嫣相辯。 可他深思熟慮這些日子,一遍遍推算漢軍與匈奴采用這種方式作戰的可能性,最后能向劉徹提出, 實際上想法已經比較成熟了。 這個戰術剩下的都需要在實踐中來完善了, 不再是他自己推演就能成功的了。 “陛下,我這個想法已經深思過了,并不是如韓王孫所說的突發奇想博人眼球?!毙l青深深拜下:“您能否給我一個機會陳說這個方案的優點?!?/br> “你說吧?!?/br> 要立刻付諸軍中實驗, 劉徹還有些猶豫,但若只是聽聽看是否可行,他還是很愿意的。 “就我來看, 咱們大漢相對于匈奴的優勢有三?!?/br> 衛青知道這次機會來之不易,若是沒能成功說服劉徹,怕是往后都不再能夠實現,便提起了全部心神向劉徹陳述。 “其一就是在咱們漢軍士卒的裝備上?!?/br> 匈奴游牧草原,只能通過走私商人獲得鐵器,用來制作武器尚不足夠,更別說是制作成甲胄了,實際他們也沒有打造甲胄的技術。 那些劣質彎刀若不是真的到了近身戰時,匈奴人自己都不愿意用。 而匈奴兵身著皮草,幾乎就等于是完全沒有防御。 如果不是步兵實在追趕不上,寥寥不成氣候的騎兵在馬上又難以射中人,匈奴兵根本沒法如現在這般猖狂。 到底還是沒有讓他們知道厲害。 漢軍一直想著練騎兵的騎射以制匈奴騎兵,為了方便騎射甚至犧牲了甲胄的防御,在衛青看來是很不值當的。 要知道,漢軍騎兵每培養一個花費,便是百余個匈奴人也抵不上,結果卻因防護低下而莫名折損,哪里能不讓人心痛。 因此衛青認為,讓騎兵身著重甲,最大程度保護騎兵性命是很有必要的。 “其二是因為士卒在馬上使長武器,實際是比騎射要簡單許多的,陛下,我可以向您演示一下?!?/br> 衛青怕劉徹不信,說完不等回復,立刻便走向了演武場。 他右手取了把長戟,翻身騎在了馬上,左手抓著韁繩,腳跟踢了踢馬腹,便于這演武場內疾馳了起來。 如果是騎兵騎射時,是需要兩只手都離開韁繩的,講究的是不止是射箭的準確,還有射箭一番動作的迅速。 否則很容易就會失去平衡栽倒下去,白白誤了性命。 因此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騎兵,要求的是馬術、射箭二者俱全俱優才行的。 而如果是像衛青這樣手持長戟作戰,無論如何還有一只手是能抓在馬韁繩上的,這樣只要是會些馬術的人都能夠成為騎兵。 這便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培養騎兵的花費了,折損起來也不會那么心痛。 劉徹看著眼都亮了些,似乎是想象出了那些匈奴兵被長戟騎兵追逐時的場面。 衛青頂著夏日烈陽在場內奔了一圈,下馬時整個人都要汗濕了。 但他卻顧不得,立刻就要和劉徹講第三點。 “其三就是咱們大漢的國力了?!毙l青有些沒緩過來,走回來時腿都有些發軟,一邊喘著氣一邊向劉徹講述,嗓子都啞然得要失聲了。 劉徹聽他描述聽得入神,便自然而然地從身旁小桌幾上取了壺,倒了杯水遞給衛青讓他能夠潤潤唇喉說話。 這一趟,衛青都有些脫水了,思路仍在要講述的事上,飲盡了這杯水才意識到竟是劉徹向他親自倒水的,發懵下不知是否要告罪說不敬。 劉徹卻以為是他仍口渴著,急著聽他講完,作勢就要再替他倒一杯,被衛青趕忙攔下:“陛下,我已不渴了?!?/br> “那就繼續說吧?!?/br> 在劉徹催促下,衛青便也就想著將告罪的事延后了,先向他說完第三點。 大漢經呂后統治下,雖說皇權更迭多有波折,但是百姓卻是因沿用蕭何、曹參之策而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朝廷官員體系松散,稅負又極低,到文帝這里甚至將農業稅都取消了。 種地不需要交稅,百姓自然歡喜得更加勤奮。 又經景帝一朝基本沿用之前文帝之策,代代積累下來,實際如今劉徹治下的大漢府倉充盈,有了可以發起一戰的底氣。 且在這安居下百姓會更痛恨常來掠奪的匈奴人。 從前難以活下去,一無所有只有命最珍貴,因此只能為著保命而忍辱,便是犧牲妻女也是不得不為。 但是如今百姓差不多是皆有家業了,好不容易積攢下的財富卻是會一朝被來掠奪的匈奴奪去,這種激憤下,他們是敢于去和匈奴拼命的。 農耕這些年,大漢的人口已經增長到了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而匈奴那邊,因著牧場有限,所能圈養的牛羊也就有限,食物不充足,自然人口沒法成遞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