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這話題就已經跳出了兩個衛尉的爭吵上了,劉徹聽了也動容問道:“你想清楚了?” “我想著的是,如何才能將我步兵的優勢發揮到騎兵上?!?/br> 第44章 韓嫣 陛下以為如何 衛青這些日子都是跟著程不識在學如何治軍。 程不識倒也沒有藏私, 向他坦言了如今漢軍的難處,甚至領他去看了如今的漢家軍隊,真正為他拉開了視野。 程不識告訴衛青, 秦朝時憑借長城之依, 小股匈奴是很難攻進來的。 從前即便長城真的被打開了口子,匈奴人攻進城鎮中來了, 守軍只要奮力拖延一會兒,烽火就能招來援軍, 將這些來犯的匈奴士兵全部吞下。 然而秦末大亂時,楚漢相爭, 匈奴那邊也異軍突起了一位冒頓單于。 他殺父繼位,鐵腕將原本各自為戰的匈奴部落給統合了起來,更是雄才大略毀滅了原本強大的東胡。 其他的游牧民族類似月氏、婁煩, 不是被匈奴吞并就是被迫遠逃,草原幾乎叫冒頓單于統一了。 也正是他制造出了白登之圍, 迫得大漢不得不和匈奴和親。 自冒頓單于之后, 漢家就得憑著女兒和親去維系和平——且這和平單看匈奴愿不愿意保持。 “如今繼位的匈奴單于稱作軍臣單于,也是一位雄主?!?/br> 程不識說起軍臣單于時雖稱他是雄主,但是卻表現出了毫不掩飾的憎惡:“他撕毀了和咱們的和親之策,剛一即位就南下進犯我大漢, 一路差點打到文帝陛下的甘泉宮。之后還是送了許多財物和一位公主過去, 才勉強安撫住?!?/br> 他說到這里,先前的憤恨化作了無力和不甘,道:“正是我等領兵之將的無能, 才讓匈奴囂張至此,百姓受苦,陛下受辱?!?/br> “既然程衛尉心有不甘, 為什么臨敵有報辱機會時,卻不愿主動出擊?” 雖然認可了程不識的人品,衛青不信他是怯戰怯敗才保守的,但是他還是需要了解清楚原因。 程不識默然一會兒,苦笑著告訴了衛青:“因為一旦戰斗開始,大漢步兵就是沒有辦法勝過匈奴人的騎兵,頂多也只能不敗?!?/br> 若是抵抗的漢軍弱到能被一沖就散,匈奴人就會彎刀來回沖鋒于步兵隊伍中,收割那些四散而逃士兵的性命。 而像是程不識統領下的漢軍,匈奴人不愿意招惹。 “我治下的漢軍訓練有素,嚴令訓練出來的步兵陣型一旦擺出來,根本不是匈奴騎兵能夠沖散的。即便在騎兵沖擊下出現傷亡,只要士氣在,就不會就此潰敗散去,甚至還能反絞殺沖殺進來的騎兵?!?/br> 程不識沉著臉說了自己這邊的優勢,衛青有些不解:“既然沖不散,那不剛好回擊嗎?” “我倒是也想,可回擊的前提是這些騎兵沖殺進來。但是他們慣常欺軟怕硬,一旦發現步兵沖不散,就回馬逃跑了?!?/br> 匈奴人精得很,根本不與他的士兵纏斗。 一旦發現對敵的是程不識這種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就會選擇直接逃離,在逃跑途中還會回身射箭。 “他們原本的目的就是劫掠,不想著與我漢軍拼命。我們即便想戰,也留不下他們,貿然追擊,我漢軍的騎兵又不如他們,強去追反倒會折損了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騎兵?!?/br> 騎兵精貴得很,不說培養出一個能在馬上騎射的士兵有多難,單說馬匹,每折損一匹馬都是莫大的損失。 這一點衛青是知道的,他自己就曾長時間養馬,知道馬匹飼料其實就是人吃的糧食。 再加上專門配備給騎兵的優良裝備,培養出一個騎兵的花費怕是都可以培養出幾十個步兵了。 但是沒有辦法,即便漢軍的騎兵敵不過匈奴騎兵,該培養還是得培養。 因為若是沒有騎兵在一旁干擾匈奴兵騎射,步兵隊伍對于匈奴來說實際就是移動的靶子。 “那能不能把馬匹就單純當作是代步追上匈奴兵的工具,不再著重培養騎兵騎射,而是培養可以如步兵般沖鋒的騎兵?” 衛青向程不識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構想,程不識覺得有些不現實:“你是說如匈奴人一般在馬上使彎刀嗎?這樣若是追上了,倒也可以拼殺起來,但我們的士卒不擅長彎刀,在馬上又不如匈奴人穩,仍是處于下風,我覺得不妥?!?/br>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毙l青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沒法向程不識完全形容出來。 他只是覺得像現在這樣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是行不通的,畢竟漢軍中不是人人都有李廣百步穿楊,可直接射殺匈奴神箭手的本事。 漢軍的長處是紀律性和陣型,沒法在騎兵上發揮出來實在是可惜。 程不識見他苦惱,倒也沒有繼續為難他。 雖然他不認同衛青這個想法,但是能開拓思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說不定就能有什么制敵奇策出現在這些靈光一現里。 衛青的jiejie衛子夫如今正得寵,他又在軍事上頗有見識,程不識覺得往后衛青應是會得劉徹重用的。 這樣一顆未來新星,他能幫自然是該多幫著些的。 “我提醒你一件事?!背滩蛔R念起衛青如今是劉徹的近侍,忽的說道:“你最好與那韓嫣遠些,他不是什么好人?!?/br> 衛青本在仔細琢磨自己方才起的這想法是否有出路,聽到程不識忽的講起另一個話題,愣了一下。 --